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926|回复: 7

[饲料] 中医药被漠视和扭曲应引起行业警示与启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6 23: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孙支文 于 2009-12-26 23:54 编辑

中医药被漠视和扭曲应引起行业警示与启迪

作者:孙支文

一、行业的发展呼唤着中医药的崛起

养猪产业日益发展壮大,当圆环病毒、蓝耳病、所谓“无名高热病”使我们的养猪产业遭受重创,当抗生素、重金属的滥用不仅危害着动物的健康,同时也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当科学的发展实践要求我们远离抗生素时候……

我们的养猪业将何去何从?引起了业界高度关注和深刻反思……

非典(SARS)让世界进一步认识了中医中药,当我国用于H1N1流感治疗药物通过二期临床试验,效果优于达菲的时候,不能不叫我们为之振奋和鼓舞。

当政府部门和有识之士在大力弘扬中医药的时候,当世界主流在大力倡导开发、应用中医药的时候,当我们寄希望于中医药能改变养猪业面临的病毒变异、细菌耐药和药物残留及发展绿色养猪产业的时候……当前,中医药在生产一线和养猪业主面前却遭到前所未有的漠视和冷遇。几乎都认为中医药在防治疾病方面根本没效,充其量只能在没病的时候当凉茶应用而己。大家几乎认为中药只是一些价格低廉的可用可不用的东西而己,谁要是说中药能防治当前的疑难病症更是遭到了养猪业主的怀疑和排斥,尽管普遍都知道抗生素耐药性越来越强,耐药菌株越来越多,耐药谱越来越广,尽管心有余悸,但在使用抗生素上还是抱着不能不用的心态,在对抗生素和中医药的取舍上陷入两难的境地,当前,中医药的推广陷入尴尬的局面。

二、急功近利者玷污了中医药并扰乱了市场

现在市场上的中兽药产品可谓琳琅满目,但在生产和临床上真正能解决和控制当前复杂猪病的产品可谓廖若晨星,难道中医药真的就是这么无足轻重和一无是处吗?难道华夏祖先二千多年的应用成果就对我们养猪业毫无学习和应用价值吗?难道连欧美国家的洋人们都在研究和销售所谓的天然植物免疫调节剂的时候(实际都是中草药成份)。当洋人们把我们中草药资源改头换面,以数十倍的价格卖给我们的时候,我们还要说:“OK,谢谢,外国佬的东西就是好,我们一般还是用国外的产品放心”。这曾在一段时间内几乎成了养猪业界一致的声音。当外企把我们市场一步步瓜分和吞并的时候,国内兽药界有些经营家和销售专家却喊着:把垃圾都能卖掉的营销才是营销的最高境界……

(一)、风声鹊起的炒作中医药绿色概念

诚然,倡导绿色养殖,发展绿色产业,应用绿色中草药确实是大势所趋,历史必然,毋容置疑。一些打着中草药绿色旗号的产品确实也算是绿色产品,也是国标产品,包装上写着蓝耳病、圆环病毒、高热病都有效。更有甚者连猪瘟、伪狂犬都能治,几乎包治百病。可是拿到发病猪场一用就露馅,啥都治不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我想请教蓝耳病、圆环病毒、高热病在中医上归类于什么范畴?如何称谓、如何辨证,哪些经典方剂有效?如何化裁加减?哦,牵涉到知识产权不用问了!

你声称你的中药产品对蓝耳病、圆环病毒等有效,如何用西医理论解释作用机理?让养猪业主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信服,我想请问蓝耳病、圆环病毒、高热病以及猪瘟、伪狂犬的免疫失败是如何造成的,在西医上如何解析,如何把握发病规律?临床如何控制?有的时候连西医理论我们自己都解释不清楚,又如何叫别人相信中医药呢?那些借炒作中医药之名,把产品宣扬成“万能钥匙,百病灵丹”的纯属胡编乱造,古代中医圣贤们如: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叶天士等没有一个人这么说过,也没有一个人这么干过……此类产品倒也罢,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当凉茶应用而已。

