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328|回复: 22

仔猪拉稀的防治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5 21: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仔猪腹泻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根据仔猪发病的原因、症状和阶段,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营养和饲养管理引起的腹泻 这种腹泻常见的原因有10多种,如:母猪的乳量不足,代乳料消化不良,维生素、矿物质缺乏,仔猪日粮中过量添加铜,饮水中金属离子超标,仔猪断奶、分群、转舍等应激性因素都能导致腹泻。
  2、细菌性腹泻 常见有黄痢、红痢、白痢、副伤寒和痢疾等。黄痢主要在生后数小时至5日龄以内仔猪发病,以1~3日龄最为多见。红痢主要发生于1~3日龄,一般病程较短,死亡率极高。白痢10~30日龄最为多发,死亡率低,但影响生长发育。仔猪副伤寒多发生在2~4月龄。痢疾主要症状为粘性出血性腹泻。
  3、病毒性腹泻 常见有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等。猪传染性腹泻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呕吐、严重腹泻、脱水和10日龄内仔猪死亡率高为特征,5周龄以上的病猪很少死亡。仔猪流行性腹泻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轮状病毒病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仔猪、犊牛、羔羊、驹、幼免等的急性胃肠炎,仔猪较易患病,10~28日龄猪最易感染,并有明显的腹泻,死亡率较低。
  防治措施:
  1、搞好环境卫生 仔猪保育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是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原因,因此,有效地消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是防止仔猪腹泻的关键。开展定期的栏舍消毒和畜体消毒,能有效地消灭环境和畜体表面的病原微生物。
  2、科学饲养管理好母猪 对有寄生虫病的地区做好定期驱虫,防止通过母猪传染虫体。要想获得活泼健壮的仔猪,必须保证母猪饲喂全价配合日粮。一般在怀孕初、中期喂日粮2kg,产前一个月喂3~3.5kg,产前一周进产房后每天减少0.5kg日粮,临产当天不要喂料,产后三天慢慢增加配合日粮到5kg左右。科学饲养管理的怀孕母猪,出生的仔猪往往活泼健壮,生命力强,可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3、做好母猪分娩前后的护理与防病 母猪于产前40~42天和15~20天各注射接种一次大肠杆菌苗。对有流行性腹泻或传染性胃肠炎常发生的地区,可于产前20~30天注射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苗一次。有必要的地区于产前30天、15天各免疫接种一次红痢菌苗。母猪进产房前,必须对产圈彻底清扫、冲洗和认真消毒,可选用20%火碱液等消毒剂;母猪做一次驱虫。母猪进入产房后和临产中,用温热的0.1%高锰酸钾液擦洗母猪的阴户、乳房。仔猪吃初乳前挤掉头两把奶,辅助初生仔猪尽早吃上吃好初乳,也是防止母猪乳房炎和仔猪腹泻的重要措施。
  4、补充铁制剂 仔猪出生后3周内生长较快,每头仔猪每天约需3mg铁,而母乳仅能提供1mg铁,给出生后2~3天的仔猪人工补给含钴、硒的铁制剂,可防止仔猪缺铁性贫血造成的生长不良,增强仔猪体质,提高抗病能力。通常是给仔猪肌肉注射右旋葡萄糖酸铁或苏氨酸铁。
  5、抓好断奶关 仔猪断奶尽量减少刺激,断奶后7~10天内仍保持用哺乳料,以后逐渐换料。转群时期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先减食,充足饮水,水中可加口服补液盐数天。
  6、消毒乳房区:仔猪吃奶前,先用温水擦洗母猪乳房区,再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把母猪的腹部和奶头消毒好,防止病从口入。
  7、提早补料:早补料可刺激胃肠发育,加强胃肠机能,有利于仔猪消化,提高饲料消化率,减少胃肠病。
  8、加喂有机酸:喂仔猪全价料,加喂柠檬酸0.5-1.0%.
  9、采取全进全出饲养方式:可消除带菌猪,彻底消毒圈舍,净化养殖环境,有利于预防仔猪下痢病的发生。
  10、药物预防:仔猪出生后用链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滴入2滴,1小时后再喂初乳,以消炎制菌,减少和防止仔猪的下痢。用口服液补液,防止仔猪脱水,补充电解质,缓解酸中毒及补充能量,治疗仔猪的腹泻、白痢、黄痢、大肠杆菌病、病毒性肠炎等,脱水纠正率可达81-100%.口服补液盐由盐3.5克、苏打粉2.5克、氯化钾2.5克、葡萄糖(或糖)20克,溶于1000毫升水中配合而成。有感染配合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更好。
  偏方治疗方法:方一:狗骨头(烧炭)研末,每天服1次,每次3~6克,连服2~3天。
  方二:稻草灰25克,拌料喂母猪,1日2次,连喂2~3天。
  方三:大蒜 150克,红糖200克,共捣为泥,混入饲料中喂或灌喂仔猪,每次每只喂5~8克,1日3次。
  方四:锅底灰65克,大蒜16克(捣碎),加水适量,调成糊状,每天每次15克,每日3次,连服3天。
  麸皮:将麸皮用醋炒成焦黄拌在饲料中给猪吃。
  稻草:将新鲜干净的稻草烧成灰拌在饲料中给猪吃。
  石榴皮:将石榴皮切成不块喂给猪吃也能治拉肚子。
  锅底灰:锅底灰又名百草霜,给猪拌料吃也能治拉肚子,仔猪拉肚子给母猪吃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cqhcsf 于 2009-12-5 21:12 补充以下内容
  希望各位给出更加多的好方法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阿杜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12-6 12: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说的很好,顶一下帖子,让更多的朋友能看到此贴,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 09: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学到不少。尤其是后边的“偏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 17: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来都不好治疗的,对于规模化猪场而言,“土办法"
是不是具有可操作性呢?

huangshaemail 于 2010-2-2 17:12 补充以下内容

从来都不好治疗的,对于规模化猪场而言,“土办法"
是不是具有可操作性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 17: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偏方”嘛,听听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8 20: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对我有帮助,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8 23: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养猪人的福音,很好的技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0 12: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在这个阶段使用乳酸菌效果明显,安全简单,再出现问题就直接排除细菌性的原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1 22: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学到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3 18: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很强大 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8 11:5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