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就有了初步设想,现在想来当时有些不实际,当时的设想只是局限于生产管理方面的联合。当时联系了美国的一种猪场管理软件,也因当时正在做规模化猪场技术服务,想借此做为迈入猪场进行深入接触的第一步。当时联系的是中国区总经理王秀香,因为设想的不成熟,也因王秀香总经理说美国那面不同意,想法也就没有深入开展。 三年后,读书期间也未停止过自己的设想,经反复推敲,自己最初的设想还是有很多合理的部分。期间经查阅各种资料,实现猪场联合还是很实际的,并且国外已经很成熟。国内的联合育种形式除了开会交流,实际意义性不大。几年过后不免品种退化(品种退化是指由于品种遗传性的变异而引起原品种的优良性状、典型性和一致性部分或全部丧失的现象.品种退化常表现为产量下降、品质变劣、成熟期改变、生活力减弱、抗逆性下降不仅常规品种会发生退化杂交种也会发生退化),花大量资金从国外引种。 建立联合育种又涉及到健康管理和生产管理等诸多问题,但通过统一化方案后理论上可以解决。也借鉴了其他行业的成功模式,如建筑行业的监理公司,广告公司的代理推广宣传销售等等。这种模式可以理解为指定项目的对外承包,但不同之处也是关键之处在于资源的整合。借助网络数据传输集中分析管理。 将指定猪场(猪群)纳入同一系统统一分析,选育优秀种猪,调济种畜资源,稳定遗传基础上逐步提高。 方案可能会涉及相关法律法规,商业机密的问题,操作的可行性有待探讨研究。 方案: 第一步: 成立第三方组织; 选定具有一定规模的原种猪场(猪群); 收集各原种猪群的第一手原始资料; 统一培训统计员育种员生产场长; 聘请专家顾问技术总监(育种,预防兽医),招聘专业人员(硕士以上学历,育种预防兽医,网络编程,系统维护...); 自建或购买或修改升级已成熟的生产管理及育种分析系统软件; 数据录入系统; 第二步: 分析各场生产管理及育种水平; 淘汰资料残缺,生产水平落后猪群; 制定相应猪群净化方案,统一生产流程,统一猪只编号系统; 建设宣传网站; 第三步: 组织会议调剂种猪; 第四步: 分点建设大型人工授精站; 建立近交群。 加QQ群19121433讨论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