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936|回复: 14

来过济南的朋友,评定一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6 14: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琉球泪,江湖恨》大明湖版,尊重济南的地理,景致与历史,各位有看法的,大可以发表一下高论,则孤城幸甚。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中国移动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11-27 14: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济南八景  
    1 锦屏春晓
  龙洞山在济南市东南三十里的地方。这里山势奇绝,风景壮丽,是济南著名的风景区。作为济南八景之首的“锦屏春晓”就在风景最佳的“独秀峰”处,这里四周群山环抱,层峦迭嶂,危峰壁立。独秀峰上,“锦屏岩”高达八十余米,似屏风立。岩周松柏苍翠,杨柳垂青。岩壁,繁花艳艳,芳草离离。明代文人刘敕,曾做过这样的描绘:“丹碧点缀,晓霞掩映,绚若锦屏”。西峰悬崖上是西龙洞,洞壁镌有佛像,洞顶钟乳石花丛生。东龙洞在东悬崖上,难以攀登,相传有"金瓶"、"春晓"两洞,每逢立春这天,有阳气冲出,干叶枯草随之飞扬。龙洞下深谷中,原建有“寿圣院”,形式古拙.金碧辉煌,院内银杏蓊郁,松柏苍翠,古碑数方。宫北向西,双壁若斧劈,谷深蜿蜒,似龙盘曲。涧内有泉,流水潺潺。再加悬崖上,古木成荫,山花烂漫,形成山清水秀的景观。二三月间,桃花迷径,旭日东升,景色尤奇;蜂蝶起舞,鸟儿欢歌,一派生机。
  2 趵突腾空
  趵突泉,在趵突泉公园西侧。“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声若隐雷”,是济南一大奇景,被称为“趵突腾空”。水盛时期,泉水喷涌,雄豪绮丽。清代文人蒲松龄曾写过一篇《趵突泉赋》做过生动而逼真的描绘:“吞高阁之晨霞,吐秋湖之冷焰”;“漱玉喷花,回风舞霰”。主泉四周多小泉,有的像鲤鱼吐泡,有的像绿色丝线穿起的串串珍珠,还有的像绽开的珠花,把三窟的瀑流衬托得更加壮观。 这泉,不论昼夜,无冬立夏,都呈现出不同的景观。夜间,大气澄清,月光明澈,波浪鼓荡,满池“碎玉”,闪闪发光。冬天满池水荇,纵横缭绕,翠色盈裳,柔润的水气令人心神宁静.
  3 佛山赏菊
  千佛山东南不远就是佛慧山,峰峦突兀,涧谷潆回。山腰原建有古刹开元寺。寺周悬崖凿有石室,昔日儒生多在里面读书。殿前崖下有甘露泉,水声叮咚富有琴韵。稍上是望湖亭,于内可观明湖碧波。峭壁之上,松萝蒙荫,鸟语啾啾。一到秋天,红叶满山,黄花遍地,红得似火,黄得象金,被称为“佛山赏菊”。
    《山东通志》把千佛山与佛慧山混称,所以一讲"佛山赏菊",也有人指千佛山。千佛山的野菊更好。明朝人边贡在《九日登佛山》诗中曾有"背领丹枫直,垂岩紫菊肥"的赞语。千佛山的北侧,就有丹枫,秋日叶子变红,在万绿丛中颜色更加嫣红。菊花,寺内寺外,山上山下,无处不有。红、白、黄、紫各色俱全,但尤以黄色为主。盛开时节,如黄金抛撒,清风拂来,馨香扑鼻。据志书记载,千佛山南侧原有“赏菊崖”,是古人赏菊处。为便于人们更好地领略这一景观,1984年,在山顶巨石上建起了"赏菊阁",古木环拥,云雾缭绕,人可在亭上饮酒赏菊。
  4 鹊华烟雨
  鹊、华两山,在济南市城北,山势俊秀,景色迷人。鹊山无主峰,林木青翠,横列如屏,山上旧有鹊山院、鹊山亭,扁鹊墓等古迹。相传,山下有钟鼓二石,以石相击,声扬数里。每年七、八月间,鸟鹊云集。明人王象春曾写《鹊山》诗记述:“万岫千岩济水蟠,如屏孤逗出河干,秋高鸟鹊集何事,霄汉空疑斗女寒”。与鹊山隔黄河相望是华山。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最早描绘道:“单椒秀泽,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嶂特拔以刺天,青岸翠发,望同点黛。”唐朝诗人李白也有“兹山何俊秀,绿翠如芙蓉”的赞语。山上建有华阳宫、三元宫、泰山行宫等庙观。院内古柏苍翠,蔚为壮观。 鹊山华山之间,原为鹊山湖,湖光浩渺,碧波万顷,“飞鸿翔鹤,远势盘空”。水村渔舍,柳绿花红,渚生蒲苇,水浮荷菱,微风轻浪,舟载歌声。阴云之际,两山连亘,若离若合,时隐时现,云雾缭绕,如二点青烟,诚为一幅绝妙的水乡图画,故昔人称此景为“鹊华烟雨”。
  5 汇波晚照
  济南城内,珍珠、濯缨、芙蓉等泉汇波于大明湖,然后由湖东北隅的晏公庙下经北水门泄出,最后注入小清河。晏公庙侧建有晏公台,由台上可清楚地看到北面的景色。台下不远为一拱桥,名为“汇波”。桥北是北水门,由砖石券成,券门四周皆为垂柳,细长的柳丝点入水中,清风徐来,荡起微波。周围水域皆为荷花,“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若到傍晚,夕阳正由券门斜射倒入水中,发出柔和的光,水面染上了一层桔红,人们将此景命名为“汇波晚照”。
