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dlq136 于 2009-6-27 12:14 编辑
奶牛干奶,你重视了吗?
一、何谓干奶?为什么要进行干奶?
奶牛经过长期产奶,身体中大量组织、细胞分解、破坏,部分作为牛奶中的成分,部分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作为废物被排出体外,造成机体内部某些营养物质的缺失,需要补充。其次,乳腺组织在长期的泌乳过程中,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萎缩、减少,需要有一个修复的过程。第三,奶牛一般产奶后80天~120天左右配种受孕,胎儿已发育至7~8个月,即将进入体量快速生长时期,为了保证胎牛在最后2个月的发育期,获得充足的营养供应,必须让其母亲全神贯注的将营养物质用于胎牛的生长发育。
所以在母牛下次产犊之前的45~75天,人为地让其停止泌乳,这就称之为干奶。
二、母牛在干奶期需要调整的生理指标
1、体重:每月需增加体重20~50 kg,其体况应根据牛的实际肥瘦而定。
2、体膘:按5分制,干奶末期牛的体膘应处于3.5~4分,平均3.75分。
3、胎儿和子宫重量变化,胎儿增加20.1kg,母牛子宫增重16.8kg。
4、 乳腺,在干奶的40~70天时间内,乳腺实质平均每天增加约460g。
5、内分泌变化 在干奶期母牛的胰岛素、生长素、甲状腺素、雌激素、孕酮、催产素、糖皮质激素以及催乳素等的分泌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以适应母牛分娩和泌乳的需要。
三、干奶期的时间长短
1、对于正在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头胎牛,产量超过8000kg的高产牛,身体消瘦的经产牛可以将干奶的时间适当延长,但不超过75天。
2、对于体质较好、产奶量中等以下(一般不足5000kg)的经产母牛干奶期可以适当缩短,但不少于45天。
3、不在以上两种例外的牛,平均干奶天数为60天。
四、怎样进行干奶?
干奶的理论依据:减少从机体向乳腺组织中的营养供给;抑制乳腺细胞的分泌活动。为此,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1、从预计干奶日的前7~10天开始,停止饲喂多汁饲料、青绿饲料;减少精饲料给量;减少饮水次数。
2、减少挤奶次数,每隔2天分别从3次减少到2次,再过2天减少至1次。在停止挤奶的当天,一定要将奶挤干净,并向乳房中注射一些长效、广谱抗菌素(如四环素),严格进行乳头封闭。
3、在乳房正常,未出现红、肿、热、痛时,不要再行挤奶。一般约经36小时左右,由于乳房内压升高、牛奶分泌将会自动停止。
4、对于个别产奶量过高(日产奶量>10kg以上)牛,可以在停止挤奶后,肌肉注射黄体酮。
5、对曾发生过乳房炎的牛,在干奶时进行乳房炎治疗。
五、干奶期母牛的营养需要
干奶前期(从干奶日起到45天,或干奶前三分之一日)和干奶后期(分娩前15天),由于母牛体内激素分泌的差异和新陈代谢的不同,营养需要必须有些不同。如下表所示。
表1
干奶期母牛的营养需要
干奶阶段
| 干物质
占体重%
| 奶牛能量单位NND
| 干物质
(kg)
| 粗纤维(%)
| 粗蛋白(%)
| 钙 (%)
| 磷 (%)
| 前期(0~45天)
| 1.8~2.5
| 19~24
| 14~16
| 16~19
| 8~10
| 0.6
| 0.3
| 后期(46~60天)
| 1.8~2.3
| 21~26
| 14~16
| 15~18
| 9~11
| 0.3
| | 此外,应特别注意维生素A、D、E的供给量。最好达到饲养标准推荐量的2倍。铁、铜、锌达到饲养标准的1.5倍。尤其要提高硒的供给量(为标准的2倍)。
六、干奶牛的日粮配方和饲养管理
1、日粮配方:①每天饲喂干草4kg以上,但必须限制苜蓿干草的喂量,不得超过一半;②青贮玉米喂量控制在13.5kg以内;③精料给量控制在体重的0.5%以内,或日给量控制在3.5kg。
2、日粮的营养浓度:①NND<2.1个/kg,②粗蛋白质 成年牛不得高于12%,青年牛不得高于15%;③钙占日粮的浓度
45天以前为0.6%,45天以后0.3%,磷相应为0.3%;④NaCl 0.25%;⑤K:0.52%;⑥Mg0.15%。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达上述需要。
3、在奶牛泌乳的后三分之一时间,使其体况评分达到干奶期的要求(3.5~4分,平均3.75分),在整个干奶期保持体况不变,防止过瘦过肥。因此,在干奶期要采取以粗饲料为主的日粮配方,做到低能、低蛋白质、低食盐;在临产前15天,还要采用低钙日粮。
4、如果在分娩前15天,不采用低钙日粮,最好饲喂阴离子盐(-50~-100毫克当量/kgDM),但此时必须供给充足的钙。
