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http://www.5uzhu.com/pigexperts/2009-12-16/11854.html
1引言
与大部分家畜一样,仔猪在出生时体内储备少量的能量(Mellor和Cockburn,1986),缺乏先天性免疫力(Gaskins,1998)。因此,初乳主要有两个作用:(1)给仔猪提供用于产热和代谢的能量;(2)给仔猪提供被动免疫保护(LeDividich等,2005)。此外,初乳对仔猪胃肠道发育也具有重要的作用(Xu等,2002)。因此,使仔猪尽早、较多地摄人初乳对其非常重要。
虽然目前母猪的常乳产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对母猪初乳产量尚未进行过直接的测定,早先已报道过多种测定母猪初乳产量的方法及利弊(Farmer,2006)。多位研究母猪初乳生理作用的作者测定了仔猪出生后第l天摄入的初乳量。这些研究粗略估计,一头窝产子数8~12头的母猪在产后24 h初乳产量为2.5~5 kg。Devillers等(2005)用一个预测方程模式,阐明了不同母猪的初乳产量变化极大,从l.9 kg至5.3 kg不等,平均为3.6 kg。相比之下,母猪在产后第4天的常乳产量介于4.6~9.6 kg/d之间不等,平均为8 kg/d(Theil等,2002)。因此,虽然母猪的初乳产量差异很大,但其总产量是哺乳早期日产常乳量的一半。
母猪初乳的产量和组成受母猪及窝的特性、内分泌状态、营养、环境因素的影响或以上这些因素的联合作用。本综述将根据已发布的研究结果,讨论会影响母猪初乳日产量及其组成的潜在因素,希望能够以此为起点开发出能够改善这些重要影响因素的新型管理措施,以改进母猪初乳的产量和组成。
2动物特性与初乳生产
初乳产量在不同母猪问变化较大,但能影响母猪初乳产量的因素尚未得到详细的研究。这些因素包括:母猪的基因型、胎次、年龄和体重,以及哺育行为和所产窝的特性。
2.1母猪与仔猪对初乳影响
要找出会影响母猪初乳产量的因素,首先是要确定在对母猪初乳产量的影响中,母猪或仔猪的特性哪个重要。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后,仅有一项研究通过测定人工哺育佣奶瓶哺乳)仔猪和母猪哺乳仔猪的初乳摄入量,具体比较了母猪与仔猪对初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出生后头24 h内进行人工哺育并饲养在与由母猪哺乳的仔猪相同环境条件下的仔猪,每千克初生体重的自主哺乳量在450 g初乳以上,是母猪哺育仔猪平均初乳摄入量的两倍(212~373 g/kg;初生重)(Devillers,2004)。这些结果表明,母猪限制了仔猪初乳的摄入量。此外,研究表明窝产仔数不会影响仔猪的生长或母猪产后第l天的初乳总产量LeDi—vidich等,Devillers等,2005)。Milligan等(2001)也有报道认为,窝产仔数为9头和l2头的仔猪在出生后头3 d的生长上没有差异,但至哺乳第21天时差异显著。认识到窝产仔数每增加l头每头仔猪可获得初乳量将减少22-42 g是非常重要的(LeDMdich等,2(X)4;Devillets等,2007)。
为了确定出生次序对初乳产量的影响,Fraser和Rushenf1992)从母猪分娩开始后,每小时将4头仔猪放在母猪乳房下连续3 h。结果发现,最后l h放在母猪乳头下的仔猪比那些中间放置的仔猪获得较少的初乳。其次,窝产仔重对初乳产量影响尚不清楚。LeDividich等(2004)发现,平均窝初生重对产后24 h内的窝生长没有影响。相比之下,研究表明初乳量高的母猪所产仔猪初生窝重较大(Devillers等,2005)。这些研究人员还报道了母猪的初乳产量和仔猪的平均初生重间呈正相关关系,后者是影响新生仔猪活力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因此是仔猪的吮乳能力(Devillers等,2007)。他们认为,整窝仔猪的活力会影响母猪的初乳产量。这证实了Fraser(1984)的早期研究结果,即仔猪对母猪乳房进行适当的刺激可能对母猪最大限度地分泌初乳非常重要。
2.2母猪的胎次、年龄和体重对初乳影响
