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275|回复: 3

猪高热病的防治体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0 21: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猪病] 猪高热病,我的一点体会! 热病, 体会热病, 体会 在2008年3月份的时候,我所在的猪场发生了一次猪高热病,当时我是保育主管兼防疫员,猪场请了高级兽医师,并在xx畜牧兽医总站化验诊断进过共同努力虽说损失不小,但总算在采取综合性技术措施下,控制了保育猪高热病的进一步发展,现在一年多了,猪场没有出现新的疫情情况,我把我的体会以及搜集的资料总结一下。
(1)加强消毒防控病毒空气传播加剧疫情,由于病毒对普通消毒剂不敏感,消毒时应选择新型、刺激性较小的复合醛类消毒剂,在发病的10天内应提高消毒药液的浓度,可按1:250稀释,对疫区及疫区附近外部环境每天进行严格消毒,猪场生活管理区每日消毒1次,第10天开始,可改为1:500稀释度进行消毒,减少健康猪通过呼吸道感染病菌的几率,防止疫病扩散蔓延,对控制“猪无名高热”的传播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注意打扫好卫生这也是影响消毒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这要看员工的责任心了,因为有些人一看到病毒病危害这样大,每天死不少猪,就心灰意冷了(特别是为别人打工认为自己没有责任)有这种想法的人是有的。
(2)本猪场结合自己的猪病的诊断情况,对还没有感染疫病的健康猪群紧急接种猪瘟弱毒疫苗,接种时严格做到每注射1头猪更换1个针头。(接种疫苗和使用药物控制后仍发病严重的猪场可采集耐过、痊愈猪血清或患病猪病料制作自家组织苗进行预防。这是听一位高级兽医说的)发病猪和怀疑已感染猪群不要接种任何疫苗,否则死亡率会更高。
(3)及早在饮水和饲料同时添加药物,结合注射抗生素或生物制品对病猪进行治疗,以减少细菌继发感染引起的死亡。具体措施如下: ①发病猪应全群(包括健康猪)投药预防和控制,由于患病猪群采食饲料减少,不能摄取足够治疗量的药物,应在饮水中加药,可使用对细菌和病毒均有效的抗菌素和中药提取物复合制剂,同时添加质量较好的可溶性多维添加剂,让猪群自由饮用5-7天,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已发病猪只一般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试使用氟苯尼考、头孢类、复方强力霉素、青霉素、长效磺胺类的其中一种针剂配合黄芪多糖或复方柴胡注射液、复方黄芩等注射液进行注射治疗,磺胺类针剂首次加倍使用;同时在饮水中添加药物进行治疗;也可试用转移因子、排疫肽、干扰素等针剂配合进行控制,也有一定效果。注射治疗时应严格做到每注射1头猪更换1个针头,并同时在饮水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和抗菌素,减轻因注射产生的应激,不然会导致疫病传播更快,发病和死亡率更高。 - 病猪混合感染猪瘟等病毒性疾病一般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使用痊愈或耐过猪血清、以及本场未发病的健康老母猪血清进行控制。对病情特别严重和治疗效果不佳的病猪,应及时果断淘汰,以防止疫病传播。
(4)尽量避免猫、狗等动物进出猪场。  
(5)被病猪污染的场地、用具必须彻底消毒,病死猪必须在指定地点进行剖检,尸体和废弃物须按规定作烧毁、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注意产房由于阉割的手术道具不能解剖病死猪,应工具专用。
(6)个人认为饲养管理不善是导致本次疫病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饲料营养、霉菌毒素的危害,猪场保健意识、猪舍通风程度和降温能力、猪群饲养密度、生产模式,消毒工作重视程度和科学执行力等方面对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起着关键的作用。个人认为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应该是引起猪发病率的主要因素。
(7)在目前疫病复杂的形势下,及时采取科学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预防无名高热、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20 收起 理由
劲松 + 2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7-20 22: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句实在话:可能你们的程序还是存在问题,据我所知无名高热都是有诱因的,我们的工作还是要把它控制在萌芽之内啊!建议大家时不时的回到你的制度和程序上,不断的改进它、完善它、执行它。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9 20: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苦练内功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23: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猪厂 育肥猪有一栋发高烧 呕吐 是不是无名高热 ? 现已处理 会不会传染给别的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4 20:4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