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酸化剂的应用
由于仔猪胃体壁细胞分泌盐酸能力很弱,胃中虽有大量胃蛋白酶原但不能被激活。如果在仔猪 饲料中添加酸化剂,既可以激活胃蛋白酶原提高消化率,又可降低胃内的pH值,促进乳酸菌、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抑制大肠杆菌、梭菌、沙门氏菌等病原菌的繁殖。
酸化剂的选择,一般以磷酸、偏磷酸、柠檬酸、延胡索酸等复合酸添加效果比较好。
2、乳糖的应用
仔猪哺乳期母乳中的糖类主要为乳糖,且胃内乳糖酶活性很高。而蔗糖酶和麦芽糖酶的活性还很弱。故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乳糖,给仔猪从母乳向以淀粉为主的饲料一个逐渐过渡过程。且乳糖还是乳酸杆菌的最佳营养源,可以增加肠道乳酸杆菌(有益菌)的数量。据报道,在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5%左右的乳清粉可以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
3、外源酶制剂的添加
仔猪断奶前后营养源截然不同,所需消化酶谱差异较大,淀粉酶、胃蛋白酶、脂肪酶的活性明显不足,加之断奶应激对消化酶活性增长的抑制作用,因此考虑在饲粮中添加外源酶制剂以补充内源酶的不足。饲料中添加含α-淀粉酶、β-葡聚糖酶、蛋白酶、脂肪酶的复合酶可以大大提高饲料的消化率。
4、益生素的应用
对于传统早期断奶,为克服仔猪腹泻,饲粮中添加抗生素。由于抗生素的残留及抗药性问题,使得抗生素应用前景不容乐观,取而代之的则是益生素的应用。益生素是胃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在胃肠道内产生有机酸或其它物质来抑制病原菌的致病能力。目前使用最多的益生菌主要有乳酸杆菌、芽胞杆菌、酵母菌等。
5、甘露寡糖的应用
由于很多常见的肠道致病菌通过甘露寡糖型植物凝集素与肠道结合,细菌含有Ⅰ型鞭毛(含甘露寡糖型植物凝集素),可与甘露寡糖结合。日粮中的甘露寡糖可与病原菌结合,随粪便排出,有助于维持肠道的完整和有益微生物的平衡。而肠道中相当数量的常见肠道病原菌含有此类鞭毛,且55%的沙门氏菌拥有Ⅰ型鞭毛。
甘露寡糖的第二个功能是免疫调节作用,具有增加肠淋巴活动的作用,可以提高淋巴细胞的转移,和促进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在饲料中添加甘露寡聚糖可有效的降低猪的发病率及腹泻率。
6、蛋白原料的选择
大豆中含有大豆球蛋白(Glycinin)和β-球聚蛋白(β-conglycinin),若仔猪日粮以豆粕为主会引起仔猪肠道发生过敏反应,小肠绒毛萎缩,隐窝增生,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而出现腹泻。而大豆或豆粕经膨化处理及其它方法破坏抗原性后,可以降低过敏反应。
仔猪日粮中植物蛋白比例太高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其原因可能是仔猪的消化能力还弱。因此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提高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容易消化的动物蛋白的比例。
7 、L-谷氨酰胺
L-谷氨酰胺是肠细胞的主要燃料,并为核苷酸生物合成提供胺氮。肠绒毛细胞进行代谢,维护其结构和功能都需要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是猪乳中游离型或蛋白结合型氨基酸中含量最丰富的。断奶后肠细胞谷氨酰胺氧化速率的加快表明谷氨酰胺作为断奶仔猪肠细胞代谢的能量物质非常重要。因此可以认为谷氨酰胺是断奶仔猪的条件必须氨基酸。
在仔猪日粮中添加L-谷氨酰胺,可以促进谷氨酰胺的净吸收,并可通过刺激谷氨酰胺酶的活性促进肠粘膜生长,改善断奶后仔猪胃肠道的结构和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