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办猪场目的→赚钱
种猪→赚钱机器
投入 →产出
付出→回报(多 少)
畜与人同
提高效益有效途径
降低死亡率
增加仔猪断奶头数
提高饲料报酬
提高生长速度
(效益与饲料密切相关)
猪死亡的分类:
生前死亡:卵子排出到分娩出活仔猪之间死亡
生后死亡:分娩出活仔猪到出栏之间死亡。
其它死亡:如母猪死亡
死亡率现状(以排出17个卵子计)
1 没配上,死亡率100%
排出卵子至受精,死亡率4.7%
受精至妊娠25天,死亡率22.9%
4 受精至妊娠25--100天,死亡14.7%
分娩,死亡率2.35%
生前死亡44.7%,生后死亡5-6%
如何降低生前死亡率
1、提高配种技术
2、怀孕母猪饲养管理技术
3、空怀母猪饲养技术
饲料选择:
不喂发霉变质饲料,防止中毒(选择大公司生产的饲料是最聪明的选择。品牌饲料不仅原料质量可靠,关键能量蛋白平衡、可消化氨基酸平衡、维生素添加剂平衡、微量元素添加剂平衡、消化系统微生态平衡、钠钾氯等离子平衡)。
减少应激,防流保胎
怀孕期母猪易出现的问题
1.不安静
2.母猪便秘
3.热天母猪瘁死
4.流产
5.寄生虫
6.蹄病
防止母猪便秘
便 秘 的 危 害
会使母猪易发子宫炎和MMA综合症
诱发母猪猝死症
难产
免疫力下降
流 产
原因:
1.机械原因(限位,饱腹)
2.喂料太多(饲喂控制)
3.伪狂犬(免役)
4.日本脑炎(免役)
5.蓝耳病(毒型,免役)
6.弓形体(磺胺6甲氧)
7.猪温(免役)
8.T2毒素(霉可脱)
哺乳母猪饲喂保证母猪健康,保持良好体况,以求产奶量最大和乳品质最佳。
哺乳期的饲养:
1、提高泌乳量
2、提高采食量
产后护理和饲养
哺乳母猪每天喂2~3次,产前3天开始减料,渐减至日常量的1/2~1/3,产后3天恢复正常,自由采食直至断奶前3天。喂料时若母猪不愿站立吃料,应赶起。
产前产后日粮中加0.75~1.5%的轻泻剂(小苏打或芒硝)以预防产后便秘, 夏季日粮中添加1.2%的NaHCO3可提高采食量。
哺乳期内注意环境安静、圈舍清洁、干燥,做到冬暖夏凉。随时观察母猪的采食量和泌乳量的变化,以便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控制乳房炎,子宫炎
方法 优点 缺点
1.饲料加药 省事 不持久,选药难
2.冲洗子宫 见效快 不根本
3.管理 根本持久 毅力
消毒,按摸乳房, 冲洗子宫
提高消化,促进泌乳
1、酵母培养物
2、功能肽
3、避免霉菌毒素
饲料因素
供给发霉质劣的饲料, 发霉饲料中麦角毒素和赤霉烯酮等毒素不仅会影响乳腺发育,而且会破坏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和损害母猪消化及生殖器官,造成母猪对营养吸收不良、繁殖和泌乳障碍
分娩准备
①、产房卫生(包括饲料措施)
② 、母猪卫生(清洗加检查)
③ 、人和工具(专用、消毒)
④ 、保温100-250W,45cm,32-34℃
地面保温
⑤ 、水系统(压力和卫生)
分娩过程
1、分娩前母猪准备(初乳+粘液)12小时以内分娩
2、间隔30分钟以上,助产,平均2.5小时
3、护理、助产,前列腺素、催产素
4、死胎,5~7%
5、助产
(白控技术)
(一)关于分娩的助产
1、缩宫素每次的使用剂量为10-20单位,必要时相隔30分钟加用一次。注射后10分钟仍未产出小猪要立即检查产道及助产,以免因几头小猪同时挤在子宫颅口引致堵塞难产而增加死产数。
2、人工助产:必须按常规以消毒水清洗母猪后臂及外阴,消毒双手涂上润滑剂 或戴上助产手套,动作要轻。产完后对该母猪进行阴道冲洗。
对产出多头死胎,木乃伊的母猪亦作相同处理。
(二)在接产处理仔猪时,要充分喷涂碘酒以防脐带感染。
产后措施
1、固定奶头,初乳,乳头选择,不正常猪处理
2、剪牙、断尾、脐带处理、注射铁剂、
去势、耳纹、耳缺、MCT(弱仔补充)
3、免疫(伪狂犬滴鼻、猪瘟超前免疫)
4、教槽
5、拼窝
6、下痢控制
仔猪的生理特点
1、生长发育快、代谢机能旺盛、利用养分能力强。
一般出生重1.2千克
10日龄是出生重的2倍
30日龄是出生重的5-6倍
60日龄是出生重的10-13倍
2、没有先天免疫力,容易得病。
A、初乳中免疫抗体的变化。分娩开始时每100毫升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20克,4小时后下降到10克。
B、初乳中含有抗蛋白分解酶,可以保证免疫球蛋白不被分解,这种酶存在时间较短。
