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732|回复: 5

猪跛行的鉴别诊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1 19: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猪跛行的鉴别诊断
跛行是养猪业中疾病常见症状,是判断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跛行是四肢机能障碍的临床表现, 除运动器官本身的外科病可引起跛行外, 很多传染病和内科病可出现症候性跛行, 而且很多病都表现为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1.传染性原因
1.1 副猪嗜血杆菌病
通常见于5~8 周龄的猪。急性患猪体温升高达41℃~42℃, 食欲不振, 被毛粗乱,咳嗽, 呼吸困难, 腕关节、跗关节肿大, 跛行, 疼痛尖叫, 颤抖, 共济失调, 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慢性病猪主要表现食欲下降, 咳嗽, 呼吸困难, 四肢无力或跛行。
剖检可见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本病可引起败血症, 急性感染后可能留下后遗症, 主要表现是母猪流产, 公猪慢性跛行。患猪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肺脏充血、出血, 间质增宽, 浆膜上有浆液性和化脓性纤维蛋白渗出物, 包括腹膜、心包膜和胸膜, 关节表面尤其是腕关节和跗关节上, 也会有类似变化。
群体预防:冀中无敌+弓红正气拌料;配合0.3%小苏打饮水。
治疗:   上午   重症头孢+解百热+免疫核糖核酸
        下午   氟力佳/奇福宝典+地塞米松
   同时可配合局部关节注射,效果更佳。配合呋塞米肌注,一日3-4次。
1.2 猪链球菌病
败血症型体温升高达41℃, 不食, 结膜潮红, 流泪, 有浆液性鼻液, 呼吸困难, 耳尖、腹下、四肢下部有出血性红斑, 病猪跛行。脑膜脑炎型体温升高, 不食, 运动失调,转圈, 磨牙, 四肢作游泳样运动, 后肢麻痹,有的出现多发性关节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多见于颌下、咽部、颈部淋巴结肿胀, 有热痛, 破溃后流脓, 皮肤坏死。关节炎型表现一肢或几肢关节肿胀, 疼痛, 跛行, 严重者不能站立。根据关节变化特征, 临床上可以做出初步诊断。
剖检可见内脏器官充血、出血, 浆膜上有浆液性炎症变化, 关节炎型可见关节肿胀、充血, 滑液浑浊, 严重者关节软骨坏死, 关节周围组织有多发性化脓灶。
群体预防:冀中无敌+弓红正气拌料;配合0.3%小苏打饮水。
治疗:  上午   重症头孢+免疫核糖核酸+一针红
        下午   重症急救/高科863+地塞米松
同时可配合局部关节注射,效果更佳。
1.3口蹄疫
临床上一般是先有牛发病, 然后才有羊、猪发病。病猪体温升高达40℃~41℃, 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 蹄冠、蹄踵、趾间等部位发红、微热, 表现敏感, 不久患部形成米粒大至蚕豆大的水疱, 水疱破裂后形成出血性糜烂, 如有继发感染, 常使炎症向深部发展, 侵害蹄叶, 甚至造成蹄匣脱落, 患肢不能着地, 病猪不愿走动, 常卧地不起, 强迫行走时, 严重跛行, 蹄部流血。鼻盘、口腔黏膜、母猪乳房等处可见水疱和烂斑。
疫苗接种: 使用猪O 型口蹄疫灭活油佐剂疫苗, 体重10~25 千克的猪肌注2 毫升, 25 千克以上的猪注射3 毫升, 免疫保护期6 个月。
群体预防:黄金大败毒+万力补饮水;冀中无敌+阿莫西林
治疗: 轻型病猪一般10 天左右可自愈, 重型病猪可用食醋水或0.1%高锰酸钾水冲洗局部, 涂擦龙胆紫溶液或碘甘油。用博克消毒,一天2次,同时用博克对蹄部溃疡部清洗消毒,防止继发感染。
对于口蹄糜烂型用下列方法治疗,任选一种:
        混感康+一针红稀释头孢
        仔猪:一针红稀释免疫核糖核酸饮水
1.4 猪水疱病
由猪水疱病病毒引起,以发热、鼻镜和蹄部皮肤产生水疱为特征,临床上很难与口蹄疫相区别,主要特点是仅发生于猪, 其他动物不感染。病猪体温升高达40℃~42℃,蹄冠部、趾间、蹄踵和副蹄等处可见一个或数个黄豆至蚕豆大小的水疱,可融合扩大并充满水疱液, 破裂后形成溃疡,疡面鲜红,病猪疼痛剧烈,运步艰难, 跛行严重, 若发生继发感染,可引起化脓,导致蹄匣脱落,病猪卧地不起。水疱也偶见于鼻端、口腔黏膜、舌部表面和乳头周围。
疫苗接种: 猪水疱病弱毒苗, 深部肌注2 毫升, 用苗后3~5 天产生坚强免疫力, 免疫保护期6 个月。使用猪水疱病高免血清, 每千克体重注射0.1~0.3 毫升, 免疫保护期1 个月。
群体预防:首先切断或减少传播途径,可选用高效、立体消毒液(如,博克)来进行猪舍内的清理消毒:用火碱或苛性钠进行过道、粪池和舍外喷撒消毒:从而降低传播速度和感染率。
黄金大败毒+阿莫西林+万力补拌料饮水,治疗加倍。
治疗: 大部分病猪可自行痊愈, 为了缩短病程和防止继发感染, 可用5%~10%龙胆紫涂抹局部溃疡面, 患部用浓盐水或高锰酸钾清洗后涂抹 博克 或碘甘油,一日2—3次。
严重病例可肌注抗生素,免疫核糖核酸+一针红注射液;重症头孢。 分别肌注,一日一次。
