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究竟有多大的吸引力?近来,关于大学生养猪的新闻不断见诸报端,“四川大二男生借钱养猪获200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河南大学生辞去公务员回村养猪,5年赚7000万元”……如今,养猪新闻更有了升级版:“网易CEO丁磊要养生态猪,大学生自荐加入”。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似乎比往年都难。养猪业,能否成为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新方向?有科学知识的人去养猪,会不会给我们带来更高质量的猪肉?你是否支持身边的朋友投资养猪?
1 更多是心理标杆作用
花眼(文员)
“大师兄,现在二师兄的肉比师傅的肉都贵了!”去年CPI飞涨时的一则笑话言犹在耳。那时开玩笑说要去养猪卖猪的人们,一定没有想到,到了年末,一场经济危机果真催生出大学生猪倌。
因为工作难找,在生存的现实压力下,挥刀卖肉、掩鼻喂猪之举,对“天之骄子”而言,似乎也并不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据报道,某公司面向高校招聘卖猪肉的营业员时,大学生还排起长龙应征呢。
遥想改革开放初期,“教授卖茶叶蛋”曾引起轩然大波。当时人们对走出象牙塔、养家糊口的教授嗤之以鼻,认为这是社会倒退和价值观变异。而今恰好相反,人们几乎众口一词,称赞走进猪圈的大学生乃是脚踏实地、自强自立的创业标兵。
不仅媒体对这样的少数几个人和招聘大学生养猪卖猪的企业无一例外地热捧,就连前中国首富、网易公司的CEO丁磊也开始投资养猪业,还有大学生毛遂自荐。几十年来的社会巨变可见一斑。
不敢说,这些专业与养猪毫不相干的大学生的入行,是否会对养猪业产生巨大推动——毕竟,科学养猪的口号和技能,并不是自他们而始。如果指望有了这几个年轻人加入,瘦肉精就能在一夜之间遁形,猪肉又能和过去一样香喷喷了,显然是天方夜谭。
那么,媒体记者和我们读者为什么关注大学生养猪?恐怕更在于其心理标杆作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