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98|回复: 1

青虾的养殖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3 20: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青养殖方法主要有池塘养、网箱养、稻田养、网围养等,可以单养,也可实行混养。每一种养方法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一)池塘养
  近两年,我们在青养殖中,注意养池的基本建设,坚持放养规格苗,大胆投入,精养细管,获得单季单产750-1500公斤/公顷的好成绩。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1) 养池的基本条件及设施
  1.1 塘口选择 在靠近水源且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建设养池。
  1.2 池塘大小 养池不宜过大,一般应在7000平方米以下,以1500-3500平方米为佳,水深1.5-2米。
  1.3 池塘清整 冬季或在放养前,应先将池底淤泥清除干净,或干池曝晒,直至底泥形 成小裂缝为止。再将池四周铲平,形成缓坡,并将池埂夯实,保证不渗漏。在池底中央开一条沟,在出水口设一集潭,沟潭大小可根据池塘面积灵活掌握,只要利于收捕即可。如果池大,应将沟潭开大些。.
  1.4 设置巢 在池塘四周栽一些沉水植物如苦草、轮时黑藻等,占底面积的 l/4-l/3。同时用竹枝捆扎成扫帚状,几束一串排列在池塘水层中,拉网操作时取出来晒干,可反复使用,效果较好。水草和竹技的使用,对于提高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2) 合理放养
  投放抱卵亲就池繁殖,直接养成,虽然简单易行,但其产量低而不稳,主要原因是幼体成活率低,又常常多代同塘,无法控制密度,管理上盲目性大,结果规格参差不齐,总体偏小,上市率低。因此,应用专池繁育仔,再按计划放养。
  放养方法:一般每667平方米放养1520万尾,选择阴天或早晨放养。仔放养后15-20天再适量搭配鲢夏花种。一年可放养两季,一是在春季2-3月份放养23厘米的越冬幼,二是在夏季6-7月份放养当年育成的仔(1.5厘米左右)。
  (3) 苗培育与养成
  3.1 专池培育仔 选择面积500-2000平方米、水深l米左右的池塘经清淤整理后,施足基肥,在5月份每667平方米放抱卵5-7.5公斤,尽可能将卵色相近的亲放于一池。一般采用网箱孵化法,箱内设置一些漂浮水生植物及竹技等物,每平方米网箱放抱卵0.5公斤为宜。孵化期间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投饵按体重的3%确定日饵量,保证亲饱食。
  待幼体孵出后,移去亲和网箱,用豆浆泼洒培肥水质,幼体变态成为仔时,投放少量米糠、花生饼或豆饼粉,一般25天左右,青幼体即可达1.2-1.5厘米,可以作为夏季放养的苗,每667平方米可获得仔40-80万尾。  
  3.2养成池套育幼 夏季放养仔,至秋季抱卵繁殖。此时,在饲养管理上,注意多投饵、多施肥,保持水质肥而爽。当孵幼结束时,可视具体情况泼豆浆或施粪肥,同时,应捕大留小,将达上市规格的成捕捉上市,减少密度,有利于池中幼的生长。入冬前,这批幼一般达2-3厘米,可并塘越冬留作来年春季放养。
  3.3越冬 要将幼和亲分池越冬。越冬放养应在12月份晴暖天进行,越冬池选择避风向阳、水深1.5米以上、且水草较多的池塘。入池亲要适当分拣,规格尽量大些,雌雄比为2:1每667平方米放养量为20-30公斤。幼每667平方米放30-40公斤。越冬期间,一般每周投喂一次青喜食的精料。保持最大水深,并注意适当换水。严冬季节,要防止池塘封冻。越冬后期,水温逐渐升高,应逐渐增加投饵量,亲应进入强化培育期。当雌抱卵时,将抱卵转入苗培育池。
  (4) 科学投饵
  4.1 饵料种类 青食性杂,但对饵料有一定的选择性。青喜食花生饼、豆饼,不太喜欢菜籽饼、棉籽饼 ;喜食蚯蚓、螺蚬等,对动物下脚料利用率很低。