     元初于水门上建楼,斜阳不能射入,这景即没(mo)。然而在楼上,人们又可看到另一番绮丽的景色。向南看去,晏公庙巍峨壮观,晏公台上,古柏老态龙钟,满院杨柳笼罩,修竹葱郁,院南一片荷红,远处碧波粼粼,夕阳西下,层林尽染,万丈光辉,诚为一幅迷人的大画。因而,后人又把这一景观视为“汇波晚照”。
  6 明湖泛舟
  大明湖昔日湖面很大,碧波万顷,遥接群山,气势宏大。在这宽阔的水域中,四季之景各异。春日,最为丰姿绰约的要算是垂柳。湖岸、沙洲、岛上,极目所见,有的弯着,有的卧着,有的立着,清风一吹,柳丝轻荡。夏日荷浪迷人,片片的葱绿,点点的嫣红。深秋,雪白的芦花,谢落如柳絮,随风轻扬,翩翩起舞。冬日,明湖虽暂失绿波,然而银装素裹,也分外妖娆。明湖,不仅四季景色奇异,而且常年充满生机。黄鹂鸣于翠柳,鸥鹭点于清波,笙歌扬其远韵。人们荡舟其中,“如游香国”,人们将这一景观称为“明湖泛舟”。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大明湖加强了管理,广植了花木,疏浚了湖面,整修了名胜,添置了画舫,节假日,不少人都来这里体味明湖泛舟的乐趣。
  7 白云雪霁
  珍珠泉大院原是历代王府官邸,内有濯缨湖,由珍珠、濯缨、珠沙等泉汇集而成。昔日湖面宽阔,景色秀丽,《珍珠泉铭序》中曾描述过:“潆泓冲融,清澜百步,旁流带垣,通舟二里;鱼鸟荇藻,怡怡悦性”。岸边建有白云楼,是元朝张宏官邸,元散曲家张养浩曾作《白云赋》赞许:“翼截华鹊之烟雨,背摩霄汉之日星”。站在楼上,北可观明湖碧波,黄河帆影,南可望梵宇簇立,群山青葱。“且当雪霁白云缭绕,下接水光,上浮天际,宫殿隐隐在烟雾中,宛然如画。”雪后凭栏远望,晴光四野,景色绮丽,悦人心目。故被人称为“白云雪霁”。
  春日,湖周修竹婆娑,杨柳垂荫,百花斗艳,虹桥曲径,楼台亭阁,倒影入波。龙舟荡于湖中,萧鼓扬其声韵,“世称人间福地,天上蓬莱”,被誉为“宇内未有之奇”,“贵人词客莫不咏觞于斯”。解放后几经修复,焕然一新,这里已是花木繁茂,滴绿泻翠,水木明瑟,鸢飞鱼跃,集奇撮胜,风景荟萃的胜地了。
  8 历下秋风
  距大明湖南岸不远,有一湖中最大的岛,上有历下亭、名士轩、蔚兰轩、御碑亭、高阁、曲廊等建筑,红柱绿瓦,雕梁画栋,古朴典雅,蔚为壮观。这里风景美丽,历代文人多来相聚,作文赞美;清代蒲松龄曾作《古历亭赋》写道:“笼笼树色,近环薜荔之墙;泛泛溪津,遥接芙蓉之苑。入眶清冷,狎鸥与野鹭兼飞;聒耳哜嘈,禽语共蝉声相乱。金梭织绵,唼呷蒲藻之乡;桂揖张筵,客与芦荻之岸。蒹葭挹露,翠生波而将流;荷芰连天,香随风而不断。蝶迷春草,疑谢氏之池塘;竹荫花斋,类王家之庭院。”这便是历下亭景色的逼真描绘。如若秋日,微风吹来,此景更妙。不论是岸上的垂杨,还是水下的树影,皆舞动着青纱,一切婀娜多姿,好像神女在清波深院中起舞。湖里的荷花,在轻风中颤动,犹如江妃在水面上凌波微步,湖水荡漾,清波拍岸,如玉佩相击,发出清越的声响,如奏乐章。
  秋风使景生色,更送来了芳香,正如昔人诗句所讲:“两岸垂杨荫绿苔”,“风起荷香四面来”,“秋风送香也送凉”。徐徐凉风,轻拂衣衫,令人心爽。因此景秀美,气温宜人,故被人们称为“历下秋风”。
    济南虽不是古都,但也是名士荟萃之地,这些佳景,还是留待有心人欣赏、品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7 14: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著名者,泺源(趵突泉),鹊华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7 17: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对济南风景名胜的了解,我隐隐发现以下人物与济南有着密切的联系:1 蒲松龄(泺泉);2 扁鹊(鹊华山);3 严沧浪(濯缨亭);4 刘鄂(明湖书院);5 舒庆春(老舍),我最钦佩的一个作家;6 辛弃疾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08: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两个人,一个是铁公,忠贞士也。我反而忘了叫什么了,惭愧。另一个是曾巩,济南老城是他给定的,之所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是他吧鹊华湖的西南段给圈进了老城内,成了“大明湖”。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湖不在“鹊华秋色”中单独列出的原因--因为她本就属于鹊华秋色的一部分。而曾巩游华不注忠烈泉,亦曾留诗,叫什么“不见丑父遗忠处,空余一处野泉甘”之类的,对不起,也忘了。