从古至今中医药有效是肯定的,比如对蓝耳病、圆环病毒引起免疫抑制有效的中药如:猪苓、现代药理研究:猪苓多糖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促进作用。临床对肿瘤患者化疗后巨噬细胞功能下降有促进恢复的作用;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促进抗体的生成,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薏苡具有抗炎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薏苡浸出物,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脂部分,有抗炎作用,并能增强体液免疫,使巨噬细胞产生并分泌白介素。

又如茯苓多糖,具有多方面的免疫调节功能。茯苓多糖能提高正常及荷瘤动物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加ANAE阳性淋巴细胞数,使脾脏抗体分泌细胞明显增多,茯苓素可使腹腔巨噬细胞百分数增加,吞饮率升高。

又如中药黄精,中医用于脾虚,食少,倦怠等,晋代大医家张华在博物志中写道:太阳之精,名曰黄精,饵耳食之,可以长生。现代药理研究,黄精可提高人体T淋巴细胞数量。因此,我们有必要应用中西科学理论作出合理的解释。否则好产品也一样卖不出去。正如一外国专家所说,蓝耳病不可战胜,但可以控制。我坚信中医药对蓝耳病、圆环病毒、高热病有效,通过本人多年的学习、研究、应用和探索及大量的临床实践,我个人认为对临床完全有效(我所说的有效,必需要把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有机结合,形成临床思维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再加上西医科学手段的分析和测定,必将愈来愈被临床证明有效。

(二)、美其名曰中药,但有其名无其实。

一些劣质中药效果差的原因是:

1、原料选材上用一些已被提取或切片后的一些碎末,这样的低成本,效果肯定不好,只有药材好,药效才好。

2、添加草粉、树叶类的或者一点西药,真正的中药成份很少,挂羊头卖狗肉。20067月中旬,我在江西某猪场遇到一桩事令我慨然长叹,猪场老板说恐慌外面有高热病,在参加猪病培训会回来后就打了蓝耳弱毒苗,不到一个礼拜猪就有感冒症状,流鼻涕、拉硬粪,有一点咳嗽,打抗生素针也有点效,打一针就吃一餐,刚开始发病也不多,于是又找了一个某企业的技术专家看了,说有流感混合感染,给开了阿莫西林,氟苯尼考、金刚烷胺加上中药,可谓中西合璧。中西药合用差不多十天,中药用了半个多月,剩下的药还没用完,起初好象有点效,猪咳嗽少点,但后来猪发病越来越厉害,全部红身发烧,拉硬粪,茶色尿,有的猪脖子肿,张口呼吸,有的猪震颤、发抖、转圈、流口水,后来有人怀疑是链球菌,打了好多治链球菌针也不见效,我当时要猪场老板把针剂和中药粉剂拿来给我看,针剂确实是个临床治疗链球菌的一流针剂。当我看到中药通用名清瘟败毒散时,打开一看,竟是一包几乎有点白得跟石膏粉相差不大的粉末,大家可曾知道,清瘟败毒散是来源于明朝末年温病学派奠基人著明中医大家余霖的著作《疫疹一得》的治疗瘟疫热毒的经典方剂啊,由石膏、地黄、水牛角、黄连等十四味药组成,粉碎后应该是灰黄色的粉末,而北方该企业所谓的清瘟败毒散只不过是一包石膏粉而已,并美其名曰超微粉,混饲1000公斤饲料添加一公斤,试问一头中猪每天采食量2kg左右,每天吃2的石膏粉能有效吗?

当时我想如果这位中医先贤在天有灵的话,后人竟用如些卑劣的手法侵犯他的知识产权,践踏他的名誉权,不气死才怪呢?如果稍有点常识和临床经验的人通过问诊和交流就初步知道该猪是什么病了—流形性弓形体,继发性巴氏杆菌,散发性伪狂犬,至于蓝耳病至多扮演了犯罪“嫌疑人”的角色而已……

