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钙磷类饲料的检验
1.1常规检验
钙磷类饲料中钙的测定采用高锰酸钾还原滴定法,磷的测定采用钼黄比色法,氟的测定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骨粉和磷酸氢钙的合格标准:骨粉,磷>11.0%,钙>24.0%;磷酸氢钙,磷>16.0%,钙>21.0%,氟≤0.18%。
1.2感官检查
视觉:骨粉颗粒为片状,不透明,浅灰色或灰白色,光泽暗淡。若为白色、黄色或土黄色,则为掺假骨粉,可能掺有石粉、膨润土、氟石粉或粘土等。磷酸氢钙为白色粉末,如颜色呈黑色、浅红色或浅黄色,可能含氟量高、含磷量低,也不能饲用。
嗅觉:骨粉具有本身固有的气味。有发霉、恶臭等不良气味,则视为劣质骨粉,由于加工、贮藏不当造成。磷酸氢钙无味或略带微酸味,若有其它不良气味则为掺假磷酸氢钙。
触觉:骨粉手捻粗糙。磷酸氢钙则为稍带颗粒的细粉。若为很均匀一致的细粉,有粘稠感,则可能掺入膨润土、氟石或粘黄土等。
1.3物理检查
取检样2—4克,加4倍量水,搅拌后静置几分钟,磷酸氢钙和骨粉均不溶于水,易沉淀,无粘性;而石膏、膨润土、白陶土或黄粘土遇水呈悬浮液,或呈糊状,粘性强。
1.4化学检查
钙磷饲料中常添加石粉、贝壳粉等廉价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取适量于平皿中,滴加1:1盐酸,根据气泡产生情况来判定。其强烈程度依次是:石灰石>贝壳粉>骨粉>磷酸氢钙、膨润土、氟石等。
2饲喂劣质骨粉导致雏鸡佝偻病
某养鸡户饲养1 000只肉种鸡,自己配制饲料饲喂,从2周龄起发现鸡群出现站立不稳、不愿运动的病鸡。补充多种维生素后仍不见效,病情继续发展,最后呈现两腿外展、跗关节扭曲、胸部着地,发病率达90%,死淘率达30%。
经检测,骨粉呈土黄色,在水中呈悬浮状,有泥样感觉,钙与磷含量为5.16%与2.17%。饲料中钙与磷有效含量分别为0.58%与0.02%。
3饲喂劣质骨粉导致产蛋鸡磷缺乏症
某养鸡户饲养的2 000只罗曼商品蛋鸡自233日龄时产蛋持续下降,30天后产蛋率由原来的90.5%下降到78.6%。开始认为是非典型新城疫,发病后第3天用NDⅣ系苗4倍量饮水,产蛋继续下降。第10天肌肉注射ND-EDS-IB三联油乳剂灭活疫苗;并在100千克饮水中加2.5克盐酸环丙沙星,连饮3天;在饲料中添加抗病毒药,连喂4天,仍不见效果。最后怀疑饲料问题,对骨粉检测。
病猪主要表现为采食量下降,消瘦;平均蛋重下降;约2%的鸡轻瘫,初期尚可采食,后期因瘫痪而采食困难。
饲料检验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19.85%,食盐0.36%,钙为3.18%,有效磷为0.175%。骨粉呈颗粒状,灰白色,钙为7.37%,而磷为0.73%,用水溶解呈糊状。
治疗立即更换饲料,使用优质磷酸氢钙。电解多维饮水3天。产蛋率逐渐上升,6天后达到85.5%。
4饲喂劣质磷酸氢钙导致肉仔鸡氟中毒
某养鸡户购进2000只AA肉仔鸡,自己拌料饲喂,第7日龄发现有少量的鸡不愿走动,走路摇摆;两腿叉开,站立困难。疑似维生素缺乏症,随即饮用电解多维,但不见效,表现上述症状的病鸡继续增加。至15日龄发病鸡数达到40%,死亡率达6%。随即送配合饲料和磷酸氢钙检验。
病鸡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生长缓慢,羽毛蓬乱无光泽。两腿叉开站立,不愿运动,运动时步态不稳,严重的不能站立,伏卧于地最终衰竭死亡。喙软,腿骨软,胸腔横径变窄,胸骨与肋软骨结合部呈串珠样肿胀,跗关节肿胀,胸骨脊呈”S”状弯曲。肠粘膜呈卡他性炎症。
配合饲料中钙、磷和氟的含量分别为1.1%,0.31%和0.087%。磷酸氢钙中钙、磷、氟的含量分别为26.65%,13.65%和4.16%。
立即更换饲料,使用优质的磷酸氢钙。4天后鸡氟中毒的症状逐渐减轻,8天后恢复正常。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