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猪场,对于培育或引进后备母猪,遇到不发情或使用年限较短的情况并不少见!为什么会这样呢?是猪出了问题还是养猪的人出了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探讨这么一个问题:后备母猪的饲养目的是什么?无非是正常发情配种,提高使用年限减少猪场淘汰率!那我们知道,“正常动物,在正常情况下,到了成熟年龄就应该发情”,这是自然规律,谁都无法否定之!但是,实际生产中,为什么后备母猪正常发情都成了一个问题呢?那只能说明一点,我们养的猪不是正常的猪,或不是处于正常情况,也就是说,我们没有按母猪正常生理规律来给与营养,或没有按正常生理规律来管理它们,所以,它们失去正常的符合自然规律的外部环境,所以,表现不出性征!
后备母猪的培育目标是要达到种用要求!这个要求就是:营养要兼顾生长速度、骨骼生长和生殖系统的协调发育!而我们现行的营养标准是追求最佳生产性能的营养模式,因此,一般的饲料设计,是不会考虑猪是否骨骼生长相对滞后,生殖系统发育是否遭受破坏!猪不按时发清,或用3-4胎就淘汰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另外,设计后备母猪料,就不要考虑什么高铜促生长,什么高剂量添加抗生素了,这些都是会破坏生殖系统正常发育的!
如何追求长肉、长骨和生殖系统协调生长?这对饲料设计要求就较高了,如果饲料设计符合这个协调的要求,正常管理下后备母猪的育成率是很高的(不单单指按时发情,就是统计4胎后的淘汰率也是很低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