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病”之疑问与反思? 今年,高热病又在中国部分省份蔓延和抬头,给养猪业造成严重损失,为了更好地了解病情和共同交流及提高大家的认识水平和临床防治技能,本人提出以下疑问,想恳请大家共同交流与探讨。 1、
什么是“高热病”?所谓“无名高热”或“高热病”这样的病名是否准确? 2、
导致“无名高热”或“高热症状”的猪病有很多,病毒、细菌、原虫病都可以导致高热症状,应如何分类和鉴定?如猪瘟、伪狂犬、蓝耳病、猪链球菌、猪副嗜血杆菌、猪胸膜肺放线菌、巴氏杆菌、弓形体、附红体等任何一种疾病的最急性或亚急性临床症状都可以导致猪高热,我们如何解释? 3、
“高热病”是否等同于高致性蓝耳病或者讲高致病性蓝耳病导致了“高热病”?我个人认为完全不是,高致性的病同样很多,任何一种疾病的最急性和亚急性症状都有“高致病性”包括细菌、病毒、原虫病等。 4、
高致病性蓝耳病是否就是“高热病”的罪魁祸首?我个人认为蓝耳病这个病原确实存在,但其免疫抑制及对猪损伤程度究竟有多大?为什么有些貌似健康采食量正常的猪接种蓝耳苗以后还会发病,有时甚至加重病情?目前,有报道说,现在用于预防的PRRSV弱毒疫苗存在毒力返强和毒株变异的现象应作何解释?为什么接种了蓝耳病预防疫苗,“高热病”还依然发生?一些自家疫苗的滥用是否言过其实?事与愿违? 5、
为了控制呼吸道病,有的猪场支原体、胸膜肺炎、巴氏杆菌、蓝耳病疫苗,甚至中试产品的所谓圆环、蓝耳二联苗都一齐用上,但相当一部份的猪场还照样发病,我们要三思,该问问为什么? 6、
抗生素不断添加,多种药物联合用药,如“三仙汤”“三针保健”?有时猪呼吸道病照样发生,令人堪忧,我们该问为什么? 7、
当今养猪人对蓝耳病与“高热病”了解有多少?所谓猪病的多重感染、混合感染及继发感染,我们究竟知多少? 8、
当今科学发展已相当先进?实验室诊断已相当清楚,为什么我们临床防治猪病,有时却束手无策? 9、
生产和临床上,免疫抑制病、混合感染、继发感染,我们应该如何鉴别和诊断?如何把握发病规律?如何做好预防保健? 10、
我曾经与多位猪病专家请教与交流,中国猪病大江南北,黄河两岸的猪,发病状况都几乎一样?有没有规律?专家都说有规律,但没有人能告诉我们规律在哪里? 11、
猪业的发展和当前猪病的复杂性,仅凭书本上的一点理论知识和西医、西药,我们已无法应付?我们应如何学习和提高生产与临床防治水平? 12、
农业部广州种猪测定中心樊福好博士提出的“三大污染”已引起广泛关注,养猪业应向何处去?应值得我们养猪人反思? 13、
江苏农科院邵国青提出:养猪人的文化心态,我觉得很好,但我们要以什么样文化心态重塑行业形象和重振养猪产业?是西方的人文化心态还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心态来指导和明确思维方向? 14、
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已成产业定式,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一家一户的养猪模式,我们要养好猪,要保证食品安全和人们健康,靠什么来支撑,靠什么来保证? 15、
护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科学——中医药学,现在西方人都在学习和应用,我们祖先早就提出“天人合一”及中医的“天人相应”学说,作为中国的养猪人与猪病防治技术人员我们了解多少?我们学习了多少?现在主宰养猪人思想的有些是西方人已过时的文化心态,滥用抗生素和大肆接种无效疫苗…… 16、
“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领导人,一直反对中医的胡适先生在他二十八岁的时候,当西医宣布他的病无药可救,万般无奈之中被中医救了他一命的时候,讲了一句话,西医科学、清楚,但治不了病,中医不科学、糊涂,但治得了病。养猪业要想发展必需弘扬光大中医药,走中西医并重与中西医互补之路。(请看本人发表于中国猪病论坛网《中医药为猪病防治开辟广阔前景》之五帖)中国农业大学著名中兽医专家于船教授若干年前曾大声疾呼:“如果我们还不努力学习中医药,若干年以后我们要向美国人、英国人学习中医药了。”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当我想起这位已故老先生的话,想起那些被“高热病、高致病性蓝耳病”弄得几乎破产的农民兄弟,心中不禁掠起一阵悲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