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81|回复: 1

高油分含量玉米对家畜之营养价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3 01: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油分含量玉米对家畜之营养价值
摘 要
家禽行数项试验,以评价与传统玉米(CONV),相较之高油分含量玉米之营养价值。在多半试验评价之高油分玉米(HOL)变种、10%水分基础下,含有6.0%玉米油及9.6%蛋白质。利用杂交种母鸡,给与玉米作为唯一之饲料蛋白源,评估HO1及HOV之蛋白质品质,在此两种玉米型之间,蛋白质效率比或净蛋白质比,不见差异。利用成公鸡,确实HO1玉米之真代谢能(TME)及修正N之TME(TMEn)值,HO1玉米之TME及TMEn值,约较高於传统玉米4.5%。
以孵化後8~22日之商业性肉鸡的实用饲料,作两项试验,评价含有6~13%油分之高油分含量玉米变种之用途。给与含有高油分玉米之蛋白质饲料鸡,比给与含有传统玉米之同样饲料鸡,比给与含有传统玉米之同样饲料鸡,其增重、增重对饲料比及皮肤与血浆着色较改善,反应之大小与玉米之油分含量颇有关连。
在15周试验,调查实用之产蛋鸡饲料中之HO1玉米之相对价值。自23~38周龄,给与含有HO1玉米之17%蛋白质饲料之产蛋鸡,当玉米源以等N基础取代时,饲料对蛋比较优於给与含有传统玉米之同样饲料的产蛋鸡。在此两种玉米型之间,其他生产变数没有显着差异,虽然给与含有HO1玉米之17%蛋白质饲料鸡,有改善产蛋性能及产蛋量之趋向。
一、前 言
美国是世界最大之玉米生产国,美国之玉米的重要性,可由此谷类超过其他主要谷类总额的事实理解(1983,Weber)。美国玉米之约88%用於家畜饲料(1976 Jugenheimer),乾的齿状玉米之平均组成分为,80%醣类,10%粗蛋白质(CP),4.5%油分,3.5%纤维及2%矿物质(1976,Jugenheimer)。
伊利诺大学在1896年开始培育高及低油分含量之玉米,在1981、82年代之大量选拔後,伊利诺高油分品系有19%油分(1983 Weber),利用有效之育种计划,所产生之杂种含有6至8%油分,表现产量类似於商业性种(1975 Watson及Freeman,1978 Creech及Alexander),所增加之油含量,大部份是由於增加核(kernel)之芽(germ)部份(1975Watson及Freeman),Alexander (1982)准许三种高油分杂种,作商业性种子交易,含有6.5~8.5油含量之杂种,现今正上市於美国农家。
对家禽,很少或没有以高油分玉米种作研究,评价其营养价值。有很多研究曾表示,添加脂肪或植物油於饲料,可改善肉鸡效能,(1968 Vemeersch及Vanschoub-roek;1977 Fuller及Rendon;1977 Griffith),产蛋鸡(1976 Edwards及Morris;1976 Sell;1983 Jensen;1985 Reid)、及火鸡(1971 Salmon及O扤eill;1974 Potter;1981 Kagan;1982 Owings及Sell)之效能。亦曾表示,饲料之脂肪为一比醣类或蛋白,更有效之热能源(1985 Donato及Hegsted)。因此,高油分玉米似乎比传统玉米增加家禽之营养价值。故目前之研究,在评价肉鸡及产蛋鸡饲料中之高油分玉米之代谢能含量,蛋白质及它的实际用途。
二、原料及方法
作五项试验,以评价与传统玉米(CONV)相较之高油分玉米种之营养价值。在本研究评价之玉米种,示於表1。水分、氮或CP及总热能分析,系以标准方法(1980 A、O、A、C)行之。离胺酸浓度,系以6 NHCl经24小时水解至少两反覆之玉米种试样,以Beckman Model 119Cl胺基酸分析器,藉离子交换层法定量者。油分析是依据Alexander之方法,以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1976)行之。与此方法有关连之变异是很小,且此结果与那些用重量之乙醚抽出分析所得结果很有相关(r=0.995)。据己烷中有3.5%异丙醇之移动相(Mobile phase)及1ml/分之流速的极圆矽圆柱,藉气体层析法(1984 a Weber)确定亚麻仁油酸之浓度,在445 nm作检查(1984 b Weber)。
