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72|回复: 1

提高鱼体抗病能力的6种有效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3 20: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目前的饲养条件下,要消灭一切病原体是不可能的。但要控制病的发生,我们可从科学的养殖管理和维持养殖水体生态平衡入手,提高体抗病能力,只要措施得当,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合理的混养
  合理的混养不仅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且对类疾病的预防也有一定的作用。由于不同种类体上适宜的寄生生物不完全相同,某些寄生生物只能寄生于某种类,而其它类对其不敏感;混养之后每种的种群密度减小了,暴发传染性疾病的几率也将降低。此外,将不同活动水层、不同食性的类进行混养,能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的生态空间及各种饵料生物和营养物质,降低水体中有机悬浮物的含量,维持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减少病发生的机会。
  二、早放养
  实行早放养,改春季放养为秋季、冬季或早春放养种。秋冬季节水温低,种活动力弱,容易捕捞、运输,不易受伤感染疾病。早放养还可使类提早适应新环境,到春季水温上升后的疾病流行季节已经恢复体质,开始摄食,增强了抗病力;而且延长了生长期。
  三、做到“四定”投饲
  1.定质:投喂的饲料要新鲜,营养平衡,不含有病原体和有毒物质,不腐烂变质。
  2.定量:根据体大小、种类适量投喂。投喂量应根据季节、天气情况、水质肥瘦程度及的摄食情况而定,一般以两小时内吃完的量为宜。养殖情况正常时,投喂量不可时多时少。
  3.定时:投喂要有固定的时间,如每天投喂两次,则可在上午8-9点、下午3-4点各投喂一次。
  4.定点:投喂要有固定的场所,使养成到固定地点吃食的习惯,既便于观察类动态,检查吃食情况,清除残存饲料,又便于在病流行季节施放药物,达到有效防治。
  四、及时施肥
  施肥的作用主要是增加池水中的营养物质,使浮游生物迅速生长、繁殖,维持养殖水体生态平衡,为类提供天然饵料生物。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养殖中期还要适量追肥,追肥应掌握及时、少施、勤施的原则,且追肥应以发酵腐熟的有机肥或混合堆肥的浆汁为佳,也可追施化学肥料。
  五、坚持巡塘
  养成每天早、中、晚巡塘的习惯,观察类吃食、活动情况、池塘水质变化等,以便发现问题能及时采取措施。如通过巡视观察,及时发现病早期症状,及早检查并诊断,及时进行有效防治,控制病情发展。要注意池环境卫生,勤除池边杂草,勤灭敌害及病原中间寄主,及时捞出残饵和死;定期清理及消毒食场。通过观察池水变化,可及时追肥、换水或注入新水,保持池水“肥、活、嫩、爽”。
  六、预防受伤
  日常管理、拉网捕、进箱搬运、养殖操作要认真,防止体受伤而感染疾病。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20 收起 理由
川牧人 + 2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7-3 21: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nety + 20 该贴得到楼主的二次奖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0 18:0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