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701|回复: 12

[营养饲喂] 奶牛养殖基本知识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5 14: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lq136 于 2009-6-27 12:10 编辑

专家论坛




浅谈提高奶牛产奶量的若干关键技术
西安乐民反刍动物研究所
所长
蒿迈道

摘要:实现奶牛高产的两个基本的内在因素:大量有分泌功能的乳腺细胞;内环境保持相对恒定、能大量吸纳粗精饲料并进行发酵合成的瘤胃-蜂巢胃及寄生其中的微生物区系。外在因素包括成分多样、给量适当的营养因素和适合奶牛生活的环境条件。围绕这些内、外条件,作者提出7条技术措施:1、作好胚胎期到育成期的定向培育,促进乳腺分泌系统的良好生长;2、合理搭配饲料,刺激“前胃”发育;3、泌乳高峰期进行“预支”饲养;4、推广全日粮饲养技术,延长采食时间;5、适时配种;6、作好乳房护理;7、贯彻“防重于治”方针,确保牛群健康。

关键词:乳腺细胞、瘤胃、定向培育、预支饲养、全日粮、防重于治。

一、内因(乳房和瘤胃等)是奶牛高产的基础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对一个真正的奶牛品种(或/和个体),产奶量的高低70%80%受外界环境条件(包括营养水平、饲养方法、管理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20%30%是受遗传基础(遗传力)的制约。
乳腺是奶牛加工乳汁的工厂。这个工厂中有开工能力的“机器”——“乳腺泡”的多少,加工(分泌)效率,加工制品(乳汁)的运转状况(从小乳导管→大乳导管→乳池→挤出),对于产奶量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而整个过程的形成、启动和完成,又受奶牛体内所分泌的生乳素、雌激素、助孕素、生长激素、肾皮质激素、甲状腺素以及催产素等的制约和调节。而这诸多激素的形成,离不开奶牛正常的生长、性成熟和性周期的发育过程,也离不开奶牛的正常配种→怀孕→产犊这一生殖的循环过程。
生成牛奶的原料是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它们经过牛瘤-蜂胃内大量寄生的微生物区系降解、合成改造以后,变成了可为胃肠吸收、利用的挥发性脂肪酸、菌体蛋白质、水溶性维生素、以及被加氢饱和了的长、中链脂肪酸。这些产物可以被吸收进入牛的血液,最终进入牛体内的各种细胞,其中包括乳腺细胞。
根据研究,牛体所需能量的70%80%、所需蛋白质的6065%以及部分脂溶性和全部的水溶性维生素可以依靠瘤胃的发酵产物来供给。
由此可见,瘤胃机能的好坏是影响奶牛产奶量高低、牛体健康状况的基本保证条件。
内在因素中除了乳腺系统和瘤-蜂胃为主的消化系统以外,还应有功能正常的生殖系统,以及健康的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运动系统,特别是肢蹄的健康也是不可忽视的条件。
二、外因(饲养和环境)是奶牛高产的条件
1、营养
奶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十分多样的,根据最新研究可以概括为两个大类:
⑴营养素  这是供给奶牛生命活动、生长发育、配种产犊、分泌乳汁所必需的。属于这种类型的营养素有:能量、蛋白质(包括瘤胃可降解蛋白质和过瘤胃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分常量矿物质和微量矿物质)和维生素(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和一部分B族维生素)。
⑵助营养素  虽然这类物质不参与体内的营养代谢过程,但它们的添加可以帮助动物提高食欲,增加采食量,改善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一些益生素类物质,可以调节瘤-蜂胃中的细菌区系,促进瘤胃细菌区系向着需要的方向发展,抑制有害细菌,提高有利产物的产量,减少有害产物的形成。
目前所使用的助营养素有:助味剂(包括甜味素和香味素)、酶制剂(如木糖酶、植酸酶,葡萄糖醛酸酶等)、益生素(包括啤酒酵母、乳酸杆菌、双歧菌、肠球菌、曲霉菌等)、益生元(有低聚甘露糖、低聚果糖等)以及中草药(如大蒜素、黄连素等)。
为了使奶牛高产、稳产、健康、长寿,营养物质的供给必须适量、适当,要“量出而入”。既不能摄入不足,也不能摄入过量。前者可能导致牛体消瘦、赢弱、易病,产奶量低下,泌乳期缩短,产后不发情,久配不孕;而后者容易使牛体变肥、食欲减退,产后出现脂肪肝、酮病、酸中毒、胎衣不下、乳房炎、子宫炎以及无乳症等。
在日粮配合上,既要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绝对需要量,还要注意各种营养物质之间的合适比例。经常用到的有:精/粗比、能/蛋比、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比,可降解蛋白质/过瘤胃蛋白质比,钙/磷比,钾/钠比,氮/硫比,钙/镁比等等。
2、环境条件
牛的最适环境条件为:温度1.123.3,相对湿度70%以下。若高于最适环境温度和湿度,牛体就会出现热应激。主要表现为呼吸加快、心跳加速、体温升高、采食量降低、产乳量减少、不发情、不排卵、受胎率降低等等。在环境温度过低的情况下,牛的基础代谢提高,维持需要量增加,饲料报酬降低。在过低的气温下,容易出现乳头冻伤、皲裂等病害。
三、提高产奶量的几项关键技术
1、作好胚胎期、犊牛期和育成牛期的定向培育,促进乳腺分泌系统的良好生长。
研究表明,乳腺细胞数量和泌乳量之间的相关系数r=0.50.85。但乳腺细胞的发育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它开始于胚胎期而终止于干乳期。大约在母牛受胎后30天,当胚胎只有1.41.6厘米长的时候,乳腺原基就开始形成。在胚胎中线的每一边,这些原基细胞继续生长,并聚积而形成两个乳线。最后进一步分化形成四个结构,称为乳腺芽,这是乳腺分泌部分的原基。因此,乳腺芽的多少就决定了将要发育的乳腺泡和乳导管的多少。研究表明,母牛分娩后产奶量的高低受到胚胎期乳腺芽胞发育的影响。例如,一些头胎母牛有些出现“瞎”乳头就是由于胚胎期乳腺的正常发育受到一些不良因素影响的结果。
犊母牛出生后至3月龄,整个乳腺的生长速度与躯体成比例,但腺体组织的生长速度要比身体快3.5倍,这是乳腺生长的第一个重要时期,一直要持续到9月龄(出现初情)。发情以后腺管的生长速度加快,但在雌激素和助孕素的交替作用下,管道的生长呈波浪式的特点。此时,乳腺组织很容易被快速生长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代替。因此,此期切记不能营养过剩,防止增重过快、牛体过肥。
1618月龄配种(输精)怀孕以后,在黄体分泌的助孕素和垂体前叶所分泌的生乳素和生长素以及胎盘所分泌的生乳素等协同作用下,乳腺泡逐渐替代乳房上的脂肪组织,乳腺的生长进入第二个重要时期。此时,如果乳房上沉积的脂肪过多就会妨碍乳腺组织的生长。但是由于在怀孕早期乳腺的相对体积较小,所以直至怀孕后的34个月,乳房的体积变化依然不很明显。
从怀孕的最后两个月到泌乳的12个月,是乳腺细胞的快速生长期(也称第三个重要生长期),此时的分泌细胞达最大的数量(约占75%),细胞之间彼此相接,并被结缔组织分隔为乳腺小叶和叶;并从小到大的形成腺泡管—叶内导管—叶间导管,最后到达乳腺管和乳池。
乳腺的整个发育过程,离不开牛的营养和饲养。要按不同时期的特点,作好营养调控和定向培育。既不能使牛过瘦,影响乳腺的正常分化、生长和发育;也不能喂得过肥,特别在90300kg3月龄~12月龄)的临界生长期,要控制增重速度(不超过750g/日),防止脂肪组织对乳腺组织的“侵润”。
2、合理搭配精、粗饲料,刺激奶牛“前胃”的正常发育,为采食、消化、吸收、合成和利用各种营养物质尊定基础。
-蜂胃是奶牛的活体“发酵罐”。在这个发酵罐中所生活的微生物区系和动物本身以及动物所食饲料之间有着复杂的“协同”(或称共生)关系。奶牛每天所需能量的7080%是由饲料发酵中所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提供的;有60%65%的可消化蛋白质是由瘤胃的菌体蛋白质满足的;几乎所有水溶性维生素(大部分VBVC)和维生素K也是由瘤胃微生物区系和由奶牛自身的肝脏合成的。所以培养、维护好奶牛的瘤胃是实现奶牛高产的重要条件。
⑴瘤胃功能的形成一般要在犊牛生后的49天左右。因此,哺乳期要保证犊牛有一定数量的牛奶和优质精料,但同时要尽早的饲喂优质的粗饲料,一方面刺激瘤胃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可为瘤胃接种微生物区系,以形成消化粗纤维素的能力。在犊牛乳腺形成和发育的第一个关键时期——生后三个月左右,也是前胃功能初步形成的时期,此时犊牛还面临断奶,所以在营养供给上要特别注意。
⑵维持成年奶牛瘤胃内环境的恒定,保持细菌和原虫之间以及细菌内部各个菌种之间、原虫内部多毛原虫和寡毛原虫之间的相对比例和平衡。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瘤胃pH值达到6.46.8
——瘤胃温度3940℃;
——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为2.42.64
——瘤胃中氮的浓度保持在630毫克/毫升;
——可消化能量/可消化蛋白质的比例为18
——在所进食的蛋白质中,过瘤胃蛋白质/总蛋白质的比例要达到0.250.44
只有达到这些要求,瘤胃微生物区系的活动才能旺盛,供给必需的营养物质才可充足,一些对奶牛健康有严重危害的代谢性疾病才能减少,培养高产奶牛的目标才可以实现。
3、根据泌乳高峰期奶牛食欲、体重、产奶、健康等等方面变化的特点,实施“预支”饲养和营养保护措施,既使奶牛的产奶水平达到较高的峰值,又不过多的失去活重。
奶牛分娩后78周,在体内分泌较高浓度的“生乳素”和“催产素”的协同作用下,动物不惜失去体膘(和活重)而去增加产奶。据研究,此时每日奶牛体内的能量负平衡达到约10兆卡(或每天失去0.51kg体脂肪)。如果不设法予以补偿,奶牛失去的体膘达到0.51分时,就会影响其健康和抗病能力,抑制产后发情,延迟配种;同时也会使本胎和下一胎的产奶量下降。
为了解决一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实施精料“预支”,进行引导饲养。即根据当天奶量和维持需要,确定精料喂量,并预支0.250.5kg,以观奶量上升状况。预支到奶量不再上升为止;增加精料的能量和蛋白质浓度,每千克精料含2.22.3NND1820%的粗蛋白质,同时将过瘤胃蛋白质的比例提高到44%左右;饲喂保护蛋白质,保护脂肪(或脂肪酸盐)加喂12kg的全棉籽、向日葵籽、油菜籽等。
4、推广全日粮混合(TMR)饲养法,延长母牛的进食时间
全日粮(TMR)是指将奶牛按饲养标准计算和供给的各种精、粗饲料、矿物质和维生素添加剂以及各种助营养素用一种称做全日粮混合机的机器进行充分混合后,再投放到牛槽中让牛采食。使牛所采食的每一口饲粮都是“全价的”。可以防止奶牛挑食。不仅提高采食量、减少剩草、剩料,提高产奶量,而且还可以提高乳脂率和乳蛋白质。
要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奶牛自由采食。每天有2122小时饲槽不能缺少草料。并确保在下次饲喂时牛槽中的剩草不少于喂草量的5%
5、适时配种,保证牛群的平均泌乳天数处于150170天的范围内,产犊间隔不超过420天。为此,经产牛分娩要在4050天内表现产后第一次发情,80天之内要有70%以上的母牛配孕。只有达到这些指标,才能使母牛始终保持旺盛的产奶性能。
6、做好乳房护理,挤干、挤净牛奶,预防和治疗乳房炎。机器挤奶时,要特别注意:
⑴选择合适的真空泵,并通过真空调节阀和真空罐的调节作用,保持挤奶器工作状态正常,真空度的稳定。
⑵将脉动器的工作节拍调节到每分钟5060次。
⑶清洗和擦干集乳器,保持小孔畅通。
⑷绝对保证橡皮奶衬(杯)不能现出细微裂缝。为了防止橡皮“疲劳”,最好准备两套奶衬(杯)轮换使用。
⑸注意定期测定牛奶中的体细胞数,及时发现和治疗隐性乳房炎。
⑹切实按挤奶操作规程挤奶。
⑺注意干乳期乳房炎的治疗和乳房护理。
7、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切实做好周围环境、牛舍、牛床、牛体的卫生消毒工作,对一些传染性疾病要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始终保持牛群健康是实现奶牛高产的重要条件。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nety + 3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14: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奶牛养殖基本知识2

