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417|回复: 7

菜粕加工工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4 15: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l以油菜籽为原料,用压榨法和土法榨取油后的副产品称为菜籽饼;用浸提法或经预压后再浸提取油后的副产品为菜籽粕。
l油菜籽的出油率受到品种、加工工艺的制约,一般出油率为30%-35%,平均出饼率为68%65-70%)。取油工艺主要有三种类型:即预压浸提法、动力螺旋压榨法及土法榨法;另外一种分法为:预压浸出、焙炒热榨、低温冷榨
外观监控要点及储存的 质量控制、掺假与鉴定
外观监控要点
           
无霉变、结块、无苦味、色泽淡黄,有菜粕特有香味,黄色或者浅褐色不规则碎片;粉状色泽新鲜一致,有菜油香味。中性洗涤纤维为跟进积累指标。一般外观越红,蛋白质含量越低。水分控制在12%以下。
目前植物油厂对油菜籽大都采用预榨浸出的加工工艺。菜籽饼浸出时需添加溶剂油。菜粕中含磷1.29%,含脂肪8.6%,磷能自燃,白磷燃点为40,脂肪易燃,当气温升高时,易受空气氧化。据资料介绍:饼粕脂肪含量超过9%时容易发生燃烧。
因此,菜粕内残留的溶剂油、白磷、脂肪就形成了自燃的物质基础。
菜粕导热不良,热量就逐渐积聚,加之干湿不均,微生物发酵也产生热量,温度持续上升,乃至发生自燃。
高温是促成菜粕发生自燃的条件。因燃烧处在中层,故不易发现,燃烧时表层温度约有升高,物料下凹,气味甚浓。深挖显黑色,有烟,无明火,温度高达90以上。
菜粕与饲料成品生产之间的关系
菜粕颜色与饲料成品的颜色

菜粕与饲料成品的耐水性
当榨油过程中的蒸炒温度高,时间长,菜籽蛋白质的变性程度高,蛋白质黏性和弹性就损失严重,所得菜籽粕在制粒期间的吸水能力及可塑性均下降,从而使制得颗粒饲料耐水性下降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lyaodong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8-24 15: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有生物发酵棉粕的工艺么?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5 16: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物??还真没听过呢  说说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6 01: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菜籽粕是油菜籽取油后的副产物。有三种类型:芥菜类型、白菜类型、甘蓝类型。菜籽粕属于低能量蛋白饲料,其含硫氨基酸相对较高。加工工艺对其消化吸收影响较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6 00: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期供应进口豆粕,菜粕,DDGS。
如有需要, 请电邮shiliaozz@gmail.com

菜粕有现货。
地点: 山东黄岛港码头仓库
主要技术指标:
蛋白:>36%
灰分:<9%
水分:<10%
含油:<9%
纤维:<9%
50公斤新的PP编织袋包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2 17: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异硫氰酸酯和芥子碱含量与溶剂油的使用有没有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2 17: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压榨菜粕的使用价值不高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7 08: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望各位高手发表真知灼见!!

水城之水 于 2010-2-7 08:36 补充以下内容

望各位高手发表真知灼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9 05:5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