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呼吸道病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它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控制好猪呼吸道病会大大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在生产上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降低猪呼吸道病的发病率。
一、搞好环境控制
从生物学特性来讲,猪喜欢干燥、温暖、舒适、卫生的环境,而广大养猪业户基于条件的限制,给猪提供的是潮湿、寒冷、尴尬、肮脏的环境,常常造成猪群发病率的上升。
温度:初生仔猪需要32-33度的环境温度,以后每周可下降2度,21天断奶的仔猪断奶时需要27度,28天断奶的仔猪断奶时的环境温度也不能低于25度。保育期的仔猪环境温度以22-25度为宜。育成、育肥阶段环境温度以18-23度为宜。
湿度:相对湿度以50-55%为宜。
空气质量:氨气 20×10-6以下
二氧化碳 0.15%以下
总尘埃 3.7毫克/立方米以下
可吸入尘埃 0.23毫克/立方米以下
饲养密度:断奶-15千克,每平方米3头
15-30千克,每平方米2头
30-60千克,每平方米1.5头
60-100千克,每平方米0.9头
降低饲养密度可大大降低猪群的发病率,在目前猪病多发的情况下提高饲养密度只会造成猪群发病率升高、经济效益下降,而降低饲养密度可能会使单只猪的经济效益和总体经济效益都有明显的升高。
猪群的大小:保育猪 每群不超过20头。最好是同一母猪生产的同一窝仔猪,一般在10头左右。不涉及并群,减少仔猪之间的争斗。
育成、育肥猪 每群不超过10头
二、管理方式
管理方式的科学性、先进性与否,是决定养猪成败的关键。是界定现代科学养猪与传统养猪的分水岭。
全进全出制度:全进全出制度是控制传染病和减少传染病发生的最好方式。为了控制呼吸道病的水平传播,必须严格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空舍的消毒,切断病原微生物的生存链,降低猪舍内病原微生物的数量;杜绝上一批次的猪把病原微生物传给下一批猪。
密闭式隔栏:采用栅栏式隔栏,两个不同栏舍的猪只会进行嘴巴的接触,造成疾病的接触传播。一头猪发病会通过这种接吻式的(猪只喜欢的一种感情交流方式)传播方式将疾病在整个猪舍传播开来。采用封闭式隔栏(隔墙),会杜绝各栏舍之间的直接接触传播,把传播范围限制在一个栏内。
分点饲养:分点饲养又分为三点式饲养和两点式饲养。三点式饲养,就是妊娠舍和分娩舍为一处,保育舍为一处,育成和育肥另为一处。两点式饲养就是妊娠舍和分娩舍为一处,保育舍、育成舍和育肥舍为一处。各点之间的距离在150米以上。分点式饲养杜绝或减少了不同生产用途和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群之间疾病的传播机会。
及时淘汰病弱猪:生长发育迟缓的猪只最易感染疾病或者本身就是患病猪,这些猪往往成为猪场内猪病的主要传染源。及时淘汰这些病弱猪只就等于消除了传染源,会大大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机会。另外,养殖这些病弱猪根本就不会给养殖者带来经济效益。
三、寄生虫性呼吸道病的控制
后圆线虫(肺丝虫)、蛔虫、有齿冠尾线虫(肾虫),都能引起猪的呼吸道病,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渐进性消瘦,用任何抗菌药治疗都没有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造成误诊和延误治疗,影响养殖者的经济效益。采用四加一驱虫模式会大大降低寄生虫的发病率,甚至会杜绝寄生虫病的发生。
四加一驱虫模式:所谓的四加一驱虫模式就是一年给种猪驱虫四次,每隔三个月驱虫一次;育肥猪在保育结束时驱虫一次的一种先进驱虫方式。采用四加一驱虫模式可以彻底净化猪场和猪体,大大降低了种猪、仔猪和育肥猪的感染率,对增强母猪的母性、提高母猪的产奶量,提高仔猪出生重和断奶重都将大有益处。采用四加一驱虫模式对所选用的驱虫药要求比较高,要求广谱、高效、毒副作用低,并且在猪的任何生长阶段和生产阶段都可以服用。净乐威预混剂具备上述优点,是采用四加一模式驱虫的首选驱虫药。每1000千克饲料加净乐威350克,连喂7天,可以通驱体内和体外寄生虫。
四、病毒性呼吸道病的控制
引起猪呼吸道病的常见的病毒有伪狂犬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流感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圆环病毒以及猪瘟病毒等。
以上这几种病毒性呼吸道病没有任何好的抗病毒药可以应用于临床,并且农业部在2005年11月份已下文明令禁止在食用动物上使用人工合成的抗病毒药物。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虽然有弱毒疫苗和灭能苗问世,但临床使用效果不甚理想。中外专家的意见也不一致,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猪圆环病毒感染截止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疫苗上市,疫苗正在研制之中。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比较低,一般不采用免疫接种的方式进行预防。猪流感多发于寒冷季节,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疫苗应用也不广泛。这四种病主要依靠综合性生物安全措施、改善饲养环境和提高猪的营养水平进行预防。
