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119|回复: 22

有关玉米霉变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1 14: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悬赏50论坛币已解决
本帖最后由 liuhuifang 于 2009-10-21 21:52 编辑

玉米霉变后,到底哪些营养物质含量或质量发生了变化?变化幅度多大???

最佳答案

查看完整内容

1、玉米胚大。玉米胚部几乎占全粒体积的三分之一,占全粒重量的10%—12%,其呼吸强度大,吸湿性强,带菌量大,容易酸败。据实验,正常玉米的呼吸强度要比正常小麦的呼吸强度大8—11倍;玉米胚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极易感染大量的微生物,据测定玉米经过一段时间储藏后,其带菌量比其它禾谷类粮食高得多;玉米胚部含有整粒77%——89%的脂肪,在高温高湿情况下,脂肪容易产生酸败,致使胚变色变味,不仅影响适口性,而且丧失发芽能 ...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李业明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10-21 14: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1、玉米胚大。玉米胚部几乎占全粒体积的三分之一,占全粒重量的10%12%,其呼吸强度大,吸湿性强,带菌量大,容易酸败。据实验,正常玉米的呼吸强度要比正常小麦的呼吸强度大811倍;玉米胚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极易感染大量的微生物,据测定玉米经过一段时间储藏后,其带菌量比其它禾谷类粮食高得多;玉米胚部含有整粒77%——89%的脂肪,在高温高湿情况下,脂肪容易产生酸败,致使胚变色变味,不仅影响适口性,而且丧失发芽能力。
2、原始水分大。一般新收获玉米的水分在20%——35%,降雨使玉米难以充分干燥,自然也就增大了玉米的生理活性,使储藏稳定性大大降低,极易导致霉变。
3、易感染虫害。因玉米胚部富含营养,并有甜味,可溶性糖含量较大,所以很易感染虫害,这又加快了玉米发霉变质的程度。


霉变玉米有何危害:
霉菌生长需要适合的温度、湿度、氧气及能源。当湿度大于85%,温度高于25时,霉菌就会大量迅速生长,并产生毒素。霉变玉米产生的毒素主要有黄曲霉菌、赤霉烯酮、伏马霉素及呕吐霉素等。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生有毒的代谢物,改变饲料的营养组分,降低动物对养分的利用,使养分利用率最少下降10
2、造成畜禽采食量减少、呕吐,甚至拒食饲料
3、生长缓慢和饲料利用率降低
4、种畜禽生殖系统破坏、繁殖力低下甚至失去生殖能力
5、免疫抑制,畜禽抗病能力下降
6、中毒严重者导致孕畜流产,甚至死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1 16: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营养物质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有害物质有了很大的增加
具体变化程度无法判定,因为霉变的程度也不一样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1 17: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霉变是会有物质变化的,霉变后主要是蛋白损耗并产生有害物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1 17: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营养物质肯定是有变化的,只是看程度而已。霉变实际上是霉菌(真菌)生长繁殖,以及产生代谢产物的一个过程。根据物质、能量守恒定律。繁殖代谢过程中是有能量损失的。但轻微,还能使用的原料或饲料,霉变引起的营养物质的直接损失个人认为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毒素的毒负作用影响远远大于此。
同时,不同霉菌需要的营养物质是不同的,所以单单说霉变能引起哪些营养物质的变化,变化幅度是多大,是不确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1 18: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玉米霉变的原因主要是,2003年7-10月份是黄淮流域玉米主产区玉米的穗期(拔节至抽穗)、花粒期(抽穗至成熟),是玉米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同时旺长时期,此期间黄淮及江淮流域出现了历史同期罕见的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平均降水显著高于往年,这导致玉米极易被霉菌感染。    1 霉菌毒素及其危害
    1.1 霉菌毒素的产生及分类
    按其生活习性,分为仓储霉菌和田间霉菌两种。前者主要指贮存原料和饲料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产生的霉菌,其最适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在80%~90%,如曲霉菌属。后者为野外菌株,通常在作物生长期间就被感染,其最适温度为5~25℃,阴冷潮湿天气更易于其生长繁殖,如青霉菌属、麦角菌属、镰刀菌属。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二次代谢有毒产物。据有关调查,在我国华南、华中、华北地区,已发现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
    1.2 霉菌毒素的危害
    霉菌毒素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对猪的危害较大。
    1.2.1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黄曲霉毒素(AF)是一种高毒性、高诱变性和高致癌性的化合物,家畜的敏感顺序为仔猪>犊牛>育肥猪>绵羊。黄曲霉毒素对仔猪的危害最大,死亡率较高。中毒症状主要有:生长迟缓、饲料利用率下降、黄疸、被毛粗乱、精神抑郁、厌食、急性肝肿大、肝癌、免疫抑制。
    1.2.2 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是唯一由霉菌产生的植物雌激素。在家畜中,猪对其最敏感,受影响的主要器官是生殖系统。母猪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发情不规则,后备猪假发情,母猪阴唇、子宫扩大,受胎率降低,阴道炎、流产、死胎、产下仔猪外翻腿、阴部红肿,脱肛、子宫脱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09: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uhuifang 于 2009-10-23 09:22 编辑

为什么霉变后,玉米的重量会减轻一半多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2 11: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产生了黄曲霉毒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2 13: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有害物质(毒素)的含量增加,对动物造成太大的伤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4 16: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霉菌素的缘故,也可能是水分过大也可引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30 04:5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