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54|回复: 3

水产养殖良种化发展思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30 18: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产养殖良种化发展思路

  水产原、良种是国家重要的水产种质资源,是水产养殖业结构调整和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首要物质基础,保护、开发和利用好这些水产原、良种是现阶段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国水产种质资源以前多为野生种改良,现在种质退化现象显现。根据本人几年来的工作经历,在相关专家的帮助下,笔者提出关于水产原良种的初步建议,供有志于良种选育的单位参考。
 
  良种选育必须围绕我国主要养殖品种、名优品种和出口创汇品种这条主线
 
  根据国家渔业发展方针及国内外市场发展需求,紧紧围绕我国主要养殖品种、名优品种和出口创汇品种这条主线,依靠遗传学理论和现代生物学技术,进行遗传改良、新品种培育和名优品种的开发,建立水产良种创新体系,推动我国渔业的现代化、水产养殖品种的良种化,以达到增产、增效、增收的目的,使我国由渔业大国向渔业强国转变。
 
  相对种植、畜牧业,我国水产养殖良种开发和覆盖率均不如人意。自1960年代我国大力培育农业和畜牧业优良品种,至今农业品种已更新3-5代,每年审定新品种数百个;畜牧业已育成新品种60多个,种畜禽更新率平均达到50%(其中鸡达到100%)。而我国水产养殖业良种化差距较大,除了鲤鱼、鲫鱼更新了1-2代之外,基本上其他的品种仍然属于野生种。良种少,覆盖率低。
 
  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实施“良种工程”和建立水产良种创新体系,在2010年前,遗传改良5-10个种类、开发5-10个野生名优种、培育3-5个养殖新品种。那么,到2010年,水产养殖品种的遗传改良率达到50%,优良品种的覆盖率达到70%,名优品种养殖率达到80%,水产养殖品种的产量比现有品种增产20%以上。如此再用10年时间,将能够完善并建立与我国水产养殖大国相适应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水产良种繁育体系,使我国水产养殖迈上新的台阶。
 
  农业部发布渔业良种及出口水产品相关规划确定了2010年之前水产养殖良种化发展的重点
 
  农业部发布的《渔业良种二期发展规划》以及《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区域发展规划》,确定从现在到2010年的水产养殖良种化的重点:
 
  ①“四大家鱼”和鲤、鲫、鳊鲂是我国的重要养殖品种,约占我国淡水养殖产量70%左右,必须加大品种遗传改良和新品种培育力度。“四大家鱼”要以已建立的国家级原种场为依托,扩大原种的养殖面积。鲤鱼重点发展建鲤、松浦鲤、荷包红鲤和兴国红鲤,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出新的品种;银鲫重点发展方正银鲫、彭泽鲫和异育银鲫;团头鲂重点发展浦江1号和经过遗传改良的团头鲂。
 
  ②加大出口创汇品种遗传改良的力度。罗非鱼要发展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及其杂交种奥尼全雄鱼,不断提高全雄率,发展红罗非鱼的养殖。大黄鱼要扩大种质来源,加大人工选育,不断提高其优良种质。对虾以扩大SPF对虾和SPF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为主。贝类要加大太平洋牡蛎、海湾扇贝和鲍鱼的选育。河蟹要加大辽河蟹的种质改良,选育优良蟹种的繁殖后代,保持良种种质。使出口创汇品种基本上良种化。
 
  ③增加名优品种的养殖种类。除鳜鱼、虹鳟、长吻鱼危、条纹鲈等外,要继续开发名优品种,如翘嘴红鲌、金鳟、大西洋鲑、大鳞鲑、硬头鳟等新的养殖品种,进行适度的遗传改良。
 
  ④加大海水鱼养殖品种的开发和遗传改良、新品种选育。已开发的大菱鲆、牙鲆、红鳍东方鲀、大黄鱼、真鲷、石斑鱼、尖吻鲈、军曹鱼等,一方面要解决人工繁殖和苗种的产业化生产;同时要进行遗传改良,选育出新的品种,促进海水养殖品种的良种化。
 
  水产养殖生产良种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当前水产养殖生产良种化发展必须适应的几个核心主题是: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此,必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①通过“全国水产良种工程二期建设规划”的实施,进一步推动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利用国债资金,在2003-2010年内,再建立50个以上国家级原良种场和100个省级原良种场,使我国现在的重要养殖品种和一批急需开发的品种纳入国家一省原良种场保护、保存和开发利用规划的范围之内,从而可以进行遗传改良、提纯复壮,和选育出优良新品种,大大提高优良品种覆盖率。
 
  ②充分发挥国家级和省级良种场在提高水产良种覆盖率中的作用。从现在开始,全国养殖的良种苗种必须来自国家和省级原良种场,或者由国家级、省级原良种场提供的原种良种,由苗种场繁育的苗种。不是这样的省级以下良种场或苗种场不得生产和出售苗种。
 
  ③已育成并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批准的品种,要加大推广力度,如鲤鱼要重点推广建鲤、松浦鲤,荷包红鲤、兴国红鲤;鲫鱼要推广方正鲫、松浦鲫、彭泽鲫以及它们与鲤鱼精子生产的异育银鲫;团头鲂重点推广浦江1号和经遗传改良的团头鲂;罗非鱼重点推广奥尼鱼杂交全雄鱼。海水方面重点推广引进种并经遗传改良的海湾扇贝、太平洋牡蛎、栉孔扇贝、SPF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和一些鱼类。
 
  ④组织制定“水产养殖基础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研究计划,应用遗传育种理论和现代生物技术,加快水产新品种的选育与产业化。
 
  ⑤组织实施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项目良种专项,加大水产良种繁育技术示范和良种推广工作。在重点养殖区域建立水产良种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基地。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9 收起 理由
nety + 19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7-1 08: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senlin1978 于 2009-7-1 08:22 编辑

良种发展,遗传改良是个漫长的摸索过程,这几年明显感觉国家加大了海水养殖改良的力度,尤其是贝类,如菲律宾蛒子,海湾扇贝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21: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大家多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4 11: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生产中苗种品质很重要
有时候产生的问题都会归纳与饲料本身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9 13:2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