本帖最后由 dlq136 于 2009-6-27 12:12 编辑

营养饲料
奶牛的营养调控和饲粮配合
(在陕西省饲料工业协会反刍动物饲料配合与营养培训会上的讲课文稿)

奶牛属反刍动物,它有一个由四个部分(即瘤胃、蜂巢胃、重瓣胃和真胃)构成的复胃。其内寄生着大量的细菌、纤毛原虫和厌氧性真菌。这些微生物统称微生物区系。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牛体之间形成了很复杂的“共生”关系。依靠这些微生物,完成了对牛所采食的各种精、粗饲料的发酵、降解、生物合成和结构的改造等化学和生物学变化。由此也引发出了奶牛的一系列特殊的消化生理现象。诸如,
1、反刍(由逆呃、再咀嚼、再混合唾液和再吞咽四个动作组成。每天反刍时间68小时)
2、唾液分泌(114/日)和氮的再循环(每天约60g氮)
3、嗳气现象:712/分钟
4、食道沟和食道沟反射
由于牛瘤-蜂胃中这些微生物的生物发酵和合成作用,每天的 发酵产物——VFA可以供给牛体所需能量的7080%,通过微生物所合成的菌体蛋白质(MP)可供牛体所需蛋白质的6065%
可见:1、瘤-蜂胃微生物活动对牛体的重要性。
2、调控瘤-蜂胃的内环境,促进这些微生物的活动,则显得更为重要。
一、奶牛营养调控的目标和内涵
1、对反刍前犊牛的调控目标——实现两个过渡:
①从单胃消化到复胃消化
②从奶食营养到草(料)食营养
措施:
①早喂、多喂、喂好初奶
②合理使用常乳喂养
③早期训食干草和精料(开食料)
④早期断奶
2、对反刍后奶牛的调控目标
①维持瘤胃内环境的相对恒定
②激活、平衡好微生物区系,最大限度的地发挥其对饲料成分的发酵、合成和改造作用。
调控内涵:
①保持瘤胃内容物的pH值:6.46.8
②维持瘤胃温度3940
③保持日粮阴阳离子平衡(DCAB)在母牛产褥期达到-100-150meq/kgDM,而在热应激时保持在-10meq20meq/kgDM之间。
④微生物区系  细菌和原虫的正常比例达到8002000:1,在原虫过量的情况下要添加CuSO4和茶皂素以杀死过量原虫。
VFA的比例:乙酸60%65%,丙酸20%,丁酸15%
NH3浓度
6
30ml/

⑦其它:瘤胃正常蠕动13/分,
        反刍时间68小时/天,
        嗳气
17
20/

二、奶牛的全营养(或称总营养)
由于奶牛的营养过程和微生物区系保持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在喂牛时必须十分重视各种饲料成分与微生物的关系(相生还是相克),这就是“喂牛先喂菌”的道理。所以近年来提出了全营养(总营养)的概念。
1、全营养的内容和产生背景
全营养是由营养素和助营养素两部分所组成。它的提出关系着饲料和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包括从对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到动物体内所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再到最终形成供人类消费的食品。
因此,它是从饲料安全→食品安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
提出“全营养”的背景条件:
①抗菌素的限制使用和最终停用是对动物保健所提出的新要求;
②从人类的“保健性食品”引伸出对动物的“保健性饲粮”,因而提出“饲粮—健康—疾病”三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③环境保护方面对动物生产的要求(特别是有机P、有机ClN对环境的污染);
④食品安全的要求。
2、内涵
1)营养素:包括供给动物体可利用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含微量元素)等必需营养成分,含在各种精、粗饲料中的可消化糖和淀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类物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这是动物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直接参与了动物体内的各种新陈代谢过程。是饲料配合中绝对不可忽视的部分。
2)助营养素:不提供动物生命活动中所需要的基本元素(如能量、蛋白质等),但有活化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增加采食量,提高消化率和吸收率,减少排泄量以及增进动物健康,减少使用抗菌素等作用。
助营养素有以下几种:
①改善饲料物理性能,提高采食量(色香味)
②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酶
——非淀粉多糖酶:作用于纤维素、半纤维素
——木聚糖酶:作用于木质化纤维素
——淀粉酶:作用于淀粉、糊精等
——植酸酶:分解植酸磷
——果胶酶:分解果胶
——葡萄糖醛酸酶
③改善饲料形态、增大饲料消化面——乳化剂
④益生素  被吸收到动物体内以后,可以参与胃-肠道中微生物的平衡,增强动物机体对消化道内有害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或者通过增强动物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动物生长率和饲料转化效率。
益生素有两大类:
——细菌类益生素:乳酸杆菌、埃氏巨形球菌、丙酸杆菌、嗜酸性乳杆菌。
它们对牛体的有益作用:
A、产生酸、抑菌剂和抗菌素杀灭消化道中对动物有毒、有害和致病的细菌和病毒;
B、通过竞争营养素抑制有毒、有害细菌的生长;
C、产生提供牛体利用的营养素(AAV),酶、生长刺激素以及其它一些活性物质;
D、对肠道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有毒、有害成分进行脱毒;
E、这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新产生的一些毒素又刺激牛体产生抗体,增强抗病力的作用。
——真菌类益生素:啤酒酵母菌、米曲霉菌、OZYZae黄曲霉素和B·Subtilis
真菌的作用:
A、啤酒酵母菌可以促进对瘤胃发酵有益的一些细菌(如解纤菌和别的厌氧菌)的生长,同时有降低CH4产量,消耗瘤胃中积聚的过量O2以保持瘤胃的厌氧环境的作用;它还可以在产甲烷细菌的作用下,刺激瘤胃中乙酰乙酸菌的生长,提高发酵产物中乙酸的比例。
B、米曲霉菌可以刺激反刍兽单孢菌的生长,还可以为埃氏巨形球菌的生长提供苹果酸,从而使瘤胃中的乳酸浓度降低,以维持瘤胃pH值的恒定,提高纤维素的消化率。
C、可以提高动物对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特别是热应激;
D、提高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吸收率,提高牛的产奶量、生长率和产肉量。
⑤益生元,亦称前生素,是一种非消化性的饲料成分,当被动物采食以后,随食糜运抵后部肠道(大肠),可以选择性地被大肠中的有益细菌降解、利用,但不为有害细菌所利用,这样便可减少后部肠道中致病菌(如大肠杆菌等)的生长和繁殖,对动物起到保健作用。
现已使用的益生元有:低聚果糖、甘露低聚糖、麦芽低聚糖等。
⑥酸化剂:一些低分子有机酸,到达胃-肠道以后,既有杀灭有毒、有害病原菌的作用,还有活化酶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饲料采食量、消化率和吸收率,而且可以防病。
常用的酸化剂: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丙酸、苹果酸、酮酸、山梨酸、甲酸、乙酸以及相应的盐类(如乙酸钠、双乙酸钠等)。
三、奶牛的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
1、奶牛所需的营养种类
1)能量  是奶牛进行基本生命活动、生产产品、生长发育和发情配种、怀孕产犊等的物质基础。
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单糖、双糖、淀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蛋白质和脂肪均可以提供奶牛以能量。
能量在奶牛体内的转归见下图:
消化能

