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410|回复: 12

部份原料30%抽样检验程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4 15: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玉米(CORN):
1)感官检查(淡黄色、金黄色,少数有白色,颜色一致,具有玉米特有的香味及甜味;无色泽灰暗、发酸、 发酵、 褐变、 发热、 口感酸湿等)——(2)水分测定——(3)容重测定——(4)杂质(虫害、镜检螨虫情况)——(5)生霉粒(主要在玉米胚芽及玉米尖端两处,少数断面处)——(6)不完善粒——(7)破碎后荧光法测黄曲霉毒素B1
2 小麦(WG):
1)感官检查(籽粒整齐,色泽新鲜一致,无发酸、发酵、发霉、 发热、 结块、 异味等。常见不好小麦:色泽灰红、发热、发酸、发酵、虫蛀较多、口感酸木、面筋强度不高等)——(2)水分测定——(3)容重——(4)杂质(虫害、镜检螨虫情况)——(5)生霉粒(主要小麦胚芽及尖端附近,必要时须镜检)——(6)赤霉病粒——(7)不完善粒(注意黑斑粒)。
3 麸皮(WB
1)感官检查(色泽淡黄或浅黄色,具有特有的香味,口尝无碜牙,形状为粗细不等的碎屑状,常见不好的麸皮:色泽灰暗、发热、结块像有丝相联、发酸、碜牙等)——(2)水分测定——(3)过筛镜检(过筛,查虫,麸皮外表有细纹,内表面附有不明的白色淀粉粒,麦粒尖端的麸皮皮薄,透明,附有一簇长长的有光泽的茸毛。——(4CHCL3CCl4沉淀(看沉淀下物)——(5)木质素的检测(同时是盐酸检测,有无气泡产生)
4 新鲜米糠(RBF
1)感官检查(淡黄色或淡褐色,因产地、品种、环境因素影响而不同,口尝微有香甜的气味,不碜牙,形状为粗细不等的碎屑状,有少团块,有少许稻壳。常见不好的米糠色泽灰暗、发酸、发热结块有明显的哈味、口尝碜牙、有苦涩感。)——(2)水分测定——(3)过筛(看稻壳多少)——(4)过筛镜检(看虫、杂质、掺稻壳等)——(5CHCL3CCl4沉淀(是否掺无机盐)——(6)木质素检测(同时盐酸检测有无气泡产生)
5 豆粕(SOM


1)感官检查(为淡黄色、金黄色或浅褐色,具有大豆的香味,形状为颗粒状、片状或有小团状。)——(2)水分测定——(3)过筛镜检(看豆皮多少,是否掺有砂石等无机杂。)——(4)尿素酶检测。

6 菜籽粕(RSM


1)感官检测,(色泽因品种不同而不同,有黑褐色、黑红色或黄褐色,形状为小碎片状或小团块,口感淡淡的涩感。常见不好的菜籽粕:色泽不均匀一致,有发热结块、湿结块。霉结块等)——(2)水分检测——(3)过筛镜检(看其是否掺木质素等物质、砂石等。)——(4)用CHCL3CCl4沉淀(看无机杂)——(5)过筛镜检(可见种皮与种仁基本上是分离的,种皮很薄,外表面很光滑,有凹凸的小麻点,形状为网状,内表面有一层柔软的薄膜附着。种仁为小团块,形状不规则,黄色或褐色无光泽,看上去含油多)——(6)尿素、铵盐、尿醛、ESB等非蛋白氮检测。

7 棉籽粕(CSM


1)感官检查(色泽黄褐色、暗褐色或黑色,口感很木,略有棉籽油的味道,上面附少许棉绒,一般为碎块状。)——(2)水分检测——(3)过筛镜检(可见纤维附着在外壳及饼粕中,籽壳很厚呈红棕色、褐色或黑色,外壳表面稍光滑,五层,内壳一般与籽仁压在一起)——(4)尿素、铵盐、尿醛、ESB等非蛋白氮检测。