表一 传 统 玉 米 及 高 油 含 量 玉 米 种 之 组 成 分 1
传统玉米
HO1
HO2
HO3
HO4
粗蛋白%
总离胺酸
蛋白质之离胺酸%
油分%
亚麻仁油酸%
总热能Kcalkg
类胡萝卜素mgkg
胡萝卜素
Cryptoxanthin
Lutein
Zeaxanthin
总类胡萝卜素 2
8.6
0.24
2.79
4.3
2.5
3,997
4.6
5.0
10.8
5.9
26.3
9.6
0.25
2.71
6.0
3.1
4,222
5.2
5.9
11.7
3.9
26.7
8.9
0.25
2.81
8.5
4.2
4,324
5.7
6.3
12.4
4.1
28.5
10.3
0.28
2.72
11.3
5.0
4,482
7.6
5.7
15.3
5.4
34.0
11.1
0.30
2.70
13.0
6.2
4,669
8.2
3.8
13.4
6.1
31.5
1.数值是据10%水分基础表。
2.Carotencs、Cryptoxanthin、Lutein及Zeaxanthin之合计。
高油玉米研究,注重於商业性有效的杂种,Kernol,此後就以HO1提及,自伊利诺大学之农艺系,获得HO2,HO3及HO4种,HO2为一种含有8~10%油(乾基)之数种类混合物。
第一次试验以杂交种母鸡(新汉布夏公鸡×哥伦比亚母鸡),利用玉米作唯一之饲料蛋白源,比较HO1与传统玉米之蛋白质品质。自孵化至7日龄,所有鸡给与一种24%CP玉米黄豆粉预试饲料。此後绝食一夜,然後照Sasse及Baker (1974)所述之分配处理。所有供试鸡饲养於一环境控制室内,有可升高金属网地板之初期层叠笼,使任食饲料及水,每日24小时点灯,处理1是含有下列成分之无氮基本饲料(g/100g):玉米淀粉59.78,葡萄糖29.45,玉米油5.0,矿物质预混物5.37,氯化胆硷0.20及维生素预混物0.20。在处理2及处理3,无氮基本饲料各别以传统玉米及HO1玉米辅助,供给7%CP。在处理4及5,以等重量基础辅助传统玉米及HO1玉米,供给89.23%饲料玉米,添加玉米以取代玉米淀粉及葡萄糖。所有饲料以调节玉米油水准及玉米淀粉,使等卡路里配合,每一种饲料给与每群7只之3群,在试验终了,记录成长效能(就是增重,饲料消耗及增重/饲料),亦计算处理之蛋白质效率比(PER)及净蛋白质比(NPR)。
在试验2,以有小修正之Sibbald (1976)所述之方法,确定HO1玉米及传统玉米之TME及TME。此方法如下:在环境控制室之个别鸡笼,饲养单冠白来亨成公鸡,经24小时绝食後,10只公鸡经作物插管,给予30g传统玉米,11只给予同量之HO1玉米,另7只公鸡在全部试验期间绝食,以确定内生热能及氮排泄。排泄物定量收集经48小时,然後冷冻、乾燥、磨碎、使通过40筛孔之筛网,以前述之方法,测定玉米源及排泄物之总热能及氮含量以Parsons (1982)之方法,计算TME及TMEn。
在试验3及4,利用不添加脂肪之玉米黄豆粉饲料、调查高油含量玉米种对肉鸡之营养价值,於是此饲料的ME较低於典型之肉鸡饲料(1984 NRC),这是假定若它比传统玉米多供给ME的话,此饲料对高油玉米会有反应,鸡之管理同於试验1所述。在试验3,哈宝特公鸡×哈宝特鸡给与含有传统玉米或HO1玉米之玉米黄豆粉饲料。传统玉米黄豆粉饲料含有24%CP及2,905 Kcal ME/kg(表2)。此两饲料含有56.32%玉米,没有试行使在此饲料间之蛋白质及热能含量相等。在试验4,更彻底的对肉鸡,评价高油含量玉米。以同於试验3,含有传统玉米,HO1、HO2、HO3及HO4,当作玉米源之同样饲料,给与哈宝特公鸡×哈宝特鸡,如在试验3所述之同一方式、取代玉米。在试验3,每群7只作6重复,分配两处理。在试验4,每群7只5重复,分配5处理。自孵化後8至22日,测定此两试验之成长效率。另在试验4,测定皮肤及血浆着色。由两人独立评分之每一重复取一律重量之5只鸡,利用Roche蛋黄色扇(E- ggYolk ColorFan),估评皮肤着色。收集每一重复之血液样品,然後除旋光度以Bausch及Lomb Spectronic 21分光光度计测定外,以Ruff方法分析血浆之类似胡萝卜素(19- 74)。在420 nm×1000之旋光度就是报告数值。
试验5评价在单冠白来亨蛋鸡之饲料中的HO1玉米的用途。产蛋鸡(Babcock 300V)饲养於商业性型蛋鸡房中之可升的铁丝笼,在全试验中使任食饲料及水,且蛋鸡给与每日17小时光亮,所有蛋鸡以每30×46cm鸡笼饲养3,试验单位是以3邻接鸡笼饲养9只,分配试验单位於处理,以便每一处理之平均体重类似,於夏季期间作试验。
