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9-2 16: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膨化玉米刚开始工业化生产的时候,一般采用容重在380~420之间,膨化出来的产品还能见到玉米黄本色留存,熟化度在85%左右。后来逐渐有提高熟化度的趋势,容重逐渐做到350左右,然后是320,300。从08年后期,一些主流企业逐渐要求做到容重300以内,目前在前期料使用的在270~290间,熟化度应在95%以上,也有部分用250左右容重的产品做料,当然与后续的制粒工艺有极大关联。制粒前几年通常的压缩比是4左右,也接触到的一些企业采用2.5~3的压缩比,前些日子听说有人用2的压缩比。
从提高熟化度方面大家的认识是一致的,不过对如何做出好的乳猪料还没能形成共识。去年和农大的王教授聊到此事,我建议她先搞一个乳猪料适口性评价体系,对颗粒的坚实度、硬度、溶胀性、咀嚼性和粘弹性做一个试验分析研究,找出小猪喜欢啥样的,这样有针对性地做料。实际上满足猪的营养需求是很容易的,各种物料的物性,经过不同膨化制粒后的表征性能,这些东西要能整个大致明白,得产出多少个博士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