  4.2 投喂量 一般日投喂量控制在池中体重的4%一8%。幼阶段日投喂量按0.1-0.3公斤/万尾,并以粉状拌和料为主。投喂时,以使池中略有残饵为准。随水温的升高和的生长,逐渐增加到2-3斤/万尾。
  4.3投喂方法 坚持四定原则,一般每日早、晚各投一次,早晨投喂当日的三分之一量,傍晚投喂当日的三分之二量。不宜投喂单一饵料,要注意荤素搭配,一般动物性饵料要占20%左右。投喂螺蚬时,要将贝壳敲碎,杂切成碎块,不宜用打浆机打,因为容易成浆,不仅利用率低,而且易败坏水质。投喂时还要注意泼洒和浇滩相结合,浇滩有利于大摄食和驯化定点摄食。
  (5) 强化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的关键是要做到勤巡塘,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管理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5.1 水质调节 育池水要肥,清水里养不好.高产塘防缺氧是头等大事,经常换水,能防止水质恶化和缺氧浮头。在高温季节的凌晨及傍晚尽可能冲水。水质清淡时,要及时施肥,通常施用肥效快的发酵肥或化肥,以保持水质肥而嫩爽,阴雨天气不能施肥。
  5.2 防害防逃 进水日用密眼网过滤,以防野杂及凶猛性类进入。这些不仅争食能力强,而且多数是青的敌害。排水口也要用密眼网拦阻,如果体长大或池繁殖过量,为控制密度可将拦网网目适当换大些。如果池中野杂难以防范,可利用鳜不喜食的特点,放些大规格鳜种来控制野杂,但要慎重,不可过量放养。
  5.3 注意观察体生长发育情况 观察生长发育情况目的是有针对性实施管理。一是看个体大小组成,确定投饵颗粒大小及投饵量;二是看生长是否正常,如发现生长缓慢或相互残杀等,就要检查饵料质量、池密度和水质肥瘦等,及时采取措施;三是看繁殖期,如亲抱卵、孵幼等,以便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观察的方法是用抄网抄捕,并用直尺测量体长,做好记录。生长旺期每两周检查一次,结果与上次进行比较。也可以结合日常巡塘用目测法观察。
  池塘养殖是目前采用最多的一种养殖方式,既有单养,也有和种一起混养的。其主要操作要点有:
  1.池条件与清塘 青为底栖动物,大部分时间在池底和池壁活动。青的耗氧量高。不耐低氧环境。因而用来养殖的池塘要求紧靠水源,水质清新,没有污染,进排水方便,池面积2-6亩,水深1-1.5米,池坡要大,有较大的浅滩脚,便于青进行摄食;池底比较平坦,淤泥不宜过多;池子的形状以规则的长方形为好,便于拉网操作。池内可适当种一些沉水植物,一般不要超过池面的1/4。池可以新建,也可以利用现有的种池加以改建。
  池的清整一般在3月初开始,排干池水,清除过多的淤泥,做好池埂,维修好进排水系,使池底曝晒,促进池底有机物的分解,提高池的肥力。
  池的清塘药物以巴豆最为理想。因为巴豆含有一种能使血液凝固而死亡的巴豆素。能有效地杀死池中的野杂,故有巴豆清塘,越清越多的说法。一般水深10厘米,每亩池用巴豆5-7.5公斤。使用巴豆清池时先将巴豆磨碎成糊状,盛进酒坛,加烧酒100克或食盐0.75公斤,密封3-4天。抽塘水,至塘底剩水10厘米左右,用池水将巴豆稀释后,连渣带汁全池泼洒。清塘后10-15天,再蓄水1米,待药性彻底消失后,就可以放养种。 用茶粕清塘也可收到同样效果。使用时一般每亩水深1米40-50公斤,使池水药性浓度达60-75毫克/升。能杀死各种野杂类、卵、蝌蚪和蚂蝗等。但用茶粕清塘对水生植物没有杀伤作用。
  2.种放养 池塘单养青种的放养分为夏秋两季进行。夏季放养自3-4月份开始,以放养越冬种为主,规格为1000-3000只/公斤的,每亩池放养1.5万-2万只。秋季放养一般在6-7月份进行,以放养当年培育的种为主,规格为2000-5000只/公斤的,每亩水面放养3万-4万尾。池塘混养青,以养为主,每亩可放仔15万-20万尾。不管采用哪种放养方式,一般亩产青均可达50-100公斤。种的放养还要注意下列事项: (1)放入同一池的种要求规格大小基本一致,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肢体完整,一次放足。
