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736|回复: 4

[疾病防控] 奶牛主要疾病治疗用药调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5 10: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奶牛主要疾病


调查共涉及疾病67种,分别为:内科疾病27种,占403 ;产科疾病20种,占299 ;外科疾病14种,占209%;传染性疾病4种,占6 ;寄生虫病有2种,占3 。从涉及疾病的种类来看,主要还是内科病和产科病,占了疾病种类总数的701%。从单种疾病发生的频次看,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发病率最高,前胃弛缓、肢蹄病、犊牛腹泻、卵巢疾病、胎衣不下、生产瘫痪、瘤胃积食、肺炎等为奶牛常发疾病。

奶牛疾病治疗用药

涉及药物

调查中奶牛疾病治疗共涉及药物167种。其中抗菌药物和中药类药物最多,这2类药共计100种,占总数的599%。抗菌药物包括各类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其中单方抗菌药物38种,以青霉素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为主;复方抗菌药物23种,以复方磺胺类和喹诺酮类为主;中药类药物39种,中药散剂20种,中药提取水针剂19种。用于乳房炎、子宫内膜炎治疗的药物共有91种,其中抗菌素类药物52种,中药水针剂14种,其他类药物31种。

不合理用药

调查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较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不合理用量、用法:不按照药物说明和奶牛的实际体重用药,随意加大药物的使用剂量,是最为普遍与严重的现象。青霉素等B内酰胺类药物为非浓度依赖型杀菌药,杀菌效果取决于血液药物浓度维持超出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合理应用为2—3次/d。普鲁卡因青霉素肌肉注射用于治疗乳房炎。普鲁卡因青霉素肌注后血中浓度低,很难在乳区形成有效杀菌浓度。

不合理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疗效,扩大抗菌谱,减少用药量,降低毒性,防止耐药菌的产生。青霉素与四环素的联合用药不仅没有扩大抗菌谱,反而增加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因为青霉素为繁殖期杀菌剂,四环素为抑菌剂。四环素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反而使青霉素的作用下降。合理应用为间隔35 d

重复用药:犊牛腹泻内服头孢氨苄胶囊同时肌注氨苄西林钠,重复用药不但没有扩大抗菌谱,反而加大了药物的不良反应。
不合理配伍:维生素V 为弱酸类药,青霉素在弱酸陛环境下分解快,故不宜配伍。中药类针剂用生理盐水稀释后进行静脉注射给药,强电解质加速中药类药的不稳定性。合理应用为用5 的葡萄糖溶液溶媒给药。

禁用兽药:本次调查中涉及禁止在兽医临床上应用或禁止用于食品动物的药物有:痢特灵、氯霉素、已烯雌酚、醋酸甲孕酮、甲硝唑、氨茶碱、双胛脒和酒石酸锑钾等。

治疗不对症:治疗不对症主要原因是不了解药物的药效机理、适应症等,或盲目应用复方制剂、新制剂及激素类制剂。如用促排3号治疗黄体囊肿、氯前列烯醇治疗卵巢静止等。

弃奶

调查中所有的奶牛场都能够实施弃奶,但是由于对某些药物和药物的代谢不了解,不弃奶或不规范的弃奶现象还是较多。

该弃奶的不弃奶

不弃奶现象最多见是使用含喹诺酮类药物的复方制剂,如产后金针、催乳下衣产后康、宫乳利泰、乳肿康等。其他不弃奶涉及的药物有土霉素、金霉素、硫酸新霉素、硫酸阿米卡星、红霉素、卡那霉素、磺胺嘧啶、安乃近等多种药物。调查中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是治疗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等子宫疾病采用子宫内用药时不弃奶。然而,当子宫内用四环素类粉剂和抗菌素类油剂时,不但要坚持用药期间弃奶,而且要适当延长用药后的弃奶时间,因为这类药物在子宫内有一个缓慢吸收的过程。

不按规定时间弃奶

不按规定时间弃奶主要是用药后弃奶时间不够,如表中安乃近、硫酸卡那霉素都应弃奶7 d,而奶牛场实际弃奶2 d4 d;也有少数是超过国家规定弃奶时间,如青霉素应弃奶3 d,而某奶牛场实际弃奶5 d

使用泌乳期禁用药不弃奶

泌乳期使用黄体酮、已烯雌酚、呋喃西林、甲硝唑等禁用药且不弃奶。

情况不明

不标明成分的兽药制剂属于假药范畴,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很少见,调查中占不到总数的05%。另外,有些新药制剂,对其在奶中残留情况了解甚少,产品未作弃奶说明,从乳品安全的角度考虑,一般不应选用,若选用了,应执行28 d的弃奶。

疗效

不同奶牛场对同一种疾病所反应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差距,这与奶牛场饲养管理水平、疾病诊断、兽医对奶牛疾病特点的认识、药物的选择使用等密切相关。如:治疗卵巢静止,某一奶牛场用促排3(A )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疗效较好,而另一奶牛场用三合激素疗效仅有30 。从整体上来看,急性乳房炎、胎衣不下、生产瘫痪、瘤胃臌气、犊牛腹泻、犊牛血尿、蹄叶炎、过敏等急性病例疗效均良好;前胃弛缓、关节炎、习惯性流产、尤其是慢性子宫内膜炎、隐性乳房炎等疾病疗效偏低。持久黄体、黄体囊肿、卵泡囊肿等卵巢疾病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激素类药物治疗效果良好,但同时反应激素类产品使用后出现发情周期紊乱,卵巢静止等副作用较多。

兽医存在的共性问题

临床上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与子宫内膜炎的药物种类较多,治疗效果均不够理想,特别是隐性乳房炎常无法实施治疗。治疗蹄病、不孕症、胎衣不下、真胃移位等疾病的药物较缺乏。用于奶牛疾病诊断的仪器设备,快速诊断的方法及治疗用具都很缺乏。
From: 畜牧与兽医2009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zuoyf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9-25 15: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仍然存在重治轻养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8 11: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总结出什么病的实践用药就更完美了,楼主加油,期待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8 23: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上的,的确有些遗憾,如果更详细就更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9 08: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支持上面的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9 09:2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