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 本帖最后由 mbaun 于 2009-12-14 23:06 编辑 [/i]
2009年,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有效地稳定了就业形势,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大大缩小了经济危机冲击的程度和范围。本年度有个显著热点就是西部地区就业形势好于东部地区,劳动力中西部供大于求东部供不应求,西部结构矛盾小,东部结构矛盾大。
虽然农业专业性人才就业状况逐步在变好,但是我国农业专业人才的就业仍不十分乐观。从占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1/10的农林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一次性就业率总体上并不高。很多农业专业人才也在感叹:“找份合适的工作为何就这么难?”
综合全年来看,2009年下半年西南地区很多企业调整了招聘结果,增加了对饲料/动保/养殖技术类职位的招聘,与上半年相比,提升了1.07个百分点。较之上半年种植技术类、销售类所占比例都有所增加,园林类略有下降。从全年需求与供给来看,除销售类职位外基本都能达到动态平衡。销售类全年供给只有9.17%,而需求达到20.86%。虽然此缺口较上半年有所缓和,但是这个巨大的缺口一直存在着。
那么2009年西南地区农业类企业人力资源发展及其招聘有些什么特点,求职者求职状况又是怎样的,2010年农业类行业招聘与求职又有些什么发展趋势呢?本着这些问题,我们将以数据分析为主,与您一同探讨2009西南地区农业领域招聘求职状况暨2010招聘求职展望。
——题记
在2009年8月,西南农业人才网[[url=http://www.7ahr.com/]www.7ahr.com[/url]]独家发布了《2009年上半年西南地区农业类企业招聘求职形势分析》,当时我们的数据如下:
http://www.7ahr.com/UpFiles/2010reports/p1.jpg
http://www.7ahr.com/UpFiles/2010reports/p2.jpg那么2009年全年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对此,我们针对西南农业人才网[[url=http://www.7ahr.com/]www.7ahr.com[/url]]
2009年度企业提供职位分类汇总如下:
http://www.7ahr.com/UpFiles/2010reports/p3.jpg
2009年度求职者求职职位分类汇总如下:
http://www.7ahr.com/UpFiles/2010reports/p4.jpg
综合全年来看,2009年下半年很多企业调整了招聘结果,增加了对饲料/动保/养殖技术类职位的招聘,与上半年相比,提升了1.07个百分点。较之上半年种植技术类、销售类所占比例都有所增加,园林类略有下降,可见园林类职位比较稳定,从业人员不轻易更换工作。
就西南地区2009年全年来看,排在第一位的仍然是园林技术类,持续的招聘计划一位企业扩大规模之需,二为很多企业都在储备技术人才,特别是专业过硬、有行业职称的求职者更受企业青睐。排在第二位的为销售类职位,作为众多的农业企业,多以实体产品经营企业为主,即产品的价值必须通过市场销售才能得以体现,只有产品流入终端市场,企业的投资才能收回,继而产生企业利润。即使以园林设计、园林技术为主的园林类企业也不例外,企业的利润必须通过产品销售体现。饲料/动保/养殖技术等畜牧类职位位居第三,其实,现实中本类职类应该所占比例应该高于本次数据汇总,原因主要有,本次数据为网络招聘数据;二、畜牧类企业整体所处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下,养殖业才逐步由粗放型养殖转向为集约化养殖、特种养殖,目前很多畜牧行业企业都还没“触网”,这之中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种植/农业技术类职位略居第四,从所占比例来看,种植类企业也应该符合职位发布规律,即企业数低于园林园艺类、畜牧类。上述技术类职位总计所占比例已经超过了50%,可见西南地区对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从求职者全年数据变化来看,值得欣慰的是很多求职者由上半年对职位的不确定性逐步转化为职位的确定性,此类比例由31.66%下降为15.00%。在2009年度,饲料等畜牧类人才比例达到25.83%,排在人才供给第一位。但是西南地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只有16.22%,畜牧技术类人才在本年度表现为“相对过剩”,即很多求职者一直没有找到自己如意的岗位,企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基本都转移到懂技术的销售类复合型人才上去了,对于懂技术喜欢营销的求职者来说这是一个利好信息。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去做销售,解决一些实际技术类问题,在充分发挥自己独特优势的同时,所获取的报酬也一定更丰盛,同时也会比纯粹以销售出生的人更容易做出业绩,毕竟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服务乃第一手段。其他岗位供给与上半年相比变化不大。
从全年需求与供给来看,除销售类职位外基本都能达到动态平衡。销售类全年供给只有9.17%,而需求达到20.86%。虽然此缺口较上半年有所缓和,但是这个巨大的缺口一直存在着。销售类职位缺口不仅在农业领域表现,在各行各业都有体现。
[p=30, 2, center][b]四、西南地区农业领域企业状况[/b][/p]
[b]4.1、总体状况[/b]
[b]4.1.1 企业性质
[/b]西南地区农业发展较东部沿海地区而言,发展稍显滞后,大多数还处于“小作坊式”的全家族氏管理模式下,发展较为缓慢。规模运作的企业还比较少。在企业性质上以民营企业为主导,占据了53个百分点,如图5所示。另外,在西南地起以外商独资或外商合资的企业越来越多,对推动本地的农业技术发展很有帮助,同时也会加剧西南地区市场的竞争力度,这对本地发展水平还相对不高的民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不加快发展步伐,只有被市场淘汰。在国家倡导自主创业政策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类人才回到农村发展特种养殖,特种种植,在目前就业并不太看好的大环境下,势必有更多的农业类人才加入到自主创业中去,不过自主创业前一定要做好市场调查,多方求证,创业的道路比求职更艰难。
http://www.7ahr.com/UpFiles/2010reports/p5.jpg
[b]4.1.2产业结构
[/b]从产业结构来看,各子行业发展比较均衡,数量较少的主要为农药化肥等资源业,以及种子业,二则的比例加起来才11%,而与之联系紧密的园林园艺及种植花卉业已达到22%,若加上传统的农作物种植,资源及种子业的发展就必须加快了,要发展,肯定少不了相关技术人员的努力,特别是在当前以发展“绿色环保”农业的今天。在西南地区,所占比重最大的还是畜牧相关产业,他们的总比例已快接近40%。据调查,在西南地区从事饲料加工业、兽药动保业的企业不低于2000家。在这些企业中,以猪饲料生产加工、生猪动物营养,动物保护为主导,特种养殖及渔业养殖发展只暂居很小的比例。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以单一农业发展起来的一些大型企业及新成立的新兴科技产业逐步将战略放在了农业综合服务发展上,即发展农业产业一条龙服务。
http://www.7ahr.com/UpFiles/2010reports/p6.jpg
[b]4.1.3 地域分布[/b]
在企业地域分布上,超过60%的企业都聚集在省会城市,二级城市、县级城市所占比例只有32%,而农业发展的基础市场所占比例只有4%,地域分布呈现出较大波动。分析原因主要有西南地区物流不及东部沿海地区,一般每个省市的物流圈都集中在省会城市;其次西南地区省会城市、二级城市经济水平发展差距较大,很多有技术的人才专家都汇集在省会城市;再次,西南地区的信息沟通交流地也只有省会城市较发达。基于上述种种,以农村为广袤市场的农业型产业都将自己的公司设在省会城市及重要的二级城市,其对基层的服务工作只好通过自己公司的技术人员深入终端去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问题不会得到立即解决也在不言而喻之中。
http://www.7ahr.com/UpFiles/2010reports/p7.jpg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