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 出现症状的日龄
| 发病率
| 死亡率
| 季节
| 仔猪其它症状
| 腹泻外观
| 其它猪症状
| 发病及经过
| 有关因素
|
大肠杆菌
| 任何时间,易感高峰期在1~4日龄和3周龄
| 不一,通常中等,典型为整窝感染,邻窝可正常
| 不一,中等
| 任何季节,受凉或无乳的仔猪多发
| 脱水,腹膜苍白,尾部可能坏死
| 黄白色,水样,有气泡,恶臭,PH7.0~8.0
| 母猪不感染,初产母猪所产仔猪比经产母猪严重
| 渐进发作,缓慢传染全舍。后产的仔猪发病较先产的仔猪严重
| 常与管理差,环境脏、非最佳环境温度有关
|
流行性传染性胃肠炎
| 1日龄以上,各种年龄可同时发生
| 接近100%
| 1周龄以下接近100%,4周龄以上几乎0
| 寒冷的季节.(11-4月份)
| 呕吐、脱水
| 黄白色(可能浅绿色),水样,有特殊的气味,pH6.0~7.0
| 母猪厌食,可能呕吐,粪便软,无乳,迅速传播至其他猪
| 暴发,所有窝同时发生
|
|
地方性传染性胃肠炎
| 6日龄或更大
| 中等,10%~50%
| 低,0~20%
| 无
| 呕吐、脱水
| 同上
| 母猪通常不发病,哺乳猪可能腹泻
| 整窝散发,慢性经过
| 经常引猪、连续产仔、特大猪场
|
球虫病
| 5日龄以内的仔猪不发病,常见于6~15日龄,尤其是7日龄
| 不一,最高可达75%
| 通常低
| 8~9月份为高峰期
| 体瘦,被毛粗,断奶时体重较轻
| 糊状,大量水样、黄灰色、恶臭、pH7.0~8.0,有些猪腹泻,其它猪可见‘绵羊粒’屎
| 母猪正常
| 传染慢,逐渐发病
| 硬地板
|
轮状病毒
| 1~5周龄
| 不一,最高可达75%
| 低,一般5%~20%
| 无
| 偶见呕吐,为糊状混有黄色凝乳状物
| pH6.0~7.0
| 母猪很少发病
| 流行性,突然发生,地方流行,与传胃相似
|
|
A型或C型产气荚膜梭菌,PA最急性,A:急性,SA:亚急性,C:慢性
| 通常1~7日龄,PA:1日龄;A:3日龄;SA:5~7日龄;C:10~14日龄
| 每窝1~4头猪表现症状,一般最健康的仔猪最易发生
| 最急感染仔猪100%死亡,慢性感染存活率较高
| 无
| PA:俯卧呈划水状,偶见呕吐;SA和C:体弱,被毛粗
| PA:水样、黄色至血色腹泻;A:淡红棕色水样粪便;SA:水样,黄色至灰色粪便,无血色粪便;C:黄色至灰色黏液
| 母猪正常
| 缓慢传播整个产房,4种症状可同时见于不同窝
| 常见于引进新猪后第一次暴发
|
其它梭菌病
| 通常1~7日龄
| 发病率10%~90%,2/3的产房发病,每窝1/3仔猪发生
| 最高可达50%,一般20%
| 无
| 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有时呼吸困难,腹部扩张,阴囊水肿
| 黄色黏液状至水样
| 母猪正常
|
| 出生时用抗生素治疗
|
类圆线虫
| 4~10日龄
|
| 最高可达50%
| 无
| 呼吸困难,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 母猪正常
|
| 美国南方诸州
|
猪痢疾
| 7日龄以上,尤其是2周龄
| 窝中散发
| 低
| 夏末和秋季
| 无脱水
| 水样带血和黏液、呈黄色至灰色
| 母猪正常,较大猪可见腹泻
|
| 第一次暴发常见于引猪后
|
沙门氏菌病
| 3周龄
|
|
|
| 败血症
| 黏液带血,
|
|
|
|
猪丹毒
| 通常1周龄以上
| 整窝散发
| 中度至高度
|
|
| 水样
|
|
| 母猪未免疫
|
流行性伪狂犬病
