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猪场规模化养殖程度的逐年提高,猪场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纵观我国猪场养殖现状,很多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获取更大利润,进而投机取巧,不按照正确的方法管理猪场,给猪场造成相当大的损失。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一些不起眼的细节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给猪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了切实提高养殖户的管理水平,现将当前我国猪场管理中养殖户容易忽略的问题和管理误区进行综述,希望能对猪场有所裨益。 一、基建
刚建好的猪场不能立即进猪,应该等墙体水泥完全凝固后,用酸性消毒液消毒两次再进猪。倘若急着进猪,此时水泥没有完全凝固,碱性太大,容易将猪蹄腐蚀,造成猪的蹄裂。此外水泥地不能太滑,否则猪站立困难,容易劈腿,引起腿部损伤,同时地面不能太粗糙,以免引起蹄叶炎或关节肿大。 二、饲料
1、饲料配方不随季节变化
一年四季,气温不同,猪对营养的需要也不同,饲料厂的配方,都不可能在一年四季都适用。冬季用高蛋白配方,会造成蛋白的浪费,夏天用高能配方会造成能量的浪费。 2、饲料使用不当 (1)经常遇到小猪吃乳猪料,中猪吃小猪料,这些都会造成饲料的浪费。而更严重的是让后备猪吃育肥猪料,会大大推迟母猪发情时间,影响正常配种。 (2)公猪喂母猪料,因为公猪料销量少,有的饲料厂没有公猪料就让公猪吃母猪料,有可能造成公猪精子活力降低。 (3)小规模猪场经常在母猪哺乳期用妊娠料,这样造成了母猪奶水少,断奶后不发情,或屡配不孕。 (4)饲料湿喂,夏天可能造成霉菌中毒及蚊蝇增多,进而加速疾病的传播。冬天饲料温度低,造成猪只大量消耗体能。 (5)采取自由采食时,饲槽底部饲料未吃完又添上新料,时间久了底部饲料会发霉变质。
三、药品
1、药物选择不当
(1)现在药品市场很混乱,同一产品因生产厂家不同,价位相差很多,有的甚至上倍。同一药店中药物的价格不同,使用不同价位的药品效果是不同的。用劣质药品会浪费治疗时间和我们对某一药品的信心。如果这样,我们会因为使用一次劣质药品而放弃一种很好的药物,贻误病情。但是不少养殖户也喜欢盲目追求时髦,误认为抗生素越新越好、越贵越好、越高级越好。殊不知各种抗生素都有各自的特点,优势也各不相同。抗生素并无高级与低级、新和旧之分,要做到正确诊断畜禽的疾病,对症下药,就要从思想上彻底否定“以价格判断药物的好坏、高级与低级”的错误想法。 (2)对抗生素过分依赖,很多畜禽养殖户误以为抗生素“包治百病”,还能作为预防性用药,在养殖过程中经常使用抗生素和激素,以达到增强畜禽抗病能力,提高增重速率的目的。有些猪场不敢停药,怕一停药猪就会闹病,殊不知是药三分毒,用多了也会起反作用,应该有规律地定期投药,建议要根据时令、天气的变化以及该时期的发病特点选取药物。 (3)不适时更换新药。许多用户使用某种药物治愈了疾病后,对这种药物反复使用,而忽略了病原对药物的敏感性,此外一种药物的保健量和预防量是有区别的,不能某种用量一用到底。 2、加药搅拌不均匀 饲料加药和饮水加药已是流行的办法,但却没有一种能让所有猪场都接受的拌料方法。建议使用逐步稀释法,或者金字塔拌料法,但在实际上很少有人使用,因为他们嫌麻烦。现在加药时,在料车上拌料的有,地面拌料的也有,加水搅拌后拌料的也有,没有一种能将饲料拌匀。
3、使用方法不当
这种情况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况:(1)给已经拒绝采食的猪料中加药。(2)不溶于水的药物用饮水给药。(3)对已发病猪群用预防剂量。(4)
使用剂量不准确,剂量不足,或剂量过大造成免疫麻痹。(5)疗程不足或频繁换药。不管什么药物,不论什么疾病,见效或不见效,通通两天就停药。以上情况对治疗是没效果或效果很差的,药品浪费在所难免。所以在大群用药时应考虑到猪群的状况,对症用药。
4、无病乱用药的浪费
猪病之多,危害之大,让养猪人士谈病色变。一些人主张长期大剂量用药物控制,有不少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种方法已为人们接受。但对这一办法也有不同的看法,不仅是因为大量用药增加成本,更主要的是长期大剂量用药后,一旦停药就可能引起疾病暴发。这也就出现了哺乳仔猪好养而保育猪难养,保育猪养好了却在生长育肥上出问题的反常现象。
