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10|回复: 7

[饲料] 教育部副部长称中国科研能力世界第五 各界质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2 21: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举行的“国庆60周年成果发布会”时称:“中国高校按科技论文数排序,自2004年以来,科研能力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此话一出,教育部立即陷入舆论的漩涡。在学术腐败和抄袭丑闻层出不穷的背景下,高校的论文数和科研能力之间的关系,再次成争议话题。

  来源于SCI数据统计

  郝平介绍,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从985工程(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以来,中国高校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这个来源于世界第五的说法背后,是源于SCI数据的统计。

  据相关人士介绍,SCI就是《科学引文索引》,这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主要覆盖了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工程技术等综合性检索刊物,代表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07年,北大、清华、浙大、上海交大等学校的SCI文章,平均每校达到了2300多篇。据悉,就是这一系列数据,成了“我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说的重要依据。

  “世界第五说”被指不严肃

  尽管有SCI文章数据作为基础,但教育部的这个说法一出来,就遭遇了社会各界的集体质疑。就在新闻发布会的当天,许多资深人士就写文章驳斥教育部,他们认为,这仅仅是相关职能部门给自己脸上贴金。真实的状况和这个世界第五的说法,有相当的距离。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高校的论文抄袭之风越演愈烈,近核心期刊论钱发文,学术含金量日趋下滑。在这种状况下,作为教育的主管部门谈“论文数全世界第五,或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等是非常不严肃的事情。据悉,教育部还没有就此事进行正式回应。

  我国航天专家,曾经带领哈工大校内科研组完成系列小卫星研究的哈工大副校长韩杰才称,首先,需要分清科研活动中量和质的关系。他介绍,我们高校的科研人员基数大,论文数量多是必然的,论文数排世界第五,数据应该是准确的。但数量和质量是两个范畴的事情。目前,我们高校的论文的质量确实有待提高。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半岛铁盒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11: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该作者是真专家,也不能把国防科研与民用科研混搅了,甚至推出以点带面的科研成就!!!


??伪专家掐架让公众误判了中国科研能力
??
??作者:刘长锋
??
?? 9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郝平称,中国高校按科技论文数排序,自2004年以来,科研能力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在学术腐败和抄袭丑闻层出不穷的背景下,此番说法遭遇社会各界的集体质疑。(红网10月12日)
??
?? 紧紧盯住郝平的这一句表述,把数量混同于质量或者能力,概念上的混淆,注定了其必然成为舆论批驳的众矢之的。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对于郝副部长的发言,我本人也实在不敢苟同。但这么说是否就意味着公众的讨伐也都是有理有据,或者是完全清醒的冷静的呢?非也,至少在我看来,无论是郝本人还是众多出面批判的专家,都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我国实实在在的科研能力,仍然犯了偷梁换柱的概念错误。论文发表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科研的能力,但毫无疑问,并不是我们判定科研能力的唯一依据。所以无论是郝平本人,还是众多的批判者,纠缠的核心其实只是撰写论文的能力而并非真实的科研能力。把论文数量或者质量完全等同于科研能力,这是双方共同的误区。
??
?? 那么我国的实际科研能力究竟如何呢?在许多高尖端领域,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存在差距,但这差距究竟有多大?这点值得研究。或者说,是不是我们的所有领域的科研,都处于世界垫底的地位呢?这个答案也显然是否定的。在上世纪中叶,我们就率先继英、美、法、俄罗斯等少数几个大国之后,研发成功了两弹一星,这算不算世界前列?我国作为世界为数不多几个能够自主研发生产核潜艇的国家,这算不算科研能力?我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这算不算科研能力?今年甲型HINI流感全球泛滥,我国率先研制成功并广泛使用甲流疫苗,这算不算科研能力?多说无益,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可以掰指头算出更多的来。至少就目前看来,在这些当今世界顶尖高科技领域,我们并不比很多国家差,而且是遥遥领先,绝对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
?? 这些常识,那些站出来批驳郝平的人,知道和了解的不会比我少。但何以郝平此言一出,就义愤填膺地立马反应,纷纷出来否定郝平的说法呢?原因我想大概有两个:一个是独立思考能力差,首先先入为主地陷入了郝平预设的语境,即把论文发表的能力就完全等同于科研能力。另一个原因呢,不少人的自卑心理比较严重,尽管我们国家的发展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科研工作在一些领域与世界发达国家也有差距,但长久以来的“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习惯思维让他们陷入深深不可自拔的自卑情绪。所以自己不好也说自己不好,自己好也不敢说自己好。而正是在这些教育部官员和专家的误导下,公众舆论在近年被学术造假掀起的愤怒情绪中,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批判的立场上,从而也忽略了我国现实的科研能力与科研地位。
??
?? 普通网友的激愤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一些专家们以讹传讹的解读,就多少有些令人失望。完全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容易被人误导甚至以讹传讹,自卑情绪极其严重,这样的伪专家一窝一窝地,而且还时不时弄些剽窃的丑闻出来,让一个黑点掩盖了整张白纸的光芒,恐怕这才是当下国内科研领域最主要的也是最可怕的问题,也是公众舆论对中国科研能力误读误判的主要原因。
??
??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09/1012/03/5LD79E590001124J.html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3 11: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孟俊英 于 2009-10-13 11:44 编辑

科研实力,应该指的是一个国家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的整体实力。两弹一星、核潜艇等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有多大关联?当你看到大田作物仍用人工收割,在风驰电掣的车内悬挂着某某塑像“保平安”时,你能认为这个国家的科研能力世界一流?饭后谈资又丰富了一点而已,呵呵。
    我的导师从美国研修回来时,跟我们讲,美国普通家庭中一般都有一个卡式的体温计,你把手放在上面,过一会儿,指示灯就亮了,如果是红色,说明身体发烧;如果黄色,说明身体亚健康;如果绿色,说明体征正常,而且其私人医生会定期拜访,给出及时的身体保健意见。对此,你认为中、美民众科研应用之间只是第一与第五的差距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9 10: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SCI又能如何阿?就是那么回事,大家的目的不是科研,也很少有适合科研的土壤,所以没有什么带来社会进步的科研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5 18: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信中国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5 19: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压力也是机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5 19: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某些官员太需要一些数字来装点门面了,我们自家的庭院,究竟如何,他是了解不多,也是没有多少自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5 20: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没有这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9 17:3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