8 芝麻饼(SSM


1)感官检查(为黄褐色、淡褐色或黑色,稍有焦味,具有芝麻油香味,口尝苦涩,一般为片长状或粉状,无异味、霉变、结块)——(2)水分测定——(3)过筛镜检(小球状可见种皮带有微小的圆形突起,一般为黑色、褐色或黄褐色,含少许砂杂)——(4CHCL3CCl4沉淀——(5)脱脂处理——(6)过筛镜检-——(7)木质素检测——(8)尿素、铵盐、尿醛、ESB等非蛋白氮检测。

9 花生饼(POM


1)感官检查(为黄色偏红,具有花生香味,口尝回甜,无异味、霉变、结块)——(2)水分测定——(3)过筛镜检(一般为块状,可见红色种皮附着,无花生壳掺入)—(4CHCL3CCl4沉淀——(5)脱脂处理(丙酮、乙醚)——(6)过筛镜检-——(7)木质素检测——(8)尿素、铵盐、尿醛、ESB等非蛋白氮检测。

10玉米蛋白粉(CGLM


1)感官检查(淡黄色或金黄色,多为颗粒状或少为粉状,具有发酵气味,极少玉米皮。)——(2)水分测定——(3)过筛镜检(疏松状粉末,淡黄色不透明,颗粒状为不透明的颗粒小球,稍有油亮的光泽,极少玉米皮,镜检是否有白色的、棕红色颗粒)——(4)脱脂处理——(5)过筛镜检——(6)木质素检测——(7)尿素、铵盐、尿醛、ESB等非蛋白氮检测(含点滴试验及碱处理法)——(8)必要时定量检测。

11大米蛋白粉(RGLM


1)感官检查(灰白色或乳白色粉状或颗粒状,具有发酵气味,极少稻壳)——(2)水分测定——(3)过筛镜检(过筛疏松状粉末或颗粒小球,不透明灰白色或乳白色,极少稻壳,是否有白色晶体颗粒,黑色炭心颗粒)——(4)脱脂处理——(5)过筛镜检——(6)木质素检测——(7)尿素、铵盐、尿醛、ESB等非蛋白氮检测(含点滴试验及碱处理法)——(8)必要时定量检测。

12
鱼粉(FM



1)感官检查(外观因产地、品种、加工方法及贮藏条件等而不同,色泽红褐色、淡黄色或灰白色,注意加热过度的颗粒,气味具有新鲜的鱼腥味,多为粉状,含鳞片、鱼骨、鱼皮、鱼眼等,好鱼粉入口即溶)——(2)水分测定——(3)涂布生物镜检——(4)过筛镜检(立体显微镜形状一般为小颗粒,有肌肉纤维透明,鱼骨坚硬多为半透明或有透明的碎片,鱼鳞薄,平而卷曲的片状物,易碎,外表面有一些同心环纹,鱼皮及鱼眼多为半透明,表面破碎乳白色玻璃球,生物显微镜检查水解羽毛粉、皮革粉、动物皮毛、血粉等。)——(5)脱脂处理——(6)过筛镜检——(7)尿素、铵盐、尿醛、ESB等非蛋白氮检测(含点滴试验及碱处理法)——(8)必要时定量检测。

13 肉骨粉(MBM


1)感官检查(多为金黄色、淡褐色或深褐色,加热过度或含脂过高色泽较深,多为油状粉末,一般整批肉骨粉色泽气味新鲜一致,有明显的骨头存在,少许的动物皮毛)。——(2)水分测定——(3)过筛镜检(有白色或黄色有条纹的肌肉纤维,表面有暗、淡之分,有少许动物皮毛存在;家禽类动物骨头为淡黄、白色椭圆长条形,较松软、易碎,骨头上孔较大,皮毛显杆状,毛腔较直;其它动物骨头较硬,较白多为三角形,组织较致密,边缘平整;一般混有极少的畜毛)——(4)涂布生物镜检——(5)脱脂处理——(6)过筛镜检——(7)尿素、铵盐、尿醛、ESB等非蛋白氮检测(含点滴试验及碱处理法)——(8)必要时定量检测。

14 玉米胚芽饼(CGEC


1)感官检查(多为淡黄色直至褐色,具有玉米油的香味,多为片状或粉状)——(2)水分测定——(3)过筛镜检(有明显的玉米皮特征,多为片饼状具有油亮的光泽。有无掺有砂石等无机杂)——(4)脱脂处理——(5)过筛镜检——(6)木质素检测——(7)尿素、铵盐、尿醛、ESB等非蛋白氮检测(点滴试验法)。

