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孙苏军

道冲用之或不盈--道德经之李斌作品系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6 20: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自蔡明田 发表于 2009-9-21 18:14的内容
呵呵,正把经的山东人啊,不知美女是那里人?可否认识?

美女是新疆人,维吾尔族姑娘的邻居;
吃羊肉长大的,所以比绵羊温柔;
喝羊奶长高的,所以比天池水灵;
想认识?请去天安!
(没门)

点评

赵老师的回帖真是有诗情画意般神韵,不失幽默啊,徐玲呢  发表于 2009-10-8 23:16
赵老师的回帖真是有诗情画意般神韵,不失幽默啊,徐玲呢  发表于 2009-10-8 23:16
赵老师的回帖真是有诗情画意般神韵,不失幽默啊,徐玲呢  发表于 2009-10-8 23:16
赵老师的回帖真是有诗情画意般神韵,不失幽默啊,徐玲呢  发表于 2009-10-8 23:16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8 17: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20# wwq-qd 当然,任何复制都会失去大部分神韵,这是书法的遗憾-- --比国画失去更多,没办法的。

不过我又看了一遍,苏军拍的,应该还是能看出用笔的。隶书大概是最吃功夫的一种字体,甚于小篆,甚至,甚于大篆,如果用心写,比金文还难走捷径----当然,不严肃的话,另当别论。

您就这样想吧,能够如此做到用笔的最低水平,就是我的现有功夫了----不是谦虚,是实话。 孤城确实疏于训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8 17: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除了柔中带刚,还有豪放和通透,东汉是隶书的高潮----携西汉精神,统魏晋情怀,但是,又带有篆书所遗留的冷艳和内敛,很矛盾,很难把握的字体。

当然,也是很美的字体----不过,我写的就另当别论了----对于隶书,我是刚刚推门而入,尚未向内行进啊,不美的。 19# apetdoudo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9 08: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23# 叶赫娜兰-孤城
真的写的很好,你不用谦虚的,有自信才能让自己更加进步啊。
你叫李斌?山东人?
怎么起个网名叫叶赫那兰-孤城?让我想起叶赫那拉,就那败家的慈禧。孤城?给人感觉孤傲不逊,恃才而傲物,干吗起这么冷艳的名字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9 08: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认识纳兰性德之前,我学词是学易安体。参照李煜和秦观。

当时的感觉是,就词本身讲,词的技巧最高是秦观,格调最高是李煜,而我是济南人,就学了李清照。

虽然现在也认为词技最高是秦观,但以上那些人,总有什么无法打动我内心最脆弱的地方----直到后来,读到饮水词。

纳兰性德之前,宋朝之后,无人能够达到宋词水平----就如唐诗一般,时代使然。但纳兰性德,不在宋朝词人之下----当然,这不是我喜欢性德的原因----他的词情,用两个字来形容,一个是“冽”,一个是“彻”。彻彻底底的把自己投进去,迷失掉了。(至于辗转悱恻等等,是婉约词的特点,不是纳兰性德自己的特点。)

从此爱上纳兰词。

纳兰是叶赫纳兰的简称,孤城不得与之同朝,但求其次,窃其姓氏耳。

孤城,来自于多管闲事的陆小凤。

我一直深不以陆小凤之流为然的。把叶孤城的对错善恶放在一边,这个人,我喜欢。(实话实说,如果不是陆小凤和叶孤城作对,我是会喜欢西门吹雪一点的,但现在,不行了,另外,西门兄对剑法的领悟,到不了孤城的层次,差很远,加上他是陆小凤的人,我就厌屋及乌了。)

就这么简单。

叶赫娜兰-孤城 于 2009-10-9 08:49 补充以下内容

多多兄,以上算是解释。 24# apetdoudo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9 15: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25# 叶赫娜兰-孤城
原来你喜欢宋词和武侠。呵呵,难怪字里行间透着一股清新脱俗的感觉。
另外,请看清楚,我是豆豆,不是多多,我是女的,不是兄。
呵呵...

点评

哈哈,不是有句名言:吃饭,睡觉,打豆豆呢 :4d:  发表于 2009-10-9 23:32
哈哈,不是有句名言:吃饭,睡觉,打豆豆呢 :4d:  发表于 2009-10-9 23:32
哈哈,不是有句名言:吃饭,睡觉,打豆豆呢 :4d:  发表于 2009-10-9 23:32
哈哈,不是有句名言:吃饭,睡觉,打豆豆呢 :4d:  发表于 2009-10-9 23: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9 21: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宋词隽永,虽然比不上唐诗磅礴。

以后记住了,是豆豆,不会打错了。 26# apetdoudo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1 21: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孤城不是李白的后人,而是李清照的后人啊!
在文字上有这么高的造诣真是难得多见!
:heh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2 07: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纳兰可以,那您网名里的叶赫从何而来?鄙视拿两满性装的。宋词隽永,虽然比不上唐诗磅礴。也属于胡说,不懂装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2 07: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度的结果,“后举族迁至叶赫河岸,号"叶赫国",地处今吉林省梨树县叶赫满族镇一带,后人称此支纳兰氏为叶赫那拉氏。 明初时满族的前身女真族,分三大部:建州、海西、野人,叶赫部为海西女真的一部分。部族首领金台什,继兄之后成为贝勒,其妹孟古,于明万历十六年嫁努尔哈赤,生子皇太极,即其后的清太宗。因而,纳兰氏族与清皇室有姻戚关系。但是,这并不能阻止努尔哈赤为统一女真而进行的兼并战争,万历四十七年,努尔哈赤攻伐叶赫,金台什战败后自焚未成,被绞杀,其子降,后授三等副将,其族世袭佐领,为后金及清王朝屡立战功,为满洲八大贵族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州正黄旗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幼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中丙辰科二甲第七名进士,时年二十二岁,后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武官正三品。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康熙二十四年(1685)患寒疾去世,年仅三十一岁。纳兰性德去世后葬于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
学历史和中文的人并不专门称之为叶赫纳兰性德。倒是后来,有个祸国殃民的老太太,大家都知道她叫叶赫那拉氏。
知道嘉定三屠的汉人,必定不会取个满姓,有血性的中国人,也不会取那个叶赫那拉的名字,我看了就生气。
纳兰的词可观,但远远赶不上晏殊、温庭筠,比柳三变也更不如,只不过知道的人少,拿来充风雅就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2 20:4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