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449|回复: 22

[版主发言] 《中国式管理》是伪科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4 15: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式管理》是伪科学 谋易说:这篇文章是转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
07-10-14 01:16  发表于:《江南学社》 
    当前所谓的“中国式管理”很流行,源于管理学家曾仕强先生写过一部书《中国式管理》。该书我也读过,对于书中的高妙观点基本上不赞同。曾先生自称在英国莱斯特大学获得管理哲学博士学位,然而让人不解的是他为何对中国传统那套处世方式情有独钟,将传统文化的糟粕拿到桌面上来说是圭臬,曾先生堪称当代第一人。


    “中国式管理”的概念是怎么炮制出来的呢?曾先生自己心里都有点发虚,在序言中承认:“到底有没有中国式管理,一直是大家关心的课题……科学无国界,从管理科学的层面来看,无所谓中国式管理,当然也就没有什么美国式、日本式的区分”。看看,对于概念的提出自己都没有办法说服自己,又怎么去说服别人呢?为了找到“中国式管理”的合法依据,曾先生故弄玄虚地谈起了中国传统哲学,他说:“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现代管理科学,这就是我心目中真正的中国式管理。”“中国式管理原来只不过是中国式管理哲学,并没有发展出一套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管理的管理科学”。瞧,“中国式管理”又变成了“中国式管理哲学”,并且还是与现代管理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真佩服曾先生的中国式逻辑。稍微具备一点常识的人就会发现,这种表述存在巨大的漏洞:中国管理哲学与现代管理科学是不可能统一在一起的,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是西方哲学,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本身就是两个完全相悖的体系,二者永远也不可能交叉。西方哲学是外向的,探索自然规律和世界奥秘,具有求真实证精神;中国哲学(如果也算有哲学的话)是内向的,主要强调自我修为,基本都是一些道德知识,完全谈不上对真理与世界本质的探究。因此,中国式管理哲学与现代管理科学相结合,注定就像中西医结合一样,只是一个哗众取宠的拉郎配。

    曾先生称“管理就是修己安人的历程”,这个定义就下得不怎么高明,修己安人可以是管理中的一项内容,但绝对不是管理的全部。比如管理的目标是什么?就是让自己和他人都安安乐乐、高高兴兴?这种理念治理一个家庭尚可,但用来治理企业,简直就是牛头不对马嘴。企业有自身的经营目标,管理不以绩效目标为重,却忙着“修己安人”,实在是不务正业。

    中国式管理号称有三大主轴,即以人为主、因道结合、依理而变。先说“以人为主”吧,曾仕强认为西方管理是“因事找人”、“以事为主”的,即将工作分门别类,采取明确分工的原则,划分部门、规划职位,然后根据职位的实际需要招聘人员。曾仕强觉得这样不好,会常常导致员工辞职或被解雇,于是提出“以人为主”的原则,主张不是人配合事,而是因人设事,让事情配合人,这样才能体现人性化管理。如果按照曾先生的观点和逻辑,那么那些已经倒闭的国有企业都是世界上最好的企业了,例如为了安置老同志或者出于权谋和平衡的考虑,一个小厂可以设立10多名副厂长,一个科室可以设立5个副科长、1个兵。为了安置领导家属或子弟,可以多设几个“不管部”,纯粹拿工资却没有活可干……然而这样的企业没有不短命的。很显然,“以人为主”是非常荒谬的,违背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经济发展规律。曾仕强显然将“以人为主”与“以人为本”混淆了,二者并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一个方面,意思是尊重和维护人的人格、尊严和权利,以人为本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决不是迁就员工、丧失原则。西方管理实际上是“以事为主”和“以人为本”的有机结合,事实证明这才是科学合理的方式。

    再说“因道结合”,意思是“道不同不相与谋”,“要开拓事业,先找三五位志同道合的亲友,再作计议”。这个道理没有错,但是这也并非中国管理所特有与独创的,难道外国人创业就不找志同道合的人?此外将创业的合作伙伴局限于“亲友”,是否太狭隘?我们看看西方现代企业管理,“因道结合”正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用共同的价值理念号召和团结员工,这正是企业文化的作用。曾仕强将西方管理的基本思想据为己有,认为这是“中国式”的,显然不够厚道。在美国的思科公司,凡是不能贯彻企业文化的经理人将会被替换掉,难道思科也是学了中国式管理?

    再来谈谈“依理而变”,曾先生说“一切变来变去,变到合理的地步”。这当然是对的,然而曾先生又犯了与前面相同的错误:主张变化和发展,不是中国式管理的独创,难道西方现代管理主张一成不变?恰恰相反,西方管理对变化始终持积极与欣赏态度的,近年来企业变革、流程再造的理论大行其道,证明西方管理早就是“依理而变”的。将这一点也归属为中国式管理是不对的。
   
    综上所述,中国式管理的三大主轴要么是荒谬的,要么是“拿来”的,都不能成为中国式管理的根基。根基都不成立了,中国式管理还能成立么?