15 柠檬酸渣(CIT BP


1)感官检查(多为黄色或浅褐色,多为粉状,具有发酵气味,色泽新鲜均匀一致,无发酵、结块、霉变等。)——(2)水分测定——(3)过筛镜检(有明显的玉米皮等,往往为小碎片,无砂杂等无机杂。)——(4)脱脂处理——(5)过筛镜检-——(6)木质素检测――(7)尿素、铵盐、尿醛、ESB等非蛋白氮检测(点滴试验法)。

16 玉米酒精糟(DDGS


1)感官检查(多为黄色直至褐色,具有酒精的气味,一般为颗粒状或粉状,无焦粒、发热结块、霉变等。)——(2)水分测定——(3)过筛镜检(有明显的玉米皮等,往往为小碎片,无砂杂等无机杂。)——(4)脱脂处理——(5)过筛镜检-——(6)木质素检测——(7)尿素、铵盐、尿醛、ESB等非蛋白氮检测(点滴试验法)。

17啤酒糟(DBG


1)感官检查(为浅灰色至灰色,具有谷物发酵的香味,一般为粉状,无发热结块,焦味霉变等)——(2)水分测定——(3)过筛镜检(有明显的大麦皮的特征,呈三角形,外表面为淡黄色或灰色,有细皱纹不透明,内表面稍发白的块状。)——(4)过筛镜检-——(5)木质素检测——(6)尿素、铵盐、尿醛、ESB等非蛋白氮检测(点滴试验法)。

18 磷酸氢钙(DCP
1)感官检测(白色、微黄色、微灰色粉末或颗粒状。)——(2)水分测定——(3)细度测定——(4)过筛镜检——(5)盐酸滴定——(610%AgNO3滴定(镜检下结晶产生黄色针状物,当滴一滴饱和草酸铵,只有单磷钙会出现白云色扩大)。
19 固体蛋氨酸
1)感官检测(乳白色、颗粒小而均匀,手捻有滑腻感)——(2)水分测定——(3)过筛镜检(均匀的小晶体,晶粒透明,无其它特殊杂质或杂色。)——(4)水溶性(取0.5,加入30ml蒸馏水,短时间完全溶解,溶液呈均一透明状。)——(5)盐酸试验——(6)浓硫酸试验(取少许样品于点滴板上,加入4~5滴浓硫酸,无气泡、气体产生无沉淀发生,完全溶解。)——(7)浓硝酸试验(反应激烈,并产生大量气泡,气体呈红棕色,完全溶解,溶液呈浅黄色或棕黄色。)
20 液体蛋氨酸
1)感官检测(棕黑色、气味较重)——(2)镜检
21 赖氨酸盐酸盐
1)感官检测(乳白色或微有浅棕色的乳白色,颗粒较均匀,具有焦气味。口尝有腥、甜味。)——(2)水分测定——(3)细度测定——(4)过筛镜检(颗粒均匀,呈晶粒状,内白色晶粒和乳白色晶粒相混合。)——(5)水溶性(取样品0.5,加入30ml蒸馏水,全部溶解,溶液呈浅黄或棕黄色)——(6)盐酸试验——(7)浓硫酸试验(取少许样品置于点板上,加4~5滴浓硫酸,产生大量气体,快速完全溶解。)——(8)浓硝酸试验(取少许样品于点滴板上,加入4~5滴浓硝酸,无气泡产生,完全溶解,溶液呈浅黄色或棕色。)
22 玉米油
1)感官检测(黄色、无掺杂物)——(2)前、中、后下油取样——(3)加热试验(280摄氏度)油色变深但不得变黑,允许有微量析出物。——(4)浓硫酸点滴——(5)碘价(111~131)——(6)矿物油掺假试验。
23豆油
1)感官检测(黄色、无掺杂物)——(2)前、中、后下油取样——(3)加热试验(280摄氏度)油色变深但不得变黑,允许有微量析出物。——(4)浓硫酸点滴——(5)碘价(114-138)——(6)矿物油掺假试验。
24氯化胆碱
  显微镜观察及NaOH鉴别法:根据CCL吸水性强。NaOH易于与铵盐、尿素、三甲胺反应生成氨气进行检测。
  1)镜检(取适量样品于显微镜下观察,如果发现结晶或粉未状盐类且不吸潮,多为掺假或含量不足)——(2)将约1-2样品放入50毫升的烧杯中,加入2毫升的NaOH100g/l)溶液,立即用鼻闻气味或用广泛PH试纸鉴别,或有刺鼻气味逸出或PH试纸变蓝,则证明为掺假。——(3)乌洛托品及三甲胺检测:对于粉剂氯化胆碱样品3-5g, 加热水(约60-70℃)50mL, 振摇提取, 过滤, 取约20-30mL滤液。对于水剂样品则直接取1-2g,加水稀释。在滤液或稀释液中,加浓硫酸1mL,置电炉上加热、煮沸, 用沾有氨制硝酸银溶液或纳氏试剂的试纸检验,(取硝酸银1克加水20ML溶解,滴加稀氨水(1:2.5)边加边搅拌,至初显的沉淀将近全溶,过滤,滤液置棕色瓶内,暗处保存。钠氏试剂,按GB 603配制)。如产生的蒸汽使滤纸变黑,说明有甲醛产生。令该溶液冷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约5mL),煮沸,立即用鼻闻气味或用pH试纸检验看是否有氨气放出, 如试纸变兰, 证明有氨气放出。如产品加酸煮沸后有甲醛形成,说明有乌洛托品存在。如加碱煮沸后有氨气产生,说明产品中可能有乌洛托品或三甲胺存在。――(4)雷氏盐重量法与定氮法测定含量。
25
钠基膨润土


