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死亡是影响家畜繁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猪是多胎家畜,胚胎死亡较常见且胚胎在发育的任何时期都有可能死亡,当母猪处于不良环境、营养缺乏、受疾病侵害等时候,胚胎死亡更为严重。胚胎死亡的高峰期:1、合子附值初期9~16天 2、配种后第3周
故影响母猪产仔死胎的因素有:
1、遗传因素 A、近亲繁殖是导致家畜胚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亲繁殖可导致受精亲合力低,胚胎生命力弱,故同种公母畜之间的差异程度越小,胚胎死亡就越大。 B、由不良基因所组成的基因型的个体即具有遗传缺陷的胚胎在妊娠早期同样发生胚胎死亡。
2、 营养因素 一般情况下,长期低营养水平或某些营养成分缺乏不仅会降低排卵数和受精率,而且会导致胚胎死亡。
A、母猪配种后l~3天胚胎死亡最为严重。配种后7天内如适当限制饲喂(采食量控制在自由采食量的50%~60%)可以减少胚胎死亡。但限饲会使妊娠母猪因饥饿而产生恶痛,而且还使消化道内容物在肠道内存留的时间延长,产生的有害气体(如H2S)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胚胎死亡(吕建伟,2000)。
B、妊娠早期严重营养不足,胚胎存活率也会降低(Speer,1990),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胚胎因得不到营养而死亡。同时,妊娠早期的高营养水平饲喂可使胚胎存活率下降5%(Hughs,1989)。Toplis证实,对于初产母猪在妊娠早期增加来食量可降低胚胎存活率。因为配种后3周内,受精卵形成胚胎几乎不需要额外的营养,给母猪以低水平的日粮(DE<3.OMJ/kg,CP<13%),喂量约2.0g/d(Boyb妊娠头21饲喂水平应为维持需要的1.5倍以下),即能维持正常的繁殖需要。
C、母猪的体况决定着采食量对胚胎成活率的影响。对体况良好的母猪给以高采食量会增加胚胎死亡;但对体况较差的消瘦母猪喂较多的饲料,实际上会提高胚胎成活率(Bob Thaler,2000)因此,应按照每头母猪的体况来调整妊娠早期的采食量。 初产母猪若在泌乳期间体重下降幅度较大或体况下降较大,再配种的间隔就会延长,妊娠率和胚胎存活率都会下降(Mulla,1996)。
D、 维生素A(视黄酸结合蛋白RBP)是猪繁殖所必需的重要维生素之一。缺乏维生素A不仅使RNA的代谢和转铁蛋白的合成不正常,还可能导致胚胎死亡或被吸收维生素A缺乏会使胚胳直径的变异性增加,降低了胚胎大小的整齐度和发育的同步性,促进胚胎死亡。
E、高剂量(Che建议66IU/kg饲料)维生素E不仅可提高机体应激前后的免疫功能(李小林,1996),而且是妊娠母猪胚胎发育所必需。缺乏维生素E会导致繁殖机能紊乱,使母猪胎盘及胚胎血管受损,引起胚胎死亡。
F、叶酸(一种维生素)可能对维持母猪繁殖机能和早期胚胎发育有重要作用。叶酸缺乏不仅限制DNA的合成,同时使DNA出现缺陷,进而导致胚胎死亡和胎儿畸形在母猪饲粮中添加辅酶型的叶酸较有效。研究表明,日粮添加叶酸(适宜剂量10mg/kg,Matte等)可提高妊娠早期胚胎成活率,尤其是排卵数较多的母猪。
G、有些牧草如红三叶、地三叶等含有大量与雌二醇化学结构相似,能与雌激素受体(ESR)结合的雌激素类物质(如异黄酮植物雌激素),引起内分泌系统的混乱,最终造成胚胎死亡。
3、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来自母体的内环境(胚胎的直接环境)和母体的外环境两个方面。
A、胚胎数目对胚胎能否存活至关重要。每一胚胎只有在一定的空间才能正常发育。、。猪由于胚胎拥挤而致死亡常见于母猪胚胎数过多时。胚胎数太少,不足以维持妊娠,因胚胎产生的激素不足,母体妊娠识别发生障碍,子宫的溶黄体物质继而引起黄体退化,最终导致胚胎死亡。
B、母体的外环境对胚胎虽是间接影响,但高温、换圈、长途运输、畜舍狭窄、畜群拥挤、恐吓、追打和使役等通过对母体的生理状态产生不良影响也会造成胚胎死亡母猪对高温逆境最为敏感。高温应激,超过30℃起胚胎死亡率较高。舍内有害气体(CO、HS、H3等)可以使妊娠前两周的母猪的胚胎死亡率显著升高。如果母猪配种后必须换圈,应在配种后最初72小时以内或在配种后28天进行,否则会造成胚胎着床前或混群时的应激,导致胚胎死亡。