(70%)


总能

(100%)


粪能(30%)


代谢能(60%)


尿能(5%)
外发酵气体能(5%)

净能

(40%)


体增热(20%)

(内发酵)

生产净能(20%)
产奶
生长
繁殖


维持净能(20%)

从代谢能转化为净能的效率,也因不同的生产类型而变化。
ME——NEM
73%

ME——NEL
7073%

ME——NEG
33%

ME——NER
3040%

2)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构成形式,这种形式的基本特点是不断地和外界环境进行新陈代谢。
由于奶牛解剖、生理方面的特点,饲料蛋白质在体内的转归有三个渠道:
瘤胃可降解蛋白质(RDP
细菌合成蛋白质(MP
过瘤胃蛋白质(UDP
当前表示牛体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小肠可利用蛋白质(或氨基酸),也有人用可代谢蛋白质(MP)表示。不论那种表示方式,均是由细菌合成蛋白质(AA)和过瘤胃蛋白质以及循环蛋白质三部分组成。
而表示饲料中所含蛋白质的数量则以瘤胃可降解蛋白质(RDP)和过瘤胃蛋白质(UDP)来表示。为此,就要测定每种饲料蛋白质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率(dg%)。不同种类的饲料,其降解率差异很大。一般将饲料分为:
——低降解率(2040%),如,血粉、肉粉、鱼粉、玉米麸质粉、啤酒糟干燥颗粒、DDGDDGS、脱水苜蓿,加热到156℃保温30 分钟后压榨的豆粕、棉籽粕、亚麻粉等。
——中等降解率(4170%),有玉米、大麦、小麦、花生粕、向日葵粕、菜籽粕、生大豆粉、玉米青贮、太阳晒干苜蓿、麸皮、羽毛粉等。
——高降解率(71100%),有尿素、二缩脲、磷酸脲、谷物浸提液和干酪等。
由于饲料蛋白质在瘤胃中被微生物利用受饲料中所含能量多少的影响,所以计算时以可消化有机物质(DOM)或代谢能的多少为单位。例如,ARC1980)提出的计算公式为:
RDPg=32.6×MEMcal
RMPg=13.8×MEMcal
UDPg=1.47TP27.9MEMcal
对奶牛而言,一般要求UDP在日粮粗蛋白质中所占比例不能低于33%,高产奶牛要达到40%以上。
 
NND需要量

DCP需要量

维持
〔体重/2001.5×2.6 
3×W0.75
产奶
1NND/1kg4%FCM
60g/1kg4%FCM
怀孕
7 2.1
8
3.7
9
6

760
8
150
9
270

生长
非反刍期: 增重(kg)×56NND

300
400

反刍期: 增重(kg)×89NND

奶牛对能量(NND)和可消化粗蛋白质的需要见表1
1
奶牛对能量和可消化粗蛋白质的需要量

3)矿物质
这是动物身体内骨骼、体液、酶和激素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对奶牛的健康、生长发育、繁殖产犊以及分泌乳汁等生命活动过程必不可少。

矿物质分两大类:
①常量矿物质:以克或%表示。有:CaPMgKNaClS等。
在配合饲粮时注意:
——不仅考虑每种元素的绝对数量,而且还必须注意相互比例。如,Ca/PCa/MgK/NaN/S
——要按照奶牛的生理周期、饲养方式、疾病和健康灵活掌握。例如,母牛干奶后期采用低钙日粮,或采用阴离子盐;母牛出现热应激时使用阳离子盐;精料过多出现酸中毒时要用K+Na+Mg2+盐等。
②微量矿物质,以mg/kgppm表示。有IFeMnCoZnSeCuMo等。对于这些微量元素的使用特别考虑以下几点:
——注意微量元素之间的相生和相克。例如FeCoCuMnZnP有拮抗作用;CuMo之间有相克;SMo可以降低Cu的利用率;MnZnI可以降低Co的利用率等。
——注意一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之间的协同作用。例如,SeVECoVB12Ca/PVD3
——必须严格按照饲养标准推荐的用量,绝对不能超标,以防对奶牛造成不良影响(或危害),以及造成环境的污染。
各种矿物质的推荐用量见表2
2
奶牛对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需要量

 

维持

泌乳

生长

妊娠*

Ca

6g/100kg活重

4.5g/kg

20g/kg增重

40g/3

P

4.5g/100kg活重

3.0g/kg

14g/kg增重

36g/3

Na

占日粮干物质的0.51%,头日采食量不超过70g

K

占日粮干物质的0.8%

Mg

占日粮干物质的0.2%

S

按日粮含N量的1/9供给

Fe

3月龄以下犊牛为50mg/kgDM
成年牛20mg/kgDM

Cu

1015mg/kgDM

Mo

0.5mg/kgDM

Mn

4060mg/kgDM

Zn

4060mg/kgDM

Co

0.070.1mg/kgDM

I

泌乳母牛
0.6mg/kgDM
非泌乳母牛0.25 mg/kgDM

Se

0.3mg/kgDM

母牛在妊娠最后2个月要饲喂低钙日粮,其中钙的采食量为53g,磷为57。也可以饲喂阴离子盐,但此时必须配合以高钙饲粮。
4)维生素  维生素是奶牛体内一些重要的活性物质(如视紫质)的组成成分,并参与组织细胞内的物质代谢,抗氧化以及促成代谢产物的排出等作用。
奶牛依靠其体内的微生物区系可以合成VBVK;并依靠自身肝脏合成VC。但奶牛不能合成VAVDVE,必须从饲料中给予补充。对于高产奶牛来讲,自身合成的VB中的一部分不能满足需要,也需补充,如烟酸,生物素和胆碱等。各种维生素的需要量如表3
3
奶牛对几种维生素的日需要量

 

维持

妊娠

泌乳

干乳

VA

4.5IU

4.5IU

1015IU

7.510IU

VD


2.53.5IU

3.05.0IU

2.53.5IU

VE

(产后34周)5001000IU

10003000IU

烟酸

(从产前3周到产后7周) 6g

生物素

20mg

5)纤维素  对奶牛特别重要。主要作用:
——促进瘤胃蠕动和收缩
——维持瘤胃正常发酵:VFA总量及比例
——保持正常的pH值(6.46.8
——维持乳脂率的正常
——提高NDF的降解速度
奶牛纤维素的需要量:
NDF
36
40%

ADF
25
28%

CF
≥17%

检验粗纤维素是否满足可以根据:
饲料在口腔中的咀嚼时间:20分钟/NND2640分钟)

每一个NND的填饱系数为0.180.20.3
四、奶牛最佳日粮配方的设计
奶牛24小时采食的各种饲料,统称日粮(ration)。奶牛的日粮组成中既有粗饲料、精饲料、青绿多汁饲料,也含有工业副产品饲料。
1、配制奶牛日粮的基本要求
1)保证日粮中含有足够的干物质。确定DM的需要量必须依据:
——体格大小和体重;
——泌乳时期;
——4%FCM的产量高低;
——奶牛的生理状态和身体瘦弱还是肥胖。
需要量的范围从占活重的2%4.2%
2)必须含有一定数量、一定长度的纤维质粗饲料,且随泌乳阶段而变化。
泌乳早期(060天)占日粮DM5040%
泌乳中期(61天~120天)保持在40%
泌乳后期(从121305天)保持40%增加到60%
干奶前期(干奶~45天)从60%降到55%
干奶后期(产前15天)从55%降到50%
纤维素饲料的长度≥2.5厘米
3)含有必需数量的精饲料,以弥补由于粗饲料营养浓度不够所造成的进食营养物质与需要量之间的差异。精料的给量要考虑:
——奶牛的泌乳期和产奶量(4%FCM
——动物的健康状况;
——粗饲料的质量和喂量;
——精饲料的价格和牛奶价格。
但精饲料的最大喂量必须控制在16kg/日以内。
4)日粮的蛋白质要根据奶牛的产奶量及泌乳期的不同时期而变化。
干奶期
12%

泌乳早期(060天)18%

泌乳中期(61120天)
16%
17%

泌乳后期(121305天)
15%
16%

5)在保证产奶水平和营养需要的条件下,根据当地的牛奶售价,要选择最合适的饲料品种,以使所配制的日粮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简称最大经济收益日粮)。
6)选择日粮中的精料品种时,必须严格遵循表4中所推荐的各种饲料的最大用量。
4
各种饲料最大用量表

饲料名称

最大用量(%)

饲料名称

最大用量(%)

玉米

80

啤酒糟()

25

大麦

80

干柠檬或柑橘渣

25

小麦混合料

25

椰子粉

50

小麦麸皮

25

棉粕

25

大豆粕粉

50

全棉籽

20

小麦面粉

25

亚麻粉

25

稻糠

20

玉米麸质

50

燕麦

80

干蒸馏的玉米籽实

25

高粱

50

红花籽粉

20

糖蜜

10

尿素

1.5

甜菜糖浆(干燥)

