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高热其实就是混合感染,近年来是猪病防治的一个突出的难题,给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本病不分年龄、品种、大小和性别均可发病。广大的畜牧兽医界都为此付出很大的努力,我总结几位名医的疗方和几个有规模猪场成功经验以及本人这三年多来实践体会,对本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效果,介绍如下,提供给大家参考。
一、发病原因:混合感染普遍认为蓝耳病病毒广泛存在所致,由于蓝耳病毒主要是侵害具有重要免疫功能的肺巨噬细胞,降低了猪的免疫机制,形成免疫抑制,从而同时或先后在猪体上混合发生几种传染病,有的以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为主,有的以非典型猪瘟、圆环病毒病为主,也有以非典型猪瘟和蓝耳病为主等等,统称为混合感染。
二、特征:不食、粪便发干或拉稀、发烧、尿黄、身上泛红发紫有的出血点、治疗时反复(反弹)率很高。
三、混合感染有可能混合病型:
(一)病毒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猪瘟(多为温和型)、伪狂犬病、流感等。
(二)病菌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猪丹毒、猪副嗜血杆菌病、仔猪水肿病、仔猪副伤寒等。
(三)其他病原体病: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密螺旋体、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等。
四、混合感染症的鉴别诊断:
混合感染一般采取异病同治法,但症状特征明显偏离某一个方面,治疗也同时有一定的改变。
(一)预防:必须做好四点:(1)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体质;(2)制定合理完善的防疫程序;(3)做好药物保健;(4)加强消毒和隔离措施。
(二)综合治疗措施:混合感染所涉及病毒病和病菌病等非常复杂,因此治疗上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方可凑效。
1、拟定一个合理的处方
(1)西药部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初期应用抗生素治疗会有一定效果.但一般连续应用 2~3天(主要用于防治除开病毒性病之外疾病) 后就意义不大,但视病情而定。原因可以从三方面解释这一现象:一是抗生素不能抗病毒,也就不能消除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原发病原的致病作用 ;二是西药的副作用相对较大,特别是地塞米松、安乃近等药物还具有强烈 的免疫抑制作用。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这样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应用时就会适得其反:三是频繁的捉猪打针会造成猪群严重的应激反应 ,加速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尽量选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黄芪多糖、白细胞干扰素等。慎用退烧药,发病初期不要盲目使用退烧药,如发病两天后猪发烧时可适当配合退烧药,但不要使用速效的,剂量不可过大。为防止坏血败血要配合抗坏血药,如维生素C。
(2)中药部分:煎药汁拌料比生药粉拌料效果好,推荐方1:
清瘟汤: 石膏50g 芒硝30g 大黄20g 大青叶40g 板蓝根40g 生地25g 玄参 25g 黄连15g 黄芩15g 黄芪20g 连 翘20g 甘草10g
使用方法:将生石膏研末与芒硝混合,其他药水煎2次,将两次合并,去渣,趁热加入石膏、芒硝,候凉灌服,每日1次,3天一个疗程。
用 量:上方药量为20公斤以下的猪取原方1/3量。20~50公斤的猪上方用量减半。50公斤以上的猪一次用量。
注意事项:当猪食欲增加,粪便好转后不得立即停药,需继续用药一个疗程(3天),以巩固疗效,但用量减为原方的1/2~2/3量:粪便正常后去除大黄,芒硝。
灌服有时很麻烦,但效果很好。注射针剂的中药制品也有很多,效果也不错。
2、实施禁饲或减饲:在治疗过程中,必须禁饲,特别是高能高蛋白料,但应给以充足水分,一般用药2~3天,也应禁食2~3天,直至痊愈,必要时仅可饲喂少量煮熟的流汁食物,如稀面汤或其他稀粥类,即可用中草药水伴粥喂猪。适当可喂一些青饲料和爱吃的具有抗病毒的野菜。
