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823|回复: 2

如何判断猪病等突发事件对生猪市场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2 13: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年前三季度,国内生猪市场乱象、迷局频生:猪市“暖冬”、南北猪价倒挂、母猪补栏始终积极。为此,各大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对生猪市场的各种分析、争论此起彼伏,近期各大媒体又拿猪价上涨说事儿,讨论是否会引发通胀……在此,冯永辉将个人对以上问题的剖析提供给各位养猪界朋友,仅供参考。

1、 一切乱象、迷局的根源:猪病改变猪市
   首先,笔者个人对生猪市场的总结是:猪市的焦点是猪价,猪价的背后是供求,供求的重点在存栏,存栏的核心是母猪,母猪的关键在猪病。生猪市场一切乱象、迷局的出现,偏离原有的轨迹,皆是因为猪病等外部突发事件。
   生猪市场正常的波动是受价值规律调节供求关系而变的,这种调节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养猪盈利增加——母猪量增加——生猪供应增加——猪价下跌——养猪盈利下降——存栏下降——猪价上涨——养猪盈利增加……,根据猪的生长周期,以及各阶段的盈利、存栏变化,便可预测预期的猪价走势。因此,价值规律是预测远期生猪市场走势的主要依据。但猪病等突发事件可以在无法预知的某个时间点爆发,又可在短时期内改变供求格局,于是,整个调节过程就要因此而改变。
   案例:2006年5、6月份,高热病发生初期,笔者在2006年6月底发表过一篇文章《2006年上半年国内生猪市场分析回顾及下半年预测》,观点是:假如不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的话,2006年9月份开始猪价上涨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涨幅不会很大,而且,国庆过后会小幅回落,春节前再次上涨。远期后市走势极有可能模拟1999-2003年的猪价走势。但随后南方屡受台风洪灾影响,高温高湿热应激、亏损期间猪只营养、饲养管理均不能达标,最终引发高热病,并蔓延至全国。随后笔者在2006年8月底发表文章《一场台风引发的涨价狂潮》中认为:目前,生猪市场经历了半年以上的亏损期,母猪、生猪存栏大幅下降,突如其来的台风、洪灾改变了生猪市场走势,台风、洪灾及其引发的高热病加深了后市供应的不足,供求矛盾将更加突出。因此,2006年9月份后的市场走势同样会是一个新的长时间的盈利期。

   2006年9月份以后的猪市走势也确实因为高热病对生猪生产的重创而迎来了近20年来盈利时间最长、盈利水平最高的盈利期。这一案例是为了说明,在没有发生对生猪市场产生影响的突发事件时,确实可以根据价值规律进行正常的分析预测。但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就要根据事件的影响来判断市场走势。

   尤其是猪病,生猪生产者面临的两大风险“疫病风险、市场风险”,疫病风险永远大于市场风险!2009年生猪市场的种种乱象、迷局正是因为猪病短时间内改变了供求格局而导致的。

2、如何判断猪病等突发事件对生猪市场的影响?

   判断猪病等突发事件对生猪市场的影响,首先要评估确定突发事件发生时的生猪供求格局,也就是生猪供应、需求分别处于何种水平。其次,要将突发事件对生猪市场的影响进行定性。最后,要将突发事件产生的影响进行定量,持续性的跟踪分析评估。最终判断出猪病等突发事件对生猪市场的影响。

笔者将猪病等突发事件对生猪市场产生的影响定性分析分为以下5类:

1、只影响供应(存栏)不影响需求、流通

例如:2006年的高热病

2、只影响需求和区域流通不影响供应

例如:2005年的四川猪链球菌

3、只影响流通,既不影响供应也不影响需求

例如:2003年的非典

4、只影响供应和流通,不影响需求

例如:2007年底的南方雪灾

5、只影响需求不影响供应和流通

例如:2009年的“猪流感”

笔者将猪病对生猪市场的影响定量分析分为以下4个级别:

影响程度

级别

颜色

备注

供求关系
正常

1个别猪场发生疫病,出现猪只死亡。
生产、供求基本不受影响。

较轻

2部分地区猪场发生疫病,出现猪只大量死亡。

已经影响到正常的生产,改变了供求关系。

严重

3多个省份发生疫病,猪只大批量死亡。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和供求关系。非常严重

4 疫病蔓延至全国,猪只死亡成普遍现象。
从根本上决定并改变后市市场的变化。

案例分析:2008年5月份四川地震为何没有改变猪价下跌之势?
   首先要看地震前生猪供求格局:2007年5月份开始猪价大涨后,补栏了大量的后背母猪,而且根据母猪生产周期判断,2008年5月份开始生猪供应将开始释放式增长,同时夏季来临,需求进入淡季。其次,地震这一突发事件的定性为只影响供应和流通,不影响需求。然后,地震导致猪只死亡的量官方公布数据为“德阳、绵阳、成都、阿坝、广元、雅安6个重灾市(州)生猪损失365.75万头,能繁母猪损失18.45万头,因能繁育母猪损失,全年将直接减少商品仔猪184.5万头,全年生猪损失将达550万头”。由于全国生猪供应呈释放式增长,因此,地震并未改变全国生猪供应持续增加的势头,猪价没有改变下跌势头。
    今年6月份后的南北猪价倒挂、暖冬等乱象之所以出现,就是因为以下几大因素:1、2009年初华北地区旱情引发猪病,区域性存栏下降,2、总体存栏、供应水平并非像官方所公布的(4800万头母猪属严重过剩),实际为整体略微过剩,区域性不足,3、政府收储对市场各方产生心理支持,4、蔬菜等替代品价格大涨,5、今年6月份开始长江中下游地区又发生猪病,于是总体存栏、供应水平再次趋紧,北方高于南方只维持了一个月后,南方便超过北方,目前,华北、长江中下游主产区生猪存栏、供应略低于均衡水平,而疫病较少的西南、东北主产区高于均衡水平,从而平衡全国市场,这也是目前全国猪价涨不破7元/斤,跌不破5元/斤的主要原因。因为全国总体存栏、供应既不是严重不足,也不是严重过剩。
   后市是否会涨破7元大关,要依猪病扩散蔓延情况而定。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xishuanhu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10-22 14: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很透彻,受养殖、原料、物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课题。

评分

参与人数 2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nety + 20 该贴得到楼主的二次奖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2 14: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摸不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6 19:5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