于是我建议该场老板把没有治疗价值的个别频死猪淘汰,针对弓形体和变异性巴氏杆菌发病猪,给用了广西某企业生产的中药针剂,炎毒咳喘王,重症加大剂量,一天注射二次,连用2~3天。广州某企业生产的治菌磺,每天注射一次,连用2~3天,饮水、拌料用广州某企业以本人临床验方指导生产的中药散剂,饮水3天拌料7~10天,并重新加强了一次伪狂犬免疫而获愈。

(三)、营销上追求数量,生产上轻视质量

任何产品都离不开营销,企业的发展和产品的拓展必需靠营销来拉动和提供保障,但往往是欲速则不达,为了达到占领市场,拼命打价格战,低价销售,几元钱一公斤的中药复方散剂,请问你怎么做出来,你怎么保证质量?我曾在某兽药店看到卖给终端客户的复方麻黄鱼腥草散才6/公斤,其成份为:麻黄、黄芩、鱼腥草、穿心莲、板兰根,这样的价格连养猪户自己去市场买回来打粉都不行,更何况企业经销商还要盈利。更有甚者一公斤的理肺止咳散(其成分为百合、麦冬、半夏、紫菀、甘草等十一味中药)才卖到十几元一公斤,这样的价格连次等原料也买不回来。我们企业为了占领市场,一味迎合经销商和养猪业主贪便宜的心理,最终结果只能偷工减料或者偷梁换柱,如果在十年前的养殖环境,猪病没有那么复杂的情况下,随便凑合还过的去,而现在普遍面临病毒变异,细菌耐药,免疫抑制不是一般的中药方剂就可以凑效的,不光要针对当前疾病的流行特点和发病规律、辩证论治与合理组方,既要做到“师其法而不泥其方”还要在原材料上精挑细选,这是多么艰难和复杂的工作啊!一种中草药根茎与枝叶,花与果实所含有效成份完全不同,疗效也截然不同,粗制滥造的结果只能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只要产品效果不理想或无效(这种粗制滥造肯定无效),客户贬底的都是卖主,我们在无形中失去了市场和信任,背上骂名。试问我们有必要这么低贱吗?我们要知道好的中药并不便宜,如金银花、贝母、龙胆草、羌活、丹参、三七等都不便宜啊,我们要知道客户买的不是价格,而是疗效和价值!

(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顾此失彼

中药的有效和某些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中药是经现代药理学验证和公认的,但在生产和临床用药上出现了一些误导,其实并不是某些产品不好,没有在辨证论治和对症下药及中药的用药宜忌上准确把握。譬如,黄芪和商陆,两个药一个为补药,一个为有毒药物,用法精准,两个药都好,如果用法有失偏颇,将适得其反。

如黄芪药理研究:(1)黄芪皂苷,黄芪多糖,异黄酮化合物、21种氨基酸及硒元素,其中谷氨酸、甘氨酸是合成谷胱甘肽的前体物质,能清除自由基,改善脂质过氧化物异常所造成的进行性肾损害,阻止肾小球硬化。(2)调节体内环核苷酸水平,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双向调节T细胞和B细细胞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趋于正常。从而减少肾脏系膜区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减轻肾脏的病理损害。

就是有如此作用的黄芪,我们在临床用药上也同样要做到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的统一。有一次,一个养猪户气乎乎的质问某资深兽医,你不是说黄芪多糖抗病毒能治流感吗?我为什么用了四五天猪还不见一点效,你有没有搞错?乱说呀?是不是高热症啊?该兽医回答说:黄芪多糖抗病毒和调节免疫功能那是理论界,包括好多专家教授们都这么讲,我没瞎讲啊……两个人一个埋怨一个委曲,我见状便接着问:您说的“猪流感”是不是有少数几头猪流鼻涕,开始有点红身,有一点轻度咳嗽?对方回答说是。于是我非常肯定的告诉他:你现在的猪粪便越拉越硬,尿越来越黄,身上发红的越来越多,甚至有的个别猪开始有点喘气,不吃料的越来越多…,对方马上回答说:是,是,你没看猪怎么就知道?为什么?于是我又详细问了一下猪瘟、伪狂犬的免疫情况,告诉他:鉴于你的猪目前处在临床发病初始期,病程不长,不用那么紧张,首先猪有流感症状你就说是流感不准确,猪红身乃发热发现,拉硬粪是内热积聚,黄芪是温药,具升气补阳、托毒生肌、敛汗固表,中医用药对火热内实症忌之,当猪红身发热时反其道而行之,当然没效,不光没效,还会加重病情,后来我让该兽医重新调整广州某企业生产的中药散剂,不到一个星期也就全部获愈。