1)感官检测(白色、灰白色细粉状。)——(2)水分测定——(3)过筛测定细度——(4)镜检——手感检验。取膨润土样品,加少量水,用手混合。如手感涩、粗糙,没有粘性或粘性很低,是钙基(级)膨润土;如手感细腻、润滑,有较大的粘性(粘在手上难冲洗掉),是钠基(级)膨润土。――(5)溶水试验。在烧杯中倒入普通自来水,然后取一勺膨润土放入水中。如果膨润土快速沉底,说明是钙基(级)膨润土;如果膨润土先浮在水面,然后慢慢地溶入水中,并且呈凝胶状,说明是钠基(级)膨润土。


四、检测方法(本文中所指的水均是蒸馏水)
1、点滴试验(尿素、铵盐、硝酸盐、尿醛聚合物、ESB

1.1
尿素、铵盐、硝酸盐检测:

分别称取2对照样及试样放入试管中,加入10 ml蒸馏水搅拌,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均,静置,分别用长吸管各吸取六滴上清液分别于点滴板的3个滴孔中,分别测定尿素(加入1%溴百里酚蓝2-3滴,再加入0.4%尿素酶4-6滴。若变为蓝色即为阳性),铵盐(加入奈氏试剂2滴,立即观察颜色变化,若变为棕红色即为阳性)及硝酸盐(加入0.5%二苯胺试剂2-3滴,若变为蓝色即为阳性)。

1.2
尿醛聚合物检测:

