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80|回复: 5

[疾病防控] 肥胖母牛综合症的诊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6 11: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肥胖母牛综合症,实质上是母牛长期营养失调后又受产犊应激反应影响所引起的代谢紊乱。该病往往发病后疗效差,必须采取综合防治办法。
  原因
  肥胖母牛综合症主要是因为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比如,饲料品种单一,精料过多,粗饲料缺乏,运动不足等;混群饲养,日粮未按不同生理阶段进行调整;母牛在干奶期饲料能量过高,引起消化、代谢、生殖等功能失调。
  症状
  急性:随分娩而发病。病牛食欲废绝,少乳或无乳,可视黏膜发绀、黄染,体温升高在39.5℃~40℃,步态僵直,目光呆滞,对外界反应微弱。有拉稀症状的,排黄色恶臭稀粪,对药物无反应,发病2~3天后卧地不起,甚至死亡。
  亚急性:多于分娩后3天发病,主要表现酮病,病牛食欲降低或废绝,乳产量骤减,粪少而干,尿具酮味,酮体反应呈阳性,伴有乳房炎、胎衣不下,子宫弛缓,产道内积多量褐色腐臭恶露,药物治疗无效,卧地不起,呻吟,磨牙。
  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供应平衡日粮。干奶牛限制精料量,增加干草喂量。分群饲养,将干奶牛与泌乳牛分开饲喂。
  2.加强母牛的健康检查。加强产前、产后母牛的健康检查,建立酮体监测制度,提早发现病牛。凡酮体反应呈阳性者,立即治疗。定期补糖、补钙,对年老、高产、食欲不振和有酮病史的母牛,于产前1周静脉注射20%的葡萄糖溶液和20%的葡萄糖酸钙溶液各500毫升,补1~3次。
  3 .及时配种。及时给母牛配种,不漏掉发情牛,提高母牛受胎率,防止奶牛干奶期过长而致肥胖。
  4.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抑制脂肪分解,减少脂肪酸在肝中的积存,加速脂肪的分解利用,防止并发酮病。其原则是解毒、保肝、补糖。每头牛可用 50%的葡萄糖溶液500~1000毫升进行静注,或用50%右旋糖酐静注,第一次1500毫升,后改为500毫升,每天2~3次。也可用烟酸口服,每头牛每次服12~15克,每天一次,连服3~5天。还可用丙二醇口服,每头牛每次170~342克,每天两次,连服10天。防止继发感染可使用广谱抗生素,如金霉素或四环素200万~250万国际单位,一次静脉注射,每天两次。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何文武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9-6 15: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楼主啦。好资料!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22: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死亡率很高的,约7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 10: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少误诊为酮病的,治起来确实不好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0 09: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看看是不是肝脏已发生不可逆转的病变,在临床实践中可以结合产后期的特点应用补气补血的中药汤剂应该效果不错。注意中药方剂中当归的应用剂量必须重用200克或250克,不妨一试。该病治疗期较长,一定要有信心。临床中不少牛能恢复生产性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3 08: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脂肪肝不太好治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8 20:0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