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后备母猪母猪的管理,怎样让后备母猪在初配及头胎分娩前达到适宜的身体条件,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自成体系的专题,将在以后讨论。
Dana R. Cooper和John F. Patience在大草原养猪中心发表了一篇很全面的文章,名为“母猪体重 - 妊娠期的变化”,文中认为从第3胎到第5胎之间,通过预测母猪消化能供应量来使母猪达到最佳产仔性能是有可能的。而对于更年轻和更年老的母猪,它们的性能表现变异太大,很难精确预测。
此外,需要知道窝产仔数以及仔猪出生重才能确定母猪妊娠期间的母体增重。因此,在计算母猪日粮标准的时候,应该采用本猪群的实际窝产仔数和窝重数据。
这篇文章还指出,后备母猪从留种到第一胎仔猪断奶这段时间全程的营养需要,我们知道很多,但它的体况评分以及体况发展情况,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饲养人员的能力,饲养人员每天都能看见它们。
同样道理,对于第五胎以后的母猪,同样需要依赖饲养人员的经验能力,才能实现产仔数多,仔猪健康、有活力,同时母猪体况又能维持在合理水平。妊娠期当中,要通过高质量的妊娠期日粮来促进胚胎发育,维持母猪体况,同时增加母猪的脂肪沉积,以备泌乳期的需要。
不同胎次母猪的需要也会有所不同,具体细节在文章中有列出。还有一点已经明确,那就是随着妊娠过程的推进,母猪的营养需要也在增长,会在妊娠期最后五周当中达到最高水平。
分娩时,整个生理生化发生了变化。此时的营养供应的目的变为满足母猪泌乳的需要。典型情况下,母猪分娩时产奶量为每天3-4升,此后逐渐增加,达到最大产奶量时为每天10升以上。通常从分娩之日起每天增加0.5kg饲料,连续几天,直到采食量达到5kg/天,饲喂量增到最大,或让母猪自由采食。一定要记住,胎次以及哺乳仔猪头数不同,母猪的最大饲喂量也会不同。
日粮当中各种营养素应该良好平衡,勤添料,料要新鲜,料槽要清洁。因为猪的嗅觉非常灵敏,所以卫生非常重要,任何腐败、酸臭或其它异常味道都会影响猪的采食。
有人发现分娩头几天给母猪喂湿料会有好处,可提高适口性,增加采食量。妊娠最后两周提高日粮纤维水平也很有道理,这样可以使母猪胃容量扩大,从而能够在紧接着的泌乳期当中采食更多的饲料。
饮水应该方便快捷,典型的是采用碗式饮水器,常常提供两种饮水器,乳头饮水器供母猪卧倒时饮用,碗式饮水器供母猪站立时饮用。
断奶之后,应继续给母猪饲喂泌乳期日粮,促使母猪尽早发情,并帮助恢复泌乳期丧失的体重和脂肪。
断奶后一周之内应对母猪称重,以便了解母猪体重丧失或增加的情况,这个数据对下个妊娠期营养需要的规划特别有用。
可能还需要按照季节调整母猪日粮,以便弥补低温的影响,具体取决于猪场所在的地理位置。尽管营养平衡可以在纸上算出来,但对于头两、三胎的母猪,以及五胎之后的母猪,还是要靠饲养人员的眼力来观察。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