10



2、奶牛配合饲料的种类
1)添加剂:使用量少,用于校正饲料中某些营养成分的缺乏。主要有:
——维生素添加剂
——微量元素添加剂
——阴/阳离子添加剂
——生长添加剂
2)预混料  用载体将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添加剂原料混合在一起。有的预混料除各种添加剂外,又加上常量矿物质元素——CaPMgNa等。
3)浓缩料  含有比例平衡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和其它添加剂。用量2050%
4)精料补充料  包含比例平衡的所有营养物质(根据饲养标准规定的),补充粗饲料中不能满足奶牛需要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可以直接喂牛。
以上几种饲料添加剂和饲料的使用必须根据各自条件,有选择性地使用。
3、日粮的配合原则
1)选择适宜的饲养标准和饲料成分表
饲养标准是根据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结合物质和能量代谢试验以及饲养试验,科学地规定出不同种类、性别、年龄、生理状态、生产目的与水平的奶牛,每头、每天应给予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
对饲养标准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不是“永恒”的;
——有地区性和局限性,使用时应从实际出发予以调整;
——标准不可能完全符合每一个群体的需要,要因地制宜,灵活应用;
——根据“标准”所出的配方,要根据采食量变化有一个范围。
在借用饲料成分表时,要有同样认识。
2)要求饲料多样性,以达营养互补,但也要注意饲料的适口性(色香味)和其中所含的有毒物质,特别是饼粕类饲料;
3)不能超过每种饲料在日粮中的最大用量(见表5)。
4)所配出的精饲料弥补粗饲料的营养不足
5)质优价廉
4、配制奶牛日粮的方法和步骤
1)根据奶牛活重、泌乳期、日产奶量、乳脂率、怀孕状况、有无增重等基本条件,确定奶牛的每日营养物质总需要量。其中包括:干物质(DM)、NND、可消化粗蛋白质(或RDPUDP),钙、磷和胡萝卜素(VA)等。
2)选择当地已有的、价格便宜的粗饲料,按照前面所介绍的理论喂量和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计算出粗饲料可能提供的营养物质数量。
31)—2)即为从精料中应当提供的干物质和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
4)确定混合精料数量及配合比例。
五、几点建议
1、在奶牛日粮配合中增加瘤胃可降解蛋白质(RDP)和过瘤胃蛋白质(UDP)的供给量指标。
2、要十分注意粗饲料在奶牛日粮中的重要性。饲料生产厂家在供应浓缩料和精料补充料时必须对客户的粗料供应情况(数量和质量)有所了解。不仅要使所供应的精料真正能起到对粗饲料的“补充”作用,而且还要考虑当地的奶/料价比,在一般情况下,要使奶农有利润空间。
3、正确使用蛋白质饲料。有目的的供应RDPUDP。既不能不足,也不能过多。
4、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添加和使用量要因地、因时、因牛(生理状态)而异,还要考虑各种矿物质以及矿物质与相关维生素的相生、相克作用,绝对不要过量使用,以防中毒和对环境造成污染。
5、奶牛只需添加三种脂溶性维生素——ADE,对十分高产的奶牛有必要添加少量的烟酸、生物素和胆碱。其它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维生素K,牛体内可以合成。即便需要添加的维生素,也要有“量”的概念,并非越多越好。例如,维生素A在每千克日粮干物质中超过6.6IU,就引起中毒;而维生素D和维生素E的中毒量相应为1.0IU2000IU
6、在审验饲料质量时,要根据配方、原料质量、混合均匀度、营养指标以及外观表现(色香味)、生产日期等作全面衡量,不要仅根据一种“理想”颜色、体积大小、松软程度等作出片面的判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14: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限制奶牛产奶性能的营养物质排序
在生产完践中奶牛的产奶量经常出现波动现象。除了环境条件(如忽冷忽热、吹风、应激、疾病等)和奶牛的繁殖状况(如发情、配种、怀孕、产犊等)有明显影响以外,饲养管理,特别是饲料给予了更为明显的作用。一些含蛋白质高、消化吸收快的饲料,被誉为提高产奶量的“速效”饲料。例如,啤酒糟、淀粉浆、苹果渣、胡萝卜等更是受到养牛者的青睐。那么,从营养学的角度讲,究竟哪些成分对产奶量的影响大呢?根据资料介绍,我们整理了以下排序,仅供参考。
1、粗蛋白质(特别是过瘤胃蛋白质);2、饮水(量和质);3、维生素A(胡萝卜素);4、总可消化养分(TDNNND);5、磷; 6、硒;7、锌;8、铜;9、钙;10、钠; 11、钾

瘤胃保护脂肪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
奶牛产犊以后在体内分泌的生乳素和催产素的作用下,奶产量急剧上升。但由于此时机体虚弱、食欲不佳,采食量很难上升,体内出现能量负平衡;饲喂过多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又易造成瘤胃酸中毒;加之体重损失、分解体脂肪,形成非酯化脂肪酸(NEFA),进入肝脏,在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低的情况下,NEFA不完全氧化而形成酮体和在肝脏中形成脂肪肝。使奶牛健康受到极大危害。
一、能量负平衡对奶牛的危害
1、降低泌乳期产奶量,并影响奶牛遗传潜力的发挥;
2、动用身体贮存,分解体脂,因而增加了酮病及脂肪肝的发生率,降低奶牛的繁殖产犊率以及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
3、由于临床和亚临床性酮病的发生而诱发产褥热,还可以进一步出现真胃移位、胎衣不下、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等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母牛产犊后的前50天是以上疾病的高发期。一般此时奶牛要患一至多种疾病,给生产上带来极大的损失。(见表1
据资料介绍,以上疾病的发生有可能使牛的饲养成本增加约1000元。其中52%为淘汰牛的损失,24%为治疗和处理费用,24%为造成产奶量和牛奶品质的下降。
1
产后几种病的发病率和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

发病率(%)
经济损失(元)
酮病
5
1160
产褥热(瘫痪)
8
2672
真胃移位
<3
2720
胎衣不下
5~10 
1120
二、泌乳前期奶牛饲喂脂肪的重要性
脂肪中含有相当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2.25倍的能量。
1、可以弥补由于食欲不佳、干物质采食量不足而造成的能量负平衡。产犊前23周,干物质采食量下降约30%。产犊后,产奶量快速上升,至48周时可以达到高峰。而最大的干物质采食量要推迟1014周出现。因此出现约1.5个月的能量负平衡。产奶量越高,能量负平衡越严重。这时就需要用含能量较高的脂肪去弥补这个亏空,以便实现更高的高峰期产奶量。
2、增加日粮中的能量浓度,预防由于饲喂大量精饲料而引起的瘤胃酸中毒和相关的疾病。一般粗饲料含1.32NND/kgDM,精饲料含2.03.6NND/kgDM,而脂肪含有6.78NND/kgDM。所以饲喂脂肪以后可以极大的提高日粮的能量浓度。
3、脂肪中所含的胆固醇和亚油酸是合成孕激素和前列腺素的成分,还可以增大发育滤泡的体积,因此,在泌乳前期适当补充脂肪可以促进母牛发情、排卵和受胎,有利于提高母牛的繁殖受胎率。表2是泌乳早期体况损失与配种受胎的关系。
2
奶牛体况损失和繁殖受胎率
体况损失(分)
0.5
0.51.0
1.0
首次排卵推迟天数
28
38
44
首次配种受胎率(%)
65
53
17



4、饲喂脂肪后可以减少体重损失,预防酮病和脂肪肝的发生。
体重损失,一般是分解体脂肪。此时形成的非酯化脂肪酸(NEFA)可以进入肝脏。但由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低,NEFA不能完全被氧化而形成酮体。而另一部分NEFA在肝脏中重新酯化,或构成极低密度的脂蛋白质,输出到乳腺组织,或贮存于肝脏形成了脂肪肝。奶牛肝脏吸收NEFA的能力,大于肝脏输出脂肪的能力。这样增加了酮病和脂肪肝的危险。但饲喂脂肪以后,就可以预防酮病和脂肪肝的发生
5、夏季炎热时补充脂肪可以预防热应激。
补充脂肪以后可使粗饲料纤维在瘤胃分解中所形成的发酵热减少,从而降低体内热负荷,有利于防止热应激的出现。
6、补充适量的脂肪可以提高奶中的含脂率和奶牛的乳脂产量。
但是,过量饲喂不饱和脂肪酸高的植物油,可能对瘤胃微生物有毒害作用,降低对纤维素的消化率。有些植物油脂还会降低牛奶的质量。使用动物脂肪又有传播疯牛病的危险。所以,最好使用过瘤胃(或称瘤胃保护)脂肪。
三、脂肪的保护方法和适宜用量
1、脂肪的保护方法
一般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脂肪进行保护。如,脂肪酸的氢化和饱和,脂肪酸的钙化(或皂化),脂肪的包被,以及对脂肪进行分馏等。
2、脂肪的适宜添加量
奶牛饲料脂肪摄入量应等于乳脂的总产量。一般奶牛精、粗饲料中的含脂量相当采食干物质总量的3%。所以确定饲料添加脂肪数量的简单方法就是:乳脂产量—精、粗饲料中所含的脂肪总量。
当日粮中脂肪的添加量在其干物质总量的3%以下时,随着添加量的上升,乳产量跟着增加;但超过5%以上时,产奶量反会降低。
所以脂肪的适宜添加量为饲料干物质的3%5%。具体讲,高产奶牛(大于8000kg/年),每天可以添加11.5kg脂肪;中产牛(50008000kg/年)相应为0.71.0kg。两类牛瘤胃保护脂肪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0.41.0kg0.20.5kg
四、添加过瘤胃脂肪的效果和注意事项
1、效果
当脂肪添加量为日粮干物质的2%6%时,可以使日平均产奶量增加1.83.5kg,乳脂率提高0.1%0.4%,而使乳蛋白质降低0.01%0.18%。在泌乳前100天内使用瘤胃保护脂肪,能获得满意效果。
另外有报道称,添加过瘤胃脂肪,可以使母牛的发情率提高15%,一次情期受胎率提高26%24个情期受胎率提高74%,缩短空怀天数6.8天,每次受胎的配种次数减少0.4次。
2、添加脂肪时的注意事项:
①保证日粮中有充足的纤维素供给NDF22%ADF19%;②提高钙和镁的饲喂水平,钙比正常提高1%2%,镁保持在0.25%0.30%日粮干物质的水平;③适当提高日粮蛋白质的供给量;④补充612烟酸、10过瘤胃蛋氨酸和和2030过瘤胃赖氨酸。⑤添加脂肪时由少到多逐渐过渡。一般需7天左右,方可达到计划喂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14: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奶牛养殖基本知识3

