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854|回复: 10

腹泻的发病机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9 12: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病机理】
正常人每24小时有大量液体和电解质进入小肠,来自饮食的约2L,来自唾液腺、胃、肠、肝、胰分泌的约7L,总计在9L以上,主要由小肠吸收,每日通过回盲瓣进入结肠的液体约2L,其中90%被结肠吸收,而随粪便排出体外的水分不到200ml,这是水在胃肠道分泌和吸收过程中发生动态平衡的结果。如平衡失调,每日肠道内只要增加数百毫升水分就足以引起腹泻。

(一)高渗性腹泻 在正常人,食糜经过十二指肠进入空肠后,其分解产物已被吸收或稀释,电解质会计师已趋稳定,故空回肠内容物呈等渗状态,其渗透压主要由电解质构成。如果摄入的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或药物(主要是2价离子如Mg2+SO2-4)是浓缩、高渗而又难消化和吸收的,则血浆和肠腔之间的渗透压差增大,血浆中的水分很快透过肠粘膜进入肠腔,直到肠内容物被稀释成等张为止。肠腔存留的大量液体可刺激肠运动而致腹泻。

1.高渗性腹泻的病因

(1)高渗性药物:泻药如硫酸镁、硫酸钠;制酸药如氧化镁、氢氧化镁;脱水剂如甘露醇、山梨醇;降氨药如乳果糖等。

(2)高渗性食物:主要是某些碳水化合物,由于水解酶缺乏或其他原因而不被肠粘膜吸收,形成高渗透压的肠内容物引起腹泻。常见原因是食物糖的消化酶不足,以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最常见。乳糖吸收不良在我国很普遍,健康汉族人中的发生率为78%88%。其中55%65%的人摄入牛奶或乳制品后发生水泻、腹绞痛、腹胀和排气增多症状,称为乳糖不耐受症。这是因为未消化的乳糖聚积,使肠内渗透压增高而吸收大量水分,引起腹泻。

2.高渗性腹泻的特点

①禁食或停药后腹泻停止;
②肠腔内渗透压超过血浆渗透压;
③粪便中含有大量未经消化或吸收的食物或药物。

(二)吸收不良性腹泻 许多疾病造成弥漫性肠粘膜损伤和功能改变,可导致吸收不良腹泻。

1.常见原因

(1)肠粘膜吸收功能减损:热带性口炎性腹泻、成人乳糜泻等均有肠粘膜病变,可见肠绒毛变形,比正常粗短或萎缩,微绒毛杂乱或消失。成人乳糜演在国内极少见,是一种先天性肠吸收障碍,又称麦胶性肠病(qluten induced enteropathy),可能由于某种肠酶的缺陷以致麸质的消化不安全,产生对肠粘膜有毒的醇溶性α麦胶蛋白所致。

(2)肠粘膜面积减少:小肠被手术切除超过全长的75%或剩答卷肠段少于120cm可致短肠综合征,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均不完全。回肠末段被切除或病损时,胆盐重吸收障碍,总量减少,可致脂肪吸收不良。

(3)细菌在小肠内过长:也属于盲袢综合征的性质,细菌分解结合胆盐,影响微胶粒形成,导致脂肪泻。

4)肠粘膜阻性充血:常见于门静脉高压和右心衰竭,肠粘膜充血水肿可引起吸收不良和腹泻。

5)先天性选择吸收障碍:以先天性氯泻(congenital chloridorrhea)最为典型,但此病罕见。

2.吸收不良性腹泻的特点

①禁食可减轻腹泻;
②肠内容物由未吸收的电解质和食物成分组成,渗透压较高。

(三)分泌性腹泻 肠道分泌主要是粘膜隐窝细胞的功能,吸收则靠肠绒毛腔面上皮细胞的作用。当分泌量超过吸收能力时可致腹泻。

刺激肠粘膜分泌的因子可分为四类:
①细菌的肠毒素,如霍乱弧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的毒素;②神经体液因子,如血管活性肠肽(VIP)、血清素、降钙素等;
③免疫炎性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等;
④去污剂,例如胆盐和长链脂肪酸,通过刺激阴离子分泌和增加粘膜上皮通透性而引起分泌性腹泻。各种通便经如蓖麻油、酚酞、双醋酚汀、芦荟、番泻叶等也属于此类。 肠道分泌大量电解质和水分的机理相当复杂。近年发现,肠粘膜隐窝细胞中的第二信使如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钙离子等的增加是诱导粘膜分泌的重要环节。以霍乱弧菌和VIP为便,都是先与上皮细胞刷状缘上的受体结合,激活腺苷环化酶-cAMP系统,致cAMP浓度增高,引起大量肠液分泌。不是所有刺激肠粘膜分泌的因子都通过cAMP而梭状芽胞菌(C.difficde)是通过钙离子增加而引起分泌性腹泻。

(四)渗出性腹泻 肠粘膜炎症时渗出大量粘液、脓、血,可致腹泻。渗出性腹泻的病理生理是复杂的,因为炎性渗出物可增高肠内渗透压;如肠粘膜有大面积,损伤,电解质、溶质和水的吸收可发生障碍;粘膜炎症可产生前列腺素,进而刺激分泌,增加肠的动力,引起腹泻。

1.肠道炎症的病因
①原因不明的,如克隆病、溃疡性结肠炎。
②感染性炎症:来自侵入性病原体和基细胞毒,如志贺氏疾病杆菌、沙门氏菌属、螺杆菌、耶尔林氏菌(Yersinia)、结核杆菌、阿米巴原虫、难辨性夹膜杆菌等的感染;
③缺血性炎症;
④肠放射损伤;⑤脓疡形成,如憩室炎、肿瘤感染。

2.渗出性腹泻的特点

①粪便含有渗出液和血,结肠尤其是左半结肠炎症多有肉眼粘液脓性便,如有溃疡或糜烂,往往带有血液。小肠炎时,往往无肉眼可见有脓血便。
②腹泻和全身症状、体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肠受损程度。

(五)运动性腹泻 许多药物、疾病和胃肠道手术可改变肠道的正常运动功能,促使肠蠕动加速,以致肠内容物过快通过肠腔,与粘膜接触时间过短,因而影响消化与吸收,发现腹泻。

1.运动性腹泻的常见病因

①药物性腹泻,如普标洛尔(心得安)、奎尼丁可改变肠道正常的肌电控制;
②神经性腹泻,如糖尿病、甲亢、迷走神经切除后引起的腹泻;
③胃肠切除后腹泻,如胃大部分或全胃切除、回盲部切除可分别使幽门和回盲部的活瓣作用消失而致腹泻。大段小肠切除也可致腹泻;
④类癌综合症;
⑤部分性肠梗阻;
⑥肠易激综合征。

2.运动性腹泻的特点

①粪便稀烂或水样,无渗出物。
②腹泻伴有肠鸣音亢进和腹痛。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69 收起 理由
yisiyi + 69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6-9 13: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9 13: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白了机理,治疗和预防才有方向和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6 02: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机理一样,但猪和人的发病原因却区别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6 06: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机理一样,但猪和人的发病原因却区别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6 08: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了机理,对腹泻控制也有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6 09: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发病机理对预防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6 10: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动物腹泻的基本原理都差别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6 15: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再给大家介绍个链接:
http://www.yangzhujishu.cn/?fromuid=36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6 15: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有点笼统。正常来说腹泻一般是在体内有毒素时发生的吧。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5 20:1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