在试验5中之处理1至3,当HO1玉米以等重基础或等氮基础取代传统玉米时,比较17%CP玉米黄豆粉饲料中之传统玉米对HO1玉米(表2)。处理4是利用一种计算使亚麻仁油酸(linoleic acid)在边际上之16%CP饲料(1984 NRC),包含有高梁及燕麦,并配合使卡路里对蛋白质比,类似於17%CP传统玉米饲料。後者之处理目的,在於确定HO1玉米中较高的亚麻仁油酸浓度,是否有益於蛋鸡效能,没有试行使饲料间的ME浓度一样,自23至38周龄,每群9只蛋鸡、8重复、给与4种饲料之每一种,每周记录5日每群之产蛋性能。每周测定一次收集3连续天的蛋重。每日记录饲料消耗及毙死率。在试验终了,计算产蛋重(g蛋/每日每只)及饲料转换(g饲料/g蛋)。
表二 用 於 试 验 3 至 5 之 饲 料 的 组 成 (%)
基本饲料试验34
5
1
2
3
4
传统玉米
高油分玉米(HO1)
高梁(8.8CP)
燕麦(11.4CP)
去壳黄豆粉(48.5CP)
肉骨粉(50CP)
DL─甲硫胺酸
石灰分
磷酸氢钙
碘化食盐
碳酸锌
硫酸锰(28Mn)
维生素预混物(1)
氯化胆硷(60)
Lincomycin (44gkg)
Ethoxyquin 125mgkg
计算分析
代谢能kcalkg(2)
粗蛋白%
离胺酸%
亚麻仁油酸%
56.32
39.61
0.20
1.00
2.20
0.40
0.01
0.05
0.10
0.10
0.01
2,905
24.2
1.40
1.59
66.85
20.45
2.50
0.10
8.25
1.40
0.30
0.05
0.10
+
2,787
17.0
0.88
1.77
66.85
20.45
2.50
0.10
8.25
1.40
0.30
0.05
0.10
+
2,887
17.7
0.89
2.17
69.00
18.30
2.50
0.10
8.25
1.40
0.30
0.05
0.10
+
2,910
16.9
0.83
2.22
10.00
50.00
9.70
17.575
2.50
0.125
8.25
1.40
0.30
0.05
0.10
+
2.704
16.3
0.75
1.05
(1)parsons及Baker (1982)。
(2)假定HO1玉米比传统玉米多含4.5%代谢能计算。(看表4试验2之结果)。
以变异分析方法,分析试验资料(1980 Steel及Torrie),利用自变异分析计算,收集之平均标准差的最少显着差异试验,估计个别处理方法间之统计显着差异。另外,据选择资料行直线回归分析。
三、结果及讨论
表1表示在此评价之玉米种的营养组成分,此种类之油含量、有自传统玉米之4.3%至HO4玉米之13.0%。此种类之CP、离胺酸、总热能、亚麻仁油酸及类胡萝卜素含量,一般随油浓度之增加而增加。
表3略述蛋白质品质分析之结果(试验1)。给与传统或HO1玉米鸡,不管玉米源是否以等重或等氮基础相较,在成长率、增重/饲料比,PER及NPR均没有显着差异(P>0.1)。这些结果表示,玉米源的蛋白质是类似。熟知当玉米的CP含量增加时,以蛋白质%表示离胺酸浓度常减少,结果降低蛋白质品质(1955 Hogan),但在此地评价之高油分玉米种,当CP增加时,仅稍降低以CP%表示之离胺酸浓度(表1)。由高油分玉米之油浓度增加,主要是由於核之芽部增加之事实,可说明此反应(1975 Watson及Freeman),在玉米芽中之离胺酸对CP比,较高於核之其他部份(1982 Corn Refiners Association)。
表三 传 统 玉 米 及 HO1 玉 米 之 蛋 白 质 品 质 比 较 ( 试 验 1 ) 1
处 理 2
增 重(g)
增重/饲料(g/g)
PER 3
NPR 3
1. 无蛋白质基本饲料 (B) 4
2. B+传统玉米( 7% CP) 5
3. B+HO1玉米( 7% CP)
4. B+89.23%传统玉米
5. B+89.23%HO6玉米
集计SEM
-7.5
25.95
23.05
27.67
28.71
1.28
-0.119
0.215
0.214
0.236
0.249
0.010
3.08
3.06
3.12
2.94
0.15
3.98
4.07
3.97
3.92
0.14
数据是自孵化後8至15日龄,每群7只杂种肉鸡3群之平均值,平均初重为67.2g。
处理2及3,在等蛋白质基础含有传统玉米或高油分玉米。处理4及5在等重基础含有玉米。
增重 (g)
3.PER=蛋白质效率比=───────
蛋白质摄取(g)
 