C、仔猪在小肠有吸收大分子蛋白质的能力无保留吸收大分子蛋白质和细菌。
小结:仔猪10日龄后才开始自身产生抗体,直到30日龄还很少,所以这个时期仔猪易得病。
分娩后立即让仔猪吃到初乳是仔猪成活率的关键。
3、消化器官不发达,容积小,消化功能不完善。消化器官重量也轻。
胃排空的速度较快,15天时1.5小时
30天时3-5小时,60天时16-19时。
仔猪出生时胃内仅有凝乳酶。缺盐酸,胃蛋白酶没有活性。
胃重:出生时4-5克,20日龄35克
容积大了2-3倍
4、体温调节能力差
A、大脑皮层不够健全,通过神经系统调节体温的能力差。
B、仔猪体内存贮能源较少,遇冷血糖降低很快。
出生仔猪在1度的环境中,2小时可冻死。
二、仔猪生后死亡原因的分析
仔猪生后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A、因各种疾病而导致仔猪的死亡,如拉稀、肺炎病、缺铁性贫血和其它遗传疾病等。
B、是非疾病死亡,如被母猪压死、踩死、冻死、咬死以及后天营养不良等而引起的死亡。
仔猪的饲养管理
1、防冻、防压。仔猪的适宜温度为:生后1~3日龄30~35℃,4~7日龄为28~30℃为宜,8~30日龄22~25℃为宜,1~2月龄为22℃左右。
防压
防压的方法,除注意提高舍温外,一般可增设护仔栏、护仔箱。
2、固定奶头
应在出生后2-3天进行,人工辅助固定。
3、吃好初乳
初乳作用:
A、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
B、促进胎粪排出
C、有利于消化道活动(酸度较高)
一般在毛干后即可吃初乳。
人工辅助补乳一小时一次。
4、提早开食与适时补料
1)矿物质的补充。仔猪生后2~3天开始补铁。
如大补血、加拿大的富血来、广西牲血素、上海右旋糖酐铁
2)补硒。3-5日龄0.1%亚硒酸钠溶液0.5毫升,60日龄注1毫升
(3)补水。仔猪从3~5日龄起补充饮水
4)及时补料
仔猪生后日龄 21 28 35 42 56
母乳提供营养% 97 84 66 50 27
补料:分为调教期、适应期和旺食期
调教期5-15日龄
适应期15-25日龄
旺食期25日龄-35日龄
前5-7天,稀糊状(料1水2),涂于母猪乳房,同时团块状(料2水1)自由采食,以后过渡为干料补饲,6-8次/天,0.4:1。 总量2.5-3.5千克/头
预防仔猪下痢
(1)环境保暖、干燥。注意消毒。
产房保持22-23℃
仔猪保育箱保持1-3日龄34-30 ℃
严格进行产前准备,母猪消毒。及时清理母猪粪便及排泄物
(2)母猪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
母猪产前40天和15天两次注射
可使用自家苗进行免疫
K-88、K-99 P987-3基因工程苗、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给产前一个月的母猪注射。
(3)出生仔猪保健计划。
可在药敏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药物。出生时可做
(4)母猪产前投药。
产前七天开始
也可有真对性对大肠杆菌用药,可用土霉素等。
(5)仔猪投药
如1、3、7天各喂1毫升庆大
7 寄 养
寄养仔猪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在寄养前仔猪至少在亲生母猪那里吃10~12次初乳。
(2)通常两母猪生产日期相隔不要超过3天,否则会给寄养带来困难。
(3)往前寄养可选强状的,往后寄养可选弱的。
(4)对母猪的抚育能力和性情进行评估,使仔猪得到温驯母猪抚养。
(5)不能寄养患病仔猪,以免传播疾病。
(6)先合群后吃奶
(6)在寄养的仔猪身上涂抹代养母猪的尿液,或在全群仔猪身上洒上气味相同的液体(如来苏儿等)以掩盖仔猪的异味,减少母猪对寄养仔猪的排斥。
可以全窝代养
决定断奶日龄的标准
仔猪消化系统的成熟程度。
仔猪免疫系统的成熟程度。
使用设施的质量,关键是饲料质量。
体重目标:
3周,6千克
4周,8千克
需要的温度
仔猪周龄 需要的温度
3 28-30
18 20-22
圈舍
全进全出。
防止过分拥挤。
建议每组15头猪。
清洗、干燥、消毒和预热准备。
断奶仔猪更钟情于塑料地面。
刚断奶,一头猪占用一个饲槽位置,第二周,2~3头猪共用一个饲槽位置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