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268|回复: 2

养猪系统资料(正大资料)-配种妊娠管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6 20: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简介
配种间的目标是用健康的配种公猪与符合种用体况的母猪适时配种以提高受孕率,断奶母猪的日常管理应重点放在发情刺激。
断奶后,乳房会因乳汁分泌而膨胀起来,当乳汁的分泌与再吸收保持平衡时,哺乳过程就会逐渐停止。断奶2─3天后,乳房膨胀减少,蜂窝组织开始分解,同时FSH刺激卵母细胞发育成卵泡,卵巢卵泡韧带就会快速增大并开始分泌雌激素,以便为子宫接受受精卵作准备,并刺激表现发情症状(见2.7.2),雌激素会促进LH的分泌,LH能使卵泡发育成卵子,并加速排卵。
4.1
确保断奶母猪适时而成功的配种
断奶至配种阶段是种猪管理的重要方面,有效的配种就决定了产仔的结果,断奶到配种间隔影响产仔指数,也影响产仔数。
妊娠和哺乳阶段的管理对母猪的断奶至配种间隔有重要影响。
—
哺乳期:缩短哺乳期会延长断奶至配种间隔

—
哺乳期饲养:哺乳期体重损失过大会延长断奶至配种间隔,因此在哺乳后期需要大量采食高营养浓度的哺乳饲料

—
断奶到配种前的采食量:采食量高能减少断奶至配种间隔,并增加排卵量(特别是初产母猪),提高受孕率。

—
接触公猪:母猪应养在公猪附近或每天与公猪接触。

—
混群:增加应激刺激但可能会造成一些损伤。

—
圈舍:群养时要有足够的空间以便于母猪发情.

—
温度:当日采食32.5MJ 消化能时,在水泥漏缝猪栏内母猪的最低临界温度为20℃,在有稻草的群养圈为15℃,低温会抑制发情.

—
光照:实际上,配种母猪需50lux的光照(以能看清报纸为宜),尽量用自然光,不足部分为人工光照,以保持光照时间16小时/天。

4.1.1
断奶天数
断奶日龄取决于保育舍的条件、管理及能替代母乳的饲料质量,早期断奶已经成为SEW(早期隔离断奶)系统的一个特点,而17─18天断奶已很正常,早期断奶会对产活仔数和配种成绩产生影响。
断奶天数的选择依赖于猪群规模和个人的喜好。在小猪场常在星期三或星期四断奶,这样多数配种就会在下周中间而不会在周末。星期三断奶较好,因在星期天只有少数猪配种而使大部分产仔集中于星期四、星期五(114天后)。然而大型猪场(1000头母猪以上)则每周断奶两次,而特大型猪场可每天断奶。
4.1.2
断奶程序
断奶程序的目标是通过一个正确的日程安排来尽可能减少对母猪\仔猪和职员的应激.下边是一个典型的断奶程序:
—
先移走断奶仔猪,后移走母猪

—
静静地把母猪赶到配种间或淘汰区域

—
配种舍的圈栏应以能看、闻、听到公猪为宜,最好能有鼻对鼻的接触。

—
饲喂在漏缝或实心水泥地面的圈栏时,舍温应保持在20℃,采用垫草的舍温可降到15℃。

以下几点适用于群养系统:
—
每头母猪最小需要2平方米的圈舍,减少应激和舒适圈舍有助于缩短断奶至配种间隔。

—
断奶时按母猪体型、体况分群。

—
一头公猪和断奶母猪同栏饲喂1-2天有助于合群。

—
混群时圈舍应有避难场所。

4.1.3
断奶后饲养
母猪断奶后饲养的目的是让母猪产生尽可能多的健康卵子,高水平的饲喂即可产生较多的健康卵子,因此断奶母猪应自由采食,湿拌料将有助于增加采食。
断奶母猪自由采食也能使体况差的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恢复体况并有助于刺激发情。
为了中断哺乳,没有必要在断奶后限制饲喂。
断奶母猪进入配种房时应注射多维素(A、D、E)。断奶至配种间隔有问题的猪场,可在断奶前7天到配种时每天供给200g葡萄糖。
4.2
刺激发情和配种
第2部分和人工授精手册中的一些原则也适应于断奶母猪。
与公猪接触有助于断奶母猪出现静立反射。栏养母猪很容易发情,母猪群养能减少断奶至配种间隔,而且增加怀孕率。然而,饲喂在不合适的圈栏内容易造成损伤。
—
栏养母猪应该能看到公猪,断奶后应每天查情。从断奶后第4天直到配种应有规律地把母猪赶入公猪栏,同公猪接触。