像黄芪如此好疗效的中药,若用于圆环病毒引起的气血虚亏症状,如果再能依据中医理论配合其它中药加减组方,效果就会更好。没有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基础,这也是高热病其间大肆鼓吹黄芪多糖抗病毒退高热谬误,假如能退烧的那也是黄芪里面加了氨乃近,氨基比林粉在起作用,所以猪越治越死。高热病在中医上属温病学范畴,内热雍盛,高热神昏,温毒发班之症,用黄芪按中医理论只是误补成疾,恋邪不去,简直就是忽悠……这样老百姓还能相信我们吗?

又如商陆,药理研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垂序商陆根中所含的有丝分裂原(PWM)在试管内可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T细胞和B细胞均有促有丝分裂作用,能刺激B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主要IgM。有抗炎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对呼吸系统有祛痰作用。

对生殖系统的抑制作用,商陆对早孕绒毛膜人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有抑制作用,商陆总皂苷体外对人、家兔精子有致死作用,且商陆毒性较大,商陆如果经过炮制和减毒后,通过配伍,用于治疗猪的疾病是可取药物,但它却被用作饲料添加剂,长期添加,尤其是用于繁殖阶段的公母猪,未免有点夸大功效,名不符实。

中医上,我国成书于西汉后期的《神农本草经》就记载中药分上中下三品,分别记载养性、遏病补虚、治病的三类药物,是我国最早的药物分类法,其中上品120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多服久服不伤人,可轻身益气,不老延年,中品120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或有小毒,可遏病补虚赢。下品125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可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历代中医学大家都敢用或擅用有毒药物,除病愈疾。从古至今,深受医家喜爱,淮南王刘安组织编写的《淮南子》一书就记载道:“天雄、乌喙最凶险,但良医活人”;清朝的龙之章在《蠢子医》中谈到:“屡次用药毫不占,一见毒药便立痊”,都突出强调有毒中药的卓越功效和神奇治疗效果。但要把握的原则是中病即止,勿伤正气,更不能“恨病吃药”,中医药经典《品汇精要》记载:商陆“妊娠不可服”。没有从中西医科学角度出发,如此这般的推而广之,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吗?

上述行业现象是导致我们今天中医药推广陷入尴尬境地的基本状况,应引起我们的警觉和反思。

三、行业内人员要严以律己,自我觉悟

我们每个企业都想做强做大自己的企业和品牌,每个去猪场服务的技术专家或一般技术人员,都想帮猪场解决问题,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每个养猪企业老板都想养好猪,只要我们每个企业都自觉主动不生产伪劣中兽药产品,每个专家能自觉坚持不被伪劣产品商家“绑架”,不充当伪劣产品的吹鼓手,保持好自己专家的良好形象和尊严,我们的猪场老板能自觉抵制伪劣产品价格低廉的诱惑,即使伪劣产品想坑蒙拐骗,也就一次过,会在市场上不打自退。

今天我们每个企业和每个人都想赚钱,实现价值,但我们要有良知的赚钱,要负责任的赚钱,要有尊严的赚钱。

四、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根基和出路

(一)、学习和应用中医药的主要方针是避免讹传和曲解

1、今天我们学习研究和应用中医药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文化心态,态度决定着高度,思路决定着出路。我们要坚持中学为统,西学为体的方针,中西医并重。有人总认为中医学是具有哲学味道的医学,西医才是真正的科学医学,这两门医学比较起来各有千秋,我们只有把这两门医学体系完整地结合起来,才能构建真正世界医学的完整框架。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特色和精华,是中医临床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今天我们要借助西医的科学手段来进一步揭示和验证中医成果的科学内涵,并证明作用机理。但不能用西医理论来统领中医,中医学习西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应用和发挥自己的长处。