5、疫苗使用不当 (1)疫苗运输过程中无冰块保温,高温下时间过长,有的运输时未包好,受紫外线照射,使疫苗效价降低。 (2)稀释疫苗,用凉开水稀释,殊不知它们都直接影响疫苗的活性,最好使用专用的稀释液、生理盐水等。 (3)疫苗稀释后放置的时间过长,导致疫苗滴度低,影响疫苗效果。 (4)疫苗管理混乱,疫苗保存环境不注意,弱毒苗与灭活苗放一块,该保鲜的却冰冻。 (5)疫苗预防和药物预防都是控制细菌性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但二者同时使用却没有好效果。因弱毒菌苗仍是活的细菌,如同时使用抗生素,这些菌苗会被抗生素杀死,起不到激发猪体产生免疫力的目的,不但会造成疫苗的浪费,使防疫过的猪仍发生该种疾病,还会误导我们的疫病诊断思路。 四、猪群
1、饲养无效公母猪
正常猪场母猪年产2.2胎,胎产活仔数10头左右,每头公猪用人工授精应保证30-50头母猪的配种,如果猪场没达到上面指标,很有可能是饲养了不少无效公母猪。无效公母猪主要有以下几种: (1)长期不发情的母猪。(2)屡配屡返情的母猪。(3)习惯性流产的母猪。(4)频发子宫炎或者乳房炎的母猪。(5)产仔数少或哺乳性能差的母猪。(6)有肢蹄病不能使用的公猪。(7)使用频率很低的公猪。(8)性欲低下,精液质量差,配种受胎率低的公猪。这些公母猪的饲养,浪费人力,浪费饲料,浪费栏舍等,应及时淘汰。
3、饲养技术不过关
这个现象很普遍,如不看食欲随意给仔猪加料而造成的剩料或不足,不看膘情机械地饲喂妊娠母猪而引起过肥或过瘦,不看时机配种造成的受胎率低和产仔数少等。所有这些都是因为缺乏技术而造成的,只有通过加强技术力量解决。
4、饲养无价值猪
无价值猪主要是无法治愈的猪、治愈后经济价值不大的猪、治疗费工费时的猪、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的猪、治疗费用过高的猪等。这些猪还是及时淘汰为好,否则浪费人力,药品,精力,最后收效又很小。吝悯病弱僵猪,不知病弱僵猪带来的风险远远大于它的存在价值。猪是多胎动物,有弱仔是自然现象。正常猪群中弱仔的比例在10%以下。部分先天性弱仔可以通过细心呵护在哺乳阶段复壮;疾病形成的弱仔一般无留存价值;抗体水平低的隐形弱仔是猪场的危险群体,它们常常是疫病流行的始发病例。 5、以人为的感观好恶代替猪的生物学需求,或想当然办事
用空间温度代替新生仔猪的腹感温度;用人嗅的香味代替猪的嗅觉;用粪便的黑度来判别饲料的营养水平;用皮肤的红度来判别饲料的优劣;用一针退热来判别药品的作用。 五、其它 1、大才小用和小才大用
人的浪费在猪场中也是很严重的,大才小用浪费的是个人的能力与技术,而小才大用则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猪场的效益。前几年一直讨论养猪界外行管理内行的不合理现象,现在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改善,因为现在从事管理的人员尽管有畜牧方面的文凭,但却缺乏管理方面的能力,这是小才大用的具体表现,因为他们没有管理能力,浪费了其它职工的能力发挥。相反有些猪场为节约成本,而不设专门的兽医人员和管理人员。一旦疾病流行又盲目使用药物,造成医药费较高、猪场管理混乱。 2、依靠家族管理
许多猪场是家族管理,缺乏知识与技术,特别缺乏管理技能。当猪场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倍感运作困难,力不从心,却又不敢聘请专业人员或CEO,即使聘用,经营权仍不放开。这种状况将极大的阻碍私营猪场向现代化的转变。 3、好钢用在刀刃上 许多猪场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一旦养猪盈利了,就会把大量资金用在扩建上面,猪场规模扩大了,但猪场收益却没有大的提高甚至减少。所以与其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扩大规模上,不如用来提高技术含量或改善猪舍设施,进而增加单位产出。如果养六百头母猪与养八百头母猪盈利一样,我们是养六百头呢还是养八百头呢?
4、计划不周
计划不周在猪场屡见不鲜,资金计划不周导致缺料少药;配种计划不周,配种过于集中导致哺乳仔猪被迫提前断奶,保育仔猪体重不足转入生长舍,育肥猪不得不提前出栏,降低猪的盈利;饲料计划不周而出现积压或不足,饲料配方经常改动,影响使用效果等。上述情况造成的损失是每一位养猪者都能体会到的,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为浪费。
5、信息资源
信息来源很多,报纸、网络、电话、短信等,如果充分利用会得到更大收益。当然信息资源要及时、可靠,更要有科学性。有些老板主观推断生猪要涨价,从而大批积压生猪,但等来的却是猪价下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果能及时获得可靠信息,这些损失是可以避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