—
每群母猪都应用一头成年公猪来检查发情症状,交换母猪和公猪的圈栏可以改善公猪对母猪的影响,使每栏母猪都可接触两头公猪。习惯性对于断奶母猪来说不是一个问题。

—
如果母猪在断奶后4天内就出现发情,则有必要从断奶开始每天都把母猪赶入公猪栏同公猪接触。












—
对一天一次的查情来说,采用上午/上午配种制度较为适宜,但对上午发情不明显的母猪,应在下午再查情,并在出现静立反射时配种。

以上方法应根据断奶至配种间隔作相应的调整,1994年德国的Dr.K.Weitz指出:断奶至配种间隔越短,发情持续时间就越长,发情症状越明显。
配种制度对断奶至配种间隔的影响

以下是典型的配种/人工受精时间同断奶至配种间隔的关系:

断奶后的天数
第一次站立反应
配种制度


4
上午—推迟配种
下午 下午 上午


下午—推迟配种
上午 上午 下午


5
上午

上午 上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6
上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所有返情母猪、妊检阴性母猪
上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在母猪发情晚期AI或本交易造成对母猪的感染,恶露也会影响配种制度。只有当母猪出现静立反射时才实施配种。
配种后,母猪应尽可能保持安静和舒适,一旦母猪最后一次配种结束,就应立即赶到限位栏内。群养时不应同原来的断奶母猪放在一起,而应同刚配完种的母猪放在一起,组成新群。然而,配种后的母猪应尽可能地不要混养。
总的来说,配种后7—30天的母猪不应被赶动或混群。
进入配种间的所有母猪都必须认真检查,单独的记录应强调到第一次配种的平均天数和断奶后7天配种的百分率。
自然交配时还需考虑以下要点:
在一个情期内,用2头或更多公猪配一头母猪是很普遍的,其优势在于:
—
更好的利用公猪

—
避免公猪过度使用和使用不足。

—
对公猪要做好安全防卫及避免配种能力低、临时或长久不育等工作。

其缺点主要在于:
—
有传播性传播疾病的风险

—
难以判定公猪的不育,易导致与遗传相关的问题或异常

用自然交配结合人工授精的益处在于没有传播疾病的危险。
4.3
降低非生产天数
为了保持种猪群的高繁殖性能,生产者必须认识到繁殖失败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其对生产的影响。下边就讨论非生产天数。
窝数/配种母猪头数/年 对猪场生产水平有重要影响, 窝数/配种母猪头数/年取决于怀孕期、哺乳期和非生产天数:即母猪只有消费而没有产出的时间。妊娠期大约115天,哺乳期决定于产房的设施和个人的喜好,因此非生产天数就成为有效改善繁殖性能的关键。
NPD(非生产天数)的分析对于改善配种问题特别有用。


NPD由以下部分组成:
断奶到第一次配种间隔
配种—返情
}

配种—发现空怀
}

配种—流产
}
怀孕失败

配种—产仔失败
}

孕检阴性—再配种
}

空怀/流产—再配种 }
配种—淘汰
}

配种—死亡
}
怀孕母猪的损失

断奶—淘汰
}

断奶—死亡
}
其它方面的损失

尽管断奶到配种间隔是造成NPD的主要因素,但改善其它方面也有很大潜力。

4.3.1
查返情
所有配种母猪都必须经常查情,直到在60天左右能明显看出妊娠为止。
—
在配种后着床(12—23天)前胚胎全部死亡,母猪会返情,有规律地间隔为18─24天。

