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肉猪体重的增长速度
我国现代化与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的肉猪多数为二元或三元的瘦肉型品种猪的杂交猪 或杂 优猪,少数为四元的杂优猪,是肉猪体重增长中最关键时期,肉猪体重的 75 %要在 110 天内完成,平均日增重需保持 700 ~ 750g 。 25 ~ 60kg 体重阶段日增重应 为 600 ~ 700g , 60 ~ 100kg 阶段应为 800 ~ 900g 。
上述各类型猪种,均有能满足现代化养猪所要求的增重速度。这个性状的遗传力是高的,只要给予合理的环境条件,就能达到工艺技术规定的指标。
因品种、营养与环境条件不同,生长肉猪前期增重 571 ~ 704g ,后 期为 780 ~ 1056g 。根据 1993 年国内 8 个组合的杂种肉诸体重增长速度的分析,75 ~ 80kg 体重阶段 为增长速度高峰,少数推迟到 90kg 活重以后,这一般都是在生后 180 日龄前的时期。在肉猪生产上抓住增长速度高峰期,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增重速度,减少每千克增重饲料消耗,降低饲养成本。
二、肉猪体组织的生长
瘦肉型猪种骨骼、皮、肌肉、脂肪的生长是有一定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体组织的生长势是骨骼皮肌肉脂肪,而地方原始种是骨胳肌肉皮脂肪,说明脂肪是发育最晚的组织。
随着年龄的增长,胴体中水份和灰分的含量明显减少,蛋白质仅有轻度下降 , 活重达到50kg 以后,脂肪是急剧上升。骨胳从生后 2 ~ 3 月龄开始到活重 30 ~ 40kg 是强烈生长时期,肌纤维也同时开始增长,当活重达到 50~ 0kg 以后脂肪开始大量沉积。虽然因猪的品种,饲养营养与管理水平不同,几种组织生长强度有所差 异,但基本上表现出一致性的规律。肉猪生产利用这个规律,生长肉猪前期给予高 营养水平,注意日粮中氨基酸 的含量及其生物学价值,促进骨胳和肌肉的快速发育, 后期适当限饲减少脂肪的沉积,防止饲料的浪费,又可提高胴体品质和肉质。
瘦肉型猪在 30~ 100kg 体重时期,机体骨骼,肌肉, 皮肤和脂肪组织占胴体比例(%)的变化,表现出骨骼、肌肉和皮肤组织随体重的增长,但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脂肪组织呈强度沉积态势。
三、肉猪机体化学成分的变化
随着肉猪各体组织及增重的变化,猪体的化学成分也呈一定规律性的变化,即随着 年龄和体重的增长,机体的水分,蛋白质和灰分相对含量下降,而脂肪相对含量则迅速增瘦肉型猪体重 45kg 以后,蛋白质和灰分是相当稳定的。根据研究体重 20 ~ 100kg 猪体蛋白质,很肥的猪不低于14 .5 %,最瘦的猪也不超过 17.5 %, 一般瘦肉型猪保持在 15 %~ 16 %。猪体脂肪含量随体重增长而逐渐增多, 脂肪的增加同时水分在下降,从初生水分和脂肪总数占 82 . 4 %,活重136kg 时总数稍有增加为 84.92 %。
研究证明,猪 40Kg 活重以上体蛋白质基本保持14.25% 至 14.77%, 而体脂肪在活重140Kg 时仍强度沉积 , 并保持在10% 的增长速度。 随着体脂肪的增加 , 猪油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也相应增加 , 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下降。猪体化学成分的变化的内在规律 ,是制定商品瘦肉猪体不同体重时期最佳营养水平和科学饲养技术措施的理论移居。掌握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后,就可以在其生长不同阶段,控制营养水平,加速或抑制猪体,某些部位和组织的生长发育,以改变猪 的体型结构,生产性能和胴体结构,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方向 发展。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