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36|回复: 3

率先将中国养猪业兜售给华尔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8 08: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月15日讯 率先将中国养猪业兜售给华尔街,艾格菲通过养猪让饲料业务重获生机。   两年之前,熊俊宏创立的艾格菲在行业内也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但这家公司却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融资一亿美金,于是它的发展路径就一下子不一样了。
  艾格菲的主营业务就是生产猪饲料。这听起来不是那么招人喜欢,但如果你知道了全球每年生产的6亿头猪中,一半以上都是中国生产的,你就会和华尔街上的投资人一样睁大眼睛—这是一个big business。
  艾格菲在最合适的时候把这个概念讲给了华尔街,后来业内流传的高盛养猪,还是在它上市之后的故事。
  抢先一步不仅使这家此前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引起关注,更重要的是改变了艾格菲自己的命运。
  来自饲料工业协会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08年,艾格菲所在的猪预混饲料行业总产量310万吨,同比增长11.78%。而艾格菲两年来预混料销量一直保持着30%的增长速度—这是行业增长速度的近3倍。
  2006年,艾格菲在猪用预混料行业排名仅是10名左右。在2007年通过收购进入上游的养猪行业以后,艾格菲成功突破了自己的规模瓶颈,成为国内最大的猪用预混料生产商之一。
  艾格菲(NASDAQ:FEED)的财报数据显示,2006年其预混料销售额仅为859万美元,净利润118万美元,而2008年预混料的销售额则增加到了5175万美元。据熊俊宏向《第一财经周刊》提供的数据,除收购带来的业绩增长外,艾格菲预混料业务最近两年的增长速度保持在30%以上。艾格菲也成为了全球30只衡量农业股的基准股之一。

  商业模式重构
  在进入养猪业之前,艾格菲的主营业务是预混料销售,而且全部采用直销模式,直接送货到猪场。虽然这个行业的纯利达10%以上,但预混料行业的增长却开始放缓。据饲料工业协会信息中心的数据,2006年猪预混合饲料总产量同比增长3.9%,2007年同比增长4.99%。
  艾格菲自身也遇到了规模瓶颈。据熊俊宏介绍,艾格菲2007年之前都是以一个很常规的速度发展,与同业并无很大差异。“我们一直在寻求突破,过去我们一直致力于营销和技术突破,但这仍然不够。”
  生猪的利润空间和对饲料销售的带动,使艾格菲决定进入上游养猪业。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初猪肉价格一路上涨,最高点曾达到22.88元/公斤,涨幅同比超过40%。行情好时,每卖一头猪可以赚两三百元,这甚至引来了一些外行进入养猪业,网易的丁磊和南京的多家地产开发商都乘机干起了这一行。
 2007年底开始,艾格菲通过上市融资一亿多美元,在江西、上海、福建、广西、海南等地投资种猪场和商品肉猪生产基地。目前已经收购了40多个万头养猪场。根据艾格菲与被投资猪场的协议,被投资猪场一律要采用艾格菲的饲料,这40多个养猪场成为了艾格菲预混料的最大买家。据熊俊宏提供的数据,40多个养猪场消化了公司40%以上的饲料。   在艾格菲投资的养猪场中,有70%是之前的饲料客户。艾格菲对它们的猪场经营状况和人员构成等都很熟悉。“双方有过合作基础,这使并购难度小了很多。并购能力也是国外投资者很看重的。”熊俊宏说。但要成为养猪业的行业领导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国内生猪产量60%都是散户养殖。
  通过投资养猪场,艾格菲销售猪饲料的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猪饲料市场的竞争极为激烈,直销的模式给公司带来了较高的销售成本,而商品猪相对饲料要好卖得多,这使得艾格菲在饲料销售上的难度和成本大大降低。
  这家公司通过收购进入养猪业,卖的是猪,最终获益的却是原来的主营业务—猪饲料。

  “到中国来养猪吧。”
  这是艾格菲2008年致股东信的标题。实际上艾格菲能够顺利进入上游的养猪业,资本市场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
  作为一个中小型饲料公司,通过寻求大资金进入上游产业并非易事。在遍地都是机会的中国市场,大资金通常喜欢的都是新希望这样的数一数二的领头公司。艾格菲的聪明之处就是把握住了一个很好的融资时机。
  2007年8月28日,艾格菲借壳于美国一家矿业公司百世腾在纳斯达克上市,更名为艾格菲。当时正值国内猪肉价格狂飙,而国外的投资还没有大规模进入国内。直到2008年中,高盛等资本才开始大规模投资国内养猪业。
  艾格菲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间点上,成功在纳斯达克融资一亿美元。艾格菲给股东的诱惑之一是“我们的生猪生产业务享有收入免税的地位,并产生强大的现金流量:约占总流量的65%。通过生猪生产,我们从做批发的买家那里得到充足的预付款”。
  上市之后艾格菲并非仅仅收购养猪场,而是对原来饲料销售模式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改变了直销的模式,在全国拓展饲料连锁店。除了养猪场直接消化饲料之外,艾格菲上市之后的融资以及生猪业务良好的现金流,都给猪饲料业务带来了更大的支撑。
  2009年上半年,艾格菲增加了200家饲料零售网点,其连锁店达到了900多家。

  养猪的烦恼
  但大规模的扩张,给艾格菲带来的不仅是成本的上升,还有管理的难度。
  2009年上半年,艾格菲的成本达6093万,比2008年同期增长了近一倍,其毛利率从2008年的30.28%下降到15.32%。上市后,艾格菲不仅增加了近千家饲料连锁店,还快速成立了养猪事业部,在原来500多人的饲料团队外,又增加了一个1500多人的养猪团队,这些人中有1000人是饲养人员。
在熊俊宏看来,管理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而农牧业的疾病问题,却还找不到解决方法。   国外为了防止动物疾病的传染,选定一个猪场后,5公里之内不会再有猪场。这在中国却很难做到—中国的农户比较密集,这造成了疾病很难断根。
  另一个风险来自市场行情。今年猪肉价格的下跌,使生猪的平均出厂价格从年初的598.56元/50公斤,降到了5月份的484.82元/50公斤。因为不涉及终端猪肉的加工和生产,猪肉价格的起伏对艾格菲的影响很大。
  这些问题熊俊宏都需要向股东解释和提供解决方案。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天使的笑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10-18 09: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率先将中国养猪业兜售给华尔街
意味着产业链战争已经蔓延到中国。。对中国养猪业来说不见得是好事。。
就像现在国内的大豆。。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4 13: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养猪还给农民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5 19: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远见哪楼上,不过也不要紧张吗
     借个壳上个市,不就是小母牛嫁给了大象——牛屄大了吗?(注:大象给撑大的,快乐并痛苦着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9 17:3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