本帖最后由 dlq136 于 2009-6-27 12:13 编辑

《提高牛奶产量20%的日本双轨饲养技术》简介
《提高牛奶产量20%的日本双轨饲养技术》——是由作者小泽祯一郎等根据已故兽医师渡边高俊先生发现和提出的“奶牛双轨饲养法”为核心,介绍奶牛的日常饲养、健康管理、疾病诊断和对策以及优质青贮饲料的生产等涉及奶牛方方面面的理论和实践的书籍。
根据该书作者等20009月在中国鹿泉市铜冶镇的试验,使用“双轨饲养技术”使受试奶牛出现了以下变化:
1)
牛的食欲大增;
2)
精饲料的消耗减少了,但产奶量却增加了;
3)
牛的外观和毛色都有明显好转;
4)
产后发情期提前,以往产后2个月内未见发情,但试后3045天即开始发情;
5)
一部分奶牛的日产奶量从25kg提高到了35kg
6)
全部牛的平均年产奶量增加了2000kg
渡边高俊先生对“双轨饲养技术”的要领编了一首诗歌,详细内容如下。
双轨饲养要领歌

(摘录)

奶牛天生爱吃草,干奶只喂粗饲料;

产前产后各七天,只需喂给基础料;

变数饲料给予法,产后八天才能给;

第八天给半公斤,第九天给一公斤;

如果没有啥异常,每天增加一公斤;

增料好比爬楼梯,一直给到五公斤;

高产牛到七公斤,暂停增料看情况;

此后根据牛能力,奶量增后再增料;

产奶每增两公斤,变数就加一公斤;

一直等到有一天,奶量不会再增加;

此乃最高产奶期,然后奶量渐减少;

奶量每减五公斤,变数减少一公斤;

只要牢记这几点,保证奶牛得健康;

疾病减少奶增加,配种一次就成功。

下面拟对“双轨饲养技术”作一简要介绍
一、什么是奶牛“双轨饲养技术”?
“双轨饲养技术”就是将奶牛每天所消耗的饲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础饲料”,另一类是“变数饲料”。
1、“基础饲料”用于维持牛的体能消耗,保持牛体健康,是以粗饲料为主的饲料供应。因为牛是靠吃草来维持自身的健康、妊娠、产犊和育犊(每天约产奶5kg)的。所以把这一部分饲料称为“基础饲料”。
基础饲料不等于维持饲料。因为它除了包含维持所需要的饲料营养以外,还要加上妊娠、产犊和育犊(每天按5kg奶计算)所花费的那部分饲料。
2、变数饲料:就是根据牛产奶量的多少,追加给牛的那部分饲料。因为牛的产奶量的增加(超过每天哺育犊牛的量——5kg)是人为作用(人工选择)的结果,所以所给予的变数饲料不应当是粗饲料,而必须是容易消化的饲料,即谷实类、糟渣和饼粕类等。因为这一类精饲料必须根据牛的不同产奶能力喂给,所以称为“变数饲料”。
用这两部分饲料不多不少地、合理地、准确地进行饲喂,这就是奶牛双轨饲养技术的含义。
“双轨”的另一层意思,即同时实现“健康饲养”和“盈利经营”。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这项技术只有奶农与兽医师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较好实施的一项双轨技术。
二、双轨饲养技术都采用了哪些营养指标?
1、干物质(DM):饲料中除水分含量以外的物质,以%表示。不同种类、收获期、保存方法均可影响饲料中的干物质含量。
2、总可消化养分(TDN):这是指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可消化糖、淀粉、果胶和粗纤维素等)、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被奶牛消化的部分(干物质—不消化部分),用%表示。
3、可消化粗蛋白(DCP),是饲料中的含氮物质,减去不被消化的含氮部分,乘以6.25后,占整个饲料总重的百分数(%)。
4、营养比(NR),表示的是在饲料所含有的营养成分中,可消化粗蛋白(DCP)和除此以外的其它所有成分(淀粉、脂肪、纤维等)的比例指数,即表示蛋白质为1时,其它养分为多少。因此,NR越大,表示蛋白质以外的营养成分比例越高,说明是低蛋白饲料。相反,NR越小,表示蛋白质以外的营养成分比例越低,说明是高蛋白饲料。前者称为高NR,后者称为低NR
NR的计算公式为:
NR=
TDN-DCP

DCP
该文作者根据NR值的大小,将奶牛所用粗饲料分类。表1为一览表实例。
1
NR值的粗饲料分类实例

类型

   

青贮饲料

干草

NR

凸型

高蛋白大凸

豆腐渣(2.6)
紫花苜蓿(开花期)(2.8)
紫花苜蓿(平均)(3.0)
红三叶草(开花期)(2.9)
萝卜叶(2.6)
啤酒糟(2.5)
油菜()(1.4)

紫花苜蓿(二级干草)(3.2)


3.4

产奶饲料型中凸

黑麦草(3.7)
黑麦(出穗期)(3.5)
油菜(3.5)
艾蒿(3.7)
豌豆(3.8)
聚合草(4.0)
鸭茅(3.9)
大头菜(4.0)
萝卜叶(3.5)
苜蓿(3.5)
青刈大豆(4.6)
3.5



4.5

小凸

苏丹草(5.9)
胡枝子(6.0)
甘薯蔓(5.6)
花生茎(6.4)


4.6


7.4

标准型

猫尾草(平均)(9.0)
高粱(出穗期)(9.0)
野生草(7.9)
油菜 (7.0)
薯秧(9.4)
猫尾草(二级干草)(8.1)
黑麦草(开花期) (9.7)
7.5



9.5

凹型低蛋白

维持饲料型小凹

山草(11.3)
蜀黍(10.0)
猫尾草(乳熟期)(11.0)
甜菜()(3.7)


9.6



13.8

大凹
胡萝卜(17.4)
甘薯(25.5)
马铃薯(14.0)
秸秆(185.5)


13.9


注:()内为NR
另外,又根据NR的大小,将奶牛常用精饲料分为三个类型。
1) 凸型高蛋白,其NR值<3.8。如大豆粕(0.7)、花生渣(0.63)、棉籽粕(1.1)、亚麻籽粕(1.2)等。
2) 标准型
NR
3.84.2,如玉米淀粉渣(3.8)。

3) 凹型低蛋白
NR
值>4.2,包括玉米(10.6)、普通麸皮(5.2)、大麦糠(5.9)等。

三、计算“双轨饲料”常用的参数
1、计算基础饲料
1)干物质(DM):体重的1.6%±0.2%(根据不同情况还可以适当提高,一般情况下最好是高产奶量时偏低,低产奶量时偏高)
2)可消化总养分(TDN):体重的1%±0.1%
3)可消化粗蛋白质(DCP):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
DCPkg=
活重(kg)
(8.5±1)×100

4) 营养比(NR):8.5±1
2、计算变数饲料
1)可消化粗蛋白(DCP)投喂饲料比:13.3%±0.5%
或总可消化养分(TDN)饲料比70%77%
   DCP是投喂变数饲料重量的13.3%左右)
2)营养比(NR):4±0.2
但因饲料不同(特别是TDN 60%TDN70%时)有时不能同时满足以上两项标准,此时应优先考虑NR标准。
3)变数饲料的需要量
变数饲料的需要量= M-m)×0.5(普通牛)
        ×0.4(高产牛)
在这儿,M:实际产奶量;m:基础饲料生产的奶量。
3、其它营养指标
①纯有效纤维
在一天的饲料量中所含的粗纤维(CF)要有3±0.9kg,或8001500克纯有效纤维。
纯有效纤维=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CF)×消化率
②全部饲粮含水量:40%±5%
RVI(牛的采食时间+反刍时间):10±2小时/
④矿物质供给量
对高产牛钙要占日粮干物质的0.8%,磷要占日粮干物质的0.4%
重要说明之一

关于饲料成分的有关注意事项

因各地的土壤条件和栽培条件不同,其饲料成分理所当然会出现不小的差别。因此,在自己亲自进行饲料计算时,一定要利用当地农业技术指导部门发表的饲料成分值进行计算。这一点十分重要。

四、应用“双轨”饲养技术配制奶牛日粮
重要说明之二

粗饲料不足时不能用精饲料代替——制定饲料配方的前题

在编制饲料配方之前,需强调的是:
l
基础饲料必须由粗饲料构成

l
即使粗饲料不足,其不足部分的营养成分(特别是蛋白质)也不能用精饲料补充。

这是必须要遵守的基本原则。
精饲料按道理讲是粗饲料的代用品,而对反刍动物牛来说,粗饲料是必不可少的。一旦粗饲料不足,即使产奶营养充足,也不能正常代谢。最严重的首先是胃不能正常代谢。代谢功能减退,体内多余的营养就会成为不能消化吸收的残留物,从而增加了肝脏、肾脏的负担,身体各部分的循环不畅,最后造成浮肿,出现乳房浮肿、血乳、卵巢功能减退,以及不正常不明显的发情、不妊等现象。
必须下决心保证粗饲料比现在多20%~30%以上。自产粗饲料不够时,宁可购买也要保证。由此花费的钱肯定会有更大的回报,这是日本奶农已经验证的事实。

设有一头体重600kg,日产30 kg含脂率为3.5%的牛,试根据双轨法配制日粮。
1、基础饲料
1)确定基础饲料需要量
干物质(DM=600 kg×1.6%=9.6 kg
可消化粗蛋白质(DCP=600 kg/9.5×1000.6kg
总可消化养分(TDN)kg=600 kg ×1%=6kg
NR=8.5±1

7.5
9.5

将以上数据填于表2
选择当地生产的青刈玉米秸秆(15kg)和稻秸2kg配合,查出这两种饲草的以上四项指标,并按用量相乘和积加,得出可提供的养分(见表1)。再计算出差额(C),分别如下:DM5.25 DCP0.50TDN3.60NR6.2。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分别选择苜蓿压块和甜菜渣各3kg。查出这两种饲料的营养成分,同法计算和填表(表2)。最后将B项和DE相加,得出和需要量基本平衡的基础饲料配方。
2
基础饲料设计实例 (单位:kg NR指数)