只是明湖东,曾堤尚在。

叶赫娜兰.孤城 于 2009-11-28 08:26 补充以下内容

另外,对我来说,有一个最重要的人,俊英君没有写上,李易安。
孤城填词首学易安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08: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王博士,还有一个他看中的人,秋柳诗社王渔洋。

王渔洋秋柳四章,扬撒何止千言,但通篇无一“柳”字,甚为著名----可惜,我没看过,改日拜读吧。

铁公,曾巩,李易安,王渔洋,地位,起码在蒲松龄,刘鄂之上。

点评

铁铉(冥顽不化),王士祯(当官后主要在京城生活),李清照(生在济南,但一生流离),曾巩(和王安石作对,不喜欢)。除了李,余人是否能为济南增色呢?  发表于 2009-11-28 12:01
铁铉(冥顽不化),王士祯(当官后主要在京城生活),李清照(生在济南,但一生流离),曾巩(和王安石作对,不喜欢)。除了李,余人是否能为济南增色呢?  发表于 2009-11-28 12:01
铁铉(冥顽不化),王士祯(当官后主要在京城生活),李清照(生在济南,但一生流离),曾巩(和王安石作对,不喜欢)。除了李,余人是否能为济南增色呢?  发表于 2009-11-28 12:01
铁铉(冥顽不化),王士祯(当官后主要在京城生活),李清照(生在济南,但一生流离),曾巩(和王安石作对,不喜欢)。除了李,余人是否能为济南增色呢?  发表于 2009-11-28 12: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8 10: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孟俊英 于 2009-11-28 11:33 编辑