将试管盖上瓶盖放入沸水浴中煮5分钟左右,趁热吸取上清液3滴于点滴板中,加入3滴蒸馏水,加入0.1%变色酸36滴,若变为蓝紫色,即为阳性。
1.3 ESB检测:
用小筛(40目)筛试样,细粉取少许至点滴板中,加入0.5%二苯胺试剂覆盖试样,至显微镜下观察,上浮物若有白、灰、蓝色细粉状即为阳性。
1.4 0.1%溴百里酚蓝指示剂配制:
称取0.1溴百里酚蓝试剂溶解于1.6ml 0.1N NaOH(称取0.4NaOH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溶液中,搅拌均匀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用0.1N HCL(吸取0.88mlHCL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调整PH值至2.3-2.4。此指示剂日常存放在棕色滴瓶于冰箱中,使用前提前拿出至常温情况下使用。
1.5 0.4%尿素酶试剂配制:
称取0.4克尿素至100ml蒸馏水中,混合均匀。此试剂日常存放在棕色滴瓶于冰箱中,使用前提前拿出至常温情况下使用。
1.6奈氏试剂的配制:
3.5g的碘化钾(KI)加入1.25g的氯化汞(HgCl2)加入80ml水(H2O),搅拌均匀有红棕色沉淀,加入氢氧化钠(NaOH)12g,继续搅拌至红棕色消失,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
1.7 0.5%二苯胺试剂配制:
溶解0.5克二苯胺于20ml蒸馏水,慢慢加入高纯浓硫酸80ml并混合均匀。
1.8醋酸铅试剂配制:
称5克醋酸铅于95ml蒸馏水中,加入2ml冰乙酸和5ml甘油并混合均匀。
1.9 羽毛粉鉴别:
挑出可疑物在白色点滴板中加入10%氢氧化钠水溶液,5分钟后加入醋酸铅试剂,如为羽毛粉即变为红棕色至褐色。
1.10动物的筋、蹄、角、血试验:
试剂:50ml冰醋酸和50ml蒸馏水混合配成50%醋酸溶液。
方法:滴加50%醋酸溶液浸泡一会儿。
蹄、角仍然是硬的、坚固的
(微粒)由暗绿色变为亮绿色
筋仍是柔软的,柔韧的
1.11血粉试验:
试剂:1. 1克二甲基苯胺PP-Benzylidene-bis(二甲基苯胺NN-dimethylaniline),加入100ml醋酸,再加入150ml蒸馏水。
2. 醋酸
3. 3%过氧化氢
方法:挑取小颗粒光滑的样品于点滴盘中,将二甲基苯胺溶液与3%过氧化氢溶液按4:1进行混合后,加1~2滴到试验样品上,如果是血粉,将由黑绿色变成亮绿色,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1.12水解皮革粉:
试剂:称2克二苯卡巴腙溶于100ml蒸馏水中,配成2%二苯卡巴腙溶液。
方法:滴加2%二苯卡巴腙溶液,水解皮革粉显紫色或红紫色
1.13皮革粉
试剂:钼酸铵5克,溶于100ml蒸馏水中,倒入35ml浓硝酸。
方法:挑2~3个褐色、黑色试验样品微粒到瓷点滴板上,加入3~5滴钼酸铵溶液,反应5~10分钟。皮革粉不变色,肉骨粉呈萤绿色。

