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phwu 于 2009-10-18 17:02 编辑
同进同出的猪只管理系统,其特色系将猪只以相同年龄和免疫状态为条件,而结合成饲养群,可显著地改善猪场生产力。然而,执行上的最大挑战之一为如何汇合猪只成群,即如何藉批次分娩、利用管理流程以形成集团。批次生产系统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健康改善管理,其精神为阻隔疾病或其它健康问题的传播,不让一批次猪群的困扰遗留到下一批猪群。区分批次和有效阻隔的价值,在于中断感染途径、预防疾病发生。
■母猪批次分娩之优点
1.改善健康状态、提高生长速率、提高饲料效率、减少死亡率和降低医疗成本。
2.种猪、离乳仔猪和肥育猪分开饲养管理,能更有效率利用时间(如怀孕侦测、窝仔猪管理)、利用物资(如铁剂、疫苗、药品)和更节省饲料。
3.猪舍环境能依状况迅速地调整,以适应特殊年龄层的猪群;减少因一致化对年龄较大或较小猪只的损害。
4.管理不同年龄层之猪只,应依生长/肥育期逐步调整其饲料(分段饲养),甚至公母分饲给予不同饲料。
5.大型猪场公母分饲,可调整成阉公猪和肉女猪二批次,分开饲予不同之饲料。
6.更容易安排和预估猪只移动和管理之实务。工作忙碌(如配种、分娩、离乳)与轻松时段交替安排,可更经济的利用临时工和管理时段。每周工作项目固定,也更容易完成。
7.饲料和水的消耗量容易持续监控,一旦改变消耗模式,则反映猪群健康可能出问题。
8.具有配种效率激励指标。如配种目标无法达成,空分娩栏则增加。
9.人工授精(AI)与批次分娩系统可以顺利搭配。实施AI改善育种的速率,同时能加强保障猪群的健康,降低公猪饲养头数也减少饲养成本。
10.上市肉猪群多,且整齐度均一。
11.选择代理孕母之机会更多,仔猪饲养更容易。
12.每周不同的工作项目,提高员工工作之兴趣与情绪;在特定时间如配种和分娩时,可集中力量去处理。
13.定期清空分娩舍,更能澈底地清洁和维护。
14.每次分娩间之空暇,可用于猪场维护或重新调整之工作。
■母猪批次分娩之缺点
1.后备母猪和乏情母猪缺少外界刺激,不能在需要的时间内发情,因此需要更多的母畜配种,以减少空分娩
栏,配种目标才能达成。
2.如果有上述情况,怀孕母猪过多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3.假如不是采用AI,可能需要饲养体型大小不同的公猪。
4.母猪群中一些延后或提前分娩的变异,将增加离乳仔猪群中日龄和体重的变异。
5.每周之中期配种可能导致母猪在周末分娩。
6.假如由一贯化作业流程改变为批次生产,初期可能生产量降低,随后因生产速率增加和医药费减少,
而收益很快地恢复。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