—
在配种后30─40天即着床后到钙化前的胚胎死亡,会导致返情推迟或返情不规则。

—
骨胳钙化开始后,胎儿的死亡会造成木乃伊,如果全窝都是木乃伊可能与伪狂犬病有关,且不会返情。

—
整个妊娠期都可能发生流产,流出5─10天后会出现发情或保持乏情状态。

查返情时必须考虑以上情况。
—
查返情时最好用公猪,公猪在母猪栏前走,并与母猪鼻对鼻的接触。群养时可把公猪赶到母猪栏内,饲养员要注意发现3周外的不规则返情。

—
查返情时,饲养员要注意查看正常的返情征状,即压背,竖耳、鸣叫、阴户肿胀、红肿。栏养时发情的母猪会在其他母猪躺下时独自站着。

—
可用姆指测阴户温度,翻查阴户是很有用的:清晰的、粘性分泌物,阴户温度增加。有清晰的粘性分泌物及发情的其它症状、对公猪感兴趣的母猪,应赶到靠近公猪栏的地方观察。

—
返情前,有些母猪会流出像脓一样的、绿色的或黄色的恶露。这说明子宫或阴道有炎症,因此应注射抗生素并给予特殊照顾。如果分泌物是化脓的、难闻的,应应淘汰该母猪。这类母猪的配种只能采用人工授精。



返情母猪的保留和重配决定必须考虑许多因素,例如:淘汰母猪的价格,后备母猪的情况和造成返情的原因等。不只是母猪的原因,还有公猪或AI操作者也有影响。

4.3.2
怀孕诊断
改善怀孕诊断率比改善分娩率容易的多,怀孕诊断对于所有猪来说都是基本的程序。训练有数的操作者能在25天左右检测出怀孕。Doppler检测仪和超声波能在21天返情前检测出怀孕。配种后的28天着床结束,所以所有早期诊断都必须在配种后30天重新确认。配种后25─35天进行两次怀孕诊断是理想的,以便在42天返情时对阴性和问题母猪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所有母猪进行有规律的视觉评估是很重要的,即使在诊断确定后少数母猪也有胚胎再吸收和流产的可能。

4.3.2.1
超声波检查器
有多种超声波检查器都可用来检测怀孕母猪子宫内充盈的羊水,然而不正确的测定位置可能会检测到充盈的膀胱,而误以为是子宫,结果产生错误的诊断。因此怀孕检测最好在母猪排尿、吃食喝水后进行,另外在羊水少时也不可能确定怀孕。
一些比较好的仪器对妊娠阳性的准确率约为93%,对妊娠阴性的准确率为83%。

4.3.2.1
Real Time超声波测孕仪
这种机器和其它用于母体监视的仪器一样,但它的价格昂贵,要6000美元,这种机器由电极组成,能发出音波和回收声波,回收的声波能在屏幕上组成亮点,每个亮点的亮度决定于反射波的振幅,这些亮点组成一个图象。骨头是亮白的,液体是黑色的,体组织是灰色的,组成的图象会在一秒种内扫描许多次,从而呈现出移动的图象,产生“全真”的效果。
“Real Time”检测仪能在配种后24天确认妊娠,而别的测定仪则需在配种后30天后才能确认。

4.3.2.2
Doppler仪器
胎儿的脉博可通过声波反射来检测,反射的声波被放大后可通过听觉查孕仪来检查,如“Rotech”模型,听到子宫动脉的博动是可能的,血流量增加是怀孕的第一现象,放大后的声波在32天可以听到,而胎儿的心跳要在40 天才能听到,这些博动有3种不同的声音,但任何有规律的博动声音,快或慢都是怀孕的前21天的正常症状。

4.3.3
控制屠宰或死亡
好的卫生和防疫程序,加上对病猪的及时治疗,对于减少疾病对NPD的影响是需要的,注意建筑的维修、环境、畜群比例、饲养等能使怀孕母猪和后备猪因体况差或受伤而被淘汰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4.3.4
断奶到淘汰间隔
在考虑运费和屠宰价及饲喂所需的费用后,应尽快将确定为淘汰的大量母猪转走。

4.4
问题母猪
激素治疗(注射FSH)是最后的手段,最有效的是使激素治疗与正常发情相一致,正常的发情大约会出现在断奶后5天和26天,注射FSH 4─5天内会刺激发情,最有效的是在断奶后21天注射。
对问题母猪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食客──断奶后7天仍不发情的母猪应群养在一起,并每天与公猪接触,在21天注射PG600,如果7天后不发情则宰掉。
怀孕检测—阴性……赶回配种间每天查情,如果在47天仍没发情则再次妊检,发现孕检阴性后注射PG600并群养,如果54天时还不发情就宰掉。
早期断奶的母猪──早期断奶后不发情的母猪应被淘汰,特殊的早期断奶母猪应间隔一个情期、并在预计发情期的7天前转入有应激因素的圈栏。
空怀母猪──最好立即淘汰,如果需要重配应立即群养,并注射PG600,7天后仍不发情者宰掉。
流产──最好立即淘汰,如果需要重配,应在流产后14天群养,并注射PG600,7天后仍不发情者宰掉。