2、我们学习中医药必需要有一颗精诚、求索之心,尤其是接受现代兽医学教育的我们总觉得中医难以接受和理解,尤其是中医理论文字表达必定出现在二千多年以前,其深奥复杂、术语众多,其理论著作可谓汗牛充栋,卷帙浩繁,有的中医学子穷其一生也难登堂入室,尤其是中医典籍,没有一点中文基础,想要阅读和理解都较难,更何况还要研究、应用和实践。

今天,我们要想用中医药挑战蓝耳病、圆环病毒、高热病,那可是世界性的难题,如果不刻苦学习,长期实践,坚苦磨练,我们又有什么本领去“江湖论剑”?

就拿我们这五六年间临床上所谓的猪流感来说,临床上只是有流感症状,有些人就误诊为猪流感,不知造成了多少猪无辜死亡,给养猪业主造成不应该有的损失。其实单一猪流感很少死猪,重症不超过一周内就会自愈。尽管有时实验室检测到流感病源,但它不一定致病,即使致病也不一定致死。这种疑似流感实际上是由耐药性弓形体引起(在没有并发病的情况下)尤其是夏秋季节,开始当流感打个一两针,还能维持吃个一、两餐,再过2~3天就越来越多的不吃料或更差了……(我曾亲手处理数多起这种“假流感”误诊病例)。

于是,有自认为懂中医的好事者,就如法炮制了所谓的“流感概念”一说,市场上有发散风寒,也有发散风热的药,当猪发生这种“假流感”的时候,这种流感中药要么收效甚微,要么让猪越吃越差……(当然真正的流感学说咱们另作别论)正如华南农大某西医学知名教授批评说:“现在市场上的中药要么把猪治的半死半活,要么就没效,我相信中药,不相信中医”。这种把猪治的半死半活和没效与不相信中医的原因,就是有的中医在牵方造药时,对中医辨证论治思维把握不正确或错误。根本没有临床基础和实践经验积累,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的结果。

3、中医圣贤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集》中写到: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候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淬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又曰:“观今之医,不念思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今天我们该牢记这位中医圣贤的古训啊。被唐太宗尊称为百代宗师的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第二告诫到:“…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至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己了,深自误哉……”

因此,我们不要指望对中医药的一知半解,一招半式,甚至是讹传,就去以讹传讹而自损形象。我更想提醒一些养猪业主,不要随便给你的猪乱用中药,长期乱用清热药、攻下药、发散药甚至是有毒的中药,是没有多大益处的,往往是适得其反。

中医学是一本珍贵的医学生命科学,纵观中医发展史,中医的发展是靠古代圣贤们胸怀天下苍生疾苦,坚持求真务实,艰苦探索生命科学真理创造出来的。而绝非江湖卜巫,鸡鸣狗盗之举。因此,我们今天必须要扎根于中医沃土,去中医殿堂寻经取宝,探微究密,不断的向中医先贤们学习,濡养自身,苦练内功。

4、今天,西医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检测手段的先进性,对当前疾病的分析和诊断已相当清晰,多病原混合感染已被专家们达成共识。今天对养猪业来说,我们应用和启动中医药预防保健体系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这么多年来生产和临床上遇到的困扰,把生产水平提高,先解决问题,把猪养好再说,有效才是硬道理。所以这就需要中医们拿出过硬的本领给大家以信心和信念的支撑,因此这就需要真抓实干,大家的担子都很重啊!至于由于中西医科学思想、理论观点及学术体系与临床思维等不同造成的不理解,我们可以坐下来好好的探讨、学习和研究嘛,取长补短。

(二)、打造一流企业团队,提升和重塑行业形象

尽管当前中医药在养猪业上被漠视和扭曲,那只是局部现象,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倡导下,中医药的推广前景还是一片光明,有志于传承和光大祖国中医药事业的有识之士,他们心中燃烧的熊熊之火,必将冲破养猪业黎明前的“黑暗”……

团队建设:我们的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打造一流团队,要全面整合资源,不能靠一个人和一家企业单打独斗,我们企业要重视人才,留住人才,企业老板不要有小农思想,开夫妻档,企业的发展靠的是人才,留住人才才是关键。