  (2)放养时间宜选择在阴雨天进行,晴天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以避免阳光直射、温度过高,影响种放养的成活率。
  (3)种放养时,应坚持带水作业,动作要轻,种不宜在容器内堆压。
  3.饵料的种类及投饵方法 青在一年中的生长期约有5-6个月。当水温达18℃以上时,即应开始人工投饵。青的食性很广,幼体阶段以浮游生物为食,到了成阶段则转变为以水生植物腐败茎叶以及、贝的尸体为主要饵料。在池塘高密度的养殖情况下,单靠天然饵料已不能满足青生长的需要。因此,池塘养,除了定期施肥培育天然饵料外,还应按时投喂人工饵料。目前淡水养殖生产上使用的多种商品饵料都可以用来饲养青。生产实践表明,青对各种商品饵料的喜吃程度和利用率都有所不同。青比较喜食动物性饵料,如螺蛳、蛹、粉、蚯蚓、蝇蛆等。在多种植物性饵料中,比较喜吃豆饼、米糠、酒糟等,但不喜欢吃菜饼。就饵料系统来说,豆饼为0.96,米糠为2.08。由上述几种饵料组成的配合饵料,饵料系数为1.68。
  通常可按40%动物性饵料、60%植物性饵料进行组合投喂,可以促进青的生长,提 高饵料的利用率。
  青的人工配合饵料最好制成颗粒状,不宜用粉状配饵。配方的组成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搭配20%-30%的动物性饵料,并添加少量骨粉、蚌壳粉、蟹壳粉以及微量元素等。
  投饵方法应根据青的栖息活动和生长发育规律科学掌握。青喜欢在夜间活动,爱在池边觅食,因此青的投饵一般应在下午5时左右进行,饵料尽可能在池四周浅水处均匀泼撒,使所有的青都能吃到饵料。投饵次数可1日1次或隔日1次,每次投饵量不宜过大。通常日投饵量可控制在池重量的2%-3%。初夏和晚秋可适当少投,青生长旺季应多投。投饵的总原则是看天气,看水质、看的活动、吃食情况灵活掌握,适时调整,使青吃饱吃好,促进生长,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4.青的饲养管理 青为甲壳类动物,不耐低氧环境,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的水域里。当水域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时,青的摄食强度加大,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而当溶氧低于2.5毫克/升时,青则逐渐停止摄食,甚至浮头引起死亡。因此,搞好池水质管理,为青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搞好水质管理,一是要定期注入新鲜水,一般每星期1次,每次换水1/3,使池水的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以上。平时应坚持每天凌晨巡视塘,仔细观察,发现青爬行靠岸,则应立即加注新鲜水或开动增氧机增氧,严防浮头死。二是要因水制宜合理施肥。为了培养丰富的天然饵料,池通常要定期施肥。施肥时最好施一些肥效持久稳定的有机肥料,如厩肥、堆肥、混合堆肥等。而速效肥如化肥、人粪等一般不宜使用,以使水质保持肥、活、爽,促进青生长。清除池内青的敌害,也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一是放养前要彻底清塘,消灭有害生物。二是要在进水沟渠中设置拦设施,防止野杂进入。三是每月1次用牵夏花种的网具全池牵捕1次,除去各类种。四是要想方设法捕杀水蛇、水鼠,驱赶水乌,千方百计提高青的成活率。青农药 特别敏感。最好通过换水搞好池水生态条件来预防病害的发生。实行混养发生病害时,如必须用药物治疗的,则用药要特别谨慎,严格把握药物理学使用量,确保安全。
  (二)网箱养
  网箱养殖,一般是在条件较好的河道、湖泊、水库等水域中进行。由于大水面具有水质良好、溶氧充足、除野杂方便等优点,对青的生长十分有利。因此充分利用大水面优越的自然条件,积极发展网箱养殖,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也是开发利用大水面资源的重要途径。
