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23|回复: 2

2010年国内畜禽屠宰设备发展策略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7 16: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内现状:
  1.随着畜禽屠宰设备发展,一些单一化中小型家禽屠宰场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淘汰,而那些集工、贸、农一体的家禽加工企业却以其旺盛的竞争优势占据了家禽加工行业的主导地位。企业的屠宰加工设备一般以下列三种方式配套:
  (1)全套设备进口。
  (2)部分关键设备进口,其他采用国内设备配套。
  (3)全部采用国产设备配套。
  2.“八五”期间,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优胜劣汰,逐步形成3家~4家机械制造厂为骨干的家禽屠宰设备制造队伍。
  3.“八五”期间,在科研、制造和使用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自行研制开发和消化吸收工作,国内家禽屠宰技术和设备有了较大的发展。每小时3000只以下加工能力的家禽屠宰生产线的配套设备,无论是技术性能和使用可靠性,还是制造质量都大大缩短了与进口设备的差距。
  国外家禽加工发展的主要方向是:1.在高度自动化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持禽肉的自然风味,提高禽肉的品质。
  2.在高度自动化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的卫生质量。
  3.实现系统管理现代化。
  国内外差距及原因:自动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稳定,制造精度低,使用可靠性差。操作及控制系统落后,三化水平低。
  2010年我国家禽屠宰设备发展战略及对策:2010年我国家禽屠宰设备总的发展战略目标应是: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总结国内实际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完善和开发符合我国国情、与国内家禽业发展相适应、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国外同期先进水平的家禽屠宰设备。在满足老厂设备更新换代的同时,发展高新技术的自动化家禽加工生产线。成套设备的加工能力。
  1.成套设备的加工能力应立足于我国家禽业的发展。近期应以满足每小时2000只~4000只家禽屠宰生产线的配套为主,补充配齐缺档设备,争取在2010年前建成1家~2家每小时5000只上生产率的全自动机械化家禽宰生产线。
  2.逐项攻关,填补空白。首先补齐半自动分割设备、自动称重分级设备,满足近期配套需要。然后逐步开发出自动倒钩换链设备、自动净膛联合作业装置、自动分割系统、自动包装系统,最终组成全自动机械化屠宰生产线。
  3.研究和开发新的屠宰工艺,推动新产品的开发。研究新的击晕方法,开发喷淋浸烫工艺和采用最佳脱羽方式及脱羽参数,采用喷淋或湿法预冷,对家禽屠宰场的副产品羽毛、血内脏等,除加工成蛋白饲料外,要研究新的综合利用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战略目标,拟采取对策如下:
  1.把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与根据国情改进提高相结合。
  2.要加大设备制造部门的技术改造力度。
  3.要尽快组织有关部门制订行业标准,努力提高家禽屠宰设备三化程度。
  4.对家禽屠宰设备的引进严格把关,宏观调控。

来源: 三农在线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zhangguangxin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11-19 15: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d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9 08: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7 03:4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