我们企业尤其要在建立研发团队,销售团队,技术服务团队上下功夫。

研发团队:我们老喊创新,可是我们凭什么创新,在什么方面创新,现在有个怪现象,换个包装,超微一下,提取一下,就创新了,要知道中医的剂型早在古代就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酒剂、擦剂、丹剂等,只不过我们现在机械工艺先进了一点,创新的内涵并不真正在工艺上,现在我们都容易有条件做到。创新的核心价值在于内在潜力和内在动力上,关键是在中医底蕴上,一定要有深厚的根基,汲取中医药的养分,才能枝繁叶茂,才能经得起风吹雨打,否则,所谓创新的结果只能是头重脚轻,步履维艰。

创新不能生搬硬套,照抄不误,一定要有临床基础和临床经验积累,其聚焦点是辨证论治,合理组方和用药。华佗弟子樊阿说:“余乃知其病而无良方,世间何贵乎有名医?”现在我们控制蓝耳病、圆环病毒、高热病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没有好的方法和方药,这个就是我们中医药要研究和解决的要点。

销售团队:营销培训不要老鼓吹说:“能把垃圾都买出去的营销就是营销的最高境界”。换言之,此等营销境界如果是精品那不更出神入化,火了半边天。当前,养猪业和养猪从业者的水平在普遍提高,由于经历了市场乱象和蓝耳病、圆环病毒、高热病等的折腾,养猪业主对我们的产品,对我们的营销,对我们的服务,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卖垃圾”是越来越没市场了,最终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企业的主导思想和营销理念不要以“卖垃圾”而拖累“不卖垃圾”的企业,无需“相煎太急。因此,我们要建立一支既懂专业技术而且专卖精品的营销团队,对营销人员不光要培训营销技巧,还要培训技术知识和技术理念(当然我们不可能把每个营销人员都打造成技术专家),不要为卖产品而卖产品,营销人员要把负责任的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企业的主导思想带给客户,营销的最高境界不是“卖垃圾”,而是引领客户的思想。

技术服务团队:过去养猪业主的用药指导思想被西医主宰,一些错误的用药理念在他们脑海里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世界上最难办的事莫过于改变人的思想,身为中国人,大家都知道中医药的好处,但行业的乱象搅得他们不敢轻信中医药,我可以断言没有一个养猪老板不想养好猪,没有一个老板不想用好的中药养好猪多赚钱,关键是市场乱象让他们思想的信念、信任系统失衡,失去支撑,他们并不怕花钱,他们怕花的钱没有价值或者被忽悠,我们难,他们也难啊……

因此,我们特别需要造就一批既懂西医又懂中医的技术骨干,帮他们打开心结—释疑解惑,传播把中医药纳入养猪预防保健体系的可行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帮他们把握方向、准确掌握生产和临床疾病的预防控制思路和中医药的保健思维及相关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与中医知识。真正为他们解决问题,带来效益,重塑我们自身形象,增强彼此的信任和信念,达成共识。这是我们当前急需要做的工作,如是这样,我想中医药的推广必将大受欢迎。

结语声明:今天我写此文无意指责任何人、任何企业,我们今天的痛定思痛是为了明天的稳步前行,我们大家同为华夏子孙,炎黄血脉,我旨在呼吁大家倍加珍惜中医药这个最具知识产权的民族瑰宝,她既是祖先留给我们一笔宝贵文化遣产,也是我们今天打造和发展绿色养猪业的保障和支撑体系,是我们预防控制蓝耳病、圆环病毒、高热病威胁的有力武器。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20 收起 理由
叶知秋 + 2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12-27 00: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在此方面的研究用心不少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7 01: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顶一下,不错,虽然不懂医学,但观点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7 07: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祖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7 08: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当年学习的阴阳五行理论基本忘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7 16: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很支持,我们是中药的国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31 19: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药在养殖方面的开发潜力很大,我身边就用中成药或者半成药在喂猪,有很大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 12: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祖国兽医学,博大精深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9 22:4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