饲料名称

饲料量

DM

DCP

TDN

NR

基础饲料标准(A

9.6

0.6

6.0

7.59.5

青刈玉米秸秆(乳熟期)
15

2.61

0.12

1.73




2

1.74

0.01

0.74



计(B


4.35

0.13

2.47


和标准比较的差额(C)(A-B

5.25

0.50

3.60

6.2

补充饲料





苜蓿压块(D
3

2.58

0.38

1.58


甜菜渣(E
3

2.54

0.14

2.01



计(B+D+E


9.47

0.64

6.05

8.5

2、变数饲料的配制
1)变数饲料的配制标准为可消化粗蛋白质要达到13.3%,营养比为4±0.2TDN7077%
2)如果选择玉米、麦类、米糠、麸皮、酱油糟以及大豆粕等为原料,分别按表3所示的用量比例,并查出其TDNDCP的含量,最后再计算出NR的数值来。
3各种原料所实际提供TDNDCP分别比标准高出1.30.760kgNR数值也较标准低0.2。说明所配制的变数饲料蛋白质含量超标。为了降低饲料成本,可以减少2kg大豆粕,如表所示,NR值变为4,完全符合标准。至此,变数饲料的组成为:玉米(压片)20,麦类(粉碎)20,米糠15,麸皮20,酱油糟10,大豆粕13
3
变数饲料配方设计(单位:kg NR为指数)

饲料名称

饲料用量

DCP

TDN

NR

玉米(压片)

20

1.420

15.860


麦类(粉碎)

20

1.620

14.600




15

1.440

11.955




20

2.340

12.460


酱油糟

10

1.460

5.600


大豆粕

15

6.315

11.295




100

14.595

70.760

3.8

减少2kg大豆粕


-0.842

-1.506


重新合计


13.753

69.254

4

3、变数饲料的给量
1)计算变数饲料喂量的公式为
变数饲料需要量=M-m)×0.5(普通牛)
×0.4(高产牛)
2)计算由基础饲料生产的奶量
6.0-4.6)÷0.305=4.5 kg
6.0是基础饲料供给的TDN4.6是维持饲料TDN标准,0.305 kg是每产1 kg含脂3.5%牛奶所需的产奶TDN)。

3)变数饲料需要量=30-4.5)×0.4=10.16 kg即,这头牛每天需变数饲料10.16 kg
四、使用双轨饲养技术饲养不同生理阶段奶牛的管理要点
1、犊牛从小开始就要使其习惯采食粗饲料
1)鲜奶从生后开始饲喂,最长不超过60天,最大喂量在30天左右一般不超过45 kg
2)从30天开始可以喂奶粉至120天左右,从每天200 g可以增加到90天左右的600 g
3)犊牛生后57天就要诱食干草及其它粗饲料,至45月龄,犊牛每天应采食1 kg干草,11.5 kg秸秆。同时采食11.5 kg的压块饲料。
犊牛断奶后应采食干草11.5 kg,青贮45 kg以及压块饲料1.52kg
重要说明之三

整个饲养期饲喂基础饲料(粗饲料)的注意事项

1正确掌握粗饲料的饲喂量
必须正确掌握饲料,特别是粗饲料的供给量。如果不是这样,精心计算出来的饲喂量就不成立了。因此,每隔一定时期,就要把打算喂牛的饲料,按一头牛的份额,将此种饲料装入塑料袋进行称量,掌握了准确的重量之后再进行饲喂,此事决不可等闲视之。这样进行一次之后,即使不每天称量也可以知道多大份额大体有多重,估计也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必须注意粗饲料的含水量。因为这关系到饲喂量的多少,特别是投喂青割饲料时更要注意。要经常对刚割下的粗饲料,割后天数较多的粗饲料的含水量进行测定,然后记在脑子里。如果不这样做,不管是刚割下的,还是割下几天的都等量饲喂的话,实际喂量就会有很大差别。
总之,与其用估算来动脑筋喂多喂少,不如每天早晨按测定好的量饲喂更轻松。
2确认实际采食与否
就是要观察投喂饲料是否全部采食完了。不吃或吃不完,肯定是牛对饲料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可以考虑有两种原因:
一是,投喂的饲料量超过牛的采食限度,这当然就会产生剩余现象,造成浪费,另外,是不是基础饲料的配方有误,或是投喂量不准确造成的,应立即对此进行调查。
二是,饲草质量差,牛不愿吃造成的,这就必须改善饲草质量。这一点也应认真研究,想出对策。
3采食后剩余的饲料要扔掉
如把剩余的粗饲料继续放在饲槽中,想用延长时间的方法让牛吃掉,那么,牛将会选择甜菜渣、干草饼等“佳肴”采食,而不采食纤维多、体积大的粗饲料。这样一来,胃内的纤维素就会减少,pH值下降,最后导致整个胃的消化机能下降。
如果奶牛有残食现象,就应当在自己的饲养管理上找原因,重要的是应当把这种现象看成是对自己饲养管理不当的一种“惩罚”,马上将残留的饲料扔掉。

2、奶牛在干奶期最好饲喂优质粗饲料,即由粗饲料组成的基础饲料,防止牛体变肥。
3、奶牛分娩后7天只喂基础饲料。从第8天开始给予变数饲料,但只限0.5kg;第9天增至1kg,随后按每上升2kg牛奶增加1kg。但低产牛达到5kg,高产牛达7kg时暂时停止,观察牛的食欲、采食、排便和健康状况。如果牛的健康不存在问题,以后产奶量每增加2kg,则增加变数饲料0.81kg,直到奶量不再增加为止,稳定变数饲料喂量。
大约到泌乳100120天时奶量开始下降,按每减少5kg牛奶减少变数饲料1kg的比例使牛奶产量和喂料量相匹配。并能使牛在泌乳240天以后,有一定的营养贮备。
4、奶牛分娩后,要促进生殖器官的尽快恢复,特别是卵巢功能的恢复,防止生殖器官感染。最合适的配种时间为分娩后100天左右。
附表  常用精、粗饲料营养含量表(用于日本双轨饲养法)

饲料名称

DM(%)

TDN%

DCP(%)

Ca(%)
P%

NR

苜蓿鲜草(盛花)
25.9

16.8

4.5

0.44

0.07

2.6

苜蓿干草(少叶)
89.2

48.6

12.1

1.29

0.21

3.0

玉米秸秆
79.4

45.8

1.8

0.47

0.08

24.4

玉米全株青贮(蜡熟)
31.7

16.3

1.0

0.10

0.06

15.3

小麦秸
87.8

42.8

0.4

0.61

0.31

106.0

大麦秸
86.9

38.2

0.4

0.33

0.09

94.5

大豆秸
87.5

37.8

1.3

1.01

0.15

28.1

香蕉皮粉(干)
88.0

52.2

2.7

-

-

18.3

稻草秸
90.5

40.9

0.2

0.12

0.08

203.5

豌豆秸秆
84.7

47.8

4.0

1.87

0.10

11.0

草地早熟禾
88.9

56.0

5.1

0.40

0.27

10.0

油菜(开花期,鲜)
16.9

12.9

2.2

0.15

0.03

4.9

向日葵茎叶(鲜)
154.4

7.4

1.0

-

-

6.4

稻壳
92.4

10.0

-0.3

0.08

0.07

-43.0

黑麦青草
20.6

14.8

3.4

0.11

0.09

3.4

黑麦秸秆
89.4

41.7

-0.2

0.25

0.09

-209.5

玉米籽实粉
87.2

70.3

5.1

0.02

0.35

12.8

玉米蛋白粉
91.0

75.4

33.5

0.14

0.46

1.3

玉米胚芽饼粉
91.6

78.5

16.2

0.06

0.56

3.8

饲料名称

DM(%)

TDN%

DCP(%)

Ca(%)
P%

NR

玉米麸皮
88.6

68.1

3.8

0.29

0.20

16.9

小麦粉
88.4

85.6

10.6

0.10

0.18

7.1

小麦麸皮
88.7

62.7

12.3

0.08

1.11

4.1

小麦皮壳
92.6

36.9

1.6

0.12

0.04

22.1

大麦籽实
91.9

74.4

8.7

0.10

0.18

7.6

大麦麸皮
91.0

54.9

7.1

0.08

1.11

6.7

大麦干酒糟
92.0

63.6

19.4

0.08

1.11

2.3

大麦湿酒糟
26.0

17.7

5.8

-

-

2.1

大豆粕
90.7

77.0

36.0

0.49

0.06

1.14

全棉籽(带壳)
92.7

86.6

17.3

0.14

0.68

12.0

棉粕粉
92.7

73.6

33.5

0.19

1.09

1.2

棉皮
90.9

46.9

0.6

-

-

77.2

油菜籽
90.5

117.4

14.7

-

-

7.0

油菜粕
92.0

70.7

27.1

0.41

1.03

1.6

稻米糠(带壳)
91.2

33.4

3.1

-

-

9.8

花生饼粉
89.2

69.3

32.5

0.16

0.55

1.13

高粱籽实
89.0

74.4

6.4

0.03

0.04

10.6

高粱酒糟(干)
94.0

73.0

19.6

0.09

0.02

2.7

胡麻饼粉
91.1

73.6

31.6

0.39

0.87

1.3

豌豆籽实
89.5

74.3

17.9

0.11

0.42

3.2

向日葵籽(带壳)
93.6

78.4

10.08

0.17

0.90

6.3

向日葵籽油饼
92.9

64.7

36.5

0.43

1.04

0.8

玉米酒糟(干)
93.8

79.0

20.0

0.10

0.41

3.0

糖用甜菜根
20.1

15.1

-0.4

0.05

0.05

-38.75

糖用甜菜渣(干)
78.7

65.7

4.0

0.11

0.02

15.4

稻米糠(带壳)
91.2

33.4

3.1

-

-

9.7

稻米糠(带种胚)
90.8

58.7

8.1

0.07

1.61

6.2


附表(续)

(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14: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奶牛养殖基本知识4