给与试验饲料鸡之增重(g)-给与无N饲料鸡之增重(g)
NPR=净蛋白质比=────────────────────────
蛋白质摄取(g)
4.蛋白质品质分析Ⅱ;Willis及Baker (1980)。
5.CP=粗蛋白质。
表4表示TME分析之结果(试验2)。HO1玉米之TME及TMEn值,显着的较大於传统玉米(P<0.05),如前所报告的,TMEn较低於TME(1982 Parsons),HO1玉米之热能值较高於传统玉米4.5%。这表示比起传统玉米,HO1玉米含有对家禽较有效之热能。Adams及Jensen(1984)亦断定高油含量玉米,对猪只是一种辅助热能及脂肪的有效源。
表四 传统玉米及高油分玉米(HO1)之真代谢能(TME)及
N改正之TME(TMEn)值之比较(试验2)
高油含量玉米(HO1)
10
11
TMEKcalg
TMnKcalg
4.144±0.027
3.953±0.028
4.328±0.040
4.139±0.030
数据是在乾基的平均值±标准差
试验3(表5),以HOl玉米取代24%CP饲料中之传统玉米,对肉鸡之成长速率很少效果,但改善增重/饲料比2.2% (P<0.08),此高油分玉米对肉鸡效能的效果,在试验4更显着(表6)。以HO2、HO3及HO4玉米取代24%CP饲料中之传统玉米,会降低饲料摄取及增重/饲料比(P<0.05),HO3及HO4玉米亦改善成长率(P<0.05),如在前述试验所见,HO1玉米有改善增重/饲料比之趋向(P<0.09),况且,集计试验3及4传统玉米及HO1处理之结果时,变异分析显示,与传统玉米相较,HO1玉米显着增加增重/饲料比2.8%(P<0.05)。高油分玉米种之成长率及饲料效率的反应,与各别种类之油含量有颇相关,尤其是对增重/饲料比。在试验4与传统玉米比较时,变种HO1、HO2、HO3及HO4玉米,各别增加增重/饲料比3.9、7.9、11.4及14.3%,对在玉米种中之油浓度%,改善饲料率%之直线回归分析,产生方程式,Y=-6.1+1.6x (r=0.995),这表示油浓度每增加1%,将导致增加增重/饲料比1.6%。因此,自高油分玉米种所得之肉鸡效能的改善,可能是由於较高的油分浓度及有效之热能。用於这些试验之24%CP饲料,并没有添加脂肪,因此是含低水准之ME(2905 Kcal/kg)。对实用之玉米黄豆粉肉鸡饲料,常须用4%至8%脂肪辅助,以供给适当之饲料热能,若使用高油含量玉米於肉鸡,可减少饲料脂肪辅助之需要。
表五 对肉鸡之传统玉米与高油含量玉米(Hol)之比较(试验3) 1
处 理 2
增 重(g)
增重/饲料(g/g)
1. 传统玉米─黄豆饲料
2. HO1玉米─黄豆饲料
集计之SEM
471.5
478.3
4.0
0.672
0.687*
0.005
数据是6群每群7只孵化後8至22日龄之哈宝特公鸡之平均值,平均重是100.8g。
含约24%蛋白质饲料。
数值显然有异於处理1 (P<0.08)。
试验4之结果,亦表示高油含量玉米种能改善肉鸡之着色(表6),此意味给与含有高油分玉米种之鸡的皮肤着色及血浆着色浓度,较大於那些给予传统玉米之鸡者,着色反应是否是由於较高的生物有效的叶黄素(Xanthophyll)浓度,或是增加油含量却不明。着色值与玉米变种中之油浓度颇有相关。但杂种HO3比HO4产较高之着色值,虽然HO4含有较高之油量。由HO3含有较高之类胡萝卜素总浓度(表1)之事实,可说明此反应。
表六 在 试 验 4 给 与 玉 米 种 之 肉 鸡 的 效 能 及 着 色 资 料 (1)
(2)
(g)
饲料摄取(g)
重/饲料 (gg)
血浆着色(420nm×1000之旋光度)
  • 传统玉米(4.3)
  • HO1玉米(6.0)
  • HO2玉米(8.5)
  • HO3玉米(11.3)
  • HO4玉米(13.0)
550.5
562.3
555.6
581.2
598.8
10.6
a
ab
ab
bc
c
884.5
871.1
828.6
838.3
842.0
9.3
a
a
b
b
b
0.622
0.646
0.671
0.693
0.711
0.009
a
ab*
bc
cd
d
2.3
3.3
3.8
4.7
4.2
0.2
a
b
c
d
cd
59.0
70.0
92.5
102.3
96.2
3.2
a
b
c
d
cd
a~d在栏内平均值带有不同文字的,有显着差异(P<0.05)。
(1)数据是得自孵化後8至22日龄,每群7只,共5群之哈宝特公鸡之平均值。
(2)处理是以含有各别种类玉米作玉米源的玉米黄豆粉饲料(约24%蛋白质)。
括弧内之数据表示玉米种之油浓度%。
* 数值显着的异於处理1 (P<0.09)。
在试验5,给与含有 HO1玉米之一种17%CP饲料之产蛋鸡,比给与含有传统玉米之一种17%CP饲料之鸡,有较佳之饲料/g蛋比(P<0.05)(表7)。在此两种型玉米之间,不管玉米源是否以等重或等氮基础取代,其他效能变数,没有显着差异。但含有HO1玉米之饲料,当玉米源是以等氮饲料比较时,有增加产蛋性能,产蛋量及体增重之倾向(P<0.10),给与含有高梁及燕麦之一种16%CP饲料之鸡的效能,一般类似於那些给与玉米黄豆粉饲料之鸡。但给与高梁─燕麦饲料之鸡的饲料/g蛋比,显着的较高於给与17%CP HO1玉米黄豆粉饲料之鸡。给与高梁─燕麦饲料之鸡,当与给与17%CP传统玉米黄豆粉饲料之鸡比较时,体增重显着较大(P<0.05)。
表七 传 统 玉 米 与 高 油 含 量 玉 米 对 产 蛋 鸡 之 营 养 价 值 比 较(试验5) (1)
(2)

