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孟俊英

新出雏鸡站不稳、跗关节有出血什么病?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8 18: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呼肠孤病毒”惹的祸?如何应对?

本帖最后由 孟俊英 于 2009-8-28 18:01 编辑

具分节段的双链RNA基因组的1科病毒。20世纪60年代初,曾从人和动物的呼吸道或肠道中分离出这类病毒,当时对它的致病作用不清楚,所以称它为呼吸道(R)、肠道(E),孤儿(O)病毒,简称呼肠孤病毒。现在这一命名已失去其本来涵义,因为后来发现有些病毒虽与它有共同的基本特点,但与呼吸道或肠道无关。
  本科病毒分布极广,包括能感染人、脊椎动物、昆虫、植物的5个属,其中能使人、畜致病的主要成员有:轮状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羊蓝舌病病毒、非洲马瘟病病毒等。
  本科病毒的病毒粒呈球形,大小在60~80纳米之间,根据形态学分析它是一个二十面体的结构,有双层衣壳;氯化铯中浮力密度1.31~1.38;具有总分子量约1.5×107的分节段双链RNA基因组和依赖于RNA的多聚酶。
  本科病毒包括下列5个属1个组:
  呼肠孤病毒属  包括人类呼肠孤病毒的 3个血清型、犬呼肠孤病毒和猿呼肠孤病毒。本属病毒与其他属的抗原性不同。形态上的特点是在双层衣壳上有较短的辐条结构。
  轮状病毒属  包括能引起人类和其他动物腹泻的几十种具有车轮样形态结构的病毒。本属病毒相互间有部分共同抗原。
  环状病毒属  包括能引起家畜和野生动物热病的十几种病毒。透过外壳可见到由32个环状壳粒构成的内壳。
  质型多角体病毒属  见昆虫病毒。
  植物呼肠孤病毒属  见植物病毒。
  斐济病毒属  见植物病毒。
  本科病毒中的①人轮状病毒:能引起2岁以下的儿童严重腹泻,有时导致脱水死亡。已知有3个血清型,能在爪哇猴肾原代细胞MA104和猴肾传代细胞LLC-MK2等细胞上培养。大多数成年人都有它的抗体(见图)。1983年,中国从成年人腹泻流行中分离出一种新的轮状病毒,其抗原性和RNA电泳图谱均与引起小儿腹泻的普通轮状病毒不同。许多哺乳类动物都有自己的轮状病毒。牛和猪的轮状病毒能引起幼年动物腹泻、脱水而死亡。人和动物的轮状病毒具有相同的形态结构和部分共同抗原;②人呼肠孤病毒:广泛存在于人肠道或咽喉中,也能从患呼吸道感染或胃肠炎的病人分离到,但不能肯定其致病作用;③蓝舌病病毒:环状病毒属的代表种,有21个血清型,可在鸡胚卵黄囊和Vero细胞中培养。脑内接种小鼠能发病。病毒由夜间活动的库蠓传播,侵害绵羊羔,其症状为发热、口腔周围糜烂、结痂、发绀、头颈水肿。牛多为无症状感染。发生于非洲、中东、东南亚、大洋洲、美国。多价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可以预防本病。④非洲马瘟病毒:有9个血清型,能在鸡胚和鸡胚纤维母细胞以及多种传代细胞中培养繁殖。由蚊蠓传播给单蹄兽类,以马最易感。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皮下组织及肺水肿,内脏出血,体腔浆液储集,病死率可高达90%。有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一般用多价疫苗预防效果良好。本病主要分布于非洲、中东和南亚次大陆,中国无此病。⑤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1982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报告将它剔除出呼肠孤病毒科,另列 1个组。此病毒专门侵害3~4周龄幼鸡的重要免疫器官──法氏囊,从而损害鸡的免疫反应。此病的分布几乎是世界性的,中国也有。本病毒可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培养,在鸡胚纤维母细胞中能形成空斑。已有疫苗可以预防。
    通过网络搜索才发现“呼肠孤病毒”是好大的一群!今天上午参加一个禽病研讨会,我就把这个问题带去了,结果尹教授说是可能“呼肠孤病毒”感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30 18: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温度太低,扎堆给挤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19: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确定。我们当时测的是室温,而放鸡雏的纸板箱内的温度肯定高于19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 17: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会不会是种蛋没有消毒好的问题?是不是都是弱雏才出现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 19: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都是细节问题,我看到的是基本认为正常的雏鸡,所以有此疑问。至于种蛋消毒环节,还不十分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 19: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孟老师看看这是什么病?
http://www.xumuren.com/thread-263905-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8 21:0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