  1.养殖水域的选择 网箱养设置的水域通常应选择水质清爽、阳光充足、微有缓流、pH值7-8.5、水深2米以上,且底质平坦,污泥较少,没有污染的库湾、湖汊、河道。这样的水域,环境条件优越,适宜青的生长,一般能取得比较好的养殖效果。
  2.网箱的结构与设置 以毛竹浮子,聚乙烯网片作网衣,箱底四周穿上绳并与竹梢、竹片的下端拉紧固定,以代替沉子。为降低网箱成本,增加水体交换,提高抗风能力,便于除野选捕,网箱宜建成长方形,规格10米X6.67米X1.3米。网目是影响箱内水质的主要因素。网目过密,箱壁附着物容易增多而阻塞网目,箱内外水体不易交换,水质便会恶化;网目过大,水体交换虽好,但小杂易钻进网箱捕食苗,影响苗成活率和产量。故箱底、箱壁网衣网目宜选用24目/厘米2为好。网箱沉入水中的深度,考虑到青头胸甲难于承受较大的水压力,以0.9米为好。水层过深,会使其鳃受压迫导致呼吸困难。防逃网高度以0.4米为宜。由于青第二对步足比较发达,有较强的攀爬能力,因此,用来做防逃网布的网衣,网目规格以196目/厘米2为宜。 网箱安装成敞口浮动式,能随水位变化而自由升降。安装方法是:用毛竹4支,缚成10米×6.67米的长方形竹架。在竹架四角各打直径5厘米的圆形孔一个,每个孔内插入长1.4米的竹梢一个,插入孔下0.9米。竹梢下端装上一个简易滑轮,箱底四角系绳分别通过滑轮拉紧后固定在竹架上。防逃网上口四角也系绳与竹梢拉紧固缚在竹梢的上端。箱竹架上每隔2-3米缚一根长1.3米的厚竹片,竹片下端与箱底杠绳系缚,上端与防逃网上口杠绳子拉紧后缚牢。紧靠箱四角各打毛竹桩一个,下端入泥,上端露出水面。然后将固定在网箱上的毛梢顶端五竹桩用绳套缚。使网箱沉入水下0.9米,露出水面0.4米作防逃网。网箱布局,每5只网箱排成一行,箱距4-5米,行距5-6米。 因青多在夜间分散觅饵,所以不要搭固定的饵料台。每只箱内放养3~5平方米的水葫芦等水草。水草集成条状按箱形纵长方向排列,切不可紧贴防逃网,以防止用水草做梯沿箱壁攀逃。箱内放养水草的作用:一是可用作投喂饵料的天然饵台;二是水下根系可作栖息场所;三是嫩根能作的青伺料;四是叶可遮阳降温,促进的食欲;五是入冬后水草受霜冻,下沉至箱底可作的越冬保暖场所。
  3. 种放养 网箱养1年可养两批。第1批即夏季放养,通常在3、4月份进行,用越冬种放养。放规格为1000-2000只/公斤,亩放量5万-6万只。7月中旬起捕后再进行秋季养殖,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份放养当年繁殖培育的种。种规格为2000-5000只/公斤,亩放量8万-10万只。 种入箱前要过称、计数,带水操作。操作过程中种不可堆压,离水时间一般不要超过5分钟,也不可在烈日下曝晒。同一箱中放养的种规格要均匀,一次放足。放种时间宜选在阴天或晴天的早晨及傍晚进行,经过运输的种需养1天后再放入箱内。放养捕获来的天然种,放养前要除去死苗。
  4. 投饵与管理体制 网箱养,投喂的饵料与池塘养投喂的饵料基本相同。但网箱养须适当增加日投喂次数,一般每天投饵2次,上午8时投喂一天饵料量的1/3,下午5时后投饵喂一天饵料量的2/3。粉状饵料投在水草上,其它饵料均采取全箱撒投。日投饵量一般掌握在存箱重量的5%-8%。饵料投放后,应仔细观察青的吃食情况,如果所投饵料较快吃完,则可以在当天和次日适当增加投饵量。另外天气凉爽、气候适宜时,也可适当增加投饵量。一般用配合饵料养殖,饵料系数通常在4.34-5.47之间。配合饵料的蛋白质含量要求在35%以上。粉状饲料流失较为严重,饵料系数较高。应积极推广配合颗粒饵料养殖。网箱养殖。网箱养的管理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要求做到四勤、四防和除野。四勤是:勤巡逻、勤检查、勤刷箱、勤维修;四防是:防沉箱逃、防人为破坏盗窃、防大风翻箱、防农药污染;除野即是清除危险青的野、敌害。种放入网箱养殖1个月后,如鳜、鲤、麦穗、餐条、鳗和河蟹等,都会对青产生危险,必须严防其侵入,如发现则应及时清除。清除野的办法是拉起网箱,将集结于箱之一角,用手捕捉野、害。一般每半月清除1次。水老鼠吃也很厉害,应设法捕杀老鼠,水鸟亦常来侵害,可用鸟枪驱杀。

  (三)混养
  青是底栖性甲壳动物,游泳能力差,常在水草间或水底爬行,因此,青既可以单养,又可以与一些类混养。混养,不仅能充分利用水体,而且可以在不增投饵料,不影响种生长的情况下,达到双丰收的目的,是一种很好的养殖方式。