4、泌乳因素 母猪泌乳期内不会发情受胎,但如在泌乳期第7天实行早期断奶然后配种,妊娠9~20天,胚胎死亡严重。研究表明,胚胎成活率随哺乳期缩短而下降。因此,哺乳期不足21天的母猪的胚胎成活率较低。
5、内分泌因素 母猪配种后21内分泌系统处于调整状态,如此时猪受到应激因素影响,会干扰内分泌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胚胎附植,增加胚胎死亡。妊娠早期胚胎雌激素不仅会导致胚胎发育的不均衡而增加早期胚胎的死亡,而且强势胚胎雌激素的分泌导致弱势胚胎的死亡并被吸收(蒋金湖,1995)。同时,母猪配种受孕后如果雌激素和孕酮分泌失调且比例失衡,则导致黄体溶解,影响胚胎的正常附植,继而胚胎死亡。
6、公猪因素 适时配种是提高胚胎成活率的重要保证。而延迟配种,则胚胎成活率迅速降低在站立反应期的后期进行配种,会造成胚胎死亡。对流产后的母猪立即配种会导致胚胎早期死亡,相反应等到下一个情期再配种。排卵时间延迟可降低胚胎整齐度,胚胎死亡率增加,窝产仔数下降
7、免疫学因素 免疫不亲会性能影响胚胎发育。在猪方面,已证明某些血型和血液中的子宫转铁蛋白与胚胎死亡有关。 同时,接种对胚胎的影响也十分明显。一般情况下妊娠前4周的母猪禁止注射疫苗,若需免疫应在4周后补免,否则会引起胚胎死亡。
8、母猪年龄与体重 产和怀胎5次以上的母猪胚胎死亡率较高。同时,初配体重较大的母猪(150kg以上)受胎率降低,胚胎死亡严重;而体重较轻的母猪(120kg)不但胚胎死亡率低,而且在泌乳期体重损失较小。
9、疾病因素 妊娠母猪感染某些病毒和细菌时,会导致体温升高(40℃~4l℃)、食欲减退或废绝等症而引起胚胎死亡。
A、猪乙型脑炎 以蚊为传播媒介,故在夏秋季发病。孕猪主要表现流产,大小不等死胎,亦可产出弱仔,流产后不影响下次配种。对此,无特效药物治疗,每年4月份给5月龄以上种猪接种乙型脑炎弱毒苗,可产生坚强免疫。
B、猪细小病毒病 常4—10月份流行,多初产母猪发病。死产、木乃伊胎,弱仔及不孕等。无特效冶疗方法,母猪配种前2个月接种病毒灭活苗可以预防
C、猪呼吸繁殖综合症 PRRS 病毒妊娠母猪及月龄内仔猪最易感。怀孕母猪早产、死胎、弱胎及木乃伊胎。出生仔猪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死亡率25—40%。对此,无特效治疗药物及有效疫苗。预防依赖于综合措施
D、猪肠病毒 孕猪感染后出现繁殖扰乱, 妊娠早期感染致胎儿死吸收或木乃伊胎儿妊娠后期感染则产出畸形,水肿仔猪及弱猪,产出后多数日后死亡。 对此,治疗无特效药物,初购母猪配种前1个月以断奶仔猪粪便感染使其产生免疫力。
E、 钩端螺旋体病 常发于温暖地区的夏秋季,猪结膜及皮肤泛黄、潮红、尿茶色或血尿,怀孕母猪20—70%流产、死胎、木乃伊胎或弱仔,流产多见于后期。对此,链霉素、庆大霉素、土霉素等均有一定效果,钩端螺旋体多价菌苗接种可以预防。
F、 伪狂犬病 伪狂犬病病毒 10—30日龄仔猪多发同窝发病先后均不一致。妊娠母猪感染后,使母猪分娩延迟或提前。有的流产、死胎和木乃伊。产下的仔猪初生重极小,生命力低,弱胎产下后,2日-3日死亡发病,与环境及饲养管理有关系。排灰白、腥臭、浆状粪便。体温与食欲无明显改变,病程一周左右,多数能康复。根据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即可诊断 多数抗菌、收敛及助消化的中西药物均有效,但必需同时改善环境及饲养管理。
G、猪脑心肌炎 一种以脑炎和心肌炎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除引起猪胎儿木乃伊
和死胎外,还造成仔猪死亡。
此外,猪瘟、圆环病毒亦可引起猪产仔胚胎死亡。以上均为引起猪产仔死胎的传染性疾病,无法治疗,重在预防。
综上:猪产仔死胎除各种内在、外在因素外,猪食用发霉、腐烂、变质、冰冻饲料中的有毒物质(如棉饼中的棉酚、花生饼中的黄曲霉毒素、麦角毒素、莱饼中的硫苷分解产物、玉米中的赤霉烯酮等),亦可引起胚胎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