铁公祠是大明湖公园的园中园,也是济南重要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1979年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铁公祠位于大明湖北岸西端,是为纪念铁铉而建的祠堂。
   铁铉(1366--1402),邓州(今河南邓县)人。担任过礼科给事中、五军督都府断事官、山东布政司使和兵部尚书等官职。他处事明断,办案公允,颇有政绩,明太祖特赐字"鼎石"。建文帝时镇守山东,公元1400年,明燕王朱棣与其侄朱允炆争帝,发动了靖难之役,燕师南下,兵至济南,铁铉固守,屡挫燕师。后来燕王推翻建文帝,自立皇帝后复取济南,铁铉孤军奋战,城陷被俘,受酷刑而死,年仅37岁。为表彰他的忠贞气节,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建此祠以纪念,1965年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建。                           铁公祠呈长方形,占地6386平米,南邻碧波荡漾的大明湖,四周曲廊相围,内有假山池塘,亭榭参差,花木扶疏,自成院落。 游人自东向西而行,入铁公祠东大门,是一组锁壳式门楼,朱红大门,进门向北,是半壁曲廊,曲廊壁上,有各式花窗,小巧别致,古色古香,与曲廊相接的是佛公祠和铁公祠。佛公祠用来祭祀山东巡抚佛伦,为佛伦的族孙阿林保捐资修建铁公祠的同时修建。佛公祠居东,铁公祠于西,中间有石碑,两祠都是三间,坐北朝南,前檐出厦,红柱青瓦,古朴、肃穆、典雅,铁公祠西是"湖山一览楼"。
    "湖山一览楼"建于1929年,坐北朝南,上、下两层各五间,因于楼上可观览对面群山和明湖全景,故得名"湖山一览楼"。1965年该楼用作饭店正式营业。营业面积525.78平米,1978年改称荷香村饭店。悬挂在门上的木匾"荷香村"是由98高龄的画家肖龙士亲笔手书。现在荷香村饭店作为公园一个承包单位,拥有职工12人,饭店主要经营啤酒、拼盘。各种炒菜、风味小吃、锅贴面点、米饭蒸包等,楼上楼下可同时容纳150多人就餐,是游客小憩和餐饮的好地方。楼的西侧有一小院,内有几间平房,现已当作饭店的仓库和工作室。
    出"湖山一览楼"向南,又是一半壁长廊,廊中间有一圆形洞门,这一带多有文人题刻。其中由清代诗人刘风诰作、书法家铁保书写的著名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镶嵌在圆门两侧,为世人传唱。
  出长廊向南向东,便是闻名遐迩的小沧浪了。小沧浪为1792年以修铁公祠的余料仿照苏州沧浪亭修建而成。它以四面出厦、四周饰以雕花隔扇、上悬"小沧浪亭"匾额的三间水榭为中心,榭东架一平板石桥,桥将荷花水池分成东、西两片,池内睡莲含笑,岸边柳丝轻曼,使人如临仙境,如痴如醉。与之相陪衬的还有湖滨曲廊、叠石假山、八角亭子等建筑。小沧浪采取了借景的建筑手法,南面不建围墙,而是架长廊,把园外大明湖的绿波和园内的亭、台、假山、花木连为一体,小巧别致,引人入胜,再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建筑风格。游人至此,南眺群山苍翠,近观碧波潋滟,水天一色,山峦遥连。若条件具备,在此还可观赏到素称济南八景之一的"佛山倒影"。
  正如刘鹊在《老残游记》中所说"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明代张鹤鸣也有"佛山影落镜湖秋,湖上看山翠欲流"的诗句,生动地描写了这里的秀丽景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8 11: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序:昔江南王子,感落叶以兴悲;金城司马,攀长条而陨涕。仆本恨人,性多感慨。情寄杨柳,同〈小雅〉之仆夫,致托悲秋,望湘皋之远者。偶成四诗,以示同人,为我和之,丁酉秋日,北渚亭书。
(一)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他日差池春燕影,祗今憔悴晚烟痕。
        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二)娟娟凉露欲为霜,万缕千条拂玉塘。浦里青荷中妇镜,江干黄竹女儿箱。
        空怜板渚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若过洛阳风景地,含情重问永丰坊。
(三)东风作絮糁春衣,太息萧条景物非。扶荔宫中花事尽,灵和殿里昔人稀。
