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高温和疾病等因素,许多猪场的种猪利用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种猪不发情而淘汰的比率也有明显上升,有的猪场断奶后不发情的比例甚至高达50%,严重影响猪场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笔者试着从母猪不发情的原因、提高母猪发情率的措施、处理母猪不发情的常用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经临床验证,效果显著,后备母猪的利用率达90%~95%,母猪断奶后的再利用率也大大提高。
一、母猪不发情的原因
1. 卵巢不正常
一种为卵巢发育不全,多见于患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寄生虫病的猪只,剖检可发现卵巢小而没有弹性,表面光滑,或卵泡发育明显偏小,只有米粒大小。另一种就是卵巢囊肿,严重者形如鸡蛋,囊肿卵泡直径可达1cm以上。
2. 营养问题
最常见的问题是能量摄入不充足,脂肪贮备不足,后备母猪在配种之前的背膘厚应在20~25mm;有些虽然体况正常,但由于饲料中长期缺乏维生素E、生物素等,导致性腺的发育受到抑制;有些猪场的饮用水硬度较大,即钙镁含量偏高,对锌的吸收不利,易造成种猪的不育。
3. 饲养管理问题
对后备母猪和断奶母猪而言,大栏成群饲养(每栏4~6头)比定位栏饲养好,母猪相互间适当的争斗与爬跨对促进发情有好处。若多于6头,则可能较为拥挤,且打斗频繁,不利于发情;若一定要用定位栏饲养,则应加强运动;膘情过肥、过瘦均会影响母猪的正常发情,有些猪场在限制采食阶段,肥瘦分群不合理,采食不均匀,导致部分母猪过瘦而不发情。
4. 温度、湿度不适宜
资料表明,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卵巢的机能受到抑制,母猪的发情会受到较大影响,南方主要表现为7、8、9月份母猪断奶后发情较差,高湿季节对母猪断奶后的再发情也有较大影响,初产母猪尤其明显。
5. 安静发情
体内卵巢活动及卵泡发育均正常,但不表现发情征兆或发情征兆不明显,称之为“安静发情”。对于发情征兆不明显的猪要借助公猪并细心观察,不表现发情征状者则较难处理,比例极少,唯有淘汰。
二、提高母猪发情率的措施
1. 营养控制
90kg以前的后备母猪可以自由采食,6~7月龄要适当限量饲喂(日喂料2~2.5kg/头),防止过于肥胖,后备母猪配种前的理想膘情为3~3.5分膘,过肥过瘦均有可能出现繁殖障碍;产房应尽量提高哺乳母猪的采食量,夏季要尽可能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另外可以通过拌湿料等方法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同时可以适当增加喂料次数以保持饲料的新鲜度,拌湿料的料槽应该经常清洁,发现污染要及时清理,确保猪只所采食的饲料不能有酸败或霉变。
2. 公猪接触
后备母猪在5月龄后及时转入配种舍跟公猪进行接触,以促进发情的启动。后备母猪应在160d以后就要有计划地跟公猪接触,每天接触1~2h,用不同公猪多次刺激比用同一头公猪效果更好,这一点往往很多猪场没有做好。
3. 加强运动
利用专门的运动场,每周在运动场自由活动1~2次,6月龄以上后备母猪可在运动时放1头公猪追赶,同时应做好监护工作,防止偷配。
4. 应激措施
后备母猪从7月龄,除与不同公猪接触以外,对未发情的母猪每周调一次栏,不要让这些母猪长期饱食安卧,使母猪经常处于一种适度应激状态,以促进其发情与排卵。
5. 催情补饲
将不发情的种母猪置于一栏或几栏,限饲7~10d,日喂1.5~2kg/头;然后再优饲10~14d,日喂3.0kg/头左右。
三、处理母猪不发情的常用方法
1. 公猪的刺激
性欲好的成年公猪作用更大。具体做法如下:
(1) 让待配母猪养在邻近公猪的栏中。
(2) 让成年公猪在待配母猪栏中追逐10~20min,让公母猪有直接的身体接触。追逐的时间要适宜,若时间过长,则易对母猪群造成较大的伤害,也可能使公猪的性欲下降。
2. 发情母猪的刺激
调一些刚断奶的母猪与久不发情的母猪关于一栏,几天后发情母猪将不断追逐爬跨不发情的母猪,使下垂体产生促卵泡成熟素以促进共同发情。
3. 适当的应激措施
(1) 混栏。每栏放5头左右,要求体况及体重相近,打斗时势均力敌。
(2) 运动。一般放到专用的运动场,有时间可作适当的驱赶。
(3) 饥饿催情。对于偏肥的母猪可以限料1周左右,日喂1kg左右,充足饮水,然后自由采食5~7d,可以不断循环往复。
(4) 场内车辆运输也有效,但应注意时间不要过长,防止肢蹄的损伤。
4. 输死精处理
对于长期不发情的母猪,采取强制性输死精。有些母猪在输精后5~7d可表现发情并接受配种。在发情过程中有部分母猪发情状态较差,这些母猪只能根据外阴的肿胀程度、颜色、粘液浓稠度综合判断进行适时输精,可在输精前1h注射激素如促排3号。
5. 激素催情
生殖激素贫乏是导致母猪不能正常发情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上述方法都采用了之后,仍有少量不发情的母猪最后可使用激素处理1~2次,最终不发情的只有作淘汰处理。常用的激素有:
(1) 氯前列烯醇2ml。
(2) 律胎素2ml。
(3) PMSG l000 IU、HCG 500 IU。
(4) PG600,1头份。
四、对超期不发情母猪的系统处理程序
通过近期的调查发现,很多猪场对超期不发情母猪的处理不及时,且存在随意性较大的问题,没有系统性,致使超期不发情母猪存栏较多、种母猪利用率不高。为了减少种母猪的无效饲养日,加快猪群的周转效率,提高种母猪的利用率,特制订超期不发情母猪系统处理程序如表,供同行参考。
1. 对后备母猪按月度、经产母猪按超期时间整理出不发情母猪的批次和耳号。后备母猪达到7月龄、经产母猪断奶后超过10d仍未发情的应及时进行系统处理。
2. 根据本场实际情况从表1措施中选择几种,制定出一个系统的处理程序
本文复制自: 中国养猪互动网(www.zhuhd.cn)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o8n.com/html/200907/01/144149309.htm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