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96|回复: 2

“出轨”与“出墙”的最新解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 14: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轨”与“出墙”的最新解读


     在汉语语汇中,许多与女性有关的语汇都是女字偏旁,但“出轨”与“出墙”两个语汇是个例外。说明这两个语汇的起源本与女性无关的。
   《辞海》对“出轨”的解释是——
    礼曲礼上:“国中以策慧勿驱,尘不出轨。”
    艺文类聚:“车不内顾,尘不出轨。”
    这两条解释均指缓慢行车,不使尘土飞出轨道之外。后多指行为越出常规,违反法纪。
    这种解释依然不是特别指向女性,因为在封建时代,男人主外,女人主内,女人违反法纪的事还是很少的。可见,当时这个词语可用在男人身上。其中的“轨”应指各种封建条规。男人们行事,应像慢慢行车一样,遵守规矩,不能越出界限。但是后来慢慢地指向了女性,特指女性不守妇道,有偷情行为。潘金莲应算是大胆出轨的妇人了。
     现在如果把“轨”看成车轨路轨的话,旧时女性不守妇道那便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如同车出轨一样,不再是尘土出“轨”,而是人仰马翻了。
    语汇的诞生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的,现在不是马车通用的时代了,现在有“轨”的只有火车与电车,但倘若出轨,依然后果严重!
    只是,火车的轨有一种现象,即为了会车的需要,总有偏轨,偏轨伸出一段之后,再在不远的地方与正轨相接。这很像现在的一种婚姻状态,女性因为情感的需要,会暂时偏离正轨,运行一段之后,最终又会回到正轨上去——因为家还在,男人终归是自己的男人。在别人的怀抱里躺过一阵后,发现永远偏下去会有危险,于是又回复到平静地正轨上去。永远在正轨上行驶,虽然枯燥无味,也一下不知生活的尽头是否有风景,但安全。偏轨虽然有风景,也够剌激,但总是不踏实。
     因此,“出轨”这个词语似乎应改成“偏轨”为宜了。
     再说“出墙”。
    这个语汇本来自于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一首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首很美的诗也被前人解读成歧视女性的含义了,可见封建时代女性生存是多么艰难,她们不能有一点点自己的想法,只能在“墙”内安安静静生长或死亡。但有那么一枝渴望自由的红杏,有一天勇敢地将自己的芳颜露出墙头之外——结果可想而知了,她肯定会被一个男人采摘。所以,那时的“墙”被视作很威严的规矩,而出墙的红杏多少带点浪荡意味。
     问题是,现在是个开放时代,“墙”已不存在,或者是一堵很矮很松的墙,红杏再不需要费那么大的精力出一次墙,也不再有那么大的风险。所以,“出墙”这个语汇是一定会消亡的,现在的风流事不比古代少吧,但你是不是很少听到“出墙”一说了呢?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穆然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1-26 21: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意思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4 19: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头晕,不过怎么说,对男人来说吧,可以理解,很难原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8 20:0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