本帖最后由 dlq136 于 2009-6-27 12:14 编辑

奶牛干奶,你重视了吗?
一、何谓干奶?为什么要进行干奶?
奶牛经过长期产奶,身体中大量组织、细胞分解、破坏,部分作为牛奶中的成分,部分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作为废物被排出体外,造成机体内部某些营养物质的缺失,需要补充。其次,乳腺组织在长期的泌乳过程中,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萎缩、减少,需要有一个修复的过程。第三,奶牛一般产奶后80天~120天左右配种受孕,胎儿已发育至78个月,即将进入体量快速生长时期,为了保证胎牛在最后2个月的发育期,获得充足的营养供应,必须让其母亲全神贯注的将营养物质用于胎牛的生长发育。
所以在母牛下次产犊之前的4575天,人为地让其停止泌乳,这就称之为干奶。
二、母牛在干奶期需要调整的生理指标
1、体重:每月需增加体重2050 kg,其体况应根据牛的实际肥瘦而定。
2、体膘:按5分制,干奶末期牛的体膘应处于3.54分,平均3.75分。
3、胎儿和子宫重量变化,胎儿增加20.1kg,母牛子宫增重16.8kg
4 乳腺,在干奶的4070天时间内,乳腺实质平均每天增加约460g
5、内分泌变化  在干奶期母牛的胰岛素、生长素、甲状腺素、雌激素、孕酮、催产素、糖皮质激素以及催乳素等的分泌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以适应母牛分娩和泌乳的需要。
三、干奶期的时间长短
1、对于正在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头胎牛,产量超过8000kg的高产牛,身体消瘦的经产牛可以将干奶的时间适当延长,但不超过75天。
2、对于体质较好、产奶量中等以下(一般不足5000kg)的经产母牛干奶期可以适当缩短,但不少于45天。
3、不在以上两种例外的牛,平均干奶天数为60天。
四、怎样进行干奶?
干奶的理论依据:减少从机体向乳腺组织中的营养供给;抑制乳腺细胞的分泌活动。为此,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1、从预计干奶日的前710天开始,停止饲喂多汁饲料、青绿饲料;减少精饲料给量;减少饮水次数。
2、减少挤奶次数,每隔2天分别从3次减少到2次,再过2天减少至1次。在停止挤奶的当天,一定要将奶挤干净,并向乳房中注射一些长效、广谱抗菌素(如四环素),严格进行乳头封闭。
3、在乳房正常,未出现红、肿、热、痛时,不要再行挤奶。一般约经36小时左右,由于乳房内压升高、牛奶分泌将会自动停止。
4、对于个别产奶量过高(日产奶量>10kg以上)牛,可以在停止挤奶后,肌肉注射黄体酮。
5、对曾发生过乳房炎的牛,在干奶时进行乳房炎治疗。
五、干奶期母牛的营养需要
干奶前期(从干奶日起到45天,或干奶前三分之一日)和干奶后期(分娩前15天),由于母牛体内激素分泌的差异和新陈代谢的不同,营养需要必须有些不同。如下表所示。
1
干奶期母牛的营养需要

干奶阶段

干物质

占体重%

奶牛能量单位NND

干物质

(kg)

粗纤维(%)

粗蛋白(%)

(%)

(%)

前期(045)

1.82.5

1924

1416

1619

810

0.6

0.3

后期(4660)

1.82.3

2126

1416

1518

911

0.3

0.3

此外,应特别注意维生素ADE的供给量。最好达到饲养标准推荐量的2倍。铁、铜、锌达到饲养标准的1.5倍。尤其要提高硒的供给量(为标准的2倍)。
六、干奶牛的日粮配方和饲养管理
1、日粮配方:①每天饲喂干草4kg以上,但必须限制苜蓿干草的喂量,不得超过一半;②青贮玉米喂量控制在13.5kg以内;③精料给量控制在体重的0.5%以内,或日给量控制在3.5kg
2、日粮的营养浓度:①NND2.1/kg,②粗蛋白质  成年牛不得高于12%,青年牛不得高于15%;③钙占日粮的浓度
45
天以前为0.6%45天以后0.3%,磷相应为0.3%;④NaCl 0.25%;⑤K:0.52%;⑥Mg0.15%。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达上述需要。

3、在奶牛泌乳的后三分之一时间,使其体况评分达到干奶期的要求(3.54分,平均3.75分),在整个干奶期保持体况不变,防止过瘦过肥。因此,在干奶期要采取以粗饲料为主的日粮配方,做到低能、低蛋白质、低食盐;在临产前15天,还要采用低钙日粮。
4、如果在分娩前15天,不采用低钙日粮,最好饲喂阴离子盐(-50-100毫克当量/kgDM),但此时必须供给充足的钙。
5、干奶牛要和泌乳牛分槽饲喂。
6、干奶后,对曾有乳热症病史的牛,采用葡萄糖酸钙和VD3以及孕酮进行肌肉注射。使用这些药剂,还可以预防胎衣不下和酮病。
七、在干奶牛饲养管理中的一些误区
1、不敢果断干奶,挤挤停停,使干奶时间拖得很长。这是由于对奶牛乳腺生理不太清楚,总认为乳房中有奶,怕残留奶挤不干净而致乳房炎。但这种拖得很长的干奶期会带来以下后果:①母牛长期采食不足而身体消瘦;②乳腺组织始终得不到休息和修复;③影响胎儿发育,新生犊牛体小瘦弱;④可能带来乳房感染,以致下胎出现乳房炎。
前面已经说到,停奶以后,只要乳房护理得当,由于乳房内压增大,催产素分泌减少,乳汁分泌亦会随之减少或停止,即使乳房内有些残乳也会自行吸收。一般认为停止挤奶后2436小时,奶的分泌也就自动停止了。
2、不进行干奶或干奶时间过短
出现这种情况会造成:①母牛长期泌乳而没有休整机会,牛体会消瘦;②乳腺无法得到恢复,势必使下胎产奶量降低;③出生犊牛体小、瘦弱、多病。
3、干奶时间超过75
由于母牛自动停乳(如乳房炎、代谢病),或由于对下胎分娩时间计算不准确,而使母牛提前停奶。出现这种现象有以下几种危害:①使母牛胎次产奶量减少;②有些牛可能因过度饲养而肥胖,出现肥胖综合症。
4、干奶后将母牛打入“冷宫”不进行细致饲养
有人认为干奶后牛不产奶,可以少给或不给精料,粗饲料也很低劣,结果使牛过份消瘦,产后无奶或奶量很低,犊牛也没有得到充分发育,出生后体质弱,加上母牛乳质不良,使新生犊牛死亡率大大提高。
5、干奶期母牛过分饲养,体膘增长过快,出现明显的干奶期肥胖综合症和消化-代谢紊乱。其中有:①乳热症;②难产;③胎衣不下;④子宫炎;⑤四胃移位;⑥酮病等。这些病有时单独发生,但多数情况下几种病会同时发生(表3)。
3
几种消化-代谢病的相关发生一览表

诱发

代谢病






乳热病

难产

胎衣不下

子宫炎

四胃移位

酮病

难产
+






胎衣不下
+

+





子宫炎
+

+

+


+

+

四胃移位
+

+

+

+


+

乳房炎
+

+

+

+


+

降低受胎率
+

+

+

+

+

+

从表3可以看出,干奶牛饲养过肥,不仅带来六种主要代谢病,而且会诱发相应的疾病发生,最终将影响母牛的繁殖受胎率。
(完)

不能同时使用的几种饲料添加剂
1、
胆碱不能同钙、磷、维生素C、维生素K1、维生素K2、维生素B以及泛酸等同时使用。因其为碱性。单胃动物要用氯化胆碱;反刍动物必须用脂肪加以保护,以防瘤胃降解。

2、
维生素B1不能和青霉素同时使用。

3、
硫酸亚铁、氯化亚铁、硫化亚铁不能与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同时使用。要使用时,必须对这些维生素进行保护。

4、
碳酸钙不能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K1、维生素K2、泛酸、链霉素、土霉素等同时使用。

5、
土霉素不能与青霉素和链霉素混合。



怎样提高奶牛对日粮干物质的采食量
奶牛对饲粮干物质的采食量不仅影响日产奶量的多少,而且影响着牛奶中干物质,特别是乳蛋白率和乳脂率的高低。随着泌乳阶段的不同,干物质采食量达不到预期的数量,还会对牛体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对一个有经验的奶牛养殖者来说,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下面介绍一些提高日粮干物质采食量的方法。
1、
保证牛有充足的饲槽空间,每头牛的饲槽长度达到4575厘米。饲槽表面要光滑。
2、
用颈枷(或牛链)限制牛,以防互相抢食,但颈枷不能太宽、太窄,牛链不得过长。
3、保证牛有充足的采食时间,饲槽中每天有2122小时不断草料。保持下次饲喂牛时牛槽中还有约5%左右的剩草(料),每次上槽时要对草料搅拌12次。
4、
饲草(料)要新鲜、干净、不霉变、不腐败,并有一定的甜、香和酸味。
5、水槽离牛不超过30,每50头设一个水槽,每10头牛有30厘米的水槽长度。水槽深度20厘米。饮水新鲜、清洁。冬季随放随饮。夏天每23天清洗一次水槽。
6、平衡好日粮,保证牛群健康。①有40%以上的牛处于反刍状态;②日粮含水量不超过50%;③蛋白质达到标准,不过少过多;④纤维素给量适合,NDF处在28%32%之间,ADF19%24%之间;⑤能量饲料按标准供给。
7、
推广全日粮混合饲喂技术(TMR),使牛每口采食的日粮都是全价的。
8、
夏天做好防暑降温,避免热应激。
9、
定期修蹄、护蹄,保持肢蹄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14: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奶牛养殖基本知识6