5、干奶牛要和泌乳牛分槽饲喂。
6、干奶后,对曾有乳热症病史的牛,采用葡萄糖酸钙和VD3以及孕酮进行肌肉注射。使用这些药剂,还可以预防胎衣不下和酮病。
七、在干奶牛饲养管理中的一些误区
1、不敢果断干奶,挤挤停停,使干奶时间拖得很长。这是由于对奶牛乳腺生理不太清楚,总认为乳房中有奶,怕残留奶挤不干净而致乳房炎。但这种拖得很长的干奶期会带来以下后果:①母牛长期采食不足而身体消瘦;②乳腺组织始终得不到休息和修复;③影响胎儿发育,新生犊牛体小瘦弱;④可能带来乳房感染,以致下胎出现乳房炎。
前面已经说到,停奶以后,只要乳房护理得当,由于乳房内压增大,催产素分泌减少,乳汁分泌亦会随之减少或停止,即使乳房内有些残乳也会自行吸收。一般认为停止挤奶后24~36小时,奶的分泌也就自动停止了。
2、不进行干奶或干奶时间过短
出现这种情况会造成:①母牛长期泌乳而没有休整机会,牛体会消瘦;②乳腺无法得到恢复,势必使下胎产奶量降低;③出生犊牛体小、瘦弱、多病。
3、干奶时间超过75天
由于母牛自动停乳(如乳房炎、代谢病),或由于对下胎分娩时间计算不准确,而使母牛提前停奶。出现这种现象有以下几种危害:①使母牛胎次产奶量减少;②有些牛可能因过度饲养而肥胖,出现肥胖综合症。
4、干奶后将母牛打入“冷宫”不进行细致饲养
有人认为干奶后牛不产奶,可以少给或不给精料,粗饲料也很低劣,结果使牛过份消瘦,产后无奶或奶量很低,犊牛也没有得到充分发育,出生后体质弱,加上母牛乳质不良,使新生犊牛死亡率大大提高。
5、干奶期母牛过分饲养,体膘增长过快,出现明显的干奶期肥胖综合症和消化-代谢紊乱。其中有:①乳热症;②难产;③胎衣不下;④子宫炎;⑤四胃移位;⑥酮病等。这些病有时单独发生,但多数情况下几种病会同时发生(表3)。
表3
几种消化-代谢病的相关发生一览表
诱发
代谢病
| 主
要
代
谢
病
| 乳热病
| 难产
| 胎衣不下
| 子宫炎
| 四胃移位
| 酮病
| 难产
| +
|
|
|
|
|
| 胎衣不下
| +
| +
|
|
|
|
| 子宫炎
| +
| +
| +
|
| +
| +
| 四胃移位
| +
| +
| +
| +
|
| +
| 乳房炎
| +
| +
| +
| +
|
| +
| 降低受胎率
| +
| +
| +
| +
| +
| | 从表3可以看出,干奶牛饲养过肥,不仅带来六种主要代谢病,而且会诱发相应的疾病发生,最终将影响母牛的繁殖受胎率。
(完)
不能同时使用的几种饲料添加剂
1、
胆碱不能同钙、磷、维生素C、维生素K1、维生素K2、维生素B以及泛酸等同时使用。因其为碱性。单胃动物要用氯化胆碱;反刍动物必须用脂肪加以保护,以防瘤胃降解。
2、
维生素B1不能和青霉素同时使用。
3、
硫酸亚铁、氯化亚铁、硫化亚铁不能与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同时使用。要使用时,必须对这些维生素进行保护。
4、
碳酸钙不能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K1、维生素K2、泛酸、链霉素、土霉素等同时使用。
5、
土霉素不能与青霉素和链霉素混合。
怎样提高奶牛对日粮干物质的采食量
奶牛对饲粮干物质的采食量不仅影响日产奶量的多少,而且影响着牛奶中干物质,特别是乳蛋白率和乳脂率的高低。随着泌乳阶段的不同,干物质采食量达不到预期的数量,还会对牛体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对一个有经验的奶牛养殖者来说,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下面介绍一些提高日粮干物质采食量的方法。
1、
保证牛有充足的饲槽空间,每头牛的饲槽长度达到45~75厘米。饲槽表面要光滑。
2、
用颈枷(或牛链)限制牛,以防互相抢食,但颈枷不能太宽、太窄,牛链不得过长。
3、保证牛有充足的采食时间,饲槽中每天有21~22小时不断草料。保持下次饲喂牛时牛槽中还有约5%左右的剩草(料),每次上槽时要对草料搅拌1~2次。
4、
饲草(料)要新鲜、干净、不霉变、不腐败,并有一定的甜、香和酸味。
5、水槽离牛不超过30米,每50头设一个水槽,每10头牛有30厘米的水槽长度。水槽深度20厘米。饮水新鲜、清洁。冬季随放随饮。夏天每2~3天清洗一次水槽。
6、平衡好日粮,保证牛群健康。①有40%以上的牛处于反刍状态;②日粮含水量不超过50%;③蛋白质达到标准,不过少过多;④纤维素给量适合,NDF处在28%~32%之间,ADF19%~24%之间;⑤能量饲料按标准供给。
7、
推广全日粮混合饲喂技术(TMR),使牛每口采食的日粮都是全价的。
8、
夏天做好防暑降温,避免热应激。
9、
定期修蹄、护蹄,保持肢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