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分娩指数
|
1、母猪周期分娩指数
|
母期分娩指数是一年365天除以一个繁殖周期所需天数;
|
第一个周期分娩指数=365/(114+28)=2.57
|
第二个周期分娩指数=365/(114+28+5)=2.48
|
从上述两个分娩指数可以看出,第二个周期分娩指数比第一个指数多5天,即空怀间隔。由此看出,一个母猪从断奶到下一次配种间隔时间越长则分娩指数越小,也就是说一年内生产速度必然减慢。
|
2. 猪场分娩指数
|
猪场分娩指数是周期分娩指数的平均数。
|
猪场分娩指数= 一个时期产仔窝数/同期
|
例如:某猪场年初母猪存栏数为498头,年底母猪存栏数为502头,全年共产猪 1120窝,那么,猪场分娩指数=1120/(1/2*498+1/2*502)=2.24
|
所谓猪场分娩指数是指在一个时期之内,某一猪场平均每头母猪所提供产仔母猪窝数。可见,高效率养猪生产必然追求较高的分娩指数。在我国养猪生产中这一指标通常在2左右,而在国外发达国家此项指标平均达到2.28左右。
|
3.提高猪场分娩指数的有效途径
|
猪场分娩指数是每头母猪周期分娩指数的平均数,就是说每头母猪一个繁殖周期内所需时间越小,分娩指数越高,请看下面例子:
|
|
由上图可以看出,该母猪第一个繁殖周期为142天,分娩指数为2.57,第二个繁殖周期为149天,分娩指数为2.45,那么在这一年内还有74天,剩下半个繁殖周期,原则上讲,这头母猪一年内可提供2.5窝的生产成绩,如果空怀间隔很长,很难保证这一生产成绩的实现,在大群养猪生产中做到全场分娩指数在2.2是比较困难的。最大限度提高母猪分娩指数有下列两点应该加以注意。
|
(1) 缩短断奶空怀间隔;(2) 减少返情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