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81|回复: 4

对无名高热病的再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30 11: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对无名高热病的再思考
    2006年6月份以来,我国一些地区流行的以高热、不食、皮肤发红、呼吸困难为特征的无名高热病,目前很多专家认为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蓝耳病)的再次流行,与2001年本病在江西省大型猪场的大流行,特别是2004年本病在江西省中小型猪场大流行的格局基本相同。到目前为止疫情已大为好转,只是有些猪场在产房或保育栏仍有发生。但是经过这样一次严重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大流行后,给养猪行业带来了深刻的思考——以后该如何预防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再次大流行?

      一、做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疫苗的常规免疫

      从本次发病的大多数猪场来看,总体来说,发病前应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疫苗的猪场防控效果要好,坚持做了两次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苗的猪场基本上没有发病或是发病较轻;应用灭活疫苗的猪场在本次大流行中很多都没有逃脱残重的损失;应用疫苗比不应用疫苗的防控效果要好。虽然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疫苗也有损失或损失较大的猪群,究其原因是免疫密度不够,有的母猪在后备期未作基础免疫,有的每胎只接种一次,有的商品猪不接种或只接种一次,有的发病时临时抱佛脚实行紧急接种,明显地增加了发病数和死亡数,有的是常规免疫程序出现缺口,中途停止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疫苗的免疫等。同时还应该看到,在本次猪病中,一些使用弱毒疫苗免疫到位的猪群也有发病,所以不能不考虑病原的血清型与疫苗血清型是否吻合的问题,江西省一些专家已检测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部分基因发生变异及欧洲型抗体。

      1.对灭活疫苗安全性的重新评价

      人们往往只注意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的安全性,而忽视其效果差的弱点。母安雄、濮文正、蒋建一、杨宗照等2003年发表的《4种猪生殖和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免疫效果比较》一文中,采用国内4个主要生产厂家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进行试验。一免后20天,血清抗体最高仅30%阳转。二免后21天,仅一种疫苗阳转率达到75%,其余3家疫苗阳转率均低于40%。甚至有一种疫苗试验全过程中未发生1头阳转现象,并且疫苗免疫后血清抗体水平均不是很高。

      据研究表明,灭活疫苗难以激活细胞免疫,而细胞免疫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主导免疫。中和抗体在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中起重要作用,而灭活疫苗要6周后才能产生少量的中和抗体,这是灭活疫苗效果差的原因。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具有抗体依赖增强作用,低水平抗体的存在,可介导和加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繁殖与感染,而不是提供保护。加上灭活疫苗中的佐剂,注射后可成为保育猪和中猪普遍存在的圆环病毒带毒变异发病的激发因素。从这些角度来看,灭活疫苗的安全性要重新评价。

      2.对弱毒疫苗安全性的重新定位

      国外较早就有注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疫苗引起该病暴发的例子,但笔者相信随着弱毒疫苗生产技术的改进,此种情况不一定会再次出现。有关弱毒疫苗的疫苗毒会穿过母猪胎盘感染胎猪,接种猪也会向外排出疫苗毒并感染同群未接种猪等国外也有报道,通过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弱毒疫苗证实非常安全。有关疫苗毒返强或疫苗毒与野毒基因重组,从而形成毒力更强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株的预测,但是伪狂犬病弱毒疫苗自问世以来,有人也担心疫苗毒会返强,然而观察了30多年,返强现象始终没有出现。时至今日,在一些长期应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疫苗的猪群,尚未观察到疫苗毒返强的现象。而且我国目前已批准德国勃林格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进口,说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疫苗是比较安全的。

      最近,王洪峰等发表的《猪繁殖呼吸综合征活疫苗对仔猪的安全性试验》,通过实验第一次证实国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疫苗对仔猪是安全的,并通过1000万头份弱毒疫苗的现场试验,证明弱毒疫苗安全有效。而且还有人认为在发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猪群中使用弱毒疫苗可以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如此多的实验数据,足以使我们对国产弱毒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树立信心。德国勃林格生产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疫苗获准进口,表明学术界由争议转变为认同使用弱毒疫苗,而养猪界也急盼物美价廉的国产弱毒疫苗获得国家批准上市。

