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36|回复: 8

七次流拍 国储大豆遭企业无情抛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5 21: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经营报

  陈纪英


  9月2日,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举行国家临时存储大豆竞价销售交易会上,内蒙古和吉林省的拍卖再次全部流拍,其他省总共成交仅1.06吨,不足储存量的九牛一毛——这已经是国储大豆拍卖以来的第七次流拍。
  一向坚持加工国产大豆的九三粮油如今也见风使舵,“我们现在也开始使用进口大豆了。”电话那边的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田仁礼语气颇为无奈。这位过去自称为民族企业家的东北商人,因为一直替黑龙江大豆说话而被扣上“狭隘的民族主义者”的帽子,这多少让他感到委屈。
  如今,他的九三粮油开始了两条腿走路:分布黑龙江省内的九三下属企业仍然使用国产大豆,已全部停产;而分布在沿海的加工企业使用进口大口,“形势好得很”。
  九三粮油不同以往的选择,或许已经足以解释国储大豆连续七次流拍的尴尬局面。
  国产大豆遇冷
  “意料之中,情理之中。”电话那头的田仁礼说。
  实际上,一向坚持顺价销售的中储粮这次已经有所让步。连续七次国储大豆拍卖,起拍价都是每吨3750元,这与大豆的托市收购价持平。“如果严格按照顺价销售,应该是托市价加上保管费等,应该高于这个价格。”田仁礼说。
  但是,这个“已经让步”的价格也没有打动大豆加工企业。田仁礼给《中国经营报》记者算了一笔账:大豆起拍价每吨3750元,加上出库费用,企业到手的价格大概每吨3850元,“现在进口大豆的到港价在每吨3500元,企业买国储大豆,要亏300多元,谁会买呢?”
  田仁礼如今已经改变了九三粮油的原料来源:“现在开工的九三粮油加工企业,全是进口大豆在撑着。整个黑龙江省内的大豆加工企业,大部分上都停产了。”
  “如果旧大豆占着中储粮的库容,马上就要上市的新大豆放哪里?”另外一位大豆加工企业负责人反问记者。
  不过,他的担心似乎有些多余,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黑龙江分公司总经理任振民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2008年的大豆移库工作已告完毕,存放新大豆的库容已经腾出来了。”但他以“涉及机密”为由,拒绝告诉记者这些大豆的移存地。
  但即便是新大豆的库容不用再担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粮食专家仍然表示了他的担心:“大豆流拍会不会产生陈化粮的问题?”这位专家设想了两种出路:“第一,农民利益、大豆加工企业的利益、政府责任,是一个多方博弈的局面,国家应该拿出一些补贴;第二,改变如今大豆产能过剩的局面,引导更多的沿海大豆加工企业内迁到大豆主产区。”
  不过,对于国家补贴,一位接受采访的大豆加工企业负责人并不买账:“一个月前,政府每吨补贴一二百元,我们可以接受。现在至少要补贴三百多元,我们才会买国产大豆。”他告诉记者,国产大豆的出油率为16%,豆粕产出率为80%,前者每吨价格7000元,后者每吨价格不到3000元,大豆每吨的加工成本为180元,“你去算算账,我们买了国储大豆,每吨要亏损三四百元。”
  市场期待大豆价格回调
  “国内油榨企业简直是在逼国储的宫啊!”对于国储大豆的多次流拍,业内人士如此笑言。
  这正是国储的无奈之处。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国产黄大豆几乎都在国储手中,现货市场上流通的黄大豆少之又少。
  “国储手中压着500余万吨国产黄大豆,到现在这么多次拍卖总共才卖了4万吨,国储能不着急吗?”南华期货大豆分析师王晨表示。
  然而,即使采取了国产大豆补贴的措施,国内油榨企业仍不买账。而此时,期货市场上的大豆行情也是一路走低,从8月31日开始,从3700元迅速跌至3500元一线。
  “从7月下旬开始,从股市中流出很多资金到商品市场,这部分资金认为农产品(11.25,0.31,2.83%)是价格洼地,大量进入大豆、玉米等品种。因为那时黄大豆的价格在3500左右,对比工业品的涨幅,农产品几乎一直没涨,当时铜已经上涨了135%,其他工业品也至少有80%左右的涨幅,而黄大豆一直在2800元到3500元之间横盘,因此这批资金便进来做了大豆的多头。”广发期货分析师王健告诉记者。
  然而,多头的行情并没有持续多久,8月13日开始,黄大豆从3800元一线开始下跌。“这次下跌主要是面临收购季节的压力,最近从第三季度到第四季度过渡时,有一部分投机资金从农产品中撤出。此外,今年美国大豆产量可能要创历史新高消息,对大豆的多头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王晨表示。
  从交易所公布的持仓数据,中粮系是大豆的主要空头,中粮系分别以中粮公司、中粮期货、中谷公司、中谷期货以及中粮下属十几个有交易席位的实体公司席位为主,大都买入空单,而多单持有者则以浙江永安等各地的投资资金为主。
  “回调差不多了,农产品作为价值洼地,价格应该还是会继续上行。”王晨分析。9月3日,黄大豆豆一指数上涨39点,收于3635元。
  对于国储大豆的多次流拍,王晨认为,这与拍卖政策本身也有关系:“拍卖本身就不合理。实际上,政府应该明白3750元这个价格根本不可能有成交。但按照国家粮食销售政策,又不可能在收购价的基础上实行降价销售,所以被迫实行拍卖这种政策。”
  而王健还认为,大豆拍卖、给东北油厂补贴等政策,现在都证明是很难行得通。业内曾有观点认为,大豆会像菜籽油那样,国家实现给油榨厂加工费,让国储大豆变为储豆油,但最终国家并未实施这个政策。
  “如果继续流拍,那国储大豆的命运会是卖出玉米腾出玉米库来,继续储存大豆。”当记者询问大豆储存是否有期限时,王键告诉记者:“如果不考虑油分挥发,至少可以存3年。大豆存放时间长了会导致油分挥发,每降低1%的油大豆价格约降低100元左右。但如果通货膨胀,也许几年后大豆涨到了每吨5000元甚至6000元,那这点儿挥发就不算什么了。”

胡文辉 于 2009-9-5 21:52 补充以下内容

国储大豆出现今日屡屡流拍之尴尬情况,显然的政策是失败的。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胡文辉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9-5 21: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油企,国外供应商之间的博弈.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5 22: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见博弈,更多的到似乎是同一战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4 09: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自非人 发表于 2009-9-12 18:06的内容
都是美国大豆协会的阴谋,害惨我国的豆农了

仅仅美国大豆协会,在中国的地方掀不起风浪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5 08: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关系着N多人的富裕问题。现在财富高度集中于政府,企业经营很艰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5 10: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游,中游,下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5 12: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政策和需求问题不协调,让国外转基因大豆有利可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5 13: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心,中国政府有的是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5 15: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自活到老学到老 发表于 2009-9-15 13:24的内容
放心,中国政府有的是办法。

如果愿意,当然有的是办法^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5 16:4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