2、水溶解分层沉淀:
  取样品少许于50ml小烧杯(10~20)加水溶解(30~50ml),静置5~10min,看其掺假情况,按其比例区分。植物性原料中掺砂杂、石粉、贝壳粉、泥土等在下层;动物性原料掺有麸皮、稻壳粉、花生壳粉在其最上层,砂杂石粉、贝壳粉泥土等在其最下层。
3CHCl3CCl4溶解分层沉淀。(主要适用于CGLF、RGLM、FM、MBM等):
 取样品少许(约10~20克)于50ml小烧杯中,加CHCl3CCl4约30~40ml,搅拌溶解静置约10min,看其分层比例情况,并用勺子勺出上层物后在通风橱风干,下层物也风干。
4、盐酸溶解法(普遍适用、也可用做木质素检测时即可):
 取少许样品于表面皿或点滴板中,滴加2~3滴盐酸,如出现气泡则说明掺有石粉、贝壳粉等。
5、淀粉的检测(SOM、RSM、CSM、FM、MBM等:)
 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加入约5倍样品的水,加热至沸,冷却后,滴入1~2滴I-KI溶液,若溶液即现蓝色或黑蓝色,表明掺有淀粉。
 I-KI溶液的配制:称16克KI加入100ml水中,再加入2克I,溶解后摇匀,置于棕色瓶中保存。
6、木质素的检测:
 取粉碎好的样品少许铺入表面皿中,用间苯三酚溶液浸湿,微热后放置5~10min,再滴加2~3滴11盐酸,若试样中出现散布的红点,说明掺入木质素。
 间苯三酚溶液的配制:称2克间苯三酚溶入100ml90%乙醇中。盐酸:1:1。
主要适用于SOM、FM、MBM等。RSM、CSM、WB、CGLM、RBF、RGLM适用效果不明显。
7、蛋白精的检测:
A法(碱处理法):用高型烧杯称取约3氢氧化钾及3样品,加水煮沸并微沸至溶液基本澄清(煮时不要用玻璃棒搅动),此时可观察下层有沉淀物,小心倒去上层溶液。分别用水、丙酮、乙醚清洗静置后倒去上层溶液,用微热烘干。用体视镜观察,蛋白精为表面为不规则的鱼籽状,用镊子一夹则散开呈不规则的小颗粒。
B法(变色酸法):镜检时若出现小球状颜色与周围不一致,用探针轻压后分散开并呈晶体状为可凝物。将其取入小烧杯中或培养皿中,滴入变色酸,微热变成兰紫色,则证明掺有蛋白精。
要求:(1)注意变色酸颜色的变化,一般3~4天用掉,否则倒掉重新配制:
   2)取样品尽量少些,变色酸试剂尽量多些;
   3)微热,不能加热过度,最好放置在水浴锅内加热或用余热微热。
C法(蒸馏法):1、取2-5经粉碎的试样于三角烧瓶或100ml蒸馏瓶中,加入100ml20%的硫酸溶液,蒸馏。将蒸馏出的馏分放入预先装有2ml75%的硫酸溶液及数粒变色酸的离心管中,溶液如呈蓝紫色,说明试样中含有尿醛聚合物或甲醛。
8、铵盐的检测:
 取少许样品放于50ml小烧杯中,加3~5倍的水,混匀静置约20min。过滤后取滤液于点滴板中,滴加3~5滴奈氏试剂,若立即出现棕红色环状,表明有铵盐掺入,无则需做尿素的检测。
9、尿素的检测:
 取待测样品与大豆粉按2:1比例掺匀放于滤纸中,放均匀,(有利于观察)用少许水浸湿,然后滴加几滴苯酚红指示剂,过一会儿若出现红点,则说明掺尿素。
  苯酚红指示剂的配制:称取苯酚红0.62,加入0.02NNaOH溶液7.5ml,再加入100 ml蒸馏水,振荡或搅拌18小时过滤。滤液即为指示剂。
10、双缩脲的检测:
  称取被掺样品2克入20ml水中,搅拌均匀后,静置10min,用干燥的滤纸过滤。取滤液4ml于试管中,加入6mol/lNaOH1ml,再加入1.5%CuSO41 ml,搅均匀后立即观察,溶液显蓝色表示没有掺假,显紫色说明掺有双缩脲,颜色越深掺的比例越大。
如测非蛋白氮仍然不能判断时,就需做水洗蛋白来检测。
11、水洗蛋白的检测(定量分析):
  称取0.2样品于250ml烧杯中,加水50ml后充分振荡10分钟,煮沸,静置1小时,用双层定量滤纸过滤,将滤纸与样品一起消化后测定粗蛋白的含量,同时做原样的粗蛋白的含量,两者相比较可看出是否掺有铵盐,及量的多少。两者比较偏差小于3%则视为正常,即没有掺有铵盐。如果以上方法检测后如有必要,可以测氨基酸的含量。
12、氧化铝的检测(定性分析):
  将可疑物从镜下夹出3~5粒,放入50ml的烧杯中,加入数滴稀硫酸(1+4),待溶解后取此溶液2滴于定性滤纸上,再滴加2滴茜素(1g./l),将滤纸在浓氨水瓶口上方熏至桃红色立即离开氨瓶,并将滤纸放在洁净的石棉网上,手拿着石棉网在电炉上微热一下,若紫色褪去出现红色,则样品中含有氧化铝。
13、矿物油的检测:
    取油样1m置于125ml锥形瓶中,加入1ml氢氧化钾溶液(32)和25ml无水乙醇。瓶口插一长玻璃管作为空气冷凝管,于水浴上回流进行皂化5分钟,皂化时应时时加以振荡。取下锥形瓶,加水25ml,摇均匀,溶液如呈混浊或有油状物析出,即表示掺有不能皂化的矿物油。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20 收起 理由
zuoyf + 2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8-14 16: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提供实用的检验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17: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 楼主 你真是有心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18: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总结得太好了,这墨全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4 19: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借花献佛,看到了好资料就想和大家分享分享,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20: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太感谢楼主了:xigua::xueh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9 11: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4 18: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感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4 20: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hao a   heh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8 20: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好的贴子,谢谢楼主!!

我看到中间有柠檬酸渣,不知道你那里有没有具体的营养参数,和你检测中遇到的一些掺假方面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1-1 19:0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