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19|回复: 7

上海青年跳出“农门”再回“农门” 成就虾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31 10: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青年报资讯:上海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有项目、有基地、有品牌、有市场的青年“种养能手”,他们很多土生土长在上海市郊,毕业后曾跳出“农门”在外企、民企做白领,但乡土情结促使他们再回“农门”,开办农民合作社,创建农业龙头企业,成了农村青年创业致富的带头人。

“虾王”陈建军带动上百户虾农共同富裕

陈建军,上海最年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之一,打造和掌管着上海规模最大的水产类专业合作社——乐侬对虾养殖合作社,产品大量销往中国北方各省,并出口俄罗斯,带动了233户虾农共同富裕。

陈建军出生于南汇书院一个清贫的农民家庭。1998年毕业于上海市农业学校,被分配到一家不错的外企工作。对于一个中专学历刚毕业不久的青年来说,有这样一份工作已经是非常令人满意的了。然而陈建军辞职回到老家,让身边的人都吃了一惊。

回老家后,陈建军到上海银京副食品有限公司所属三墩冷库生产部工作。几年中,他不断学习充电,学到了许多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还自费参加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经营管理班的学习。凭借自己的出色能力和敬业态度,陈建军受到公司领导的赏识,很快升任生产部经理,他在工作过程中结识了一大批虾农,渐渐熟悉了对虾养殖这个行业。

2003年9月,养虾大户——新港虾农刘良生的塘内暴发对虾红体病,必须立刻捕捞降低养殖密度以控制损失。由于捕捞数量无法估计,一般商贩都无法承担收购。刘良生找到陈建军救急,尽管由于事发突然,当时的冷库加工量已近饱和,陈建军还是组织30余人连夜帮助捕捞,并紧急动用关系,召集上海铜川路水产市场和恒大水产市场40个摊位的同行商贩星夜赶来收购。随着35吨对虾的起塘,虾病得到控制,刘良生的损失从原来预估的200万元减少至30万元。事后,刘良生逢人便说:“我一家一当全靠小陈啊,没有他,我这辈子就毁了。”此事在南汇水产行业界影响深远,众多虾农从此认识、认可了陈建军。

靠着诚信的服务,陈建军有了稳定而广泛的客户关系,银京的业务量也逐年提高。2004年10月,上海首家水产类专业合作社上海乐侬对虾养殖合作社正式创立,陈建军担任法人代表、理事长,成为当时上海最年轻的合作社理事长。通过几年运作,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

都市丽人周月雅回归“田园”

2006年10月15日,科技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星火计划和科技扶贫总结表彰会”,上海绿和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月雅获得了“农村科技致富能人”的荣誉称号。

周月雅毕业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贸易专业。这位戴着眼镜、外表柔弱斯文的现代女性,曾担任过上海常华光纤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西北区、东北区销售经理,后又跳槽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任华东区渠道总经理,从事网络数据产品的渠道架构建设。多年的工作历练,铸就了她乐观、坚毅、不轻言放弃的性格,也激发了她一展鸿鹄之志的创业热情,白领丽人的光鲜生活在2003年被她轻轻抛下。

2003年11月,周月雅在原仙客园艺场的基础上,通过注资及整合成立了新型现代化农业企业——上海绿和园艺有限公司。转行投身于农业这个陌生的领域,周月雅在创业之初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种什么蔬菜?怎么种?怎么销?无数问题接踵而至。面对第一年亏损100万元的重创,周月雅振作精神,就当一切从头来过。她跑基地、跑客户、跑销售渠道,每天的行程都排得满满的,第二年企业摆脱赤字,有了盈利。2005年,绿和园艺成为松江最大的蔬菜配送公司,并辐射、带动了周边种植着近2000亩蔬菜的40家专业大户劳动致富。同年,周月雅建立了“公司加基地”的企业发展模式,绿和园艺与新浜200多农户合作成立了上海绿秾蔬菜合作社有限公司。到2008年,绿秾的基地面积拓展到了两万亩。

“奇女子”顾慧华不做白领做农民

早就听说新浜现代化农业园区有个奇女子,不做白领做农民,年龄不大本领大,种出的黄瓜、毛豆、南瓜、甜椒都是无公害绿色食品,特别好吃。她,就是上海森鲜蔬菜专业合作社总经理顾慧华。若不是她穿的黑色牛仔裤和白色运动鞋上沾满了泥巴,在介绍自家生产的农产品时如数家珍,谁也不会把眼前这个眉清目秀、娇俏玲珑的女子和“农民”这个词联系在一起。

顾慧华虽然出生在农村,但是从求学开始就在城市里安家落户,后来当上了收入稳定的白领。然而2006年,顾慧华却辞职回家了。

原来,早在2000年,顾慧华一直从事着日本农业机械的进口销售工作,2004年及之后的两年时间里,更是直接到崇明岛参与了日本农协的农业试验项目,接触到了“久留米黄瓜”等优质农产品种,并为之深深吸引。在取得日方公司同意的前提下,顾慧华取回了一些“久留米黄瓜”种子,在新浜老家的自留地里进行了试种,竟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不管是产品外观还是口感都获得了日方公司的认可。这次不经意的小小成功,成为顾慧华创业的起点。

新浜是上海的传统农业地区,顾慧华与镇领导沟通后,她的创业计划与新浜镇准备设立的标准化绿色蔬菜基地计划相吻合,双方一拍即合。在之后的3个月中,顾慧华对新浜的自然条件、投资环境做了更为细致的考察与了解。2006年7月,顾慧华辞去原有工作,注册成立了上海瀛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承租了新浜标准化蔬菜基地内20亩大棚,成为了一名专职农民。

顾慧华种蔬菜,既经验丰富,又勤奋好学。她雇用的工人都是种了一辈子菜的乡下种田人,一开始,他们很是怀疑这个城里的小丫头懂啥,凭啥指手画脚指导自己种菜?不出3个月,这种怀疑渐渐变成心服口服,小丫头种出来的黄瓜又鲜又甜,南瓜又大又粉,产量高且供不应求。

2008年3月,顾慧华在瀛久公司的基础上,注册成立了上海森鲜蔬菜专业合作社,并扩大了40亩蔬菜种植面积。现在,顾慧华的公司以引自日本的“久留米黄瓜”为主推产品,种植面积达20余亩,每亩净收入可达1万元左右,比普通黄瓜增加了2000元。同时,顾慧华还引进了五彩奥运南瓜、迷你冬瓜、巧克力番茄、紫芋等数十个优质农产品种进行了规模种植,她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已在市场上颇有名气。

日前,顾慧华刚为她种植的蔬菜注册了商标。顾慧华自信地说:“用不了几年,我要把我们家常吃的黄瓜种出名堂来,让人们吃到黄瓜就想到我们新浜。”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nety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8-31 11: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行业的精英,创业的楷模啊。向他们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2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nety + 20 该贴得到楼主的二次奖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3 13: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向他们学习致敬:xueh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3 20: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业这种想法天天都有! 可一直没迈出脚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6 21: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b]别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我们不要羡慕他人哦,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吧[/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0 11: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创业,就行动!行胜于言,与诸君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8 11: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有行动,还要主动学习!

[ts]fshy 于 2009-9-28 11:14 补充以下内容[/ts]

要有行动,还要主动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0 18:0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