本帖最后由 dlq136 于 2009-6-27 12:14 编辑

疾病防治
预防奶牛的瘤胃酸中毒和蹄叶炎
瘤胃酸中毒和蹄叶炎是奶牛饲养当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这是由于饲养者为提高饲粮的能量浓度而大量饲喂谷实类饲料的一种后果。
一、引起瘤胃酸中毒的原因
1、大量饲喂精饲料,使得瘤胃发酵向着产生大量丙酸的方向进行,因此瘤胃pH值下降到6.4以下;
2、当pH值低于此限时,又使奶牛所采食的青贮饲料中的乳酸无法被乳酸转化细菌转化成丙酸,由于乳酸的酸度高,加剧了瘤胃的酸变,出现了瘤胃pH值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3、随着pH值的进一步下降,也可导致分解纤维素的细菌死亡,对奶牛的消化功能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
在大部分情况下出现瘤胃酸中毒的症状都是慢性的,并且伴随蹄叶炎的发生。
二、奶牛慢性酸中毒的表现
1、食欲变化无常,忽高忽低。但多数情况下酸中毒引起牛的食欲下降,或周期性变化。
2、产奶量下降;
3、乳脂率明显降低。但由于乳蛋白率维持正常,所以出现乳脂率/乳蛋白质比率的颠倒。
4、奶牛消瘦或体重减少。尽管日粮浓度很高,但仍难以制止奶牛体膘的下降,有时会降至2.5分以下。
5、有些牛出现下痢,但检查不出原因。
6、瘤胃内容物的pH值低于5.5
7、慢性酸中毒可以诱发奶牛出现蹄叶炎,此时蹄部会表现:①蹄底出血;②蹄底褪色;③蹄踵腐烂;④蹄的背壁凹陷或隆起。
8、牛的淘汰率会上升。
三、如何预防奶牛发生瘤胃酸中毒和蹄叶炎
1、科学地配合饲粮,注意营养平衡
①适当限制精料,增加粗饲料给量。将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用量控制在占日粮干物质的38%39%ADF19%NDF28%
②饲料不宜粉碎得过细。精料最好压扁,粗饲料只宜切碎(而非粉碎),要使12%以上的颗粒超过3厘米以上;
③在使用全日粮(TMR)饲喂技术时,各种饲料不宜过度混合;
④为了控制瘤胃pH值,要在精料给量多的条件下,增加缓冲盐类。例如,小苏打可用到精料的0.75%1%;氧化镁可用到0.2%0.4%;膨润土0.6%0.8%,或草木灰2%3%。也可以将两份小苏打和1分氧化镁混合,再按精料给量的0.6%0.8%添加。
⑤调整饲喂方法,实行少喂勤添,特别是精饲料,每天喂34次,每次最大喂量以不超过3.54kg为宜。
2、创造良好、舒适的环境条件
保持喂牛舍、凉棚、卧牛栏以及运动场的清洁、卫生;铺垫清洁、新鲜、干燥的蓐草;捡拾牛舍、运动场等牛只活动场所中的石子、砂子以及金属异物;控制每次牛的挤奶时间不超过3个小时;同时还要防滑和牛的跌伤。
3、定期修蹄和进行蹄浴,预防传染病原的滋生和蔓延。
①每年修蹄12
②挤奶后用以下药物进行蹄浴(但有腐蹄病者忌),每月3天。
——福尔马林
3%
5%溶液

——硫酸铜
3%
5%溶液

——硫酸锌
10%
20%溶液

——抗生素      四环素、土霉素、林可霉素等进行肌肉注射。
(完)

奶牛瘤胃碱中毒
一、什么是瘤胃碱中毒?
由于饲养失误导致瘤胃发酵异常,致使瘤胃pH升高(pH6.8,有益细菌死亡,而有害的大肠杆菌和大量变形杆菌大量繁殖,以致造成瘤胃内容物腐败,一般称瘤胃腐败症,亦称瘤胃碱中毒。
二、出现瘤胃碱中毒的原因
1、过食富含蛋白质和污秽的饲料或别的含氮物(如尿素、铵盐),瘤胃内形成、并吸收了过多的游离氨;2、饲粮配合时过多使用碱性离子(如Na+K+Ca2+等);3、瘤胃pH值升高到临界值(6.8)以上,致使解纤菌等有益微生物死亡;4、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大量孳生,产生大量有害物质。
三、症状
1、消化不良,食欲减退;2、瘤胃膨气,蠕动减缓;3、患牛消瘦;4、产奶量减少,乳脂率降低;5、瘤胃毒素被吸收后,可能继发子宫炎、乳房炎。
四、鉴别诊断
通过病因、病史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在鉴别诊断方面应与瘤胃酸中毒、单纯性消化不良等加以区别。
五、治疗
1、停喂导致患病的饲料,改喂优质干、青草;2调整瘤胃pH值,投服稀盐酸3060ml/天,或乳酸50100ml/天,12/天;3、将健康牛瘤胃液25,给病牛投服、接种;4、对消化不良及腹泻为主的病牛,投服510g链霉素、土霉素或金霉素,连续23天。5、对有神经症状牛行瘤胃切开术,清除其中腐败物质,引入健康牛瘤胃液并饲喂鲜干、青草;6、为了增强牛体抗力可静注葡萄糖酸钙和VB1VC以及谷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等。
六、预防
1、禁止饮用污秽水和牛尿;2不要过饲蛋白质饲料;3、食盐、小苏打等碱性物质要按量饲喂;4、注意可消化糖和淀粉类饲料给量。
(完)

就牛羊“异食癖”回答各地客户的提问
一些客户反映,进入冬、春季以来,很多饲养户的牛羊出现明显的啃食异物现象。大家普遍称其为“异食癖”。为此,我们根据多年的饲养实践,并查阅有关资料,以期与广大饲养户共同讨论这一问题。
问:什么是“异食癖”?
答:所谓异食癖,就是指动物长期采食非饲料性(或非食物性)异物的现象。其中包括沙土、粪尿、煤渣、毛发、塑料、铁片等等。各种动物(包括人类)都有异食现象,但只有发展到“异食癖”之后,才是一种病态的表现。
问:动物为什么会出现“异食”现象呢?
答:动物出现“异食”现象有很多复杂的原因,直到现在,其机理还没有完全搞清。现仅就奶牛出现“异食”现象,分析原因如下:
1、行为方面的原因。采食行为乃是奶牛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项行为。研究表明,奶牛必须有68小时的累计采食时间,而每次连续采食时间为1.52小时,所以每天采食次数多至46次。为了满足牛采食的这种“多次、少量”的特点,一般要求每天有2022小时的采食机会。但大多数饲养场日喂3次,每次1.52小时,牛离槽以后,没有饲料可供采食。不得已只好到处乱啃,长此以往,形成“异食癖”。
2、营养因素。当饲料中的蛋白质和某些必需氨基酸缺乏时,一部分牛有喝尿和食粪的异食现象。当常量矿物质元素,如钙、磷、钠、钾、硫以及微量元素,如锌、钴、铁等绝对给量不足,或彼此之间的比例失衡时,奶牛会舔食泥沙、墙壁、槽行以及啃食金属。当某些维生素给量(如ADE)不足,或由于多种原因,瘤胃微生物合成数量过少时(如缺乏钴而致VB12合成数量太少)牛也出现食粪、喝尿的现象。在夏季饮水缺乏时也会形成异食现象。
3、环境因素。牛舍和运动场过份拥挤、通风采光不良,也可出现异食现象。
4、疾病因素。一些奶牛因患寄生虫病,如蛔虫、囊虫病和犊牛患球虫病,以及泌乳牛因患慢性酮病等,都可以出现“异食”现象。

问:牛患“异食癖”有哪些症状?
答:“异食癖”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多种疾病的综合症。它和偶然发生的“异食”现象有本质的差别。“异食癖”的主要症状有:1、消化不良;2、啃咬、吞咽和舔食被粪、尿污染的垫草、饲草,舔食饲槽、墙壁、墙土、砖瓦、破旧布以及毛发;3、有时出现一些神经症状,如惊慌、开始对外界刺激敏感,继之迟钝、磨牙、拱腰;4、天冷时牛体怕寒、浑身颤抖;5、出现贫血和营养不良症状。如牛体消瘦、被毛蓬乱、无光泽,皮肤干燥等。
问,如何确定牛患“异食癖”?
答:根据患异食病的时间(一般多在冬、春季)、症状表现的程度、饲养管理水平、日粮营养成分分析以及环境条件作出全面分析和判断。
问,怎样防治“异食癖”?
答:首先要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如,配合好饲粮,按饲养标准供给必需数量的能量、蛋白质(尤其要有一定数量的过瘤胃蛋白质)、矿物质(钙、磷、钠、钾、硫)和微量元素(锌、铜、铁、钴等)和维生素(ADE)。

其次,要保持饲槽每天有2122小时不断饲料,并保证牛能喝到充足的饮水。
第三,为了创造充足的生活空间,床间距在1.1以上,每头牛有户外运动场不少于20平方米,并保持牛床及运动场的干燥和清洁。
第四,预防牛患寄生虫病(注意:不要把猫、狗放入牛运动场),对有寄生虫病史的牛群,定期进行驱虫。
第五,搭配好精、粗饲料,预防肥牛综合症,特别是慢性酸中毒和酮病。
第六,严重的“异食癖”牛可采用以下药物治疗:1、可服兽用生长素;2、服用氯化钴,成年牛和青年牛3545mg/头·日,犊牛1025mg/头·日。3、将9份硫酸铜和1份氯化钴混合后,青年牛和成年牛日服250350 mg,犊牛60160 mg4、中药疗法1)把食盐和水,喷洒到干草(或饲料)中喂牛;2)食盐+木炭粉+铁粉+黄酒曲+贝壳粉,混入饲料中喂牛;3)用钙粉3040,人工盐170,加小苏打60120,混合后,每天给牛服用一次,连服79天即可。
(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5 15: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啊。。我很需要这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8 17: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3:!3:!3:超级好:lovelines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 12: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了,以前下载的不全面,这次弄的比较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7 15: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东西太好了,谢谢共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0 09:3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