  1.混养池的选择 混养通常在种塘内进行,与种混养,池子面积不宜过大,以3-5亩为好。要求池底平坦,污泥较少,靠近水源,进排水方便,环境安静,生态条件较好。实行混养的池塘,清塘药物最好避免使用生石匠,必用巴豆或茶粕为好。
  2.适宜混养的类 实行混养,不可选择肉食性的类和底栖生物食性的类,如鳜、鲤,以免这些类吞食青。在青行浮游生活的幼体阶段,也不能与以浮游动物为食性的鳙混养,以免被吞食。另外,青需要水草作为栖息与隐蔽的场所,所以也不可与以草食性类如草、鳊等混养。通常都是在青的幼体变态完成,长成小以后,才适当投放鲢、鳙种,实行混养。
  综上所述,青与滤食性仔口种混养较好,最好与白鲢种混养,不可与鳊、鲂、鲤、鲫类混养,更不可与肉食性类混养,这是搞好混养的关键。
  3.混养比例及密度 池塘混养,要求5-6月份清整好塘,每亩放抱卵雌500~800尾,或规格为2000-5000只/公斤的幼5000-8000只;7月中旬再放白鲢夏花7000-8000尾。网箱混养,6月份下旬每亩放抱卵雌2000-4000只,或在7月初每亩放规格为1500-3000只/公斤的幼3000-4000只,然后每亩网箱放白鲢夏花8万-12万尾。
  4.饲养管理 管理措施可参照池塘(网箱)养。但值得注意的是,混养的网箱,网目不要大于每平方厘米24目,以防逃;也不可用网目过密的网箱,否则网处过水性差,网目阻塞,水质易恶化。池塘混养还要注意防浮头。每月清除野杂1次。清野操作中,不可使鲢受伤。发现病最好将捕出进行治疗,在原池(箱)中进行病防治时要注意青的安全,防止保了死了。混放抱卵的池(箱),必须在7月中旬前将越冬捕起。
  (四)稻田养
  稻田养殖,既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又可增产增收,也是一项很有以展前途的养殖方式。其主要操作技术要点是:
  1.选好田块,开好养殖的稻田要求水质清新、水位稳定。为此,要选择靠近水源,进排水比较方便,土质较好的田块,经过翻整耙平,可在田的一头开挖2米宽1米深的沟或在田四周及田中间开成田字形宽1米、深0.8米的沟。建成进排水系,灌好水,严防野杂混入。
  2.适时放种,提高成活率 秧苗栽插后一星期开始放幼,通常用当年人工培育成的幼进行放养,规格为2000-5000只/公斤,每亩可放1万-1.5万尾。选择阴雨天或晴天的早晨放养,要分点投放,使整个水域都有幼分布,避免幼过分集中因缺氧引起死亡。放养时动作要敏捷,以提高幼放养的成活率。
  3.科学投饵,加强管理 幼放养后,立即开始投饵,一般可用麸皮、豆饼,或)用颗粒饵料投喂,还应适当投喂一些螺蛳、贝肉、肉等动物性饵料。每天投喂2次,以傍晚投喂为主,日投喂量可按在田体重的2%-4%掌握,根据季节、天气和青吃食情况,合理调整,使吃饱吃好,促进生长。
  搞好稻田养的管理十分重要。首先一定要坚持定期换水,使沟内的水保持清新,特别是夏秋高温季节更要勤换水,即使在水稻搁田时也要保持沟内水位稳定,为青生长提供一个好的生态环境。二是尽可能避免使用农药,如果要使用,应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注意使用方法,不要杀伤青。三是要注意清除敌害,、蛇、水老鼠等都会吞食青,要采取有效方法及时消灭。
  只要我们坚持因地制宜,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切实加强饲养管理,稻田养青就能获得20-30公斤的好产量。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川牧人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11-8 21: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你是哪里的啊?我想大量收购青虾,你有货源吗?价格见面聊,我的电话1595732797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9 13:1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