        相逢南雁皆愁侣,好语西乌莫夜飞。往日风流问枚叔,梁园回首素心违。
(四)桃根桃叶镇相怜,眺尽平芜欲化烟,秋色向人犹旖旎,春闺曾与致缠绵。
        新愁帝子悲今日,旧事公孙忆往年。记否青门珠络鼓,松枝相映夕阳边。
    在这些句子里,用了许多典故,其中最重要的,是开头四句,前两句说“秋”,后两句说“柳”,“江南王子”,指六朝时的梁简文帝萧纲,在他的〈秋兴赋〉里,有“洞庭之叶初下,塞外之草前衰”之句,以秋日凄凉的景色,烘托出悲哀的感情。司马,指东晋时的大司马,(官名)桓温。他在晚年经过金城时,见其早先在当地所种之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见《世说新语。言语》)他是为华年的逝去、生命的迟暮而泪下。因此,在序文的开头四句中,前两句象征着一年中的美好时光已经消失,后两句象征着一生中的最美好时期已经过去。总之,作者从“秋柳”所联想,体会到的,是美的东西的丧失,从而沉浸于深沉的幻灭感之中。而这也就是四首诗的主题。
    第一首的白下门,指今江苏南京。那是六朝的首都。后来虽不是有名的城市之一,但比起其长期作为首都的六朝时代来,当然可说是没落了。所以,在古代的诗词中,经常被用来作为抒发今昔盛衰退之感的对象。例如,李白的《金陵》;“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亡国生春草,王宫没古丘。空余后户月,波上对瀛洲。”就是把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衰落相对照,以表现诗人的悲感。而在王士祯的时代,南京又经过了一番剧变。原来,在李自成起义军攻陷北京,明朝的宗室朱由崧即皇帝位于南京;但到第二年南京就被清兵占领,并遭到严重破坏。所以,诗的开头二句暗示;昔日富丽无比,不久之前又成为政治,经济中心,冠盖云集的南京,转瞬之间,只剩下了西风残照,一片荒凉。这是怎样地令人销魂断肠,换言之,此诗从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了巨大的幻灭感中。下面两句,又运用典故,把昔日的充满生命力的景象“杨柳垂地燕差池”(此为沈约《阳春曲》中语,也即“他日差池春燕影”句之所本)与而今的憔悴、迟暮相对照,以进一步强化幻灭感。但是,秋天之后又是春天,那么,这样的憔悴,迟暮是否会一旦又转为兴旺呢?不。黄骢是唐太宗的爱马;此马死后,太宗命乐人作黄骢叠曲,以示悲悼。乌夜村是晋代何准隐居之地,其女儿即诞生于此,后来成为晋穆帝的皇后。对这位皇后来说,这个普通的农村乃是其后日的荣华富贵的发祥之地。诗人在此加上“梦远”二字,则意为着这样的荣华富贵之梦已永远不可重视,正如死去的骏马黄骢已永远不可复生一样。所以,诗人所感到的,并用来传给读者的,乃是彻底的,不存在的任何希望的幻灭,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幻灭。于是,剩下来的唯一的路就只能是逃避;“莫听临风三弄笛”。也就是说,不要再听那悲衰的音乐,想那些悲哀的事情了吧!然而,玉关哀怨总难论。幻灭的哀愁是深深潜藏在心底,又怎么逃避得了,逃避本身也不得不归于幻灭,而诗人与读者也就是只能永远沉浸于幻灭的悲哀之中。
    原来这个老王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之中还是颇有远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18: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济南有铁公一人,足以。

点评

就象人的性情,济南也不是只有一个季节,不只一个铁铉就能代表了吧。  发表于 2009-11-28 23:22
就象人的性情,济南也不是只有一个季节,不只一个铁铉就能代表了吧。  发表于 2009-11-28 23:22
就象人的性情,济南也不是只有一个季节,不只一个铁铉就能代表了吧。  发表于 2009-11-28 23:22
就象人的性情,济南也不是只有一个季节,不只一个铁铉就能代表了吧。  发表于 2009-11-28 23: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9 07: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全运会后的济南更漂亮了。各行各业的服务态度,质量也提高了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4-29 11:3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