()
(g /个蛋)
蛋生产量(g/只/日)饲料 蛋重
(gg)
饲料摄取(g/只/日)体增
(g/只)
1.传统玉米黄豆粉饲料(17CP)(3) 2.1.使用HO1玉米(18CP)
3.HO1玉米黄豆饲料(17CP)
4.高梁燕麦饲料(16CP)
集计之SEM
83.7
84.4
86.8
84.8
1.3
a a
a*
a

54.2
54.1
54.7
54.1
0.4
a a
a
a

45.4
45.7
47.5
45.9
0.8
a a
a*
a

2.21
2.14
2.08
2.21
0.04
a ab
b
a

100.2
97.5
98.8
101.1
1.3
a a
a
a

123.2
183.9
180.0
236.9
22.2
a ab*
ab*
b

a、b在栏内带有不同文字之平均值有显着差异(P<0.05)。
1.数据是自23至38周龄,每群9只之8群母鸡之平均值。
2.试验1及2之饲料含有等重基础之传统玉米或HO1。
3.CP=粗蛋白质。
*与处理1有显着差异(0.1≥P≥0.05)。
在产蛋鸡对HO1玉米与传统玉米相较,所见之正反应,可能主要由於HO1玉米之较高脂肪及热能含量。在夏季月期间作产蛋鸡试验,曾显示当环境温度高时,脂肪辅助产蛋鸡饲料,常能改善效能(1980 Valencia)。HO1玉米之部份效果,亦可能是由於它的较高亚麻仁油酸含量,虽然在蛋重不见反应,但变数常很受亚麻仁油酸之影响(1976 Scott)。高油含量玉米含有比传统玉米,较多之亚麻仁油酸,因亚麻仁油酸之最高浓度,见於玉米芽之甘油三脂中(1983 Weber)。
自以上所指出之资料,显然地,高油含量玉米种,对家禽之营养价值,较优於传统玉米。这种变种比传统玉米,含有较高浓度之ME、蛋白质、离胺酸及类胡萝卜素。以高油含量玉米来取代实用家禽饲料中传统玉米,可改善肉鸡之成长、饲料效率及血浆着色,并改善产蛋鸡之饲料转变。
饲料营养杂志(46~56)
88年.第9期─陈厚基
资料来源
http://www.miobuffer.com.tw/gb_fnm/198809/4656.htm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山中的漫游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2-10 08: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油份玉面应该来讲其使用价值还是高的,在肉猪养殖方面能不能发挥出其优势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9 05:5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