    在中国式管理在具体操作层面,曾先生的秘诀就是“以明哲保身为根本理念”,“用推、托、拉来化解问题”,“以化解代替解决”,“人人都合理地阳奉阴违”,“妥当性大于真实性”,等等,读来让人目瞪口呆。管理者如果都不去承担责任,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企业如何生存与发展?如果大家都采用推、拖、拉化解问题,组织效率如何提高?企业亏损了、行将倒闭之时,你的推拖拉还能管用么?化解真能代替解决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是粉饰太平,暂时掩盖矛盾。矛盾如果不能当场解决,日积月累集中爆发,那么就是谁也解决不了了。至于“合理地阳奉阴违”、“妥当性大于真实性”则是赤裸裸的圆滑哲学,只会让人际关系更加复杂,增加内耗,降低效率。与之类似的还有:沟通要做到“以不明言为基础”,因为话不明说一方面让自己隐藏起来,不至于被别人抓住了弱点;另一方面让自己有回旋的余地,反正话没有说出口,怎么改都可以;再者,话不明说才能引出对方的本意,让对方暴露出来。这些还不够,最高境界是开会时做到“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他有他的一套理由,说“会而不议”能够明哲保身,不当出头鸟;“议而不决”可以保持一团和气,避免矛盾当场激化;“决而不行”就可以随时应变。

    读来读去,我们发现曾老先生的牙缝里就蹦出了两个字:混世。老实说,我觉得曾先生这部书没有什么创造性、建设性的观点,全部都是将传统的处世哲学搬过来,强加于管理的头上。如果作为个人的处世学问,我觉得无可厚非,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处世方式。但是如果将一套灰色的东西拿来来治理众人,那就罪莫大焉!

    因此,“中国式管理”完全是一门伪科学,它自吹自擂打着 “21世纪全球瞩目的中国式管理经典”的旗号,实际上没有丝毫的科学性。中国式管理其实是滑稽可笑的,这套东西经过中国几千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了它对组织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说白了,中国式管理就是农业文明时代的权谋家治理和个人混世哲学相结合而形成的怪胎,它与现代管理理论与原则完全相违背。曾先生始终没有将混世与管理的概念区别开来,混世是一种下作的个人处世方式,管理是要管理众人之事、实现组织目标。管理与混世法则是一对矛盾,管理是“上有政策”,混世是“下有对策”。曾仕强在书中很多地方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从管理学家摇身变成了混世学教父,专门教人“下有对策”,实在有辱斯文。《中国式管理》实际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欺世盗名。

    遗憾的是很多中国企业家对曾老先生顶礼膜拜,将2000多年前就已经成形的处世哲学重新温习了一遍,笔者看到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中层和高层管理者在努力学习“中国式管理”,老实说,这套理论还特别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因为这套理论正是对大家数十年来混世与权谋经验的总结。
    西方现代管理理论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学科体系,被无数事实所反复验证的。在中国式管理和现代管理理论中间,我们只能选择一种。我们应该明白,真理只有一种,不要指望什么东西都可以投机取巧,搞中国特色,不需要伤筋动骨就找到一套适合中国企业的理论来。华为在向IBM学习业务流程的时候,面对那些说IBM那一套不适合华为的人,任正非声色俱厉地说:“我们坚决反对搞中国版的管理、华为特色的管理。所谓管理创新,在现阶段就是要去消化西方成熟的管理。”华为采用壮士断腕、削足适履的勇气,全面而彻底否定原来那套管理模式,引进了集成产品开发和集成供应链两大业务流程,获得巨大成功。如果华为也搞中国式管理,那么它在国际化过程中早就跨掉了。华人首富李嘉诚虽然是中国传统商业精神的推崇者和亲身实践者。但是,李嘉诚在进行《管理的艺术》演讲时,也不忘提醒台下那些虔诚的MBA学员:“事实上,我是依靠西方管理的模式,不然也难以从50年前的个人的小型公司,发展到今天全球52个国家超过20万员工的企业”。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绿缘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8-5 23: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也是不是有点太媚洋了,中国的东西我认为也并不你说的一无是处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6 08: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注意楼主仅为转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6 11: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瞎扯蛋,怎么没有作者,是怕骂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6 18: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自xishuanhu 发表于 2009-8-6 11:49的内容
瞎扯蛋,怎么没有作者,是怕骂吗?
西祠胡同里的“江南学社”你可以找找看,如果能找到,去那里骂他:)3:
http://www.xici.net/b37013/board.as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6 18: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有他的独到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6 20: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揭露深刻,我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7 11: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本书谈不上什么伪科学,管理学本是一门比较复杂的东西,成功的实践却无法复制,或许一本书中的其中一句话却能启发一个企业管理者建立自己独特的管理体系从而走向成功。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xishuanhu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7 12: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式管理是将管理完全确立为以人为主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管理就变化成为了管理人。
无法评价到底是否是伪科学,或者说,管理本身就不一定是严密的科学。不过中国企业要想发展,要想长久的发展,实现所谓的基业长青,中国式的管理特色少一点或许企业寿命可以更长一些。无他,因为中国式管理是一个筐,什么不合理的管理方式方法理念都可以套用中国特色来解释,如此下去,自然要出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13: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提倡“中庸”,管理也应该提倡“中西结合”,什么样的管理,要看是什么样的企业环境——我的一家之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2 17:5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