      二、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列为首要疾病来预防

      历次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发生已经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惨痛损失,针对这种状况,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阳性猪场,要立足于防控该病的大流行,在没有更理想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问世前应用弱毒疫苗免疫是较好的选择。花巨资建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阴性场,显然可以大大降低猪病的复杂性,从而节省防治成本。但是,鉴于引种是引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主要途径,且本病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并可以随风在方圆3千米内传播,在我国当前养猪场布局密集的情况下,建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阴性场的做法难于普及获得成功。如果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阴性的种猪场,其后备种猪因对其没有免疫力,引种后极易发病。同时种猪群一旦遇上强毒株入侵,将无法抵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感染,极易爆发。在历次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发生中也见有不发病的猪群,笔者认为有可能是该猪群以前发生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对其具有免疫力。但往往是躲过一次或二次大暴发,最后还是发病。
基于以上事实,笔者认为应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列为常规免疫。本次发病猪采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紧急注射后死亡率升高的事实(包括进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也不例外),表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一定要在平时做好,发病后紧急注射临时抱佛脚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从抗病毒感染免疫学角度解释

      动物机体对病毒侵染的最初免疫应答是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和α干扰素,且经常伴随产生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以及白细胞介素1。流感病毒引起机体在肺部有效的表达细胞因子和干扰素,并且在1周内能快速消灭病毒的感染。但是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初期免疫应答却近乎为零,感染并不引起1型干扰素在细胞内或细胞外的表达,只有靠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且弱毒疫苗要免疫4周后才会产生中和抗体。所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程长且难于防控,注射疫苗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中和抗体,在发病期间紧急接种疫苗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发病率及死亡率也会继续上升。

      2.可能是血清型不对

      据国外资料介绍,使用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对欧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有时完全保护,有时部分保护,有时完全不能保护;反之,使用欧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对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保护能力也是一样的。在确认当前猪病有欧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的情况下,基于两型疫苗的交叉保护能力不确定,还要考虑使用的疫苗血清型与其血清型的对应性。目前猪场普遍注射的是美洲型疫苗,然而在此次流行病中似乎以欧洲型为主,从此次流行特点、症状及无明显病变可以证明这一点(参照美国猪病学第八版)。

      3.存在变异毒株

      江西省一些专家已检测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部分基因发生变异。

      三、在预防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同时做好其它疾病的常规免疫

      笔者建议,养猪场要采取以疫苗防控为主的防控战略,针对本场存在的各种主要猪病,尽量采用疫苗进行预防。凡是确定要免疫的猪病,其相应疫苗注射每种至少2次,有的3次或4次,从而在猪场形成一个完整而又劳固的“免疫长城”。这样虽然疫苗费用较高,但猪群少发病,药费所需很少,生猪产品药残也很少,符合市场要求。

      在当前形势下,笔者认为圆环病毒、猪瘟、链球菌、副嗜血杆菌病和弓形体病是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为主的五大重要继发感染病,直接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导致其发病率升高而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死亡率。特别是圆环病毒可引起保育猪和生长前期猪的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参与中大猪的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引起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母猪繁殖障碍及先天性震颤等,导致猪体免疫功能下降,对猪只危害极大。国外有人用21日龄仔猪单独接种圆环病毒,接种后28天,死亡率26%。同时接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圆环病毒,接种后第10天死亡率91%,第20天死亡率达100%,因此,以上猪病要列为重点免疫计划。严重的猪喘气病和猪萎缩性鼻炎会破坏呼吸道的正常结构,猪传染性胃肠炎或流行性腹泻的爆发会降低猪的抵抗力,因而都可以成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诱发因素,最好能列入免疫范围。一些发病率和死亡率虽不明显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有关联,但危害很大的猪伪狂犬、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甚至猪丹毒、猪副伤寒、猪衣原体病的动态,一旦发现也应及时列入免疫计划。

      四、总结与思考

      目前,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猪的治疗没有特效方法,用电解质、多维和抗菌药物通过饮水投药的效果优于注射,一些中药对该病也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各种治疗药物的效果在不同猪群差异很大,与猪群年龄大小、免疫状况和饲养管理的优劣密切相关。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很难防制,防制措施和猪群的稳定化都要经过较长时间才会见效。所以关键是提前做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的免疫,笔者建议尽量使用弱毒苗。

      目前,人们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在本地区是否存在,欧洲型是否存在,其危害的严重性如何,是否要先接种疫苗预防,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疫苗能否应用,发病后的诊断与防控措施怎样?各有各的观点,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它们是否正确。笔者所见仅限于江西省内本次猪病在一些地方的流行情况,其他地区的情况也许有独特之处,没有调查不敢妄加评论,因此希望广大兽医工作者加大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研究!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20 收起 理由
zuoyf + 2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10-3 16: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现阶段科技水平对蓝耳病毒的了解还很少,说得太多难免有点动机不纯!或者是在意淫!我个人猪场首先要解决还是猪瘟和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的问题!先解决一些能解决的问题不更实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8 21: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热病是夏秋季的病,蓝耳病是冬春季的病.不是同一个病159396418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4 2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热病是夏秋季的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8 19: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名高热是一个综合病,病因还不能统一,只是给个说法叫蓝耳病罢了,但病原不是只有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6 05:2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