本帖最后由 穆然 于 2010-1-31 22:46 编辑
2009年是政策大刀阔斧救经济的一年,是考验政府魄力的一年。伴随着出口强劲复苏、消费稳定增长,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更为稳定,质量更加健康。2010年经济政策将由2009年的“保增长”转向“调结构”,政策的退出必须考虑时机与力度:快、猛有可能伤及刚恢复的经济,慢、弱则有可能重新面临通胀。2010年要以“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精准手法,方能换取经济稳定发展。
一、出口持续复苏
从全球经济的发动机美国来看,库存周期引发美国经济大幅下挫局面在2009年第三季度已经得到遏制,库存上行周期将推动美国经济复苏深化。我们预计2009Q4-2010Q4美国GDP环比折年率分别能够达到3%、2.5%、2.7%、2.4%、2%,2010年全年GDP大约增长2.4%,略呈现前高后低态势。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的同时,欧洲、日本、新兴经济体经济均在持续好转。OECD编制的数据显示,欧元区、英国、日本、巴西、印度等经济体领先指数从2009年4、5月份起持续攀升,显示经济复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美国并非一枝独秀。
外围经济复苏将带动中国出口复苏,我们预计2010年中国出口将实现15%-20%的同比增长。出口强劲复苏将大大减轻政府在“保增长”方面的压力,为“调结构”提供契机。
二、消费进入青春期
人口结构和人均GDP水平显示中国消费进入青春期。据联合国统计和预测,2000-2015年、2005-2020年、2010-2025年间,中国20-29岁、30-39岁、40-49岁年龄人口将持续增长,这三类消费倾向最高的人群规模继续扩大是中国进入消费青春期的基础。同时国际经验显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是消费启动的标识,中国2008年人均名义GDP达到3300美元,分别相当于美国1963年、英国1973年的水平,而那正是美英两国居民消费开始爆发性增长时期。人均GDP水平显示中国已经进入消费高速增长战略期,消费进入青春期的战略机遇下,政策刺激、引导消费持续增长大有可为。
三、政策退出:若烹小鲜
中国再次把调结构作为2010年政府的重点工作,是有充分理由与合适背景的。我们认为2010年政策退出是必然的,退出的时机与力度对于整体经济结果尤为重要,只有“若烹小鲜”般的处理,才能“治大国”。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