| 任何日龄,在日龄小的猪较严重
| 可高达100%
| 高,50%~100%
| 冬季
| 呆滞、流涎、呕吐、呼吸困难、共济失调、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流产
| 在以前未感染的猪群暴发
|
|
低血糖(无乳症)
| 产后无乳,1~3日龄,腹线不好,2~3周
| 不一,5%~15%的窝数发病
| 在发病窝中较高
|
| 虚弱、无活力、体温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水样
| 母猪无乳,食欲差,乳房炎、乳头内翻
|
| 地滑,产房板条箱设计不当
|
弓形虫
| 任何年龄
| 不一
| 不一
|
| 呼吸困难,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水样
| 母猪正常
|
|
|
猪流行性腹泻
| 任何年龄
| 不一,但通常高
| 中度至高度
|
| 呕吐,脱水
| 水样
| 较大猪可见严重的症状
| 暴发,快速传递
|
|
疾病
| 肉眼剖检病理变化
| 显微镜检
| 诊断
|
大肠杆菌病
| 胃充盈,乳糜管内有脂肪,肠充血或不充血,肠壁轻度水肿,肠扩张充盈液体,黏液和气体
| 无病变
| 显示大肠杆菌黏附于肠壁上,每毫升小肠液可培养出104菌落,证明有毒素
|
传染性胃肠炎
| 乳糜管中无脂肪,肠内有黄色液体和气体,肠血管充血,小肠壁变薄,胃壁出血。胃内容物:出生2~3d的为乳,4~5d的是绿色黏液
| 空肠、回肠肠绒毛严重萎缩,可能有肾病
| 小肠做荧光抗体检查,肠内容物直接电镜检查,病毒分离
|
球虫病
| 纤维素性坏死性伪膜,尤其是空肠和回肠。大肠无病变
| 轻度至重度肠容貌萎缩,纤维素性坏死性膜
| 空肠或回肠粘膜涂片,瑞氏,吉姆萨或新甲基蓝染色,检查裂殖子
|
轮状病毒性肠炎
| 胃内有奶或凝乳块,,肠壁变薄并充满液体,盲肠、结肠扩张,乳糜管内有不等量的脂肪
| 空肠、回肠有中度的肠绒毛萎缩
| 小肠做荧光抗体检查,肠内容物直接电镜检查,病毒分离
|
A型或C型产气荚膜梭菌
| 病变见于空肠、回肠。最急性:肠壁出血,肠内有血样液体,浆液血性腹腔液,腹膜淋巴结出血。急性:空肠壁黏膜变厚、坏死、气肿,有坏死性膜;亚急性和慢性:少见出血,膜变厚
| 肠壁广泛出血,黏膜坏死,可见革兰氏阳性杆菌
| 黏膜涂片革兰氏染色检查,可见阳性杆菌,组织病理学检查,微生物培养并鉴定毒素
|
其它梭菌
| 接肠系膜水肿
| 结肠病变:固有层化脓灶,节段性黏膜糜烂,可见革兰氏阳性杆菌
| 病原分离。A和B毒素
|
类圆线虫
| 肠黏膜点状出血,偶见肺出血
|
| 粪便检查虫卵
|
猪痢疾
| 局限于大肠壁的病变:充血、水肿、轻度腹水,黏膜为黏液纤维素、出血性,常有伪膜
| 表层坏死和出血
| 培养、组织病理学
|
沙门氏菌病
| 整个胃肠道卡他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实质器官和淋巴结出血和坏死,肝脏局灶性坏死,胃肠道弥漫或局灶性坏死,胃肠道弥漫或局灶性溃疡
| 肠黏膜溃疡,肝和脾脏有坏死灶
| 培养、组织病理学
|
低血糖
| 胃空虚,乳糜管内无脂肪
| 无病变
| 典型症状,查无病原
|
伪狂犬病
| 坏死性扁桃体炎,咽炎,肝脏和脾脏坏死灶,肺充血
| 非化脓性脑膜炎,血管周围套
| 从冻存的扁桃体和脑分离病毒,荧光抗体检测,血清学检查
|
弓形虫病
| 肠溃疡、各器官可见坏死灶,淋巴结炎
| 局灶性坏死区
| 组织学和虫体检查,血清学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