Devillers(2004)报道,母猪的年龄、体重、分娩持续时问或直肠温度对其初乳产量没有影响。另一方面,研究发现胎次对母猪的初乳产量有轻微的影响,第2胎和第3胎母猪所产初乳量呈大于初产母猪和老龄母猪的趋势(Dev—fliers等,2007)。Mahan(1998)报道,随着胎次增加,初乳的脂肪含量呈线性减少,且在第l胎和第2胎间的下降最快。有趣的是,第1胎和第2胎母猪所产初乳含有较多的脂肪与其较厚的背膘相一致。第三,哺乳的乳头位置似乎也会影响初乳的产量,前部乳头的初乳产量较后部乳头高(Fras—erl984;Fraser和HLinl984;Fraser和Rushen l992)。
初乳内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在同一猪场不同母猪间差异极大(Klobsa和Butler,1987)。初乳中的IgA(Inoue,1981)和IGInoue等,l980)浓度会受胎次影响,第1~3胎母猪所产初乳的IgA和IgG含量较低,第9或10胎的则较高。Kobasa和Buler(1987)也发现4胎以上的母猪所产初乳含有较高浓度的IgG和IgM,初乳的IgA浓度有随胎次增加而增高的趋势。各胎次间母猪初乳中免疫球蛋白浓度上的这些变化,表明母猪在抗原(病原体)下暴露的强度提高了,因为Klobasa等(1985)报道,在第6胎或第7胎前,母猪初乳的IgG和总免疫球蛋白含量随胎次的增加有不断加大的趋势,其中第1胎至第2胎问的增加幅度最大。不同乳房位置所泌初乳的IgG浓度也存在差异,也有报道称后部乳房所泌初乳的IgG浓度低于前部乳房(Klobasa和But—ler,1987)。另一方面,Tuehscherer等(2006)报道,中部乳房所泌初乳含较高浓度的IgG。调查研究也显示,妊娠母猪的免疫接种与初乳的IgA浓度Inoue,1981)或IgG(Inoue等,1980)间存在着相关关系的趋势。也有报道称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也会提高母猪初乳的IgG和总蛋白的含量fKrakowski等,2002)。
2.3母猪基因型
1977~1998年问对法国大白猪进行的遗传选育对母猪的繁殖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在此期间母猪初乳的脂肪、蛋白质和干物质含量并无变化(Tribout等,2003)。另一方面,不同猪种的母猪初乳组成各不相同,杜洛克猪母猪的初乳所含的蛋白质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多于长白猪(Simmen等,l990),梅山猪母猪初乳的脂肪含量较欧洲白猪多(LeDividich等,l991),但乳糖含量较欧洲白猪少Zou等,l992)。最近的研究结果证实了母猪基因型会影响初乳的组成Famner等,2007),没有发现杜洛克猪种和其他品种(如口比利时长白/皮特兰的培育品种、长白和约克猪)猪在母猪初乳IGF—I含量上的差异。另一方面,Farmer等(2007)还报道,杜洛克母猪初乳的蛋白质含量高于长白母猪和约克夏母猪。由具有较多母系约克猪血缘的母猪所产初乳的乳糖含量高于利时长白/皮特兰母猪与杜洛克父系的杂交母猪所产初乳Farmer等,2007)。不同母猪基因型间观察到的以上差异表明,可以通过选择手段改变母猪的初乳组成。初乳中免疫球蛋白浓度也因母猪基因型的不同而不同。Inoue(1981)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irA在汉普夏母猪和长白×约克杂交母猪的初乳中浓度较高,而在纯种长白母猪和约克母猪的初乳中含量较低。Inoue等(1980)还发现,IgG在汉普夏母猪、约克×长白杂交母猪和长白母猪初乳中的含量较低。
最近,Cobanoglu等(2006)利用功能性候选基因法改进奶牛乳中蛋白和脂肪含量,可以想象此方法也可用于猪上。的确,初乳组成上的变化可以通过培育能够表达牛a一乳白蛋白的转基因小母猪实现(Noble等,2002)。具体说来,与对照组母猪相比,转基因母猪所产初乳的乳糖含量更高,乳总固形物含量更低(Noble等,2002)。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