3、穴位埋疗法:混合有病毒性疾病,但单一抗病毒药对部分病毒有一定的效果,不是那么全面,特别混合猪瘟病毒,配合以毒攻毒疗法,常能获得满意效果。(有效疫防过某个疫苗的,我一般不使用,使用这方法不是统一的)
(1)取穴部位:卡耳穴。
(2)白砒霜或蟾蜍粉O.06g,约小绿豆大小;
(3)用抡头针对一耳背侧中下部血管少处,在皮下刺一个皮下囊,开口向上,将上述药物放入囊内即可,必要时在第2~3天,于另一耳朵同样方法再作一次。
(4)注意事项:为了增加效果,埋植药物后可用白酒0.5ml,滴入针眼内,再用胶布覆盖针眼即可。
附:螅蜍丸的制法:把捉来的活蟾蜍(癞蛤蟆)以清水洗净全身,用干净布擦干,左手捉好蟾蜍,右手持注射针头或缝衣针,在蟾蜍头部的两个隆起泡的顶部中央垂直刺入,以刺破皮肤为宜,不可刺得太深,再用药棉适量覆盖隆起点针孔部,并用手指捏紧药棉挤压,蘸取蟾蜍液,依此法作挤压多次,待药棉润湿为止。将药棉捻成大米粒粗细的棉条, 置于阴凉通风处风干,用剪刀剪成大米粒稍长(约0.4~0.5cm)的药物棉段(药丸),装瓶备用。
4、内源性干扰素疗法
本疗法是应用大剂量猪瘟弱毒疫苗或鸡新城疫I系弱毒疫苗作为扰素诱生剂,根据免疫干扰素原理:免疫干扰索是在弱毒诱生剂(猪瘟和鸡新城疫苗)的刺激激下,而引起全身免疫系统有机合作,诱导组织细胞迅速产生免疫干扰素,这种干扰素能抑制病毒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各种病毒的复制,达到消灭和抵抗病毒的效果。内源性干扰素由于注射疫苗,在猪体内发生复杂的反应过程,包括各组织、体液和细胞等都参与。由体内诱导所产生的干扰素,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内在的作用,效果显著。
(1)操作方法:猪瘟弱毒疫苗:10头份用1 ml生理盐水稀释。1~10日龄仔猪10头份;l1~20日龄用15头份;2l~30日龄用20头份;31~50日龄用30头份;5l日龄到50千克体重用40头份;51~100千克体重用50头份;成年公、母猪用80头份,上述剂量为1次用量,要求3天注射2次,中间间隔1天。
鸡新城疫1系苗:鸡新城疫l系苗使用的前提是:不宜使用猪瘟弱毒疫苗时采用,如母猪妊娠的中前期,即母猪妊娠1天至84天前不宜使用猪瘟弱毒疫苗进行干扰诱导,因为猪瘟疫苗对中前期的胎儿有毒性作用,会引起母猪产死胎、流产。怀孕至84天后胎儿对所注射的疫苗有较好的应答反应。因此,也比较安全。使用新城疫I系苗时为20羽用1m1生理盐水稀释,20羽I系苗相当于10头份猪瘟弱毒苗,如母猪80头份猪瘟疫苗,若用新城疫1系疫苗则用160~200羽,用8~10m生理盐水稀释。
对仔猪早期发病的防治措施:怀孕母猪在产前5天和3天分别肌肉注射猪瘟弱毒疫苗80头份;所产仔猪出生后第二天和第四天各注射10头份猪瘟弱毒疫苗。
(2)几项说明:①内源性干扰素诱导的特性和诱导防治范围:干扰素除了对所感染病毒能抑制以外,对同种动物如猪所感染的其他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其干扰范围:对圆环病毒、蓝耳病毒、伪狂犬病毒、 口蹄疫病毒、猪细小病毒、猪乙脑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因此,它是治疗目前多种病毒病和高热混合感染的有力武器。②早期使用本疗法效果好,病程10天以上者疗效差。③免疫干扰素只对病毒起抑制作用,而对病菌不起抑制繁殖的作用,目前的混合感染在很多情况下有细菌病感染,所以应用本疗法时,配合抗生素药物才能收到满意效果。④在免疫程序上:由于蓝耳病毒等均属免疫抑制性病毒,都影响免疫效果,因此要同时接种这种疫苗,防止产生免疫抑制;另外,在免疫程序安排上,要把蓝耳病的接种最好放在其他免疫的前面,以防造成免疫失败。⑤关于疫苗副作用问题:A、极少猪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小剂量疫苗也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脱敏即可解决(肾上腺素1 m1)。B、关于免疫麻痹:有人提出,大剂量疫苗注射后,会产生免疫麻痹(即免疫耐受),以后再免疫则不会产生抗体(确有这个概念),这是在使用疫苗剂量极大时可能会导致的结果,本法所用剂量还属于中小剂量,目前尚无由此引起免疫麻痹的报道。⑥为更好发挥内源性干扰素的诱导作用,治好猪病,配合以下措施效果更好:
A、同时注射:卡那霉素,此药是作为干扰诱导疗法诱生剂的促进剂,可使干扰诱导更迅速完善。
B、可配合注射小剂量左旋咪唑,本药是一种免疫增强剂,也是一种内源性干扰素的诱生剂,在大剂量注射疫苗时,同时此药注射,可以提高干扰素的产量,按每千克体重0.1ml(7.5mg/kg)。怀孕母猪慎用;奶小猪慎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