猪伪狂犬病:在育成猪和育肥猪临床表现为长期咳嗽,渐进性消瘦,应用抗菌药和抗病毒药治疗无任何效果。目前主要采用疫苗接种的方法进行控制。在伪狂犬病的严重威胁区,在仔猪3日龄时用半个剂量的基因缺失弱毒疫苗进行喷鼻,21日龄时进行伪狂犬病弱毒基因缺失疫苗注射,7-8周龄时再进行肌肉注射接种猪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有极高的保护率。伪狂犬病的中度威胁区,可以不进行喷鼻免疫,仅在21日龄和7—8周龄时两次免疫即可。伪狂犬病的低发地区,仅在7—8周龄时一次免疫接种即可。猪伪狂犬病主要以细胞免疫为主,所以在进行免疫接种时,建议采用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灭或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
猪瘟:以免疫接种为主要预防手段,脾淋苗效果优于细胞苗。
五、细菌性呼吸道病的控制
猪的细菌性呼吸道病常见的有: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链球菌感染等。对于猪的细菌性呼吸道病应以程序性性投药进行预防和控制,最好不要给商品育肥猪进行疫苗接种。猪的呼吸道病虽然在任何日龄都有发生,但是,早期的感染不容忽视。有些细菌性呼吸道病是早期感染,到达一定日龄或出现应激反应时才发病。因此早期预防给药和程序性投药是预防猪呼吸道病的最佳选择。
滴鼻给药:在仔猪出生后的1-3日龄,每天给猪鼻孔内喷洒1-2毫升的丁胺卡那霉素或冀中无敌注射液,每天一次,连喷3天。
三针保健方案:在3日龄、7日龄和21日龄,分别给猪注射百克米先或得米先(长效土霉素注射液)0.5毫升、1.0毫升和1.5毫升。
四三一保健方案:所谓的四三一保健方案,就是商品育肥猪在整个饲养期共预防投药四次,每隔大约三周投药一次,一次投药一周。在断奶结束、保育结束时各用利高肥素拌料饲喂一周,每1000千克饲料加1-2千克利高肥素。必要时可在此基础上另加80%的金泰妙100克。然后,间隔三周再用冀中无敌拌料饲喂一周,每1000千克饲料加冀中无敌250克。再间隔三周,再用冀中无敌拌料饲喂一周。如果猪群的呼吸道病严重,也可在进行冀中无敌拌料的同时加入金泰妙,每1000千克饲料再加80%的金泰妙100克。在寒冷季节比较漫长、猪呼吸道病多发的北方省区,采用上述控制方案在很多猪场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六、细菌性呼吸道病的治疗
猪群当中一旦有个别猪只发生呼吸道病,首先应对发病猪进行个体注射治疗,对全群假定健康猪进行药物混饲预防。在治疗时应根据猪的临床表现判断是咳嗽严重还是气喘严重,如果干咳严重应选用百克米先、得米先(长效土霉素制剂)或使用泰妙菌素注射液治疗,如果是气喘严重应选用氟苯尼考制剂治疗。治疗猪呼吸道病最好使用长效制剂,减少反复抓猪、反复注射对猪产生过多的应激。如猪同时伴有发烧应配合退烧药,但是必须以抗菌消炎为主退烧为辅,用退烧药一定不能加量。
七、疫苗接种和转群注意事项
在疫苗接种的前一天或转群的前一天,一定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
在疫苗接种和转群期间,如有条件时应使环境温度提高1-2度(环境温度低于猪舒适度上限时)。
在接种疫苗和转群期间,应在饮水里加入氨基多维或电解多维如万力补和激生态等。
在疫苗接种期间和转群期间,应减少其它方面的应激。
在保育期间,尤其是刚断奶时尽量不做疫苗或少做疫苗,更要慎用油乳剂灭活苗。保育期注射油乳剂灭活疫苗常常继发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商品育肥猪尽可能减少疫苗接种的品种和数量,母猪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多做。
八、卫生与消毒
要想减少猪只的发病,猪舍必须卫生条件良好。一般要求做到一天两次清粪,每次清粪后进行彻底清扫,在温暖季节、通风良好的条件下,可每天用水冲洗两次(产房除外)。这样一来,可以大大降低空气中尘埃的数量和有害气体浓度,减少病原微生物在猪舍内的传播,减少有害气体对猪只的不良刺激。
消毒是控制和减少传染病发生的主要手段。在进行针对性消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消毒药的选择:在控制猪呼吸道病时应选择无刺激性或刺激性小的消毒药,以减少药物对猪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尤其是冬季通风不良的密闭猪舍。博克、农福、百菌消、卫可、卫康等是目前业界公认的优质消毒药。
2、 掌握好消毒药的使用剂量:消毒剂量不足是现在几乎所有养猪户在消毒时所犯的共同错误。整个消毒过程往往是蜻蜓点水,搞形式、走过场,未能达到消毒的目的。一般要求按猪舍的使用面积每平方米至少要喷洒250—300毫升配制好的消毒药。
3、 消毒次数:一般情况下,夏季每周消毒两次、冬季每周消毒一次即可。没有必要一周消毒三、四次或每天消毒一次。有人一天消毒两次,不但没有必要反而有害,纯属画蛇添足。
把握好关键时期的消毒:在免疫接种、断奶、转群、并群前都应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并以此来减少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避免猪只在应激期间感染发病。
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