4.5
怀孕期饲养
高产的康贝尔母猪需要控制体重和背膘变化。为充分发挥全部遗传潜力,尽可能增加产仔数,就需要在妊娠期细心控制体重和背膘,在哺乳期和断奶至配种间隔要采食量大并保持最小的体重损失。初产对第二窝和以后的性能有显著影响,因此对第一次哺乳时过量的体重损失,需要通过正确的饲养来防止,并防止第二窝产仔数的减少,增加断奶至配种间隔,提高淘汰率。
在妊娠期,饲料能有效地用于生长和繁殖。青年母猪或经产母猪正处于合成代谢阶段,相对低的营养投入能维持母体体况、胎儿生长所需营养,所以估计营养需要时需考虑净体重;


康贝尔母猪各胎次的能量采食水平详见表4.2




表4.2
不同配种体重的妊娠母猪的能量和饲料采食




饲料摄入(公斤/天)
胎次
配种时体重
(公斤)
能量摄入
(MJ/天)
日粮消化能12.5
(MJ/公斤)
日粮消化能13.5
(MJ/公斤)
1
2
3
4
5
6
7
140
170
200
220
230
240
250
28.0
30.8
31.4
30.9
31.8
32.7
31.4
2.24
2.46
2.51
2.47
2.54
2.62
2.51
2.07
2.28
2.33
2.39
2.35
2.42
2.32

实际上,在适温环境中,青年母猪怀孕期的采食为2.0─2.25Kg/天,经产母猪为2.25─2.50Kg/天。

4.5.1.2
怀孕期──蛋白和赖氨酸需求
目前有关高产瘦肉型猪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需求的信息是有限的,基于估计的母体和胎儿重,怀孕期赖氨酸需求大约是10─12g/天。
然而,康贝尔母猪到第四胎因瘦肉生长所需营养增加,推荐赖氨酸需求为12─14g/天。基于理想蛋白的组成,其它的氨基酸需求可根据与赖氨酸的关系来设定,必需氨基酸需求与商品猪一样,因大多数氨基酸最终用于母猪瘦肉生长及其胎儿的生长(表4.3)。

表4.3
怀孕期必需氨基酸需求


平衡目标
日摄入量(克)
赖氨酸
蛋氨酸
蛋氨酸+胱氨酸
苏氨酸
色氨酸
100
30
55
65
20
13.0
3.9
7.2
8.5
2.6

基于青年母猪怀孕期饲料摄入为2.0─2.25kg/天,建议日粮中赖氨酸含量为0.55─0.65%。

4.5.3.1
怀孕期饲养
怀孕期过量的饲喂会导致哺乳期食欲减退,结果会使母体组织、脂肪和瘦肉损失增加。(表4.4)
在室温情况下,摄食不应超过2.5kg/母猪/天,应接近2.0─2.25kg/天。(表4.4)

表4.4
怀孕期采食对哺乳期采食和体重背膘损失的影响

怀孕期
(公斤/天)
哺乳期
(公斤/天)
母猪体重变化(公斤)
P2变化
(毫米)
断奶到发情的天数(天)
2.6
2.4
2.2
2.0
1.8
1.6
4.7
4.8
5.2
5.9
6.1
5.9
-15.4
-9.1
-6.4
-3.1
+4.5
+5.7
-2.8
-1.4
-1.5
-1.1
+1.8
0.0
15.3
11.7
5.9
7.1
4.1
4.0

妊娠期日粮2.0─2.5kg/头/天,饲喂水平应从配种到怀孕90天,并根据体况作调整。
大多数胎儿会在怀孕后期21─28天内大量增重,因此母猪的营养需求应增加。为了减少母体组织的消耗来满足需要,从怀孕90天起,怀孕料应增加到3.0─3.5公斤/母猪/天,或从妊娠100天起3.5─4.0kg/天。若用哺乳料,可在怀孕的90天起饲喂2.8─3.2公斤/母猪/天,或从100天起3.0─3.5公斤/母猪/天。
110天后减为1.8kg/天直到分娩,可以减少MMA综合症。
4.5