猪瘟、猪丹毒也可导致后躯瘫痪。猪瘟能够侵害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品种的猪,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发病率及致死率都很高, 流行猛烈, 高热稽留, 初粪便色黑、干硬, 如粪球, 后腹泻, 各种抗生素治疗均无效。而猪丹毒现在比较少见。猪伪狂犬病后期也表现为后期麻痹, 此病一般为散发, 无明显的季节性, 但以温暖季节较多。临床表现兴奋不安、狂燥、横冲直撞、流涎、攻击人畜, 常钻入垫草中, 遇有声响立即跃起, 无目的乱跑, 吞咽困难, 最后后躯麻痹, 卧地不起。猪传染性脊髓炎, 病初体温高达40℃~41℃, 重病猪出现眼球震颤, 头颈后弯, 肌肉抽搐, 呈犬坐姿势或一侧横卧, 声响或触摸引起四肢的不协调运动。
群体预防:严格疫苗注射。黄金大败毒+阿莫西林+万力补拌料饮水,治疗加倍。
治疗:免疫核糖核酸+一针红注射液+维生素B1;重症头孢。 分别肌注,一日一次。
1.5 寄生虫性因素
引起猪后躯瘫痪的寄生虫主要有弓形虫、肾虫和蛔虫。其中猪弓形虫病较多见, 其症状相似猪瘟、猪丹毒, 与它们的区别在于: 病猪皮肤上的红斑不凸出皮肤表面, 且无棱角, 腹股沟淋巴结肿胀明显;另外, 病猪呼吸困难, 呈腹式呼吸或犬坐姿势; 猪蛔虫病主要侵害3~6 月龄仔猪, 当蛔虫幼虫移行到肺脏时, 可引起猪蛔虫性肺炎, 表现咳嗽, 呼吸困难,体温升高, 食欲废绝, 卧地不起, 多形成僵猪, 有时也引起黄疸、肠堵塞或肠破裂。
预防:严格驱虫程序,用净克威/伊维丁拌料。
2.营养代谢因素
营养代谢性因素引起猪后躯瘫痪多为日粮饲喂数量不足或需要量增加, 日粮中营养不平衡造成的。其中以维生素、矿物质的缺乏最为常见。这些疾病通常能根据饲养条件的调查、生理状况和生产性能的了解和临床特征作出鉴别诊断。如佝偻症和低血糖症, 它们只发生于仔猪, 而产后瘫痪只发生于产后母猪, 白肌病又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仔猪佝偻病的典型症状是小猪长骨骨端粗大, 肋骨与肋骨软骨连接处明显肿大, 并形成圆形结节, 四肢关节骨骼肿胀, 呈二重关节, 站立时, 四肢弯曲, 严重的呈“X”或“O”状肢势。低血糖症多见于出生后一周以内的仔猪, 主要发生冬春季节, 表现四肢绵软无力, 步态不稳, 后卧地不起, 痉挛抽搐, 头向后仰, 呈角弓反张姿势。母猪产后瘫痪, 表现四肢发硬, 步幅不均及共济失调, 站立困难。卧地不起, 痛觉反映渐次低下, 肛门反射消失并松弛。另外仔猪缺铜也引起后躯瘫痪, 而大猪很少发生。仔猪缺铜时, 共济失调后肢叉开, 弯曲呈蹲坐状, 急转弯时易摔倒, 后躯麻痹, 卧地不起。
这种疾病主要是在于平时营养预防。
母猪配种前两个月开始在饲料中添加0.1%~0.2%激生肽和万力补;出生前14日至哺乳结束,料中连续添加激生肽;仔猪断奶后日粮中长期添加激生肽。母猪产前产后用优能钙灌服,预防钙的缺乏。
对于损伤因素引起的猪后躯瘫痪, 多由于摔跌、驱赶、碰撞等外力将骨骼或筋络损伤而发生瘫痪。特别是腰荐部剧烈外力作用后更容易引起后躯瘫痪。表现为健康猪因碰撞后, 突然出现骨折或伤及神经, 使之肿胀、变形和坏死, 从而导致神经麻痹, 或力学结构改变, 发生后躯瘫痪。
治疗:  地塞米松+重症急救+必灵
尽管引起猪的后躯瘫痪的疾病有很多, 只要抓住各个疾病的特征, 按着正确的诊断思路, 进行科学思维, 是不难将这些疾病鉴别开的。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9 收起 理由
lyaodong + 19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11-11 20: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外伤是主要原因吗?在介绍几种临床效果比较显著的办法可以吗?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1 22: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复制,再道声感谢!

howitzki 于 2009-11-11 22:37 补充以下内容

先复制,再道声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2 08: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很多病症会引起跛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2 15: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症状本来就不好鉴别的,写在这边,抛砖引玉,大家一起看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4 18: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药太多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6 23:3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