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38|回复: 1

“业余”科研成果 婴儿奶粉配方标准“蒙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 10: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关于国产婴幼儿奶粉配方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多方关注。一位来自黑龙江乳品工业研究所(1984年已更名为黑龙江省乳品工业技术开发中心)的研究员郦韬珉在网上发表化名文章,通过“直接对比”母乳和婴儿配方奶粉检测值含量,指出中国现行婴儿配方奶粉标准中钙磷含量过高,是完全错误的。对此,著名“反伪科学斗士”方舟子发文予以驳斥:郦韬珉的观点是耸人听闻的业余言论,没有任何科学依据,郦韬珉根本不知道中国婴儿配方奶粉执行的是国际通行标准。

  配方奶粉不可与母乳直接对比

  在那篇引起轩然大波的网文《解开中国婴儿肾结石原因的最后密码》中,郦韬珉认定婴儿配方奶粉中钙磷含量超出母乳的几倍,是婴儿罹患肾结石的“罪魁祸首”。

  就此,方舟子认为,婴儿得肾结石的成因很复杂,“仅仅因为钙的摄入量可能偏高,就认定肾结石是因此而起的,没有根据。”

  郦韬珉在文章中对“婴儿肾结石形成全部过程”的描述,被业内多位知名研究人员认为是“想当然”。郦韬珉的“研究成果”最被人诟病的一点,是他将液态的母乳和婴儿配方奶粉进行了直接对比,而忽略了婴儿配方奶粉是高度浓缩、需要兑水溶解才能喂养婴儿的。方舟子直截了当的指出,郦韬珉犯了一个“低级错误”。

  专家指出,正确的研究方式是:将液态母乳与液态的婴儿配方奶粉进行比较。“兑水之后的婴儿配方奶粉中钙磷含量值,应当是非常接近母乳的。郦韬珉的研究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前提上,推倒出了一个错误的、没有实际价值的结论。”

  科学研究不是沽名钓誉的工具

  网上舆论普遍认为,郦韬珉“炮轰”婴儿配方奶粉标准,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想借此“出名”——被方舟子骂也是出名的一种,否则对一个从事技术研究的人来说,不可能连起码的研究方法都不懂,将一个液态、一个固态粉状两种不同状态下的物质进行含量的对比研究。

  郦韬珉真名李涛,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系几何量测量专业,所学专业与营养学、与乳业全无干系。在自己的“研究报告”中,郦韬珉也并不讳言:婴儿肾结石原因分析“这本是科学家的工作,但是中国乳品行业现在由于没有科学家,因此解密码的工作就落到了我这个从小就想当科学家的人身上。”

  就是这个有着“科学家情结”的人,一面自称从08年三鹿奶粉事件后开始投身婴儿肾结石成因研究,一面又宣称“此项目我本人已经研究4年多”。对于这样的“职工”,黑龙江省乳品工业技术开发中心在5月26日特地发布声明,称“我单位从未安排任何人员开展此项研究和实验,……任何挪用我中心名义发表观点属于个人行为,与我中心无任何关系,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评论认为,食品科学是个严谨的课题,万万不能成为沽名钓誉的“名利场”。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减损了国家标准的权威性,再加上国家相关机构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失语”,就给了一些“南郭先生”通过媒体平台发布耸人听闻的言论、利用公众脆弱的心理牟取个人名利的最大化的机会。“国家主管部门应当对这种行为严厉查处,建立自己的权威信息发布体制,以免因为错误信息而引发大规模的公众恐慌。”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李建明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7-2 10: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你们如何争论,产品品质的保证还是必须得,安全也是必须得。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3 09:4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