在怀孕期的体重变化和胎儿的潜在增重,体重和背膘的变化详见表5.2和5.3。青年母猪从135─145kg开始配种到第6胎时体重应达到240─280kg。

表4。1 母猪不同胎次的目标体重

胎次
配种重
配种到分娩后
分娩后到配种
净增重


1
140
+40
-10
30


2
170
+40
-10
30


3
200
+30
-10
20


4
220
+20
-10
10


5
230
+20
-10
10


6
240
+20
-10
10


7
250
+10
-10
0


怀孕期间的母猪体重包括母体净重和大约20kg的胎儿重和胎盘等,母猪净重由瘦肉和脂肪组织组成。大多数脂肪是皮下脂肪可用超声波测量,在配种到分娩期的背膘变化不应超过2-4mm,哺乳到再配种的体重损失不应超过2-4mm。体况评分(见4.5.1.3)是较实用的评估办法并可检查脂肪厚度,但体况评分不能反映肌肉组织的变化,当母猪在哺乳到断奶后日粮蛋白供应不足时,母猪会消耗脂肪,造成背膘减少。Deans Grove的资料显示:康贝尔母猪在断奶至配种间隔期间背膘应保持在17-20mm,怀孕期间增加的背膘会在哺乳时失去。见(表5.3)。

建议在怀孕期间背膘的增加应控制在2-4mm,这样会使哺乳时的损失降到最少。妊娠期的采食下降,哺乳期采食就会增加,这种方法会使哺乳期体组织和体况的下降减到最少。
4.5.1妊娠期营养需求
4.5.1.1妊娠期──能量需求

AFRC(1990)
估计青年母猪体重120Kg时配种、怀孕期增加背膘2.4─4.8mm、母体净重增加42─48kg时需能量27─30MJDE/天,包括维持需要。当母猪怀孕后因体重增加而增加维持需要时,母体的净重需求减少。怀孕期间体重每增加10kg,大约需增加能量1DMJDE


体况评分


体况评分对于评定背膘是较实用的方法,母猪饲喂不合适的高蛋白日粮,即使此时母猪很瘦但也可得到满意的体况评分。饲喂正常时,体况评分不能反映瘦肉和骨的变化,要认识到高产种猪在哺乳期可消耗瘦肉和骨头,特别是刚刚断奶后日粮氨基酸、钙、磷不能满足需求时。


5
分制评分标准通常被认为是确定怀孕期母猪饲喂水平的依据,它不仅可单独评价背膘而且可直观评价其它的体况情况,包括后腿踝关节和肩的磨损。体况评定应在配种后、怀孕后35天和90天进行。如果可能的话,分娩和断奶至配种期间后也可评分,但意义不大,因母猪在哺乳和断奶到配种期饲的采食量很大。


一个猪群应有专人来进行体况评分是比较好的。

实际上猪群平均评分为3.5,大约85─90%的母猪是3、3.5或4分,大约10─15%的母猪为2.5和4.5分,不可避免的大多数刚断奶的母猪会失去膘情,所以允许大约10%的母猪在配种时的评分为2.5,但对于整个猪场来说,只允许5%的母猪评分为2.5分。
4.6
怀孕期应随时供应充足的饮水,群养时用饮水器,栏养时用水槽,最好是定时自动充水的水槽。否则可在每次喂料后人工加水,下一次喂料时,可在剩下的饲料中加水,这样有利于采食。要经常鼓励母猪喝水,以减少膀胱炎和子宫炎。栏养母猪在阴户上或阴户下发现白色的沉淀物,表明其饮水不足。
4.7连续的产仔模式

在第一部分,我们讨论了生产计划和每一组配种量对生产量的影响,后备母猪的管理是实现配种目标的关键,分娩率可因季节、疾病而波动,详见表4.1。如今生产者已经倾向于按月分析分娩率并对配种目标做相应调整,采用后备母猪作相应补充。


为了准备足量的后备母猪,我们需知道:


●可配种的断奶母猪头数。


●断奶后7天可发情的母猪头数。


●作为食客、预计可在7天内配种的母猪头数。


●返情需配种的母猪头数。


因信息系统变得很完善,所以得到一个如实的猪的数量是可能的,这样所需后备母猪的头数就可正确预计。

PIGTALES产仔控制图可提供这些数据,滚动的周平均配种头数可用来预计分娩头数,使实际替换的滚动平均头数逐渐接近于正确的分娩头数。
4.8胎次性能

母猪各胎次的性能对猪群生产力有重要意义


影响母猪年龄的因素


每窝产活仔数
3─6胎高峰


每窝产死胎数
随着胎次增加,5─6胎后增长迅速


初生重
2─5胎稳定,此后下降


扶养能力
2─4胎高峰,此后下降


母猪死亡
青年母猪最高


繁殖失败
青年母猪最高


非生产天数
青年母猪最高


分娩率
2─6窝高峰,此后下降


免疫力
根据年龄获得最好免疫力

后备母猪的引入和淘汰制度取决于各胎次的性能。种猪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使大量母猪在3─6胎时的生产水平最高,即产活仔数、仔猪体型和随后的生产表现能达到最高。目标的年龄结构应接近以下比率:

胎次
种猪群中的比率


1

18
─20%


2
16
─18%


3
15
─17%


4
14
─16%


5
13
─15%


6
14
─24%

从开始到保持稳定的猪群年龄结构的转变或真正地保持一个稳定的胎次性能并不容易。当情况顺利时,减少淘汰母猪是有吸引力的,然而其结果会使许多母猪老化,一个年轻的猪群会在胎次性能方面具有优势并开始新的周期性运转。猪群生产力变化与胎次性能有关,青年母猪的引进可以改变猪群的免疫状态。如不考虑经济因素,保持适量的后备母猪,对维持连续的分娩模式和稳定的胎次性能是很重要的。
4.9淘汰制度

淘汰母猪有许多原因,但淘汰和更新的目的是要保持理想的胎次性能。

表4.2根据胎次来分析母猪的淘汰(%)
原因
1-2
3-7 8-15 total
Pigtales USA

流产
3.9
3.7
1.1
2.8
5.5

不发情
5.2
5.2
3.2
4.5
6.0

返情
32.8
24.8
7.6
20.1
14.5

跛腿
6.8
8.9
4.6
7.0
15.4

产仔数
15.3
13.7
4.8
11.2
11.5

抚养力
5.8
11.7
3.1
7.2
4.8

健康
4.2
6.0
2.6
4.5

2.5

年龄
0
4.4
61.3
23.9
22.8

其它
7.8
12.7
6.1
9.5
12.0


在以上Pigtale USA的例子中,大约35%的母猪是因年龄和产仔数而淘汰的,换句话说即65%的淘汰是生产者淘汰时稍作选择的。


典型的淘汰制度:


年龄:


如果保持一个规则的胎次性能,那么建立母猪年龄淘汰制度是必要的,但假使母猪很健康、有好的配种效率、生育力、那么就不必淘汰了。



产活仔数-初产


古语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青年母猪第一胎的产仔数不一定就可预见到以后的性能,因此对低产的青年母猪应给第二次机会。


窝性能和母性差

具有稳定后备母猪头数、分娩头数、淘汰头数和断奶到配种间隔的猪场,断奶时淘汰窝性能差的母猪是可以的。当情况运行不太顺利时,只有在配种目标达到时,才能安全地淘汰母猪。
流产和空怀

决定流产和空怀母猪是否因母猪问题是不容易的,一个安全的方法是淘汰所有流产和空怀母猪。但当运转不顺利时,重配这些母猪达到配种目标也是必要的。


第二次返情


信息表明第三次配种的受孕率很低,如果是这样,那么应在第二次返情时淘汰。


其它不自愿的淘汰


跛腿或腿的原因,造成母猪配种时不能稳定站立。

骨折和其它外伤

慢性疾病


感染

脱肛

所有淘汰制度都应迅速确定和淘汰母猪。基于计算机记录系统的生产参数,窝数/母猪/年对于断奶头数/母猪/年有很大影响。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20 收起 理由
劲松 + 2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10-22 09: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数据做成表格就不觉得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2 10: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个谢,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6 19:5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